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法配合田七风湿膏内外合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袁广德;老元飞;石耀权;王雪;胡晓娴;吴耘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 活血通络, 利水渗湿, 田七风湿膏
摘要:目的:探讨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法配合田七风湿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43例,均采用口服活血通络、利水渗湿中药配合膝关节涂擦田七跌倒风湿膏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治愈5例、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结论: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法配合田七风湿膏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莲子心抗肿瘤活性部位的筛选研究

    目的:筛选莲子心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了莲子心总生物碱、总黄酮和总多糖分别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胃癌细胞株SGC-7901、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结肠癌细胞RKO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结果:莲子心总生物碱对上述4种肿瘤细胞的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总黄酮和总多糖的抑制作用则不明显.结论:莲子心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是总生物碱而非总黄酮和总多糖.

    作者:曾建伟;谢勇;林忠宁;陈敏健;梁一池;吴锦忠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主管切除术加支管切除缝合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主管切除术加支管切除缝合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平行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案,将100例低位复杂肛瘿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主管切除术加支管切除缝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肛瘘切除术治疗,以治愈率、愈合时间、后遗症发生率作为主要的观测指标.结果: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为(21.36±7.67)d,对照组为(32.41± 10.39)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为8.00%,对照组后遗症发生率为5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主管切除术加支管切除缝合治疗低位复杂性肛瘘可以缩短病程、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并能保护肛管括约肌的功能,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慧荣;郭文生;张全辉;谢昌营;张立委;吴咏莉;吴成成;熊腊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六味安消胶囊联合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观察

    慢性胃炎是由各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我们应用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5月~2013年4月在我科就诊的门诊病人120例,均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具有上腹部疼痛或不适、上腹胀、反酸、烧心、嗳气、恶心、早饱等上腹部不适症状.患者全部行胃镜检查,排除伴随心肝肾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半月内服用过PPI、H2受体拮抗剂、铋剂、抗生素的患者及有对本次实验中所用相关药物过敏史的患者.

    作者:辛冬玲;高劭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防治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选取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均采用尿激酶溶栓、低分子量肝素抗凝、低分子右旋糖酐祛聚治疗结合主、被动功能锻炼.结果:全部患者肿胀均消失,跟踪随访8~24个月,行彩色多普勒复查,6例完全再通,余2例不完全再通.结论:引起下肢静脉血栓因素较复杂,包括血液流速缓慢、凝固性增加、血管内皮损伤等,同时也受到药物、运动等的影响.术后预防应尽早肌肉锻炼,密切观察患肢变化,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作者:刘宾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法配合田七风湿膏内外合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法配合田七风湿膏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患者43例,均采用口服活血通络、利水渗湿中药配合膝关节涂擦田七跌倒风湿膏药治疗,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6个月以上的随访,治愈5例、显效2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结论:活血通络、利水渗湿法配合田七风湿膏可有效缓解膝骨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关节活动度,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广德;老元飞;石耀权;王雪;胡晓娴;吴耘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胆汤在临床治疗脾胃病中的应用

    中医认为脾胃病容易导致患者发生痰湿、气血不足以及脉络不畅等症状,通常以消食、顺气、去湿热、通便、化痰以及补气等复方药物进行治疗.温胆汤为治疗脾胃病的复方,具有化痰去湿热功效[1].本文选取我院诊治的178例脾胃病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2013年6月间我院诊治的178例脾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观察组中,男性53例,女性36例;年龄18~67岁,平均47.3岁;临床证型:消化道溃疡22例,慢性胆囊炎19例,慢性胃炎24例,非特异性慢性溃疡性结肠炎20例,其他4例.

    作者:张立辉;郑来坤;张静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刺络拔罐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30例,隔日治疗1次,3次为1个疗程,症状较轻者治疗1个疗程,较重者治疗2个疗程,1~2个疗程后观褰疗效.结果:3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经1~2个疗程治疗后,治愈18例,显效7例,好转1例,无效4例,治愈率60.0%,总有效率86.7%.结论:刺络拔罐疗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周蓉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左氧氟沙星与双黄连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黄连注射液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肺部感染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将78例老年肺部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行盐酸左氧氟沙星配合双黄连静脉滴注治疗的实验组和单用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治疗的对照组,比较用药后两组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干湿性罗音完全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在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干湿性罗音完全吸收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3个指标上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双黄连注射液治疗老年肺部感染见效快、退热快,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免疫力,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小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温胆汤合桃核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帕金森病便秘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胆汤合桃核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帕金森便秘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帕金森病便秘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常规服用抗帕金森病药物,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合桃核承气汤联合针灸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在治愈率及有效率方面均有显著疗效.结论:温胆汤合桃核承气汤联合针灸在治疗帕金森病便秘方面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作者:许雪梅;刘占国;王慧萍;吴春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眼睑慢性单纯性苔藓临床疗效观察

    眼睑处慢性单纯性苔藓是皮肤科门诊的一种常见病,因其发病部位特殊,且易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需谨慎.他克莫司软膏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型免疫调节剂,在很多炎症性皮肤病的治疗中有快速且显著的疗效,尤其是对面部等特殊部位的皮疹治疗得到广泛好评.笔者于2009年5月~2012年3月应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眼睑慢性单纯性苔藓,并以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作为对照,对两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比较.

