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明辉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的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出院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延续性护理,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SAS、SDS及WHOQOL-BREF得分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SAS及SDS明显低于对照组,WHOQOL-BREF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可有效缓解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肖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与早发冠心病临床表型的关系.方法 选取收治的早发性冠心病患者77例,将其设置为观察组,并随机抽取同期收治的非冠心病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均通过空腹静脉采集血样进行血浆C-反应蛋白与脂蛋白脂酶LPL活性指标检测,对比分析二者间存在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TG与CRP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t=3.7642,P=0.0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脂蛋白脂酶(LPL)活性则显著低于对照组(t=16.7266,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对不同的早发冠心病表型症状进行细化分析,各组对比稳定性心绞痛患者LPL活性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t=34.8951,P=0.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PL活性与不稳定性心绞痛对比并无明显差异(t=1.1142,P=0.8037)不具统计学意;通过建立COX回顾模型利用变量多因素回归分析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与C-反应蛋白具有明显的高差值,处于负相关状态(r=-0.274,P=0.0075);表明吸烟饮酒、高胆固醇、C-反应蛋白水平超标(OR:11.24,95%CI:2.28~27.44,P=0.0072)以及脂蛋白脂酶(LPL)活性低下(OR:6.12,95%CI:1.99~26.68,P=0.0134)等均属于早发冠心病的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LPL与早发冠心病临床表型相关联,与CRP存在负相关;低LPL活性是早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沈志涛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超早期和早期血肿抽吸术治疗,探讨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 将从2013年1月~2015年7月共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79例.探讨立体定向超早期、早期、延期的血肿抽吸术治疗效果,GCS不同评分以及不同脑部位的效果.结果 GCS为3~5分死亡率为88.46%,GCS为6~8分的死亡率为20.34%,GCS为9~15分的死亡率为5.32%,两者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对高血压出血患者采用定向超早期血肿抽吸术以及病患处于GCS评分越高治疗效果好,应用价值极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迟峰;崔承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产科护士母乳知识水平的现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母乳喂养知识问卷的方式对30名产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母乳喂养知识的平均答对率为56.36%(31/55);青年组与A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均明显低于中年组和B组,而已婚组、有子女组以及有母乳喂养孩子经验组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则明显高于未婚组、无子女组以及无母乳喂养孩子经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科护士的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普遍较低,且年龄、产科工作年限、婚姻状况、有无子女状况以及母乳喂养孩子经验是影响产科护士母乳喂养知识水平的主要因素.
作者:杨红;陈立萌 刊期: 2016年第04期
医院物资采购业务运行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医院的整体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还关系到医院的组织管理水平和未来的长足发展. 因此,健全医院物资采购机制,强化物资采购业务管理,对于医院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医院物资需求有着其独特的特点,结合其具体特点进行物资采购实施,才能既满足医院的运营需求,又能满足医院经济利益获取的需求,实现医院收支平衡,实现医院资源配置管理的优化.
作者:赵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结合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提高病理诊断率,解决临床医疗难题.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8岁,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3年余,术后病理:(右乳)浸润性导管癌2级,各组淋巴结2/10 (腋下0/8,前哨2/2),IHC:ER(+)约80%,染色强度为中度,PR (-) ,c-erbB-2 ( -);ki67 指数5%;p53 ( -). 依次行多西他赛化疗四周期,口服瑞宁德内分泌治疗六个月,口服中药治疗两年(一年口服三个月) ,现经CT发现肝左内叶可疑病灶,为进一步确诊病灶有无及性质来院超声科行超声造影及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
作者:杨春雪;朱成梅;袁沙沙;程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应用品管圈的管理方法 和技巧,减少脑卒中患者未按时服药次数的效果.方法 由全科6名护士和1名辅导员组成品管圈(奇迹圈)小组.首先确定主题,订圈名圈徽,然后制定活动计划,通过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及确定主因,接着制定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后总结与检讨,比较实施前后的脑卒中患者未按时服药次数.结果 脑卒中患者未按时服药次数从实施前的89例下降到实施后的21例(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护理工作中是可行的,它能够提高护理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减少脑卒中患者未按时服药次数及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伟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对支气哮喘(哮喘)患者的疗效与临床意义.方法 将90例轻、中度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舒利迭组、对照组,观察吸入舒利迭8周后患者的临床症状、肺功能、痰中嗜酸细胞计数及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的变化.结果 舒利迭组患者治疗后其临床症状减轻,FEV1、PEF提高,痰中嗜酸细胞计数、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浓度下降.结论 舒利迭对支气管哮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曹春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胆囊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治疗方法 多采用胆囊摘除术,但有较多的临床遗留问题,近年来新式微创保胆取石术被日渐推广,但是在选择合适的适应症以及术后的预防治疗方面尚无明确的标准,本文对近年来关于保胆取石术的适应症以及术后预防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简单的分析总结,对临床治疗提供相关依据.
