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影响因素的临床分析

黎佩莹;冯珀霖;殷婉萍;吴锦英

关键词: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影响因素, 第二产程, 分娩次数, 新生儿体重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取2013年5月~2013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1021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妇科常规检查,确认其是否存在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并通过自制调查问卷收集产妇孕产期一般情况,询问产妇是否在孕期以及产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症状,整理各项研究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初次妊娠分娩女性相比,多次妊娠分娩女性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产程正常产妇相比,第二产程延长产妇具有更高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发生率,二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出现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产后女性而言,其第二产程延长以及分娩次数均会对疾病发生率产生显著影响,但新生儿出生体重以及孕期体重增加过量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并无相关性。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螺旋CT在输尿管结石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56例经B超和X线等检查疑似为结石患者进行研究,并采用螺旋CT检查。其中28例患者实施平扫+增强扫描。结果经检查后发现54例患者为输尿管结石,确诊率为96.43%。其中右侧输尿管结石为29例,左侧为25例。结石位置:输尿管上段26例、中段13例、下段15例。直径:>1~2.5 cm为24例、0.3~1 cm为30例。其中28例患者存在结石水平以上输尿管和肾盂等轻度扩张积水。结论临床采用螺旋CT诊断输尿管结石,其能直观、全面地将患者输尿管结石形态和大小及位置清晰地反应,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徐亚彬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多手段干预对基层ICU发展的影响

    重症医学科( critical care medicine )是研究任何损伤或疾病导致机体向死亡发展过程的特点和规律性,并根据这些特点和规律性对重症患者进行治疗的学科。自2011成立重症医学科,2013年开始采用一系列行政手段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综合ICU 2012年及2013年收治的病种、病人数、经济指标等数据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到推进基层ICU发展的有力手段。

    作者:彭晖;张倩;张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65岁以上老人健康体检血脂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西航社区1000例65岁以上老年人的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本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现状,以及血脂与年龄性别相关性,为进一步开展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体检项目由区卫生局统一规定,所有自愿参加体检的老年人有权选择具体的体检项目。结果生活方式的改变,饮食不规律,不科学成为高血脂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我国老年人成为心脑血管疾病高发人群的主要原因。结论65岁以上老人定期进行定期血脂检查,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刘贵;于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6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超声征象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CA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就诊的甲状腺乳头状CA者共80例,观察和分析患者临床就诊资料。选取患者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法,对影响甲状腺乳头状CA术后复发的相关的因素进行分析,分别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以及甲状腺包膜有无浸润等方面进行线性分析。结果80例甲状腺乳头状CA患者中,接受手术治疗之后,肿瘤复发23例,复发率达到28.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大小甲状腺包膜等与复发率高低存在直接的关联,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情况以及手术方式等与术后复返存在密切关联。结论肿瘤大小、淋巴转移情况以及手术切除范围等可能是导致甲状腺乳头状CA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值得临床重视和思考。

    作者:李妮拉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目的:分析重症肝炎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随机选取60例重症肝炎的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并探讨临床效果。结果患者经过护理后,皮肤,巩膜黄染,腹胀,呕吐和昏迷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结论对于重症肝炎患者,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饮食护理,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心理疏导,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及时处理并发症,有助于患者恢复身心健康,安全,有效。

    作者:周静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和致病性研究

    目的:探析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临床分离株耐药性和致病性。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1月240细菌室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ATB-expression )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24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MRSA有135株,占56.25%;金黄色葡萄球菌中痰液143株(59.58%)、分泌物58株(24.17%)、血液18株(7.50%)、脓液16株(6.67%)、胸腹水5株(2.08%);呼吸内科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92株,其中MRSA的检出率41%,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其次为ICU,远高于皮肤科、骨科等其他科室。结论 MRSA临床分离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除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外仍有较高的耐药率,应定期监测临床标本中分离的耐药率,合理使用抗菌药,以免延误暴发疫情的控制。

    作者:周发为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治疗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的8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配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给予抗心肌缺血,调脂、抗血小板及抗心衰等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老年患者在上述治疗上加用曲美他汀与瑞舒伐他汀治疗,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分级改变情况及辅助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老年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曲美他嗪与瑞舒伐他汀联用在老年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心脏功能。

