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年轻人脑干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

欧彩虹;张召平

关键词:年轻人, 脑干梗死, 危险因素
摘要:目的 调查年轻人脑干梗死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3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0例,对脑干梗死发病情况与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确诊为脑干梗死14例,发病率为1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果舒张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和吸烟是影响脑干梗死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轻人脑干梗死的发病率不高,但是预后比较差,舒张压、糖尿病、低密度脂蛋白和吸烟与脑干梗死发病关系密切.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成人继发性高血压100例临床分析

    目的 对成人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因、代谢紊乱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2008年9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高血压专科住院的成人继发性高血压100例,进行资料详细调查与分析.结果 病因主要为肾性高血压,其次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内分泌性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合并脂代谢紊乱者为66例,多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等;糖代谢紊乱20例,其中2型糖尿病18例;高尿酸血症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各7例.结论 成人继发性高血压相对少见,多为肾性高血压,多伴随有血脂与血糖代谢紊乱,要加强综合治疗与干预.

    作者:哈斯高娃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

    目的 对呼吸内科病房中常见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方法 分析呼吸内科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结果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风险有坠床或跌倒、压疮、氧中毒等.结论 在护理呼吸内科患者过程中,通过进行护理风险有效管理,可以保证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心容;向航辰;何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高危人群心源性猝死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索心源性猝死发生的原因、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82例心源性猝死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心源性猝死原因有多种,冠心病是主要原因,占比达86.6%,猝死前患者存在心律失常和新功能不全的症状.结论 在临床治疗汇总,应高度重视心源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及诱发原因,及时的采取预防措施,降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

    作者:柯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综合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30例根据皮瓣选择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取带蒂皮瓣修复治疗,治疗组采取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综合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修复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血管危象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综合治疗手术操作简单,能达到彻底清创的目的,同时安全性好.

    作者:汤重喜;江水华;周景福;刘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循证护理在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治疗的68例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5%,对照组为38.2%,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为85.3%,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视力进行改善,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段佳;王秀容;蒋永明;石海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飞行学员航空性中耳炎的预防

    目的 分析飞行学员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环境、飞行学员身体等因素而引起的中耳道受损情况,便于提前预防.方法 对学校347名飞行学生进行跟踪,对发生航空性中耳炎的9名飞行学员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查出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生航空性中耳炎的比率为77.78%(7/9),原发性为22.22%(2/9),继发性航空性中耳炎明显高于原发性中耳炎.结论 飞行学员在飞行时,应该杜绝因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而参加飞行,终造成航空性中耳炎而影响飞行,提高飞行学员对航空性中耳炎的认识.

    作者:汪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不同比例气体流量对微量元素测定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比例气体流量对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的影响,从而找到一个适检测条件.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按照不同比例分别调节乙炔与空气的流量,检测不同浓度的样本和定值质控品;将质控品检测结果与定值比较,选定气体流量为1.2∶8做标准组,其余各组分别与之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气体流量对钙、铁、铜、镁、锌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乙炔流量时,铜、锌、镁这几类元素测定结果有下降的趋势,而钙、铁元素与之相反.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分开测定5种元素既费时又加大了成本投入,故各实验室应通过实验,找到一个佳气体流量比值,尽量兼顾5种元素的检测条件,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任晓兵;王文娟;陈广福;贺瑞峰;张潇潇;庞利群;白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按照入院顺序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15/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9/18),两组之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蒋小安;陈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空勤人员高尿酸血症人员的分析

    目的 了解空勤人员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 选取东航上海公司的空勤人员795人,收集每人的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分成高尿酸组和非高尿酸组,统计高尿酸组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高尿酸组的年龄,TC,TG,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非高尿酸组.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中的作用及对心房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在心房颤动恢复窦性心律后预防其复发,对窦性心律有效性的维持以及对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8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超过7天),经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胺碘酮0.2 g,每日1次,治疗组40例给予胺碘酮0.2 g,每日1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40 mg,1次/日,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于治疗后第1周、2周、1月、2月、4月及6月分别行心电图或HOLTER以检测是否存在房颤复发;复律次日及6月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研究前后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浓度.结果 80例均完成治疗,随访6月,心房颤动复发率对照组32.5%,治疗组12.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房颤动转复6月后患者左心房内径缩小,左房射血分数(LAEF)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为了维持窦性心律,联合应用胺碘酮、螺内酯较单独应用胺碘酮更加有效,螺内酯的长期服用可缩小扩大的左房,左房压力降低,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的抑制可改善心房重构,预防房颤反复复发.

