李浦
刘维明教授是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医医院消化科科主任,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消化内科临床与科研工作20余年.刘师对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独到的见解,并在临床上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刘教授潜心钻研多年,将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从根源上认识神经性厌食的病因病机,从整体上遣方用药,辨证论治加减化裁,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王杰;孟洁;任星蓉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替米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吲达帕胺进行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采用替米沙坦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B组患者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P<0.05);两组患者头痛、恶心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压、血脂水平均有改善,其中B组改善水平优于A组(P<0.05).结论:替米沙坦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血脂水平,且无明显副作用发生,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甘肃省名中医田旭东主任医师是甘肃省中医院脾胃病科、肝病科带头人,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中,始终以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导向,面对纷繁复杂的疾病,以脏腑辨证和六经辨证为抓手,形成其独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在四诊合参中,尤其重视对舌脉的精准判断,主张治病求本,药简方精,其临床疗效显著.在中医药防治消化系统疾病领域,田旭东主任不仅对消化系统常见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等有独到见解;更是对预防肝纤维化、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复发以及重症胰腺炎的中医药干预防治研究经验丰富.
作者:张迎军;田旭东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究可吸收螺钉治疗老年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45例老年Barton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使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观察患者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后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同时跟踪随访患者的并发症及骨骼愈合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治疗后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较好改善,患者的关节屈曲、内外旋、外展活动度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6~12个月,只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没有出现死亡情况.结论: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老年Barton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患者整体预后情况较好,并发症较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孙若宾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汤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82例肾性贫血患者资料,其中实施促红细胞生成素等西医治疗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40例采用中药加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并对血红蛋白浓度(Hb)、红细胞压积(Hct)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57%(P<0.05).两组治疗前Hct、Hb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Hct、Hb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性贫血,可有效纠正贫血状态,改善肾功能,值得推广.
作者:徐敏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对小儿季节性流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5例季节性流感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分别给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和磷酸奥司他韦胶囊,疗程5d.观察对比退热时间、病毒核酸转阴率及流感症状消失率.结果:观察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1±14)h,对照组平均退热时间为(30± 15)h,统计分析两组差异性不大(P>0.05);观察组用药3d后病毒转阴率57.1%,对照组用药3d后病毒转阴率58.1%,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5d后流感症状(咽痛和鼻塞流涕)经统计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小儿季节性流感与迭菲效果差异不大.
作者:毛灿成;刘晶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蜂胶中短叶松素的制备工艺及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和比较12个产地蜂胶中短叶松素的含量.方法:采用溶剂提取、大孔树脂吸附及葡聚糖凝胶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核磁教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为短叶松素;用HPLC法测定蜂胶中短叶松素含量,YMC C18柱(4.6 mm× 250 mm,5 μm),流速为1.0 ml·min-1,甲醇-0.1%磷酸溶液(60:40),检测波长:292nm.结果:所得短叶松素的纯度在98.5%以上,短叶松素在8.512~425.6 μg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为98.60%,RSD为0.97%,12个产地的蜂胶中短叶松素以新疆、云南、陕西三地含量较高.结论:提取分离的短叶松素含量高,可作为含量测定用对照品,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作为蜂胶中短叶松素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文萍;刘雯;张娣;康明;陈乐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分析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胸部护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发肋骨骨折106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抽取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传统胸带固定治疗,观察组53例采用胸部护板外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时、治疗后24h、治疗后72 h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8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肋骨骨折患者采用胸部护板固定治疗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伟涛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比较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CD)在病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和MRI检查结果的差别.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SCD患者96例,根据病程将患者分为病程<3个月组(62例)和病程>3个月组(34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MRI检查结果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的首发症状出现率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二便障碍的出现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周围神经感觉异常和感觉平面等体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MRI检查病灶出现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半年后的MRI复查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SCD病程早期,MRI检查更易发现病灶,因而更易治愈;病程晚期容易出现二便障碍、周围感觉异常和感觉平面等临床表现.
