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婴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源性观察

尹云欢;陈敬国;陈琼;邵秀敏;刘敏

关键词:小婴儿, 社区获得性, 呼吸道感染, 病毒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婴儿病毒流行情况。方法收集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小婴儿215例,抽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1 mL送检,进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九联检以及优生十项等,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可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可检出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以及风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细小病毒等。记录各种病毒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为17.67%(38/215),腺病毒阳性率为8.37%(18/215),副流感病毒Ⅰ阳性率为2.33%(5/215),副流感病毒Ⅱ阳性率为1.40%(3/215),风疹病毒阳性率为1.86%(4/215),巨细胞包涵体病毒阳性率为9.77%(21/215),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为1.40%(3/215),细小病毒阳性率为0.93%(2/215)。结论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婴儿中,病毒感染占有一定比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收治已确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从使用频率、性价比、合理用药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二氢吡啶类钙离拮抗剂使用频率高,硝苯地平缓释片用量大,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日均所需费用低。应用以二联用药为主,但二联用药和单药使用效果优良率都不高,并且前者与后者相比在效果优良率上不占优势。结论老年高血压住院患者降压药应用结构整体合理,但选用和联用药品在性价比方面、平稳降压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声应;夏腊梅;冯惠颜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儿科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及对策

    目的:分析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原因,提出可行性对策。方法选取儿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600例患儿资料(对照组),分析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针对性采取改善策略,统计优化护理服务后2012年1月~2013年12月600例患儿(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并调查2组患儿及家属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共23例(3.8%),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2例(0.3%),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89%,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儿科护理要重点避免滴速过快、药液外渗、用药失误、医嘱执行错误及锐器伤害等危险,保障患儿就医安全。

    作者:延春红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重组腺病毒载体Ad5-hVEGF165-EGFP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hVEGF165)为靶基因,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GFP )基因构建体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为基因治疗牙周进一步再生奠定了基础。方法质粒的pDC316-的VEGF165为模板, PCR扩增基因片段进行消化,获得的hVEGF165用于连接到含有绿色荧光蛋白标记基因重组质粒的消化方法的pDC316-MCMV-EGFP质粒载体, PCR鉴定和双酶切证实成功构建重组质粒;使用ADMAX包装系统,改造的质粒共转染用质粒骨架293包装细胞系和重组病毒的扩增;扩增病毒的离子交换纯化; TCID50测定病毒粒子和效价的数目;的荧光的荧光显微镜重组腺病毒表达。结果 PCR鉴定,酶切分析和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人VEGF基因的携带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hVEGF165)重组质粒的pDC316-的hVEGF165-MCMV-EGFP和同源重组腺病毒Ad5的-的hVEGF165-EGFP的成功。扩增和纯化后,腺病毒颗粒的数量测量5.4×1011 VP/mL,约2.0,为1.8×1010CCID50/mL的滴度OD260/OD280值。结论成功构建携带hVEGF165基因重组腺病毒载体Ad5-hVEGF165-EGFP并获得高滴度病毒颗粒,为hVEGF165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细胞移植、基因治疗提供有效的工具。

    作者:江燕;朱小峰;邱宇;余学元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糖尿病患者末梢神经病变(DPN)治疗分析

    目的:分析研究老年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hy ,DPN)采用临床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收治的患有老年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 DPN)的病人80例,采取随机抽取模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实验组对病人实施甲钴胺(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对照组对病人采取常规临床治疗方法,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体有效率为70%,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临床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糖尿病病人末梢神经病变(DPN)采用甲钴胺(弥可保)注射液治疗,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健康生活质量得到保障。

    作者:龙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飞行员腰椎许莫氏结节1例

    1临床资料患者男,31岁,歼10飞行员,总飞行时间1000 h,2012年健康疗养入院。2010年搬运重物时不慎向后摔倒,臀部着地,致腰部疼痛伴活动受限,站立不能,随后出现双下肢放射性麻木,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查体无异常发现,无大小便失禁,急诊入院,X线、CT示腰椎体压缩性骨折,MRI示: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脊柱后侧结构完整,未见明显压迫脊髓,予以对症、营养支持治疗,并且采取塔状枕对压缩骨折椎体腰背肌功能棘突处垫高以恢复腰椎生理曲度,症状缓解后开始腰背肌功能恢复性锻炼,临床治愈出院,出院诊断:腰3椎体压缩性骨折,结论:飞行合格。大体检DR示:正位腰3椎体变扁,两侧见残存线状腰3椎体骨皮质影;侧位:腰3椎体楔形变,上终板增生硬化呈凹形改变,终板前1/3处局限性内凹,密度低,形态不规则,大小1.1×1.2 cm,与椎体接触面见硬化带,诊断:腰3椎体陈旧压缩性骨折,伴上终板前1/3处许莫氏结节形成。送上级医院会诊,MRI诊断:可见腰3椎体上终板局限性缺损,邻近的椎间盘信号经过终板缺损区突入腰3椎体内,突出的椎间组织和椎体接触区为信号减低带。诊断:腰3椎体陈旧压缩性骨折,伴上终板前1/3处许莫氏结节形成。大体检结论:飞行合格,定期复查。