    作者:夏立志;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共62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入选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84.7%,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其中患者的分流手术时期选择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影响,发病到采取分流手术治疗少于3个月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90.3%,明显要高于超过3个月患者的79.1%,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能够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并且患者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陈平;周志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正常单胎孕11~14+6周胎儿超声心动图研究

    目的 探讨孕11~14+6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扫查的可行性.方法 经腹扫查322例11~14+6周正常单胎胎儿心脏,尽量取得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主动脉长轴切面,分析不同孕周各切面的显示情况.结果 相同孕周心脏各主要切面显示率不同,不同孕周同一切面显示率亦不同.随孕周增大,各切面显示率逐渐提高.孕11~11+6周、12~12+6周及13~13+6周各切面显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3~13+6周与14~14+6周四腔心切面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四腔心切面显示率高,三血管切面显示率低.13周后,心脏各个切面显示率可达80~90%.结论 于早孕晚期和中孕早期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扫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李蕊;王琦;张红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改良阴式全切术治疗非脱垂子宫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阴式全切术治疗非脱垂子宫的优点、手术要点、适应证及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同期3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0例改良阴式全切者,无中转开腹、无盆腔脏器损伤,无1例发生术后尿潴留;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阴式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经腹组.结论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瘢痕、费用低等优点,是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理想术式.

    作者:翁同芳;卢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脑路通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美兰在术中检测直肠癌吻合口漏的应用

    目的 观察美兰在术中检测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应用.方法 入组病例共151例,剔除无法切除肿瘤或不适宜结直肠吻合的病例19例,进入临床研究病例共132例,研究组65例,对照组67例.年龄37~85岁,平均58.7岁;男性75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1.32;肿瘤下极距肛缘5.0~11.0 cm(术中测量),平均6.4 cm;肿瘤大小3.5~9.5 cm,平均5.2 cm;择期手术121例,急诊手术11例.研究组在完成肠吻合后从肛门注入美兰1支+生理盐水50 mL,观察吻合口有无美兰渗漏.术后6个月随访率100%.两组患者对比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结果 术中使用美兰溶液检测吻合口,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使用美兰溶液检测直肠癌切除后吻合口,定位准确,直视下修补,明显降低或避免了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该法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卫;陈玉祥;李俊;黄国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浅谈中药房中药质量管理

    中药饮片作为中医临方调剂的基本药物,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中医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稳定性.科学的质量管理能有效保证中药饮片的质量,规范的煎药程序控制,可有效提高中药煎汤剂的质量,从而共同保证中药的疗效发挥.本文结合作者在中药房工作的经验,就如何加强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从入库、贮藏、调剂、煎煮等方面进行阐述,为医院中药房的中药饮片仓储、养护和质量管理提供一定的经验参考.

    作者:宋肖依;苏泉;潘光强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某基地职工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某基地职工心理健康现状.方法 对680例某基地职工经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结果 SAS标准分大于52分(有焦虑情绪)82例,占12%.结论 某基地职工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需加强职工心理健康保障工作.

    作者:陈劲梅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影响儿童斜视矫正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斜视矫正因素.方法 对2~12岁儿童36例,72眼.其中共转性内斜视21例,42眼.共转性外斜视15例,30眼.术前1%阿托品眼膏双眼散瞳,视网膜检影,了解患者屈光状态后手术,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手术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手术.结果 36例72只眼斜视儿童,手术矫正后有32例64眼正位,有4例8眼,眼位欠矫在10△以内.术中发现21例42眼内斜视有10例20眼内直肌张力大.测量15例30眼角膜缘到肌止点距离平均4.47 mm.结论 发现眼肌附着点,眼肌的宽度,厚度与斜视矫正有影响.

    作者:戴乐;张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剂量肝素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方法 重症监护病房(PICU)符合诊断SIRS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 h,72 h分别检查血白介素6并记录终转归.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白介素6均明显高于正常,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2 h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肝素用于治疗SIRS患儿,可显著降低血白介素6水平,并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林树弟;许沛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电图及预后分析

    目的 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电图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5例,依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2例,患者年龄均<60岁;乙组患者23例,患者年龄均≥60岁,对两组患者的脑电和预后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急性期昏迷时间、脑电图情况和异常情况、迟发性脑病发生率、预后情况明显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年龄越大急性期昏迷时间越长、脑电图情况相对较差和异常发生率较高,迟发性脑病发生率较高,预后情况不理想,因此针对于年龄较高的中毒患者应提高重视程度.

    作者:崔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