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探析

李小明;张树才;王兰芳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超急性期, 心电图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4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研究中,共计有52例T波高尖、44例ST段抬高,28例缺血性J波,26例急性损伤阻滞,6例患者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ST段抬高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结果存在多种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结果进行分析。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原因,提出可行性对策。方法选取儿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0例患儿资料(对照组),分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针对性采取改善策略,统计优化护理服务后2012年1月~2013年12月600例患儿(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并调查2组患儿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共23例(3.8%),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2例(0.3%),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89%,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儿科护理要重点避免滴速过快、药液外渗、用药失误、医嘱执行错误及锐器伤害等危险,保障患儿就医安全。

    作者:延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手术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

    目的:探讨剖宫产产妇术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预防与护理方案。方法收治的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行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恶露排泄量更少,子宫收缩情况更优,泌乳正常率更高,组间差异显著( 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产妇而言,在围术期开展包括常规护理、心理护理以及溶栓护理在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效果满意,安全性高,有利于提升产妇满意度。

    作者:李海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的围术期个体化护理

    目的:总结并探讨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在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的应用,以期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归纳总结近两年7例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患者围术期个体化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围术期个体化护理,7例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0%。结论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辅助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就诊于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腹泻病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补液、口服蒙脱石散剂及肠道微生态,合并细菌感染者予抗生素;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副作用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82.5%,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蒙脱石散剂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病,可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轻患儿痛苦,且价廉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周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对合并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及组织灌注的影响

    目的观察连续性血液净化( CBP )对合并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及组织灌注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合并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行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治疗期间用PiCCO监测记录血管外肺水指数( EVLWI)肺血管通透指数( PVPI)及反映心功能的指标脑利钠肽、肌钙蛋白I与组织灌注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治疗时程的延长,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与肺血管通透指数指数明显下降(P<0.01),心功能指标脑利钠肽及肌钙蛋白I有明显下降(P<0.01),组织灌注的指标血乳酸(Lac)、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P( cv-a) CO2)有明显下降( P<0.01)。结论 CBP可改善合并心肌损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心功能及组织灌注水平。

    作者:张伟;陈微微;王远方;李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试验比较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异位妊娠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通.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通.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相比出血较少、创伤较小、输卵管通.率较高,住院时间缩短,优点明显。

    作者:周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配合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33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收治的33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配合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7例。观察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避免负面情绪对手术产生影响,术后5周进行简单的负重训练。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手术,术后卧床静养。对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器械的清洁保养,及术后护理进行对比。结果3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5~10个月。观察组术后5周由护理人员陪同进行负重训练,对照组无需进行负重训练,卧床静养。术后两组患者需定期前往医院拍片复查,终两组患者均无深部感染及切口感染情况,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9.7±1.2周,较对照组骨性愈合时间10.7±1.5周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75%(15/16),远高于对照组64.71%(1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手术配合方案更有益于患者的恢复,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袁丽媚;胡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小剂量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40例,对照组(单用多潘立酮)40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疗效比较,症状分级评分明显下降的是胃部烧灼感、上腹痛,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嗳气、餐后饱胀分级评分研究组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后比较,症状分级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韩红娟;冯学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收治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从使用频率、性价比、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二氢吡啶类钙离拮抗剂使用频率高,硝苯地平缓释片用量大,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日均所需费用低。应用以二联用药为主,但二联用药和单药使用效果优良率都不高,并且前者与后者相比在效果优良率上不占优势。结论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结构整体合理,但选用和联用药品在性价比方面、平稳降压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声应;夏腊梅;冯惠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消化内科病房收治的患者1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常规给予消化内科治疗和基础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再给予优质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对护理质量满意49例,一般36例,不满意5例,总满意率94.4%;对照组对护理质量满意34例,一般43例,不满意13例,总满意率85.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消化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满意,可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率。

    作者:张丽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物理治疗与心理干预治疗民航飞行员肩周炎

    目的探讨物理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飞行员肩周炎的临床疗效及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民航飞行员特殊作息,在住地设置理疗室。将2007年~2012年间某航空公司就诊的60例肩周炎飞行员,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物理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物理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分别在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评定( VAS)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评测,比较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电疼痛治疗仪联合温热低周波治疗仪治疗肩周炎效果显著;若再联合心理干预,则能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明显提高肩周炎的治愈率。

