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养阴润燥败毒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急性放射性肠炎34例临床研究

徐伟;金晶;沈祖法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肠炎, 养阴润燥败毒合剂, 灌肠
摘要:放射性肠炎是因盆腔或腹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它限制了肿瘤放射治疗的总量,从而限制了放疗的疗效.因放射治疗史较短,中医文献中尚无此病的相关记载,沈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认为此病乃由外来燥毒之邪客于肠道,气滞湿阻,燥毒壅遏,淤滞不散,络损肉腐,形成的与一般湿热致痈不同的特殊“内痈”.自2010年以来,笔者在本院省名老中医沈祖法指导下,根据“上燥治气,下燥治血”、“内病外治”的原则,自拟养阴润燥败毒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放射性肠炎,取得了较好疗效.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2012~2013年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Mircrosoft Excel表,对我院2012~2013年各类中药注射剂的销售金额及用量进行统计;另对各类药品的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分析.结果:2年中,我院中药注射剂的总销售金额逐年增加,品种数量稳定,心脑血管类、抗肿瘤类、补益类药品的使用频率及用药金额都占主体地位.结论:我院中药注射剂用药基本合理,但是还存在着超剂量用药、滥用药的现象,还需加强中药注射剂的管理.

    作者:郑海南;罗青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5-HT、IL-8等炎性因子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研究进展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是一组包括腹胀、腹痛、大便性状和排便习惯异常,持续存在或者间歇性发作的,缺乏明显可以解释的生化学和形态学异常的症候群,其明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还在研究中.肠易激综合症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腹泻型(D-IBS)、便秘型(C-IBS)和腹泻便秘交替型(A-IBS).在20世纪90年代,Weston等[1]就认为IBS的发病可能与肠道低度炎症反应以及肠道低度免疫活化有关.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IBS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仍然是肠黏膜低度炎症及免疫因素.笔者现将新的就5-HT、IL-8等炎性细胞因子在IBS中的发病机制研究及中医中药治疗.

    作者:储浩然;丁凤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骨关节炎135例

    目的:探讨玻璃酸钠注射液在膝骨关节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7月行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的135例膝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4.81%,不良反应少.结论: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方法.

    作者:沈华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MMC与DDP交替腔内化疗治疗肺癌并心包积液

    目的:观察总结丝裂霉素(MMC)与顺铂(DDP)交替化疗治疗肺癌并心包积液的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37例肺癌并心包积液患者均在B超或彩超引导下心包腔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每日少量引流并MMC与DDP交替腔内化疗(其中MMC 2mg/d、DDP 20~30 mg/d至MMC总量8~10 mg、DDP 90~100 mg).结果:CR 25例,PR 10例,NR2例,总有效率94.6%.治疗后发热4例,其中高热1例;胃肠道反应12例,主要为Ⅰ ~Ⅱ度;骨髓抑制14例,主要为Ⅰ度.结论:心包腔闭式引流加MMC与DDP小剂量变替化疗是控制肺癌并心包积液的有效方法.

    作者:邱慧萍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冠状动脉疾病诊断中放射CT血管造影的应用探析

    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冠状动脉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放射CT血管造影的检测情况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52例,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分别对其1 mm、3 mm进行临床数据重建检测,并对两组小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检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分析对比显示,1 mm组小钙化斑块和钙化斑块的检出率(100.00%、100.00%)均明显高于3mm组的检出率(73.68%、71.1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疾病患者采用放射CT血管造影进行临床检测,其临床检出率较高,尤其是对钙化斑块的检测.因此,它是一种科学、有效、理想的临床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应用和推广.

    作者:张俊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肩周炎应用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的效果,以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并确诊肩周炎的患者60例,根据入院治疗顺序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治疗2周后,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与缓解,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为63.33%,高于对照组的33.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温针灸结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治疗肩周炎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爱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四物汤加味治疗急性心力衰竭52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四物汤加味方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12年9月~2014年6月因急性心力衰竭入住我院的92例患者,单纯西医治疗组(40例)作为A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四物汤加味方组(52例)作为B组,观察治疗后脑钠肽(NT-proBNP)、肌钙蛋白T、心脏超声测值的变化,并比较随访28 d患者心力衰竭再发作次数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B组有效率为76.9%,A组有效率为55.0%,两组有效率及治疗后血浆NT-proBNP、肌钙蛋白T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超声测值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28 d心力衰竭再发作次数比较,B组少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物汤加味方能够降低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学测值(脑钠肽、肌钙蛋白T),并且能够改善心衰患者心功能情况,减少心衰再发作次数.

