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琦
目的:探讨单纯正加速度(+SGZ)和正负加速度(±SGZ)交替暴露对大鼠心脏的危害程度。方法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8SGZ及±8SGZ组)。经动物离心机相应暴露后立即麻醉采血,测定各组大鼠心肌酶含量。结果+8SGZ及±8SGZ暴露组与对照组比较,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和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均显著增加(P<0.01);两实验组间比较,AST、CK、CK-MB有显著性差异(P<0.05),LDH和α-HBD两项指标有差别,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8SGZ及±8SGZ交替暴露均可使心肌酶含量有明显变化,且±8SGZ交替暴露的作用更为明显。提示±GZ交替暴露对心脏的损害影响较单纯+GZ暴露更为显著。
作者:王天华;刘莉;王璐文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分析糖尿病家属的护理要求并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某院门诊首次诊断为糖尿病的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和面对面交流,对家属糖尿病健康教育需求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糖尿病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需求内容包括饮食和运动指导、药物依从性指导和心理护理。主要的护理需求是运动和饮食的注意事项。经积极探讨和进行健康教育后,患者家属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达到100%。结论糖尿病患者家属的护理需求主要集中在运动和饮食的健康教育,需要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作者:赵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比腹腔镜手术中舒芬太尼与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探讨腹腔镜手术麻醉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随即分为舒芬太尼组(舒芬太尼麻醉)和芬太尼组各78例,对比较组间麻醉效果、心率、血压以及术后麻醉恢复情况。结果舒芬太尼组镇静评分和芬太尼组相仿,但是VAS评分、心率变化、血压变化、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显著低于芬太尼组( P均<0.05)。结论与芬太尼麻醉相比,在腹腔镜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麻醉不仅镇痛效果更好,而且血流动力学指标干扰小、术后恢复快,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谷海妹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综合防治措施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本地区血吸虫病重度流行的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全面实施改水改厕和居住环境改造以及封洲禁牧、以机代牛,辅助健康教育和人畜化疗的全面传染源控制措施,连续实施3年,比较实施前后该地区人群的肠道寄生虫、水体危险性、钉螺感染率、虫卵污染环境状况的变化情况。结果实施综合防治措施3年后,人群吸血虫感染率由2.57%降低至0.19%,下降幅度超过97.36%;人群鞭虫和蛔虫的感染率分别由原来的53.92%和26.54%下降至7.31%和3.64%;感染螺点数由防治前的39个降低至0个。钉螺感染率、感染螺平均密度、水体危险性、感染螺点数均明显降低。结论以传染源控制为主的血吸虫病防治措施可在短期内有效控制人群感染率,,通过改变疫区农民的生产好生活方式有效净化草洲,控制传染源,同时有效控制其他肠道寄生虫的流行。
作者:黄志伟;邓金庭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肺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5年7月入住呼吸监护室的96例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进行的临床分析研究,均采用利奈唑胺静脉用药,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对照组与常规组各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护理干预),每组48例,对两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咳嗽消失时间,患者满意度,平均住院时间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有效率为93.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 P<0.05);细菌清除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1%( P<0.05);满意度9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2%( P<0.05);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咳嗽消失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于利奈唑胺治疗的老年MRSA肺炎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治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李笑爽;徐旺达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对单纯性阑尾炎患者进行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收治的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采用微创小切口手术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08%,P<0.05。结论微创小切口治疗单纯性阑尾炎患者效果显著,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并发症明显减低,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金祥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探究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名COP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六个月后进行其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比较。结果经过延续护理,观察组的呼吸比对照组的呼吸改善程度大(P<0.001),生活质量高(P<0.001)。结论延续护理作为一种有效的COPD的护理方式,应该广泛的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去,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社会负担。
