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扺抗的临床疗效

陈炜;刘国英

关键词:曲美他嗪, 冠心病, 胰岛素扺抗
摘要:目的 观察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扺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4月~2012年11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观察组,n=30)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30),然后观察胰岛素扺抗效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PG)无显著差异,但是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胰岛素水平,餐后2h胰岛素水平和胰岛素敏感指数都显著地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患者胰岛素扺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儿童斜视矫正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斜视矫正因素.方法 对2~12岁儿童36例,72眼.其中共转性内斜视21例,42眼.共转性外斜视15例,30眼.术前1%阿托品眼膏双眼散瞳,视网膜检影,了解患者屈光状态后手术,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手术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手术.结果 36例72只眼斜视儿童,手术矫正后有32例64眼正位,有4例8眼,眼位欠矫在10△以内.术中发现21例42眼内斜视有10例20眼内直肌张力大.测量15例30眼角膜缘到肌止点距离平均4.47 mm.结论 发现眼肌附着点,眼肌的宽度,厚度与斜视矫正有影响.

    作者:戴乐;张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Bobath疗法在脑瘫康复与成人偏瘫康复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探讨Bobath疗法在痉挛型脑瘫与成人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2008~2012年所收治的88例脑瘫患者和90例成人偏瘫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Bobath疗法在前半程的治疗中成人偏瘫相对于痉挛型脑瘫患者恢复的要相对快,但Bobath疗法无论是在成人偏瘫康复或是小儿脑瘫康复里,Bobath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 Bobath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对于降低患者的痉挛以及促进病人姿势的正常化尤为重要.

    作者:赵英子;朱红强;何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共62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入选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84.7%,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其中患者的分流手术时期选择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影响,发病到采取分流手术治疗少于3个月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90.3%,明显要高于超过3个月患者的79.1%,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能够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并且患者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陈平;周志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建立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体系的实践探讨

    目的 为了降低或杜绝院前急救工作风险,尽大可能减少或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院前急救风险管理系统,保证院前急救工作快速、高效、安全、有序的运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方法 以2006年元月~2011年12月前后整整6年时间院前急救抢救病人作为样本,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果,后形成结论.结果 A组共发生投诉52起,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仅57.5%.B组共发生投诉2起,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8.9%.结论 在高风险的紧急救援中心的院前急救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作者:江小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临床观察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或低钾周瘫)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分析患者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 35例患者经过补钾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血钾均恢复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痊愈出院.结论 重视该病的评估,补钾及原发病治疗,积极预防,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质量.

    作者:周筱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按照入院顺序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15/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9/18),两组之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蒋小安;陈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

    目的 研究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治疗的56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抢救成功率及死亡原因.结果 入选的56例患者中,42例严重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75%,死亡14例,其中因失血性休克死亡6例,因严重颅脑损伤死亡4例,因ARDS死亡2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结论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有助于严重多发伤的救治,可减少死亡率,挽救患者生命,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辉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空勤人员高尿酸血症人员的分析

    目的 了解空勤人员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 选取东航上海公司的空勤人员795人,收集每人的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分成高尿酸组和非高尿酸组,统计高尿酸组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高尿酸组的年龄,TC,TG,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非高尿酸组.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变应性鼻炎与非变应性鼻炎的鉴别诊断及其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变应原检测在临床诊断变应性鼻炎与非变应性鼻炎患者的重要性及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方法.方法 2011年3月~2013年4月临床症状和体征表现判断符合了鼻炎诊断的750例患者,经抽血做变应原的筛查,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患有变应性鼻炎的患者采取特异性免疫治疗.结果 初诊750例患者有500例的总IgE>60 ku/L,HX2与phadiatop阳性,与此同时,还伴有该临床症状,可以确诊是变应性鼻炎;250例病患的总IgE<60 ku/L,HX2与phadiatop阴性,虽然他们具备变应性鼻炎相关的临床症状表现,但应诊断为非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炎使用安脱达屋尘螨变应原制剂轮流注射,效果显著.结论 临床上有一部分符合变应性鼻炎地相关症状患者(约33.3%)变应原检测为阴性,应该十分重视对变应原的检查,为正确诊断和进行治疗而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近年来,针对变应性鼻炎,特异性免疫治疗方法,注射剂量及疗程更加规范,效果显著.