    作者:邓泳川;郭彦祥;沈雪江;钱韬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拜新同联合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拜新同联合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7例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7例患者给予拜新同联合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拜新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2%,显著高于对照组8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及心率(HR)改善情况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拜新同联合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中青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嵘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论文撰写中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的一般原则

    根据GB/T1583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归则》1.在统计图表、数学运算、公式推导中所有数字包括正负正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等,都必须使用阿拉伯数字。2.在汉字中已经定型的词、词组、成语、缩略语等都必须使用汉语数字,例如:一次方程、三维超声、二尖瓣、法洛四联症、星期一、五六天、八九个月、四十七八岁等。3.除了上述情况以外,凡是使用阿拉伯数字而且又很得体的地方,都应该使用阿拉伯数字。遇到特殊情况时,可以灵活掌握,但应该注意使全篇同一。4.如果数字的量级小于1时,小数点前面的零(0)不能省,如0.32不能写成.32。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下颌神经管分支解剖学基础与临床应用

    目的:深入分析下颌神经管分支解剖学诊断的基本方法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对200例经MSCT与CBCT对下颌神经管分支检查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通过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方法比较两组研究对旬下颌神经管分支分布,以及MSCT与CBCT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情况。结果在200例CBCT影像资料中,观察到10例有下颌神经管主干影像以外的分支结构,然而在200例MSCT的影像资料中,仅观察到3例有下颌神经管主干影像以外的分支结构,CBCT与MSCT对下颌神经管主干影像以外的分支结构发现率分别为1.50%与5.00%,经t检验,P值为0.00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SCT与CBCT在对下颌神经管分支的诊断时,均是常用的检查方法,但在发现下颌神经管分支的诊断中, CBCT的优势均大于MSCT。然而,MSCT对组织密度的分辨率高于CBCT,同时,研究还发现,每个人下颌神经管分支解剖学分布差异性较大,在临床应用中就注意谨慎操作。

    作者:孙晓伟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不同手术配合对胫骨平台骨折的影响分析

    目的:研究33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的手术配合。方法选取收治的33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根据手术配合方式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16例、对照组17例。观察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避免负面情绪对手术产生影响,术后5周进行简单的负重训练。对照组则仅进行常规手术,术后卧床静养。对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器械的清洁保养,及术后护理进行对比。结果33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随访5~10个月。观察组术后5周由护理人员陪同进行负重训练,对照组无需进行负重训练,卧床静养。术后两组患者需定期前往医院拍片复查,终两组患者均无深部感染及切口感染情况,观察组骨性愈合时间9.7±1.2周,较对照组骨性愈合时间10.7±1.5周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93.75%(15/16),远高于对照组64.71%(1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通过对比,观察组的手术配合方案更有益于患者的恢复,患者满意度更高。

    作者:袁丽媚;胡艳辉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超敏C反应蛋白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 hsCRP)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收集122例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患者(大血管病变组)、60例无大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组)、35例健康人(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hsCRP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结果大血管病变组hsCRP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 P<0.05或P<0.01);2型糖尿病组hs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分析表明,hsCRP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体质量指数( BMI)、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 FPG)、总胆固醇(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呈正相关( P<0.05或P<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呈负相关(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与HbA1c、hsCRP、糖尿病病程有关。结论 hsCRP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相关因素, hsCRP可能是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独立预测因子,慢性炎症反应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

    作者:黄晓敏;夏晓英;林占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婴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源性观察