    作者:曾桂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柴胡舒肝散加味治疗肝气郁结型抑郁症的临床对照研究

    抑郁症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精神性障碍,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心情低落、思维迟钝、动作缓慢、话语偏少及睡眠障碍等症状,严重者还有自杀倾向.目前全球患有抑郁症的人口有1.2亿,根据专家预测抑郁症到2020年将成为非衰老性死亡和残疾的第二大原因[1].

    作者:李剑;储伟伟;焦小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序贯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观察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素.研究显示,HP与不明原因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维生素B12缺乏相关[1],且近来还有不少HP与偏头痛、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相关的报告[2].根除HP可以加快溃疡愈合速度,显著降低溃疡复发率,预防并发症发生.MaastrichtⅣ共识强烈推荐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萎缩性胃炎、胃癌术后患者、胃癌患者的一级亲属、要求治疗者为Hp根除治疗的适应证[3].本文总结我院采用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

    作者:陈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金属硫蛋白驱铅片对铅中毒儿童微量元素及Hb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驱铅片(MT驱铅片)对铅中毒儿童血铅水平和血锌、铁、钙、镁、铜含量及血红蛋白(Hb)的影响.方法:将240例铅中毒儿童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口服MT驱铅片,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普通蛋白片.口服MT驱铅片或安慰剂1个月和2个月后,检测两组儿童的全血铅水平和全血锌、铁、镁、钙、铜及血红蛋白含量.结果:实验组儿童服用MT驱铅片2个月后血铅水平(65+ 16) μg/L,明显低于对照组(112±24) μg/L(P<0.01);实验组血锌、铁、镁含量明显升高(P<0.05),而血钙、血铜水平无明显改变(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1).实验组118例患儿红细胞与细胞计数、心电图及肝肾功能,在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服用MT驱铅片可以降低铅中毒儿童血铅水平,并使体内元素保持平衡,同时还可升高血红蛋白,对铅中毒儿童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朱芮田;叶尔波力木尔扎拜;张晓冬;彭彩亮;韩云芳;耿乃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子宫肌瘤46例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的妇科肿瘤,根据诊断方法的不同,发病率在20%~80%之间,接近50%的子宫肌瘤患者有各种各样的症状和体征,包括严重的子宫出血(或者月经过多)、盆腔压迫症状如盆腔压力和浮球感、盆腔痛、性交困难和早期流产等[1].

    作者:赵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研究进展

    随着我国人口饮食结构的改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迅速上升,预计未来20年内,我国的糖尿病增长率将接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2倍.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血管病变之一.据美国、日本及许多西欧国家统计资料表明,糖尿病肾病已经上升为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首位病因[1].虽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但对于糖尿病肾病目前仍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对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有着明显的优势并取得良好的疗效.

    作者:徐正富;郑义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18例分析

    痛风为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关节炎反复发作,严重者会造成骨关节活动障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该病症发病反复,治疗时间长,手术操作复杂,一旦患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选择合理科学的治疗方法,对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治疗具有重大意义[2].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逐渐加大,普遍存在缺乏运动、饮食不平衡现象,导致每年因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住院治疗的患者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3].本文主要分析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汤秋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肺血管三维重组诊断肺动静脉瘘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诊断肺动静脉瘘的临床价值.方法:时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15例使用CT增强和肺血管三维成像诊断为肺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将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与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容积再现、大密度投影等重组技术联合,对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和CT增强诊断肺动静脉瘘的一致性进行分析,对辐射剂量、碘对比剂用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将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联合多种三维重组技术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可清晰显示肺动静脉瘘囊瘤的大小和形状,全部患者均确诊无误;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的辐射剂量低于CT增强的辐射剂量,不需使用碘对比剂.结论:通过对多层螺旋CT胸部薄层平扫图像进行肺血管三维重组,可有效诊断肺动静脉瘘,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张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

    目的:观察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方法:将60例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针刺加热敏灸治疗,对照组用身痛逐瘀汤加减治疗,连续治疗20d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愈显率分别为76.67%和33.33%,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加热敏灸治疗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罗海云;阳光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药配合手术治疗嵌顿痔21例

    嵌顿痔是肛肠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症之一,急性发作时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严重者甚至可导致肛门皮肤黏膜坏死、感染等并发症.目前一般观点是一旦确诊,尽早手术.我科2012年1月~2013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先运用中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待肿胀减轻、病情控制后再行外剥内扎加血栓剥除术,取得了更加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才刚;李凌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针刺结合阿法骨化醇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风险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阿法骨化醇降低骨质疏松症患者跌倒风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骨质疏松症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结合阿法骨化醇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采用5次坐立试验(FTSST)、星状伸展平衡测试(SEBT)进行评定.结果:经3个月治疗,治疗组FTSST数值小于对照组,SEBT数值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刺结合阿法骨化醇能提高肌力,改善平衡,有效预防跌倒风险,从而降低骨质疏松患者因跌倒而造成的骨折发生率.

    作者:王媚;王立恒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