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阿奇霉素联孟鲁合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刘维军

关键词:孟鲁司特, 联合, 小儿支原体肺炎,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阿奇霉素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治疗。观察组50例,在给予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序贯口服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咀嚼片口服。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然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和总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咳嗽、气喘、肺部湿哕音消失的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现与盂鲁司特相关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孟鲁合司特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可以有效改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床症状,并有效缩短病程,有助于提高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防治水平。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切口逆行方法在胆囊手术治疗中的体验

    目的:对胆囊疾病患者采取小切口胆囊逆行切除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展开研究与分析。方法从某医院选择2010年8月~2013年8月,就诊治疗的胆囊疾病患者共计128例,分别为,治疗组:56例,采用小切口胆囊逆行切除术的方式;对照组:56例,采用传统胆囊切除术的方式。结果治疗组:56例患者中,手术时间在30~60 min之间,术后56例均在24 h内下床活动。5至9日后均治愈出院。对照组:56例患者中,手术时间在55~120 min之间。15~24日后均治愈出院。结论在胆囊手术治疗中,小切口逆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低等优点。

    作者:杨新云;秦建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行“主责任护士负责制”实践

    总结了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实行主责任护士负责制的护理经验。以主责任护士护理组为工作单元,1名主管护师带领组内成员全面负责患者术前完善检查,术后检测生命体征,妥善管理体位,并发症的观察和预防,术后康复,疼痛管理。增加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时性,完整性,使病人安全满意度过围手术期。

    作者:李子楠;杨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合并泌尿系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糖尿病并发尿路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2月间被诊治的1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高龄、妇女、糖尿病病程长、糖化血红蛋白高、导尿、以及并发其它疾病等导致泌尿系感染的发病危险因素增高、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泌尿系感染是由多种病原菌如大肠埃希菌,其次是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经控制血糖、抗感染治疗,泌尿系感染膀胱刺激症状消失,复检尿常规正常。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尿路感染发病率高,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高;及早发现,并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基础上,采用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的预防和治疗,提高治愈率,避免危重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选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妊高征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探讨

    目的:探讨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的48例患者则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5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对照组的48例患者中有2例抢救无效,后死亡;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5.8%,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好( P<0.05)。结论对妊高症合并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改善治疗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芝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药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药学监护的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需学监护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意义。方法采用查阅文献结合病例分析,设药学监护组、对照组进行研究,依据COPD并发哮喘患者的药物治疗特点,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有针对性提出用药建议。结果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实施药学监护,降低了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确保临床用药安全、经济、有效。同时患者平均急性加重次数减少、平均住院天数减少,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所实施的药学监护对促进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起到积极的作用,可明显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到治疗效果,为医院药学的发展和临床药师的工作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作者:张琴;卢志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现代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构建研究

    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占人口总数的8.87%。按照联合国老年型人口划分标准,我国已完全成为老年型人口社会,而且已是未富先老,社会负担十分沉重。因此,老年人的健康问题现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而创新现代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则势在必行。

    作者:赵艳花;鲍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开放手术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切除术的临床比较分析

    目的:比较开放手术与腹腔镜肾肿瘤根治切除术在肾肿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68例肾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情分别给予开放式肾癌根治术与腹腔镜肾癌根治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种术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结果 B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使用镇痛药物例数显著少于A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腹腔镜肾癌根治术有望成为更安全,更有效的治疗肾肿瘤的方法,在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作者:党喜龙;李和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术前认知干预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术前认知干预对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行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手术室护士给予常规术前访视,干预组在常规访视基础上给予认知干预。测量两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值及心率、血压值。结果干预组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值,入手术室后的血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术前手术室护士对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患者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认知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手术应激的应对水平,使患者具备更好的心理、生理条件配合手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作者:任绪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P16 INK4 a和Ki67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

    目的:研究P16INK4a和Ki67在宫颈病变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P16和Ki67在宫颈良性鳞状细胞改变、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结果在良性鳞状细胞改变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之间P16INK4a着色方式(staining pattern)不同;P16INK4a阳性率在良性鳞状细胞改变组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5);Ki67表达强度在低级别病变组与高级别病变组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INK4a和Ki67可以作为有效的生物学标记,有助于对宫颈病变的分级和预后判断。