    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婴儿病毒流行情况。方法收集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小婴儿215例,抽静脉血3 mL,离心分离血清1 mL送检,进行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九联检以及优生十项等,即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可同时检测人血清中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的IgM抗体。可检出的病毒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以及风疹病毒、巨细胞包涵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细小病毒等。记录各种病毒的检出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为17.67%(38/215),腺病毒阳性率为8.37%(18/215),副流感病毒Ⅰ阳性率为2.33%(5/215),副流感病毒Ⅱ阳性率为1.40%(3/215),风疹病毒阳性率为1.86%(4/215),巨细胞包涵体病毒阳性率为9.77%(21/215),单纯疱疹病毒阳性率为1.40%(3/215),细小病毒阳性率为0.93%(2/215)。结论在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小婴儿中,病毒感染占有一定比例。

    作者:尹云欢;陈敬国;陈琼;邵秀敏;刘敏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小剂量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小剂量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40例,对照组(单用多潘立酮)40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胃部烧灼感、餐后饱胀、上腹痛及嗳气等症状改善程度。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疗效比较,症状分级评分明显下降的是胃部烧灼感、上腹痛,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嗳气、餐后饱胀分级评分研究组治疗后下降,治疗前后比较,症状分级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多潘立酮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韩红娟;冯学柱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神经性皮炎药物治疗的临床应用

    目的:根据我院长期以来在神经性皮炎药物治疗的经验,积极研究正确、恰当的用药机制。方法选取我院在2009~2012年期间收治的神经性皮炎患者共205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内服加上外用(70例)以及外用(135例)两组,根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5天左右的治疗时间内,两组的效果大致相同,但治疗一个月之后,内服加外用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外用组。结论外用兼内对于治疗神经性皮炎效果更好、更显著。

    作者:刘中华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头部自重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48例

    目的:观察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患者的疗效。方法通过使用颈椎曲度牵引器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48名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治疗时间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治疗后颈椎生理曲度改善43例,无明显改善5例,治疗前颈曲值测定为(2.61±1.43)mm,治疗后为(9.07±2.31) m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利用头部自重牵引治疗颈椎生理曲度变直的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戴庆;淮小芸;曹惠旋;李卫华;高晓峰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干预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处方点评在中成药合理使用中的干预效果。方法2012年未开展中药处方点评工作;2013年初,每月不定期抽查100张中药处方进行点评。记录2012组与2013组中成药不合理使用情况,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2013组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仅为1.64%,显著低于2012组处方8.44%;2012年由于中成药不合理用药所致医患纠纷31起(发生率1.73%),2013年仅为3起(发生率0.14%),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实施中药处方点评制度有利于降低中成药不合理使用率,提高医师开具处方规范度,提高中成药治疗疾病安全性。

    作者:方典洲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探析

    目的: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超急性期心电图的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收治的确诊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84例,对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研究中,共计有52例T波高尖、44例ST段抬高,28例缺血性J波,26例急性损伤阻滞,6例患者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ST段抬高型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急性期心电图检查结果存在多种临床表现,临床诊断时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对结果进行分析。

    作者:李小明;张树才;王兰芳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无症状胆囊结石预后及影响因素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对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预后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07年1月~2013年2月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医院确诊的无症状胆囊结石病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人进行B超复查和对影响转归(出现临床症状或并发症)的因素进行随访问卷调查,2012年2月完成随访工作。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36例无症状胆囊结石病例中,随访时间长72个月,预防性胆囊切除14例(5.9%),失访18例(7.6%),终纳入分析204例,其中未出现临床症状者175例(85.8%),出现临床症状者29例(14.2%)。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脂、糖尿病、酗酒史、超重或肥胖症与无症状胆囊结石预后出现临床症状明显相关( P<0.05)。结论高血脂、糖尿病、酗酒、超重或肥胖症是无症状胆囊结石出现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杨柯;韩军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试验比较并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方法选取异位妊娠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腹腔镜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通.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在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卵管通.情况及平均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相比出血较少、创伤较小、输卵管通.率较高,住院时间缩短,优点明显。

    作者:周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关于发表论文授予继续教育学分的说明

    作者:《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4年第07期

  • 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降低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采取调查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入住重症医学科的95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进行观察。结果42例并发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72.0%),其次G+球菌(占17.9%),真菌(占10.1%)及二重感染(占8.5%)也常见。其中铜绿假单孢菌为29.3%,鲍曼不动杆菌为17.2%,金黄色葡萄球菌为16.5%,肺炎克雷伯菌为13.7%,大肠埃希菌为10.8%,其它细菌占2.4%。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降低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率,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作者:王永飞 刊期: 2014年第07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