作者:翟颖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作用效果。方法将某医院从2015年2月~12月收治的114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调查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和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及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程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和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的合格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管理,能有效提高降血糖效果,并稳定患者的血糖波动。
作者:白海燕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显微手术夹闭与血管栓塞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7例脑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血管栓塞术治疗的9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显微手术夹闭治疗的18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及主要手术指标。结果两组患者都各有1例患者出现死亡,但是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较低且主要手术指标要好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脑动脉瘤患者治疗中,显微手术夹闭的疗效更好,值得应用。
作者:辛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的疗效表现,分析鼻内镜下鼻窦开放、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联合治疗的优势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方法,根据每例患者临床表现,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00例患者,治愈82例,好转15例,一般2例,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97%。结论鼻内镜下鼻窦开放联合下鼻甲翻转下鼻道开窗术治疗技术在临床应用时治疗效果显著,其在治疗效果、安全性、服务表现等方面均表现良好。
作者:万志红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分析固定矫治器在牙周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0例牙周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80例患者分为矫治器治疗组及钢丝结扎治疗组各40例。经不同治疗方式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牙周病治疗效果。结果矫治器治疗组在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显著高于钢丝结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75.00%,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牙槽骨高度增加率、固定物完好率等方面,矫治器治疗组分别为(63.79%;91.37%),显著高于钢丝结扎治疗组的(45.16%,59.6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牙齿松动程度上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牙周病的治疗采用固定矫治器,取得了临床良好的效果,为牙周病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有效途径。
作者:那伟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护理干预在预防肾病综合征并发症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取就诊的肾病综合征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辅助,比较两组患者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经过药物治疗和不同的护理方式护理后,其中干预组患者病情完全缓解的有21例,部分缓解的有3例,未缓解的有1例,缓解率为96.0%,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对照组病情完全缓解的有10例,部分缓解的有9例,未缓解的有6例,缓解率为76.0%,治疗过程中有5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皮肤溃烂2例。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能够提升肾病综合征患者的疾病缓解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陶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跟踪调研某航空学校同一年级参加飞行训练的飞行学员人群,定期记录2年飞行训练的声导抗的变化,判断飞行学员鼓室曲线的变化趋势,根据研究结果判断鼓室曲线变化及咽鼓管功能的变化趋势,为防治飞行训练对高年级飞行学员咽鼓管功能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某航校2009级126名飞行学员进行声阻抗及声导纳检查,跟踪调查飞行训练2年的鼓室曲线变化,并根据2年的检测结果比较变化趋势。结果在调查的飞行学员人群中,招飞体检与飞行训练2年后鼓室曲线图进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38,P>0.05),对2组数据进行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38, P>0.01)。结论参与飞行训练的高年级飞行学员,其鼓室曲线状态总体良好,但有部分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As曲线的应随访观察。
作者:郑晨;王瑾琳;郭睿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索研究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予以肩手综合征预防性护理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分组研究,对照组均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均同时予以预防性护理。结果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肩手综合征发病率明显偏低,其疼痛及水肿情况也明显偏低,而Fugl-Meyer评分则明显偏高( 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肩手综合征发生率。
作者:万佳 刊期: 2016年第09期
