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红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肩痛中运用疗效。方法选取入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伴肩痛患者5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7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的脑卒中临床治疗,对照组针对肩痛实施常规的措施,观察组患者针对肩痛实施综合康复训练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入组前后肩痛程度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经综合康复训练后肩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脑卒中偏瘫伴肩痛患者运用综合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对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影响。
作者:祁伟;周志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使用颈椎曲度牵引器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48名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治疗时间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43例,无明显改善5例,治疗前颈曲值测定为(2.61±1.43)mm,治疗后为(9.07±2.31)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戴庆;淮小芸;曹惠旋;李卫华;高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完善各项术后并发症的处理原则。方法分析2010年1月~2014年1月实施直肠癌手术136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并发症发生在造口坏死3例,造口回缩2例,吻合口瘘4例,肠梗阻3例,切口感染5例。结论直肠癌术后的并发症从根本上决定着预后的效果,其发生的几率与手术者的技术和选择的病例情况不同有关,关键在于及时的预防才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根据我院长期以来在神经性皮炎药物治疗的经验,积极研究正确、恰当的用药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2012年期间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共20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内服加上外用(70例)以及外用(135例)两组,根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天左右的治疗时间内,两组的效果大致相同,但治疗一个月之后,内服加外用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外用组。结论外用兼内对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更好、更显著。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芪明颗粒联合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 )合并黄斑水肿疗效。方法临床确诊为BRVO合并黄斑水肿的患者80例80只眼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均常规行矫正视力、裂隙灯显微镜、直接检眼镜、眼压、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激光光凝组(激光组)和芪明颗粒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组(联合组),分别为40只眼。随访期间采用治疗前相同的设备和方法行相关检查。以12个月为疗效判定时间点,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CRT)的变化情况。结果12个月随访时,激光组、联合组激光光凝的平均次数分别为1.9、1.4次,联合组激光光凝次数少于激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激光组、联合组患者较治疗前视力预后有效率分别为40%、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激光组、联合组患者CRT较治疗前分别减少了(90.7±19.6)、(126.2±30.6)um,与治疗前的CRT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27,26.085,P<0.01)。结论芪明颗粒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治疗BRVO合并黄斑水肿可以减少重复激光光凝次数,减轻黄斑水肿,提高视力。
作者:杜敏;邵玲;闫淑;狄浩浩;刘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婴儿病毒流行情况。方法收集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小婴儿215例,抽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1 mL送检,进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九联检以及优生十项等,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可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可检出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以及风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细小病毒等。记录各种病毒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为17.67%(38/215),腺病毒阳性率为8.37%(18/215),副流感病毒Ⅰ阳性率为2.33%(5/215),副流感病毒Ⅱ阳性率为1.40%(3/215),风疹病毒阳性率为1.86%(4/215),巨细胞包涵体病毒阳性率为9.77%(21/215),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为1.40%(3/215),细小病毒阳性率为0.93%(2/215)。结论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婴儿中,病毒感染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尹云欢;陈敬国;陈琼;邵秀敏;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收治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从使用频率、性价比、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二氢吡啶类钙离拮抗剂使用频率高,硝苯地平缓释片用量大,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日均所需费用低。应用以二联用药为主,但二联用药和单药使用效果优良率都不高,并且前者与后者相比在效果优良率上不占优势。结论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结构整体合理,但选用和联用药品在性价比方面、平稳降压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声应;夏腊梅;冯惠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为了对人体血液成分的无伤检测的准确率进行进一步的提高,达到临床治疗中对血液成分检测的要求,临床上提出了对人体血液成分进行无创伤检测的一种新的方法。该方法是在阻止血流的情况下,在动力双波长时间分辨透射测量的基础上,将先进的时间门技术和拉普拉斯变换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对人体的血液成分采用无创伤的方式进行测量。通过理论模拟的方式利用这种方法度人体的血液参数进行测量,模拟测量结果显示强调早期到达的光子贡献的时候,能够显著的提高血液参数检测的灵敏程度。
作者:张朝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正畸治疗方案针对上核侧切牙过小进行矫治的美学效果。方法取收治的10例上颌侧切牙过小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例,分别采用尖牙改形取代侧切牙、非拔牙配合修复两种不同矫治方案治疗,观察评估微笑相以及正面相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中切牙以及侧切牙宽度具有更好的协调效果( P<0.05);实验组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邻接区域具有更好的协调性;尖牙改形后的牙龈颜色更优于冠修复,但冠修复后的微笑弧和齿缘形状更佳。两组患者总体满意度并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上颌侧切牙过小的患者,非拔牙矫治辅助修复方案比拔牙矫治尖牙改形的美学效果更佳。
作者:张勇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 ACCP)抗体及类风湿因子( 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 RA)诊断应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抗CCP 抗体。结果抗 ACCP 抗体的敏感度为42.5%, RF 为67.8%。 RF高于抗ACCP抗体,抗ACCP抗体的特异度为97.4%, RF为78.7%。抗ACCP抗体明显高于RF。在RA诊断预测中,抗ACCP抗体明显优于RF。结论两项指标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和预测性,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可作为诊断RA的理想血清学指标。