    作者:赵向荣;赵合保;张晚鱼;张军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腹股沟疝气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观察传统疝修补术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比较。方法将70例患有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及术后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44.6±13.7) min、术后疼痛时间(3.6±0.8)、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3±0.5)天,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下肢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使患者达到满意,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7%及复发率2.9%,均显著优于对照组32.3%和9.2%,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术较传统疝修补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卫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康教育在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宫外孕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84例宫外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健康教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疾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差异无显著性。观察组护理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病情给予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利于患者采取正确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

    作者:唐风月;王小燕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疗进展

    弥漫性轴索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复杂,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成连琐样反应,临床症状重,伤后多有昏迷没有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诊断主要依靠CT和MR,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就DAI的发生机制、国内外主要临床诊疗措施进行综述。

    作者:杨永明;荔志云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效果

    目的:探讨和分析闭合复位经皮锁定内固定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2例于2011年12月~2013年6月在骨科接受治疗的下肢复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上述选取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C臂下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术后随访1~11个月,发现观察组和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2.1±2.9)周和(17.5±3.9)周,两组上述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6.8%和71.0%,且观察组优率更高,为71.0%,而对照组仅为38.7%,两组上述各指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采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部术对下肢复杂骨折患者进行治疗,不仅治疗效果好,而且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固定牢靠,有利于骨折端愈合,这对保证下肢功能预后的改善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作者:刀建勇;李常学;黄文勇;王兆明;阳明永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老年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0例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阑尾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成因及预防。方法对2005-10~2011-10收治的老年急性阑尾炎手术122例,其中20例术后并发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老年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痊愈17例,好转3例,平均治愈时间为12.5天,无1例再手术。结论术后炎性肠梗阻多由小肠无菌性炎症致广泛肠粘连引起,一旦明确诊断,及时给予胃肠减压,多数病例采用保守疗法可治愈。

    作者:宋振湘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临床非痰类标本真菌的分布及耐药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临床送检标本中非痰类标本的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真菌药物。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分离鉴定的219株真菌用目前常用的5种抗真菌药物进行药敏试验与分析。结果219株真菌中,白色念珠菌占118株,热带假丝酵母菌占62株,光滑假丝酵母菌占30株。5种抗真菌药物的敏感率分别为:两性霉素B为97.3%,5-氟胞嘧啶为94.5%,氟康唑为72.6%,伏立康唑为78.1%,伊曲康唑为57.5%。结论临床分离的真菌对目前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升高,我们应当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防止耐药性的产生。

    作者:邓明惠;辜依海;张军;柴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护理体会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又称川崎病)[1],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由日本人川崎富于1967年首次报道。2007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MCLS患儿63例,其中男37例,女26例;年龄小2个月,3岁以下48例,3~6岁15例;发生冠状动脉病变者16例护理体会。

    作者:向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椎管内麻醉与全身麻醉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抉择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佳麻醉方法。方法搜集2011年3月~2013年3月计划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4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A组73例术中采用椎管内麻醉,B组73例术中采用全身麻醉,分析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的临床疗效。结果 A组患者手术的可控性及连续性要优于B组,但患者术后疗效及预后较B组差。结论掌握不同麻醉方法用于不同情况下的急性阑尾炎尤为重要。

    作者:林婷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苏参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苏参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自拟苏参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50例并与小儿咳喘灵冲剂治疗的30例作对照。结果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苏参汤加减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减少了患儿再次发作的几率。

    作者:荣艳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医疗设备维修面临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需求不断提升,这给医院的医疗设备带来了新的挑战。医院投入较多医疗设备的同时,问题也随之而来。在诸多问题中,医疗设备维修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设备维修方面存在着种种弊端,致使医疗设备的使用受到影响,这不仅给患者检查治疗带来了不遍,同时还影响到医院的实际效益,因此,对于医疗设备的维修院方备受困扰。本文通过对目前国内医疗设备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单阐述,并且对这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陈大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新生儿青紫80例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青紫的病因和临床特征,为新生儿青紫提供诊断思路。方法分析新生儿室2011年6月~2013年6月80例青紫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青紫新生儿中,66例中心性青紫,63例以原发肺部疾病为首要病因,仅3例心源性青紫,6例周围性青紫6例,8例其他原因青紫8例;采用氧疗后55例肺源性青紫消失,TcSO2升至85%以上。结论新生儿青紫的病因以原发肺部疾病为首位。氧疗是青紫治疗的基本方法,但病因不同吸氧后青紫缓解程度不同。

    作者:刘琳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