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PICC植入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与护理

孔德娟;肖延红;王梅

关键词:临床输血, PICC导管, 输注速度
摘要:目的:观察PICC植入术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50例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置管病人,观察统计不同血制品的输注速度及常见问题.结果:输注红细胞悬液滴速约25~40滴/min,输注速度较慢,不能达到60滴/min的快速输注要求,全血、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平均滴速50~60滴/min,输注速度较快,可以达到临床快速输注要求,且无导管源性感染发生.结论:PICC植入术可以减少部分反复静脉穿刺的情况的发生,降低穿刺所致的感染几率,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同时血制品的输注速度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满足临床要求.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老年住院患者感染部位监测与干预措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已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而医院感染对老年患者的健康与寿命带来了一定的威胁,甚至成为长期住院重症老年患者直接或间接的死亡原因.为了更好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2010年~2013年各科室院内感染率及部位分部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影响老年住院患者的感染危险因素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强化医护人员预防院内感染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向患者及家属宣传预防院内感染的必要性和有关消毒隔离措施,取得合作共同控制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是控制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艾灵;毛桂琴;李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与胸腔镜下心包积液开窗引流术的临床观察

    目的:心包积液在临床上很多见,治疗方法多样,在此评价胸腔镜下心包开窗术在心包积液的治疗中的效果与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的效果的临床观察.方法:对40例初次患心包积液患者分别行胸腔镜心包开窗术治疗20例,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20例.观察心包积液有无近期复发,心包积液完全缓解率,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病人的创伤程度及术中临床费用上有无差异.结果:胸腔镜心包开窗术组:平均手术时间50 min(45~110 min),20例手术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胸引管保留时间3~14天.术后随访,无心包积液复发,也未发现缩窄性心包炎.经皮穿刺植入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心包积液组:纯植管时间2~15 min,1例出现术中心率减慢至40次/min,引流管保留时间6~16天,术后随访,无心包积液复发,也未发现缩窄性心包炎.但两组病人的创伤程度及临床费用上有明显差异.结论:两种方法均是一个安全的治疗方法.

    作者:张世群;柳春燕;陈永利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

    目的:探讨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式及其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08~2012-10收治的,使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80例,术中可根据骨折复位情况行有限内固定,术后指导患者积极患肢功能锻炼,一周左右持拐不负重下床活动,术后平均随访 18 个月.结果:80 例患者骨折正常愈合,愈合时间 4~13 个月,平均 7.5 个月,术后疗效:优58 例,良 16 例,可 4 例,差 2 例,优良率92.5%.结论: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立体固定联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性骨折是一种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好、固定可靠,可实现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胫腓骨开放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

    作者:庄冠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飞行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了解飞行人员睡眠状况并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和自制飞行人员睡眠质量影响因素调查表对来我院健康疗养的420名飞行人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飞行人员的PSQI总均分为(6.53±12.17),以PSQI≥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的标准,则睡眠差者96人,占22.86%;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主要有飞行环境、飞行压力、飞行时间、人际关系及再就业压力等.结论:约22.86%的飞行人员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发生率较高,应采取相应措施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邱涛;宋新亮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物理降温联合吸氧辅助药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物理降温联合吸氧辅助药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6例小儿热性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吸氧、物理降温、羚黄宝儿丸止惊等常规治疗方法,观察患儿止惊、退热效果及复发率.结果:56例患儿中,止惊方面:显效21例,有效23例,无效12例,有效率78.57%;退热效果方面:显效23例,有效25例,无效8例,有效率85.71%;复发9例,复发率16.07%.结论:物理降温联合吸氧辅助药物治疗小儿热性惊厥的临床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应加强患儿治疗前的评估,采取早期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患儿复发.

    作者:张先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对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将活动期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4例给予思密达6 g加地塞米松5 mg加入0.9%氯化钠100 ml充分混匀后直肠滴入,每日2次,7天为一疗程,间隔5天行下一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同时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一次巩固疗效.对照组38例给予口服美沙拉秦缓释颗粒1 g/次,每日3次,待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治疗组剂量巩固治疗.两个疗程后,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治愈32例,有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3%.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有上腹不适、恶心等症状,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为3例,嘱患者进食后再服药症状好转.结论:思密达联合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轻微,是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首选.

    作者:王芳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B超与腹部B超在诊断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08-01~2011-12疑似异位妊娠患者83例,所有患者均行阴道B超和腹部B超,然后行手术及病理检查,83例患者的2种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探讨阴道B超和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83例患者行手术及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异位妊娠,行阴道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79例,诊断准确率为95.1%,行腹部B超诊断为异位妊娠70例,诊断准确率为84.3%.结论:阴道B超对异位妊娠的诊断更为准确,在诊断中更有优势.

