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整体护理干预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中的应用

李芝

关键词:整体护理干预, 妇产科, 失血性休克, 抢救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抢救中整体护理干预的应用。方法选择50例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作研究对象,均为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在抢救过程中加强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本组抢救成功率为100%,平均住院(25.2±1.7)d,无死亡病例。与护理干预前比较,干预后HAMD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妇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开展整体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康复,保证抢救成功率,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意义。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的临床分析

    目的:关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及相关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原因、发生概率;以及腹腔镜手术后相关并发症的有效防治措施。方法分析了在2007年~2012年12月,由于不同的原因做腹腔镜手术的妇科1236例之间各异的手术方法以及每一个个体的并发症。结果在试验分析中了解到,做完腹腔镜手术患有并发症的共8例患者,并且其发症概率仅为0.64,在这其中手术病灶切口位置被感染的共有4例,皮下发生气肿的患者共3例,肠管损伤发生的患者为1例。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虽然作为现阶段医疗行业内的一种微创手术,但是其实行起来仍可以产生相应的并发症;应该重点强调其手术后的适应征以及严格做出选择,在手术进行时医生要确保熟练操作,并充分地了解与掌握各种不同医疗器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并且针对此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张庆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优质护理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老年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140例于2011年09月~2013年11月接受前列腺增生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标记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优质护理,分析和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护理服务满意度、病情知晓度、护理服务质量以及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上述指标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给予手术治疗中应用优质护理,有助于提升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缓解或消除患者术前焦虑、抑郁、担忧等情绪,这对增加患者手术配合度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玉琼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苏参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苏参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自拟苏参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并与小儿咳喘灵冲剂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苏参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减少了患儿再次发作的几率。

    作者:荣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比较

    目的:探讨分析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肌瘤剔除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其中9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LM)为观察组,94例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手术( TAM)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术后热病、住院时间和费用,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腹腔镜组在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切口愈合、术后热病、住院时间方面圴较开腹组有明显改善,开腹组在手术用时、住院费用方面较腹腔镜组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可优先考虑选择腹腔镜手术。

    作者:廖春燕;许萍;向微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腹腔镜技术在基层医院急腹症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2002年5月~2013年10月应用腹腔镜对289例急腹症进行探查、手术。结果顺利完成268例,占治愈率(93%)。结论腹腔镜技术在诊断及治疗急腹症中是一种安全、有效、适用的技术。

    作者:许凌;邓永平;邵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和紫杉醇联合顺铂一线治疗晚期肺腺癌的近期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初诊晚期(ⅢB期及Ⅳ期)肺腺癌患者,按一线化疗方案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于第1~3 d静脉滴注,21 d为一周期;对照组22例:紫杉醇135 mg/m2,第1 d静脉滴注,顺铂75 mg/m2,第1~3 d静脉滴注,21 d为一周期。治疗2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并观察两组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结果研究组近期有效率( RR )为35.00%,对照组(31.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Ⅲ~Ⅳ级化疗药物所致毒性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中脑转移患者脑部病灶均有缩小,而对照组未见缩小。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晚期肺腺癌有较好疗效,在脑转移患者中显现出优势,毒性反应轻,耐受性较好。

    作者:黄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美罗培南在重症吸入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美罗培南治疗重症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的抗感染、纠正缺氧、酸碱平衡、电解质紊乱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加用美罗培南(0.5 g)静脉滴注,3/日,疗程3~5天,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显效率以及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氧疗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美罗培南对老年人重症吸入性肺炎效果确切,临床意义显著。

    作者:肖安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恙虫病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研究小儿恙虫病采用阿奇霉素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0年6月~2013年7月收治的患有恙虫病的患病儿童8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对患病儿童实施四环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对患病儿童实施阿奇霉素治疗,对临床治疗以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患病儿童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体有效率为80%,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病儿童满意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患有恙虫病的儿童采用阿奇霉素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稳定性,使患病儿童的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刘开会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联孟鲁合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治疗。观察组50例,在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总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咳嗽、气喘、肺部湿哕音消失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盂鲁司特相关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孟鲁合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床症状,并有效缩短病程,有助于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防治水平。