    作者:张哲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30例根据皮瓣选择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治疗组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修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管危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综合治疗手术操作简单,能达到彻底清创的目的,同时安全性好.

    作者:汤重喜;江水华;周景福;刘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年轻人脑干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目的 调查年轻人脑干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对脑干梗死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确诊为脑干梗死14例,发病率为1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果舒张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和吸烟是影响脑干梗死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轻人脑干梗死的发病率不高,但是预后比较差,舒张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和吸烟与脑干梗死发病关系密切.

    作者:欧彩虹;张召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11~2012-11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恶化程度,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有一定关系.

    作者:许鸿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激励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本文对激励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描述,并将激励理论应用到护理管理中,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一种或多种激励手段,通过对比法,针对本科室护士的护理行为,采取激励理论管理方法及具体实施措施,再与去年考核结果对比.以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脑路通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低温等离子射频在伴鼻中隔偏曲的高反应鼻病术中应用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处理中、下鼻甲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高反应鼻病的价值.方法 随机按入院先后顺序将伴鼻中隔偏曲的高反应性鼻病的住院患者80例,分为A、B两组,A组围手术期口服抗组胺药2周,同时行常规鼻中隔矫正术.B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同时,低温等离子射频处理中、下鼻甲.术后半年随访,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了解两组间疗效有无差异.结果 A组有效率50.00%,B组有效率78.57%,经χ2检验,χ2=6.21,P<0.05,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在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高反应鼻病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卢庆虹;柴小花;张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模式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的有力措施.

    作者:陈志燕;金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对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的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起护理部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对6~10月入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潜在诱因及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行实施对策(观察组).并比较2013年1~5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结果 对2013年6月起护理部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对6~10月入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潜在诱因及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行实施对策(观察组).并比较2013年1~5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减少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发病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陈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征的临床经验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征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取在2005~2011年间收治的52例胃肠肿瘤合并肝硬化门脉高压征患者,当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为59~81岁,平均年龄为70.2岁,全部病人经过相关临床检查,并全部诊断为胃肠肿瘤并发肝硬化门脉高压征.在手术之前对肿瘤进行准确分期,并对肝功能进行准确的评估,对门静脉高压征的严重程度进行评析,制定出合理的、准确的、周密的方案,包括对胃肠肿瘤实施的手术范围,比如根治性的切除、姑息性切除、以及扩大性切除,此外还要决定是否实施门静脉的高压征的相关手术.结果 经过临床治疗以后,全部病人的症状都得到明显的改善,所有病人当中,基本治愈有23例,显效15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0.4%,对于促进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有较大的帮助.结论 对胃肠肿瘤并发肝硬化门脉高压征车采取临床手术治疗模式,可以获得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极少,具有安全有效性,使病人的健康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崇奇;张新英;隋健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

    目的 探讨了腰硬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120例剖宫产分娩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CEA、观察组采用比较两组的各项指标.结果 防治牵拉反应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VAS评分、补追麻药剂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对照组采用CEA、观察组采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EA与CEA相比,具有麻醉诱导时间短、手术时间短、麻醉总有效率高的优点.

    作者:潘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玻璃纤维桩用于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112例需要进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的患者,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6人,研究组患者通过玻璃纤维桩进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铸造金属桩进行前牙残冠残根修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研究组82颗牙中76颗牙成功,成功率为92.7%;对照组82颗牙中66颗牙成功,成功率为80.5%,两组在成功率的比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尖根周炎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前牙残冠残根的修复,临床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美观透光,优于传统的金属桩治疗.

    作者:黄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