作者:贺海潮;时雅辉;时少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s Superficial Gastritis,CSG)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浅表性炎症,近年来发病率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而且具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特点.西医主要是对症治疗,多应用胃黏膜保护剂、胃酸抑制剂等,但疗效有限,易复发[1].而中医药治疗本病采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且复发率低,副作用少,中医药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将成为趋势.笔者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CSG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杨金燕;熊明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儿腔镜手术中采用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行腹腔镜疝气术患儿90例,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45例患儿实施气管导管全麻方式作为对照组,另45例患儿实施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方式作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患儿麻醉效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8.6± 3.9) min,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4.8) min;观察组患儿术后1h镇痛评分(0.5±0.2)分、术后2h镇痛评分(0.7±0.5)分、术后3h镇痛评分(1.0±0.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1.3)分、(2.4±2.0)分、(3.6±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儿腔镜术中采用喉罩加骶管神经阻滞麻醉,有效的缩短了患儿的苏醒时间,提高了术后镇痛效果,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家泽;张晓;刘广生;肖锦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儿童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濮阳市第三人民医院59例扁桃体肥大伴腺样体肥大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剥离法+刮匙法治疗,观察组于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用时、白膜脱落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VAS评分及手术用时均小于对照组,白膜脱落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1/30),低于对照组27.59%(8/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刀辅助内镜下实施扁桃体和腺样体切除术,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黄晓阳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中医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82例急性乳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青霉素、头孢菌素或克林霉素等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手法按摩.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洁愈率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手法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李浦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胃穿孔临床可行性.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1月~2016年4月胃穿孔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组采取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平均天数、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和胃穿孔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腹腔镜组胃穿孔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P< 0.05.腹腔镜组患者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平均天数、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引流量均明显优于传统组,P< 0.05.结论:腹腔镜下胃穿孔手术治疗胃穿孔效果确切,可有效缩短消化道功能恢复时间,减少引流量和出血,术后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景小松;宋展;吕柯;王耿泽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甲醛中毒致心肌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表现的特点.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10例急性甲醛中毒致心肌损害患者,分析其临床表现、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电解质、心肌酶谱、心电图、心脏彩超等资料,分析入院24h、48 h、72h、出院时、出院后第3年及第6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0例患者入院初均有心脏不适主诉,血常规异常9例,心肌酶谱异常5例,心电图异常8例,心脏射血分数(EF)值均在正常范围;出院时复查各指标均恢复正常;3年和6年后做职业健康检查时复查各指标均正常,无异常病例.结论:临床对急性吸入甲醛中毒者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其急性心脏毒性病变愈后可恢复正常,不留后遗症.
作者:谢保容;马燕明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在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率发生中的应用.方法:将2013年8月~2014年7月我院ICU留置气管导管患者232例,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6例,前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者运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脱管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脱管7例,发生率6.03%;观察组脱管1例,发生率0.8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团队精神、专业知识、沟通协调能力、活动信心、责任荣誉均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结论:开展品管圈管理能有效降低ICU患者气管导管脱管发生率,在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还能激发护理人员的思维,发现新方法,还能增加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合作性,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在临床护理中具有实质性意义.
作者:杜美昌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被动凝集法与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所收治的1 218例高度疑似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均给予被动凝集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法进行临床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MP-IgM阳性率.结果:1 218例患者中,采用被动凝集法阳性例教为476例(39.08%),而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阳性例数为304例(24.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符合率为79.93% (243/304),阴性符合率为74.51%(681/914),总符合率为75.86%(924/1 218);间接免疫荧光法304例阳性例数中,被动凝集法有61例阴性例数,间接免疫荧光法914例阴性例数中,被动凝集法有233例阳性例数;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为44.09%.结论:被动凝集法检测IgM灵敏度更高,可作为早期诊断有力依据;但两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阳性率更高,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并推广应用.
作者:胡占杰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痴形成的原因及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我院诊治的80例ICU人工气道内痰痂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的原因.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以及人工气道置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人工气道阻塞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和12.5%(P<0.05).结论:ICU患者人工气道内痰痂形成的原因相对较多,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效果理想,能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钟爱娟;韩嘉雯;钟杨锋;尹慧仪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应用16号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器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90例,评价其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患者治疗后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90例病例中治愈84例(93.3%),好转4例(4.4%),无效2例(2.2%),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应用一次性16号注射针头治疗拇指屈指肌腱狭窄性腱鞘炎临床效果满意,操作简单,取材方便,微创治疗损伤小,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宋康康;潘贵春;周婧;杜顺杰;朱光全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无缝隙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6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无缝隙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并采用生活质量(QOL)评分标准评定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0.32%,高于对照组的54.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干预前相比,两组干预后的QOL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的提高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缝隙护理干预可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作者:张霞 刊期: 201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