作者:龚静国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在提升护理管理质量中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的护理人员8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方法 ,观察组给予护士分层级管理方法 ,对两组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和操作能力得分均较高,同时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对管理模式的满意度均明显较高,对比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护理管理质量提升中采用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作者:张伟;苏秋平;朱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护理配合和健康教育在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4例行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2例)和观察组(102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予术前、术中、术后的综合护理配合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所有10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而对照组有3例患者因配合不佳、出血量大等原因中途退出检查;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94%也显著低于对照组12.12%,研究的204例患者中,两组患者病理结果 无显著差异,两组共检出CIN-I44例,CIN-II44例,CIN-III37例,宫颈癌9例;出院问卷调查满意度,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8.4%,P<0.05.结论 阴道镜下宫颈组织活检术是便捷有效的宫颈癌诊断检查,采取全面的护理配合和健康教育能够减少患者在本检查后发生的并发症,改善患者的住院体验,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收治的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病例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ADL(日常生活能力)与MMSE(简易智能量表)评分.结果 ①观察组治疗半个月末、治疗1个月末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治疗3个月末、治疗6个月末的MMSE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经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指数,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杨丹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急诊血液透析联合纳洛酮在治疗急性重度酒精中毒中的应用及护理,为临床急诊提高酒精中毒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提供依据.方法 将急诊科就诊的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86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包括纳洛酮在内的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在其他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次血液透析及透析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清醒时间、纳洛酮使用次数、并发症的发生及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四项指标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血液透析作为一项成熟的技术,在积极护理配合的情况下可以有效的降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清醒时间及常规纳洛酮的使用次数及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透析技术推广的前提下,将其应用于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治疗是可行、有效的.
作者:尹翠萍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脑血管疾病行TCD(经颅多普勒)的诊治效果.方法 将收治脑血管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均实施TCD诊断,以观察脑血管疾病诊治效果.结果 经由TCD诊断后发现,100例患者中血液流动异常者92例,占比92.0%.结论 TCD可准确、快速的检测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硬化、狭窄、扩张等病变,准确定位病变血管,对于中风病症的预测来说,意义重大.
作者:陈丽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老年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35例老年患者进行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所有患者肢体功能均得到有效恢复.结论 对接受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老年患者进行康复护理,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英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分析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认知障碍特点.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8例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设为观察组,并选取108健康者为对照组,分别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与画钟测试(CDT)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定向力、注意力与计算力、记忆力、语言能力、视空间能力、抽象能力、命名能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T结果 为74例≤3分,对照组无,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白质疏松症伴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主要表现为定向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计算力弱、记忆延迟、理解力下降等,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治疗.
作者:何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被动凝聚法两者结果 之间差异.方法 先用IFA法检测112份患儿肺炎支原体MP-IgM阳性标本,再用被动凝集法检测这112份阳性标本,对两种方法 测定的结果 进行分析.结果 112份IFA法MP-IgM阳性的标本,被动凝集法阳性91份.结论 IFA法检测肺炎支原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被动凝聚法.
作者:胡志;潘艳梅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探讨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的方法 及作用.方法 选取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1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体重、首次胎便转黄时间、血清胆红素浓度.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体重明显重于对照组,首次胎便转黄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 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新生儿黄疸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增加患儿的体重,减轻高胆红素血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欣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对四孔法、三孔法以及单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对患者预后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 以普外科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炎、胆囊息肉、胆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四孔法、三孔法及单孔法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一般情况、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的影响,并对其消化系统疾病生活质量指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单孔组在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较四孔组和三孔组均有明显下降,但在手术时间上则明显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结束治疗时单孔组患者其在生理功能状态、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状态、心理情绪状态以及生活质量总评分上均高于四孔组和三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出现减少了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其住院治疗时间,进而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经济压力,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患者结束治疗时的生活质量,在短的时间内恢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胡荣生;于伟;李秋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分析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74例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目标,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应用腹腔镜下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和试验组(应用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各37例患者,对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月经恢复时间、血-β-HGG下降至正常时间与试验组相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子宫下段妊娠病灶切除术治疗外生型剖宫产瘢痕妊娠效果明显,具有积极的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葛莉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