    作者:祝雪菲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在危重症高血糖病人的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对危重症高血糖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危重症并发高血糖的患者102例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观察组患者给予缓释淀粉型肠内营养液,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肠内营养液,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营养效果。结果两组患者TP和ALB较之前有明显提高( P<0.05)。观察组治疗两周后,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下降( P<0.05)。结论含缓释淀粉的肠内营养剂能够有效降低危重症病人的血糖水平,改善其预后效果。

    作者:朱旭峥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Wnt3 a在人骨性关节炎软骨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目的: Wnt3a参与Wnt经典通路信号的传递,而Wnt通路又参与关节软骨及软骨细胞的发生。本实验目的是检测Wnt3a 在骨性关节炎( OA)中的表达及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40例人类关节软骨标本,10例正常关节软骨标本(取自外伤、肿瘤截肢术患者),30例膝OA关节软骨标本(取自膝OA患者).将取下的软骨标本分为四组:正常关节软骨组、轻度软骨退变组、中度软骨退变组、重度软骨退变组。根据Mankin关节软骨病理评分标准分别打分,按评分结果分组:正常关节软骨标本5份( A组),OA软骨轻度退变标本6份( B组),OA软骨中度退变标本13份(C组),OA 软骨重度退变标本16份(D组)。对四组切片行Wnt3a相关染色,根据免疫反应积分IRS打分法进行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统计分析Wnt3a在正常组与非正常组的差异性、表达程度及软骨退变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Wnt3a在三组人膝骨性关节炎软骨呈现一致的高表达,其表达的平均值分别为:3.33±0.516( B组,轻度),4.85±1.68( C组,中度),9.44±2.31( D组,重度)。正常组( A组,表达均值和标准差0.0±0.0)与中度、重度退组两两比较,轻度组与中度、重度组,中度与重度组比较显示一致的显著性差异。Wnt3a表达值与其相应的Mankin 病理评分呈显著正相关(B组皮尔森相关系数=0.74, P=0.047;C组皮尔森相关系数=0.81,P=0.00036;D组皮尔森相关系数=0.94,P=2.75 e-08),即关节软骨中Wnt3a的表达与原发性膝骨关节炎(OA)发生与发展程度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①在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中Wnt3a表达升高;②Wnt3a表达与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退变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OA病程进展的监测指标。

    作者:赵健;代志军;王晓岩;马欣楠;吕松岑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护理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护理对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负面情绪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接受化疗的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给予常规护理联合健康教育的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负面情绪。结果观察组患者的QLQ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HA-MA、HAMD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护理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是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理想的护理方法。

    作者:崔剑炜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青少年女性Graves′病者131 I治疗前后骨密度变化分析

    目的:分析青少年女性GD患者131 I治疗前、治疗后3~6、9~12个月的BMD变化情况。方法收集确诊为GD于我科进行131 I治疗且治疗后3~6个月甲亢达临床治愈标准的青少年女性患者51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9~12个月采用lunar Prodigy型全身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全身骨(除颅骨)、正位腰椎L1~L4、双侧股骨近端(股骨颈、Wards三角、全髋) BDM值,与同期招募的30例年龄、身高、体重、种族、生活习惯、钙摄入情况等相匹配的健康青少年女性各部位BMD值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少年女性GD患者BMD值在131 I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6个月其BMD值恢复不明显,9~12个月时可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青少年女性G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量丢失甚至出现骨质疏松症,应尽快有效控制甲亢病情或临床治愈甲亢,可短期有效逆转对其骨骼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雄英;李健;梁永南;陈瑞娥;李丽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HIE的影响

    目的:探讨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对新生儿HIE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4月~2013年5月收治的118例产妇分为对照组59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产妇在生产前后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实行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整体Apgar 1 min评分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差值为4.93±3.07,新生儿为4.81±2.11;对照组产妇血氧饱和度差值为2.12±1.32,新生儿为3.19±1.31,观察组产妇以及新生儿的血氧饱和度差值水平较对照组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产妇实行早期氧疗联合左侧卧位护理可以让新生儿HIE发生率降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树婵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健康教育对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的护理分析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收治的12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行健康教育,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焕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Hp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行序贯疗法,对照组行标准三联疗法。观察Hp清除率、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Hp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临床疗效由于对照组( P<0.05);无不良作用。结论序贯疗法治疗Hp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作者:郑宏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一起食用未熟刀豆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