    作者:郑瑞莲;刘方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频及低频彩超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分析总结了25例急性阑尾炎病例,超声显像检查阑尾的大小、形态、壁的厚度,阑尾腔有无积液,有无扩张、有无粪石,周围有无积液等.结果: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符合率以低频低,约35.9%,高频显示率明显提高,而二者结合效果好,准确率约达到88.4%.结论:高频及低频彩超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殷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120例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非洛地平治疗12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方法:对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药物非洛地平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包括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血肌酐(Scr)和尿素氮(BUN),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0.00%,与对照组的50.00%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指标以及血压具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Scr和BUN以及血压水平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变化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肾病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研究概况

    本文针对性介绍了采用单纯针刺、温针灸、电针、钩针、针刀、动气针法等方法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疗效.中医针灸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弥补了现代医学应用激素及封闭疗法易复发、副作用大等缺陷,发挥了现代医学不可替代的特色和优势,但是因为影响因素及干扰因子较多,经过严密、科学的科研设计的课题数量有限,较难评估哪种治疗手段佳,故旨在寻找治疗本病佳的综合治疗方案.

    作者:于杰;孙忠人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落实是提升护士长执行力的关键

    护士长作为一所医院的环节管理人员,无论从所处位置、环节,就其身份而言,她们都起着一个承上启下,上传下达的重要角色.护士长对工作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着一所医院护理质量的高低,虽然每所医院制定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护理质量绩效考核目标等比较完善,但是如果制度无人去执行,制定的目标无人去落实,护理质量跟不上去,病人满意度不高,导致整体的护理工作滞后,终的结果也还是纸上谈兵,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护士长作为一所医院的管理人员,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执行力并要注意培养护理团队成员的落实高于一切的意识,并能够带动护理人员高效地执行及完成各项护理工作任务.

    作者:李葳;范永红;幺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痔疮术后便秘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护理预防痔疮术后便秘的疗效分析.方法:将60例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术后中医按摩,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实验组术后便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痔疮手术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预防和治疗术后便秘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范延欣;袁谊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老年病人护理效果探讨

    目的:探讨采用互动式模式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效果.方法:心内科2011年8月~2012年12月60~70岁的住院病人200例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实验组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对照组单纯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结果:两组在疾病有关知识掌握程度与对服务的满意度上有明显差异.结论:运用互动式模式对老年病人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优于单纯采用普通健康教育模式.

    作者:陈玉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观察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与普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的比较效果情况.方法:分析我院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60例临床治疗情况,依据固定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普通钢板组30例和锁定钢板组30例.结果:锁定钢板组移位肱骨近端骨折患者临床疗效功能良好百分率高于普通钢板组,功能差的百分率低于普通钢板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钢板治疗移位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明显,预后功能恢复良好.

    作者:万利桂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早产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硫酸沙丁胺醇治疗早产的疗效.方法:早产临产或先兆早产符合保胎且无硫酸沙丁胺醇用药禁忌的患者29例,硫酸沙丁胺醇的首次剂量为口服4.8 mg,30 min后口服2.4 mg,以后每8 h口服2.4~4.8 mg,宫缩消失后继续服用1天.结果:疗效满意.结论:应用沙丁胺醇方法简便,是一种适合于基层医院的好方法.

    作者:刘德香;张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7月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甲状腺微小癌的48例患者与B组同期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48例,对比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诊断特点和价值.结果:TMC超声图多表现为纵横比≥1,实性低回声、边缘不规则、可见微钙化灶的肿块.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冯颖丹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的应用经验

    目的:探讨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教学法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的应用.方法:分析在口腔颌面外科实验课中应用PBL教学法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法.结果:在目前的教育体系下,PBL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果,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进一步改进效果,也需要改进PBL教学.结论:在口腔颌面外科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水平,值得推广.

    作者:周苗;朴正国;车月娟;郭吕华;张清彬;欧阳可雄;何锦泉;徐妍;杜发亮;陈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理市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认知程度的调查分析

    目的:通过对大理市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的认知程度、预防行为的调查,以为本地区食源性寄生虫病的预防提供信息.方法:对大理市洱海周边245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数据使用EpiData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并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大理市居民对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有不同程度的了解.结论:加强卫生宣传,已达到预防食源性寄生虫病的流行.

    作者:吕琴;左忠梅;付智娟;刘自平;张华越;解秋林;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颌间牵引钉对比牙弓夹板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颌间牵引钉对比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方法:将2007年~2011年收治的82例颌骨骨折患者随即分为颌间牵引钉组和牙弓夹板组,牙弓夹板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牙弓夹板牵引治疗,颌间牵引钉组采用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钉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术后疗效;并在5个时间点测定DI、GI、CPITN指数.结果:经治疗后颌间牵引钉组总有效率为85.37%,牙夹板组总有效率为和78.02%,颌间牵引钉组总体疗效优于牙弓夹板组(χ2=10.015,P<0.05);2组的DI、GI指数经治疗后均上升,但牙弓夹板组上升显著(P<0.01);术后两组CPITN指数,颌间牵引钉组基本无变化,牙弓夹板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颌间牵引钉颌间牵引联合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颌骨骨折治愈率高、治疗过程安全且对牙周组织不良刺激小,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陈宇;罗小玲;杨荣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脊柱转移瘤病人行椎体成型术后的护理方法.方法:报告了78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型术(PVP)治疗的术前术后的观察及护理.对PVP治疗的脊柱转移瘤患者进行密切观察,观察其疼痛缓解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疼痛及出现的并发症给予针对性的护理.结果:经PVP术治疗后,大部分患者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生活质量有不同功能改善.结论:护士的认真观察,能够为PVP术后效果提供可靠的保证;术前后的综合护理可明显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尤琳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