    作者:陈翠;张松;高培阳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健康指导治疗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健康指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160例,按就诊顺序单双号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健康指导治疗,对照组单纯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合健康指导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极大地改善了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及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胡桂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伤科熏洗汤联合功能锻炼对踝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伤科熏洗汤联合适当功能锻炼对于踝关节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56例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按患者就诊先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于术后先行功能锻炼,于术后10d应用伤科熏洗汤对踝关节进行熏洗治疗,并结合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对照组于术后行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Baird-Jackson(1987)踝关节评分系统对踝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优良率为85.7%,对照组优良率为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科熏洗汤配合适当功能锻炼对于踝关节术后功能康复效果满意,较单纯术后功能锻炼效果为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培金;叶劲;代亮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西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探究

    目的:研究中西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生活质量评分总指数为(7.85±0.15)分,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53%,生活质量评分总指数为(3.94±0.17)分,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药灌肠联合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优于传统西医疗法,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陈宙;苏小峰;林还珠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应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超重合并糖耐量减低分析

    目的:探讨采用化浊解毒法治疗超重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湿浊内蕴证)的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接受非药物糖尿病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组给予中药汤剂口服,采用化浊解毒法为主,疗程均为90 d.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FPG、2 hPG、FINS均有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无差异.治疗组TG、LDL治疗后有下降(P<0.05),对照组中TG无明显改变,LDL治疗后有下降(P<0.05),治疗后TG、LDL两组组间比较有差异(P<0.05).BMI指数两组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以化浊解毒法为主的中药汤剂与盐酸二甲双胍均有降低血糖、减少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化浊解毒法有更好的降低血脂作用.

    作者:徐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必净注射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血必净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AECOPD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水平的比较差异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辅助治疗AECOPD疗效显著,比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更有效,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雪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黄连温胆汤治疗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患者的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2月~2014年3月我院消化内科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伴幽门螺旋杆菌阳性的住院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黄连温胆汤组各48例.西药组予口服硫糖铝、奥美拉唑、铝碳酸镁,黄连温胆汤组服用黄连温胆汤,比较西药组和黄连温胆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症状评分、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结果:黄连温胆汤组和西药组治疗前症状评分分别为(2.85±1.26)分、(2.79±1.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评分分别为(0.47±0.06)分、(1.23±0.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连温胆汤组和西药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9%、87.5%,幽门螺杆菌清除率分别为100.0%、8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能够有效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提高浅表性胃炎的治疗总有效率.

    作者:熊小冬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产前MRI诊断胎盘植入

    目的:研究MRI对孕妇胎盘植入情况进行检查诊断的特征及诊断的临床效用.方法:任意抽选于2013年12月~2014年7月在本院接受MRI检查的胎盘植入孕妇28例,对MRI检查档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胎盘植入成像特征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接受诊查28例孕妇均确诊存在胎盘植入情况,其中25例出现胎盘组织不规则增肥状况,且胎盘局部延伸到宫颈部分甚至将宫颈遮盖,植入的胎盘组织对附近的身体器官造成了侵扰,同时呈现T2W1的高频率信号以及T1W1的低频率信号.另外3例病人在MRI扫描下没有呈现明显的胎盘植入表现,MRI诊查胎盘植入情况的准确率为89.29%.结论:MRI检查可比较准确地诊查出胎盘植入并观察植入的细节情况,因此基层医院应普及MRI诊查方案.

    作者:左勤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贯煎加减治疗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81例

    目的:观察一贯煎加减治疗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8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拉米夫定片抗病毒治疗,100 mg/次,1次/d,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贯煎加减,1剂/d,分早晚2次温服.1个月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2.96%,总有效率91.36%;对照组显效率33.33%,总有效率80.25%.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一贯煎加减治疗气阴不足型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紫红;蒲柯;解新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循证护理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中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给予护理,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给予护理,并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6个月,研究组遵医嘱行为达90.0%,血压控制良好率为8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模式在中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以及血压控制情况,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陈桂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上有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9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腹腔镜手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治疗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亚非;刘桂英;袁嬡芹;陈丽琼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年轻乳腺癌误诊病例的全数字乳腺X射线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年轻乳腺癌误诊病例的全数字乳腺X射线征象,探讨提高乳腺癌确诊率的措施.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乳腺钼靶X射线检查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为女性,所有病例的乳腺图像均由2名以上放射科及病理科的高级医师进行盲法阅片,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误诊病例的乳腺X射线图像的征象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120例患者中,X射线与病理诊断相符的有117例,诊断符合率为97.5%,其中3例年轻患者被误诊,误诊率为2.5%.结论:被误诊患者的平均年龄在30岁以下,其X线征象特征与典型的乳腺癌X线征象易混淆,应加强看片医师对非典型性乳腺癌的X射线片征象的认识,并考虑家族史的因素影响,必要时采取其他辅助检查手段,以减少年轻乳腺癌患者的误诊率.

    作者:汪南生;张俊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不合理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规范医师处方行为,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随机抽查2014年1~12月份处方1 200张,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实例分析和点评.结果:部分医师处方存在不合理应用现象,通过点评,处方合格率不断提高.结论:不合理处方点评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水平.

    作者:李丽娟;洪笃云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活血通络、化痰止痛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子宫腺肌病32例临床观察

    目的:为进一步明确活血通络、化痰止痛法配合穴位贴敷对子宫腺肌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2010年7月~2012年7月就诊的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采用活血通络、化痰止痛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进行问卷调查、药物疗效评价.结果:32例子宫腺肌病患者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0.6%;治疗后痛经积分、月经量、子宫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通络、化痰止痛法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子宫腺肌病临床疗效肯定、操作简单、易于让患者接受,可在今后临床治疗中观察应用,进一步提高疗效.

    作者:彭婧;李娟;朱赛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