作者:郭爱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歼10飞行员,总飞行时间1000 h,2012年健康疗养入院。2010年搬运重物时不慎向后摔倒,臀部着地,致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站立不能,随后出现双下肢放射性麻木,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查体无异常发现,无大小便失禁,急诊入院,X线、CT示腰椎体压缩性骨折,MRI示: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后侧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压迫脊髓,予以对症、营养支持治疗,并且采取塔状枕对压缩骨折椎体腰背肌功能棘突处垫高以恢复腰椎生理曲度,症状缓解后开始腰背肌功能恢复性锻炼,临床治愈出院,出院诊断: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结论:飞行合格。大体检DR示:正位腰3椎体变扁,两侧见残存线状腰3椎体骨皮质影;侧位:腰3椎体楔形变,上终板增生硬化呈凹形改变,终板前1/3处局限性内凹,密度低,形态不规则,大小1.1×1.2 cm,与椎体接触面见硬化带,诊断:腰3椎体陈旧压缩性骨折,伴上终板前1/3处许莫氏结节形成。送上级医院会诊,MRI诊断:可见腰3椎体上终板局限性缺损,邻近的椎间盘信号经过终板缺损区突入腰3椎体内,突出的椎间组织和椎体接触区为信号减低带。诊断:腰3椎体陈旧压缩性骨折,伴上终板前1/3处许莫氏结节形成。大体检结论:飞行合格,定期复查。
作者:邓泳川;郭彦祥;沈雪江;钱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评价小剂量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40例,对照组(单用多潘立酮)40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疗效比较,症状分级评分明显下降的是胃部烧灼感、上腹痛,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嗳气、餐后饱胀分级评分研究组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后比较,症状分级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韩红娟;冯学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大学新生自我意识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 SCL-90)和自我意识量表( SCS),对五个专业的280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的公我意识得分显著低于全国大学生常模( P<0.001)。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总检出率为25.62%, SCL-90的总得分和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大学新生自我意识与SCL-90总分和各因子分都存在显著正相关性。结论大学新生的公我意识水平较差,心理健康问题较多,自我意识与心理健康水平存在相关关系,可以通过促进大学生形成完善的自我意识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马方圆;闫香林;王晓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琼芬;陈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64例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品+氯解磷定治疗。 A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戊乙奎醚+氯解磷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B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结论盐酸戊乙奎醚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瑞浩 刊期: 2014年第07期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3岁,于2009年5月份在我院明确为慢性肾脏病5期,给予行腹透置管术,后一直规律行腹膜透析,后多次感染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此次于2014年1月4日因“维持性腹膜透析4年余,发现腹透液混浊1天”入院,入院查体:T36.8℃,Bp 150/95 mmHg,神清,精神尚可,慢性病容,贫血貌,心肺听诊无殊,右下腹可见一腹透管,隧道口有少许渗出,隧道口评分1分,腹软,肝脾肋下未及,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不肿,NS(-)。有便秘史。入院当天放出腹透液经消毒后抽取腹透液常规检查及腹透液培养,并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数9.72×10~9/L,中性百分比84.41%,血红蛋白107 g/L,血小板261×10~9/L,腹透液常规示白细胞数4834×10~6/L,红细胞数400×10~6/L,多核细胞百分比96.1%,单核细胞百分比3.9%,降钙素原8.73 ng/mL,血电解质示钾2.2 mmol/L,入院后立即给予临时万古霉素2克加入腹透液中保留6h一次,及美罗培南1 g加入腹透液中保留,2次/日,同时给予纠正贫血、补钾等治疗。第二天腹透出液明显转清,且复查腹透液常规示白细胞数1166×10~6/L,红细胞数300×10~6/L,多核细胞百分比65.4%,单核细胞百分比34.6%,第四天腹透液常规示白细胞数正常,第五天腹透液培养结果出来为干燥奈瑟菌,后复查血电解质示钾4.6 mmol/L。住院一周患者病情稳定无不适主诉给予出院并带口服消炎药疗程一周。
作者:李发兵;吴永贵;齐向明;钱光荣;汪凤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并探讨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在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的应用,以期减少手术并发症,增加手术安全性,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归纳总结近两年7例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患者围术期个体化护理经验。结果通过围术期个体化护理,7例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100%。结论腔镜袖套式胃减容术围术期个体化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罗婷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MMP-9、TIMP-1血清含量测定的意义及与脑梗死分型和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为实验组( A组),120例正常老年人作为对照组B组;A组分别于发病24 h、第3天、第7天、第14天清晨空腹采肘静脉血2 mL,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9,MMP-9)、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 TIMP)-1( TIMP-1)水平。 B组于清晨空腹采血2 mL,1次,分别检测血清MMP-9、TIMP-1水平;记录A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结果发病24 h内脑梗死组血清MMP-9及TIMP-1水平均升高;发病24 h内血清MMP-9与TIMP-1水平及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性。结论脑梗死后血清MMP-9、TIMP-1水平升高,二者变化趋势相似;MMP-9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轻重程度,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分型,为临床提供病变程度和预后的信息。
作者:黄瀚凡;苏迈;王朔桂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感染的影响因素,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并检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的影响因素,予以相对应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并比较施行护理干预前后手术切口感染率。结果综合性护理干预前患者切口感染率为8.33%(35/420),干预后切口感染率为1.36%(5/368),施行护理干预后患者切口感染率显著降低,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1,P<0.01)。结论分析手术室切口感染原因并针对其施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可使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下降,提高手术疗效。
作者:韩娓娜;刘燕 刊期: 201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进行鼓膜穿孔修补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采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进行鼓膜修补。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其中治愈20例,治愈率为90.91%。治愈后的鼓膜形态与正常鼓膜一致,听力较手术前显著提高。其中慢性中耳炎陈旧性穿孔治愈率(76.9%)明显低于外伤性穿孔治愈率(90.0%);边缘型穿孔治愈率(75.0%)明显低于中央型穿孔治愈率(93.3%),大穿孔治愈率(60.0%)明显低于小穿孔治愈率(1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应用自体耳垂脂肪组织进行鼓膜修补的疗效显著,术后无并发症。
作者:武延春 刊期: 201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