胃癌继发高血压危象患者医治1例,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患者徐某,男,34岁,因“胃癌根治术后14月余,腹胀纳呆1周”入院。患者否认有高血压史,否认高血压家族史。患者于2014年2月在无明显诱因情况下出现进食后哽噎感、伴呕吐,胃镜检查确诊为胃癌。于2014年2月18日行胃癌根治术(远端胃大部切除,毕I式,D2),术后病理示:胃低分化腺癌,浸润至浆膜外,淋巴结8/16,癌结节2枚。术后静脉化疗2周期后口服替吉奥3周期。2014年9月30日因疾病进展,行EOF5化疗4次( EPI 87.5 mg,OXA 230 mg,5-Fu 3.75 g civ 120 h)。2014年11月复查胸腹部CT示:未见明显新病灶,膀胱顶壁和左侧壁增厚伴异常强化;直肠、乙状结肠壁和部分小肠肠壁增厚伴异常强化;盆腔积液、系膜增厚,间隙模糊;考虑腹腔和肠壁种植转移可能。2015年1月7日行同样剂量的EOF5化疗2程后,2月11日经上腹部CT检查评价为SD。3月16日患者出现头痛,血压155/103 mmHg,予异舒吉(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10 mg ivgtt qd、洛丁新(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 po qd、诺尔玛(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 po qd控制血压,血压控制可。3月24日患者头痛明显,伴有多次肢体抽搐,持续十余秒钟,一过性黑蒙,小便通.,尿量正常,视神经乳头水肿,血压高时达160/130 mmHg,经反复使用异舒吉及甘露醇、呋塞米、硝苯地平片等药,血压仍偏高。请示心内科会诊后,口服降压药改为氨氯地平片5 mg bid,卡维地洛片12.5 mg qd后血压控制尚平稳。3月26日头颅CT平扫+增强提示:颅内未见明显异常。3月26日生化报告:尿素氮4.83 mmol/L,肌酐44.4 umol/L,钾3.16 mmol/L。B超:双肾及肾上腺未见明显异常回声。3月27日免疫报告(半卧位):血管紧张素Ⅱ测定112.91 pg/mL。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97.58 pg/mL↑,血浆醛固酮测定533.62 pg/mL,皮质醇43.34 ug/dL,肾素19.17 pg/mL。当日建议患者行肾上腺增强CT和肾动脉CTA检查,但患者头痛明显,精神萎软,无法配合检查。3月29日患者4小时出现抽搐4次,抽搐伴有神志欠清,无口吐白沫,无肢体偏瘫,每次持续时间约2~3 min,伴有胸闷不适。血压:190/122 mmHg,故暂停异舒吉,予乌拉地尔注射液每小时9 mg维持,同时测血糖:19.8 mmol/L,钾3.16 mmol/L,予格列奇特、胰岛素控制血糖,氯化钾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对症处理。血压平稳后改为乌拉地尔注射液每小时1~4 mg维持近1周后停药,改为口服氨氯地平片5 mg bid。2周内患者血压平稳,于130~145/85~100 mmHg之间波动,但患者精神日渐萎软,功能状态评分( PS)为4分,无进一步化疗指征。4月20日患者血压及氧饱和度下降,测血压为45/22 mmHg,血氧饱和度为32%。查体: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心率102次/min,予暂停氨氯地平片,并加用可拉明、洛贝林、多巴胺、阿拉明、肾上腺素等抢救无效,宣告死亡。
作者:俞雷;王文海;胡艳;张红卫;王爽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人类生物钟基因Per1与Per2在人类胆管癌中的表达,研究其表达与人类胆管癌的关系。方法获取人原发胆管癌标本58份,另取距离肿瘤边缘2 cm外组织作为正常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人原发胆管癌标本与正常对照组织中Per1与Per2基因蛋白产物( Per1、Per2蛋白)的表达。结果58份人原发胆管癌标本与正常对照组织中均见Per 1与Per2蛋白表达,但胆管癌标本中Per1与Per2蛋白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织明显下降( P<0.05)。结论生物钟基因Per1与Per2蛋白可能与人类胆管癌的发生及发展有关。
作者:荆波;杨福全;马锐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白介素-11含漱对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胃肠道中肿瘤化疗后口腔溃疡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治疗组40例,将重组人白介素-11加入生理盐水稀释后含漱治疗,4次/d;对照组40例,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口腔溃疡,用生理盐水漱口,4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局部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漱口液对治疗化疗所致的口腔溃疡有显著效果,其中24例治愈、14例显效、有效率95%;对照组14例治愈、10例显效、有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0.05)。结论重组人白介素-11对治疗化疗后口腔溃疡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鹏;李成浩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临床治疗中融合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共86例,将其以数表随机分组的形式均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后路椎板全切除减压术治疗,给予实验组患者融合固定法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及VAS及ODI评分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8%,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VAS及ODI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融合固定法对腰椎间盘突出伴脊柱滑脱患者临床效果好,明显减少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吴妍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了解营口市居民死亡原因及死因分布特点,为针对影响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死因进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使用卫生部指定的死因专用软件“DeathReg2005”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进行分类统计。结果2015年营口市居民总死亡率为757.97/10万,标化死亡率为419.23/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499,P<0.05)。前5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损伤中毒,死亡率分别为417.78/10万、212.14/10万、40.14/10万、24.89/10万和22.65/10万。结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已成为营口市居民的主要死因。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和疾病监测,以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作者:李岩;赵博 刊期: 2016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呼唤式护理干预作用于颅脑损伤致昏迷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收治的40例颅脑损伤导致的昏迷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40例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入呼唤式护理。结果清醒率和清醒时间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将护患式护理作用于颅脑损伤导致的昏迷患者的护理中,能够加快患者的清醒,改善其生活质量。
作者:柳英辉 刊期: 2016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