    目的:通过对刀豆食物中毒的调查分析,为预防此类食物中毒提供借鉴。方法采用现场卫生学调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调查确定该食堂发生6名职工的食物中毒为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可能是厨师烹调事件较短,未能有效灭活毒素所致。结论预防刀豆引起的食物中毒不可松懈,其关键要加强食堂的监督管理,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卫生知识培训。

    作者:高刚;袁振华;陈丽娟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老年脑梗塞复发的实验室危险因素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复发的实验室危险因数检查的价值,从而为急性脑梗塞的复发的诊断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收治的急性脑梗塞的老年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疾病复发频度分为首次发病、两次发病、两次以上发病组,三组分别为32例、30例及18例。分别监测患者入院时血尿酸( UA)、纤维蛋白原( Fib)以及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统计学比较四项实验室参数与急性脑梗塞复发频度的相关性。结果三组患者四项参数比较均存在差异( P<0.05),复发频度与实验室四项参数成正相关。结论 UA、Fib、MPV、PDW均为急性脑梗塞复发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是准确判断急性脑梗塞发生及进展的重要依据,在急性脑梗塞的预防、诊断及治疗中有着显著的临床价值。

    作者:张敏;杨惠钧;杨华;郄俊兰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功能性外科治疗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腮腺浅叶良性肿瘤功能性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46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采用功能性外科手术,即保留腮腺筋膜、保留耳大神经、保留腮腺导管、胸锁乳突肌瓣转移的腮腺部分切除术,通过13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术后复发、面瘫、涎瘘、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麻木、面部畸形等情况。结果功能性部分腮腺切除术,对于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耳垂区麻木、面部畸形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术后效果。本研究46例患者中,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6例(13.04%),术后耳垂区无麻木感者25例(54.3%),术后麻木但经口服药物治疗明显好转的16例(34.8%)。结论功能性腮腺外科手术术后并发症较少,患者生活质量较高。

    作者:李晓军;陈竹林;高媛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比较分析

    目的:评价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手术入路方式分为内外侧双切口入路和膝前Y型切口入路两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结果膝前Y型切口入路组较内外侧双切口入路组显露好,手术时间相对较短( P<0.05),但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膝前Y型切口组出现皮肤坏死机率高于双切口组( P<0.05),感染机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法均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应根据适应症范围合理选择。

    作者:陈道振;陈坤峰;赵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西药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的干预作用

    现阶段,脑缺血疾病作为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以及高致残率的临床疾病,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导致脑缺血损伤的各类因素中,脑缺血后患者脑组织局部出现过度炎性反应是其中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患者发生脑缺血后及时控制炎性反应进展,对缺血半暗带加以保护,成为临床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关键所在[1]。现阶段脑缺血疾病的治疗方案相对较多,其中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 t-PA)是急性期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用药中唯一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有效药物,但是超早期溶栓治疗时间窗往往较短(不超过3h),同时在溶栓治疗时有较大几率发生脑出血等相关并发症[2]。所以观察并研究西药对脑缺血损伤炎症机制的干预作用在此情况下体现出重要的理论价值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玉耀珠 刊期: 2014年第09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胃壁内胰腺异位症1例

    1临床资料患者女,33岁,行超声胃造影彩超体检,使用飞利浦-飞凡彩色多普勒超声3~5 MHz腹部探头,患者口服均匀有回声型显影剂500 mL后行超声检查。患者采用常规仰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超声所见:胃小弯侧胃壁探及低回声结节,大小约32 mm ×19 mm,呈扁椭圆形,边界欠清晰,表面光滑,基底宽,结节位于粘膜下层,向胃腔内凸出, CDFI:低回声内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胃小弯胃壁内实性占位;超声胃镜提示:胃间质瘤可能。住院行结节切除,术后病理结论为异位胰腺组织。

    作者:唐中才;唐凤珍;柏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