    作者:王春晖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大血管病变组)、6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3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hsCRP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血管病变组hsCRP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 P<0.05或P<0.01);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体质量指数( BMI)、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呈正相关( 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呈负相关(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HbA1c、hsCRP、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 hsCRP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相关因素, hs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晓敏;夏晓英;林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儿神经系统疾病378例临床探讨

    目的:对小儿神经系统疾病进行临床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神经系统疾病患者378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每种小儿神经系统疾病都有各自的临床致病因素、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方法,应根据诊断结果进行对症治疗。结论目前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也日益成熟,但如何有效提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并采用有效的治疗措施降低死亡率仍是目前临床重点解决的问题。

    作者:唐尚鸿;谢中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方法2005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68例,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手术组(44例)和药物组1(12例)、药物组2(12例),观察三组的治疗效果及一年后的复发率,并进行分析。结果44例手术治疗的患者治愈44例(治愈率:100.00%),复发2例(复发率:4.54%);药物组1治愈6例(治愈率:50%),复发4例(复发率:66.67%);药物组2治愈7例(治愈率:58.33%),复发5例(复发率:71.42%)。手术组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治愈率,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手术切除异位病灶是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首选方法,术中避免子宫内膜组织的种植是预防该病的关键。

    作者:伏慧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某市安全用药情况调查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各国住院病人每10人有1人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其中有5%的患者因为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而死亡,至于死于用药不当的患者,在全世界死亡的病人中更是多达近1/3,在临床发病率中,大约有30%属于药源性疾病(由药物副作用引起的),大约21%属于感染性疾病,大约16%属于医源性疾病(由误诊和医疗事故引起的)[1]。本文主要通过对某市消费者到药房购药与用药情况进行了问卷抽样调查,来对存在的用药安全问题提出建议与对策。

    作者:黄祖林;吴晓琼;马文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9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结果42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72.0%),其次G+球菌(占17.9%),真菌(占10.1%)及二重感染(占8.5%)也常见。其中铜绿假单孢菌为29.3%,鲍曼不动杆菌为17.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6.5%,肺炎克雷伯菌为13.7%,大肠埃希菌为10.8%,其它细菌占2.4%。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王永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中运用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中运用疗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伴肩痛患者5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脑卒中临床治疗,对照组针对肩痛实施常规的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肩痛实施综合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后肩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康复训练后肩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伴肩痛患者运用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祁伟;周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产后早期中药湿热敷及按摩乳房对产妇泌乳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湿热敷配合按摩乳房对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增加泌乳量、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影响。方法根据产妇意愿将200例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后护理和按摩乳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中药湿热敷配合按摩乳房,责任护士分别在产后12、24、48、72 h观察记录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和母乳喂养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产后乳汁分泌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中药湿热敷配合按摩乳房可使产妇乳房泌乳始动时间提前、泌乳量增加,提高纯母乳喂养率。

    作者:陈娟;周建凌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症状胆囊结石预后及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对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13年2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医院确诊的无症状胆囊结石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进行B超复查和对影响转归(出现临床症状或并发症)的因素进行随访问卷调查,2012年2月完成随访工作。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6例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例中,随访时间长72个月,预防性胆囊切除14例(5.9%),失访18例(7.6%),终纳入分析204例,其中未出现临床症状者175例(85.8%),出现临床症状者29例(14.2%)。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糖尿病、酗酒史、超重或肥胖症与无症状胆囊结石预后出现临床症状明显相关( P<0.05)。结论高血脂、糖尿病、酗酒、超重或肥胖症是无症状胆囊结石出现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杨柯;韩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200个前牙全瓷冠远期临床效果的回顾性分析

    目的:评价完成修复1~5年的200个长石质全瓷冠的远期临床效果,以期为临床效果仅为参考。方法对完成修复1~5年的200个前牙全瓷冠进行修复,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 United States Public Health Society ,USPHS)评价标准对全瓷冠的修复体完整度、修复体磨耗、颜色满意度、边缘染色、边缘适合性、继发龋、牙本质敏感症状及牙龈指数(gingival index, GI)8项指标进行评估,寿命表统计烤瓷全冠1~5年存留率。结果全瓷冠1~5年存留率分别为99.5%、98.0%、96.4%、95.2%、93.9%。结论全瓷冠修复技术的远期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衡超;乔梦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