    作者:刘维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内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于2011年12月~2013年6月在骨科接受治疗的下肢复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C臂下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术后随访1~11个月,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2.1±2.9)周和(17.5±3.9)周,两组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6.8%和71.0%,且观察组优率更高,为71.0%,而对照组仅为38.7%,两组上述各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部术对下肢复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端愈合,这对保证下肢功能预后的改善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刀建勇;李常学;黄文勇;王兆明;阳明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护理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护理层级管理在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为医院护理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后的相关资料,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10年1月份~2011年1月份)为实施护理层级管理前的临床护理服务,观察组(2012年1月份~2013年1月份)为采用护理层级管理后的临床护理服务,分析和比较两组的临床护理服务情况。结果调查发现,观察组在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士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要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实行护理层级管理模式,能够规范护理工作,保障临床护理服务质量的有效提高。

    作者:殷爱顺;李秋容;贺晓萍;杨仲婷;利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青紫80例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青紫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为新生儿青紫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分析新生儿室2011年6月~2013年6月80例青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青紫新生儿中,66例中心性青紫,63例以原发肺部疾病为首要病因,仅3例心源性青紫,6例周围性青紫6例,8例其他原因青紫8例;采用氧疗后55例肺源性青紫消失,TcSO2升至85%以上。结论新生儿青紫的病因以原发肺部疾病为首位。氧疗是青紫治疗的基本方法,但病因不同吸氧后青紫缓解程度不同。

    作者:刘琳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0所公立医院,自2011年1月~2013年12月均采取绩效考核评价系统为其经营管理手段,获取医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及医院的整体效益。结果公立医院通过运用绩效考核评价系统经营管理,医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较之前提高30%;医院的整体效益上升45%。结论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采用绩效考核评价系统,能显著提高医护工作者的综合素质水平及医院的整体效益,改善公立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为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作者:李能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治疗喉癌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治疗喉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7年3月~2010年6月收治的喉癌患者120例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联合常规化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常规化疗的对照组,观察化疗后的肿瘤TNM分期、肿瘤缓解情况以及5年内的存活情况。结果观察组TNMⅠ期、Ⅱ期生存率(1.67%、26.67%)、1年、3年、5年生存率(48.3%、33.3%、26.7%)、无进展生存时间(9.6±1.2)月、总生存时间(17.8±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5型腺病毒大剂量静脉注射联合常规化疗方案有助于促进肿瘤缓解、控制肿瘤分期、延长整体生存时间,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龚磊;宫地康加;于振洋;吴福荣;许杨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胰腺炎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效果

    目的:研究分析对急性重症胰腺(SPA)患者给予肠内营养(E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2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 EN),对照组患者采用肠外营养( PN),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变化及免疫功能变化。结果给予营养支持2周后,两组患者均由负氮平衡转为正氮平衡(P>0.05);两组患者的营养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的免疫功能指标升高要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给予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而且提升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可以促进消化道功能的恢复,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状况,且降低机体炎症反应。

    作者:石钢;唐月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心理健康教育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药理教学中的渗透

    健康成长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成绩的提高,而是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药理学属于医学基础学科,理论性、专业性较强,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尤其是针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而言,更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中等卫生职业学校的药理教学中实施一定的教学策略,方可能在教学中取得明显效果,笔者认为在药理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教学策略。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切除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68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开放式肾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使用镇痛药物例数显著少于A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有望成为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在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党喜龙;李和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路径应用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后的效果

    目的:临床路径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108例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实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以时间框架为横轴,护理流程为纵轴,制成日常计划表。结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护士专业知识的满意程度,达到95分以上。结论临床路径的应用既提醒年轻护士工作程序又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陈美;邹文婷;陈洪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非痰类标本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非痰类标本的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分离鉴定的21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与分析。结果219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118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占6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占30株。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两性霉素B为97.3%,5-氟胞嘧啶为94.5%,氟康唑为72.6%,伏立康唑为78.1%,伊曲康唑为57.5%。结论临床分离的真菌对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升高,我们应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邓明惠;辜依海;张军;柴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门诊检验、检查报告单规范化管理探讨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疗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各种医疗保健检查、检验设施不断更新,成为人们预防保健、诊疗疾病的好帮手。检验、检查报告单是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引发医患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检验报告单若不能及时准确领取,会耽误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存在医疗安全隐患,也影响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1-2]。统计2009年~2011年由于检验、检查报告单误发、丢失、破损等原因引起的医患纠纷7起,占33.3%,为保证患者能及时准确领取门诊各种检查、检验报告单复诊,减少漏诊率,提升门诊服务质量,降低医疗风险,自2012年始尝试改进工作流程,对门诊检验、检查报告单进行分类、集中管理,取得良好成效。

    作者:胡绍群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