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兵;王文娟;陈广福;贺瑞峰;张潇潇;庞利群;白筱
目的 探讨无创辅助通气抢救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01~2012-12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三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平喘、祛痰、扩张支气管等基础治疗,无创通气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有创通气组除基础治疗外应用有创辅助通气,三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气分析,心率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治疗后,3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所改变,但有创通气组与无创通气组改善较基础治疗组明显,PH、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时间比较,无创通气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而基础治疗组与有创通气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无创辅助通气用于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PH、PaO2、SaO2,有效,降低PaCO2,住院时间短,是临床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李润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64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维脑路通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前列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银杏叶片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脑梗塞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梁卫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美兰在术中检测预防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应用.方法 入组病例共151例,剔除无法切除肿瘤或不适宜结直肠吻合的病例19例,进入临床研究病例共132例,研究组65例,对照组67例.年龄37~85岁,平均58.7岁;男性75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1.32;肿瘤下极距肛缘5.0~11.0 cm(术中测量),平均6.4 cm;肿瘤大小3.5~9.5 cm,平均5.2 cm;择期手术121例,急诊手术11例.研究组在完成肠吻合后从肛门注入美兰1支+生理盐水50 mL,观察吻合口有无美兰渗漏.术后6个月随访率100%.两组患者对比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结果 术中使用美兰溶液检测吻合口,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使用美兰溶液检测直肠癌切除后吻合口,定位准确,直视下修补,明显降低或避免了直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该法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黄卫;陈玉祥;李俊;黄国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方法 重症监护病房(PICU)符合诊断SIRS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 h,72 h分别检查血白介素6并记录终转归.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白介素6均明显高于正常,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2 h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肝素用于治疗SIRS患儿,可显著降低血白介素6水平,并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林树弟;许沛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不同比例气体流量对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的影响,从而找到一个适检测条件.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按照不同比例分别调节乙炔与空气的流量,检测不同浓度的样本和定值质控品;将质控品检测结果与定值比较,选定气体流量为1.2∶8做标准组,其余各组分别与之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气体流量对钙、铁、铜、镁、锌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乙炔流量时,铜、锌、镁这几类元素测定结果有下降的趋势,而钙、铁元素与之相反.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分开测定5种元素既费时又加大了成本投入,故各实验室应通过实验,找到一个佳气体流量比值,尽量兼顾5种元素的检测条件,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任晓兵;王文娟;陈广福;贺瑞峰;张潇潇;庞利群;白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本文对激励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描述,并将激励理论应用到护理管理中,从实际出发,综合运用一种或多种激励手段,通过对比法,针对本科室护士的护理行为,采取激励理论管理方法及具体实施措施,再与去年考核结果对比.以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莉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01~2012-12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80例为观察组,并随即抽取同期非进展性卒中患者80例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压、入院后24 h体温、头部CT、颈部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感染史、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入院后24小时体温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是由多种病因、多种病理机制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感染、低血压、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高胆固醇、体温升高是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应采取个体化治疗,不应盲目降压.
作者:张文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宫腔镜在诊治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价值、优越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6月102例同期就诊的阴道B超提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合并或不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分别行宫腔镜探查及传统诊刮术,结合病理结果比较两者对阳性疾病检出率、诊断准确率、治疗效果,探讨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准确性很高,传统诊刮容易漏刮或破坏组织影响诊断.结论 宫腔镜下活检能使诊断十分完善,宫腔镜组阳性检出率、诊断准确性显著为高,宫腔镜检查应该作为子宫内膜息肉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丽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分析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收治的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4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存活率95.00%,死亡率5.00%,对照组术后存活率80.00%,死亡率20.00%,观察组术后存活率、死亡率、术后恢复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脑基底节出血患者采取小骨窗微创手术治疗,可以有效提高存活率,减少死亡率,术后恢复情况更好,安全有效.
作者:王剑;许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水平改变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选择2010-11~2012-11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共77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到我院体检的健康者共41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两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采用超声心动图观察两组的左室射血分数.结果 观察组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观察C-反应蛋白水平有助于了解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的恶化程度,有助于判断患者预后,C-反应蛋白水平高低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分级有一定关系.
作者:许鸿粤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价值,旨在为治疗脊柱结核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2月期间骨科收治89例脊柱结核为实验对象,其中45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另44例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脊柱后凸畸形矫形率、复发率、VAS评分及Franke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52.69±48.35 mL,手术时间143.87±32.64 min,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是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前路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简称妊高征)是产科常见疾患,是妊娠期所特有的全身性疾病.对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医务人员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积极抢救,尽快控制抽搐,同时要做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各项护理,积极配合医生的抢救,才能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
作者:张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降低PICC堵塞的发生率,使PICC发挥预期的使用效果,探讨护士对PICC护理专业能力与导管堵塞的相关性.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并结合多年的护理经验,得出要降低PICC常见并发症如导管相关性感染、导管堵塞,导管脱出,机械性静脉炎等,落实严格的预防措施是关键.观察分析导管堵塞发生率,堵塞程度,处理的转归情况和护士对堵管并发症的评估能力和处理能力.结果 患者经及时处理后,效果明显.结论 PICC堵管不容忽视,护士对PICC护理专业能力与导管堵塞的发生情况密切相关.
作者:王桂芳;张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Bobath疗法在痉挛型脑瘫与成人偏瘫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2008~2012年所收治的88例脑瘫患者和90例成人偏瘫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Bobath疗法在前半程的治疗中成人偏瘫相对于痉挛型脑瘫患者恢复的要相对快,但Bobath疗法无论是在成人偏瘫康复或是小儿脑瘫康复里,Bobath都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结论 Bobath疗法在康复治疗中对于降低患者的痉挛以及促进病人姿势的正常化尤为重要.
作者:赵英子;朱红强;何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斜视矫正因素.方法 对2~12岁儿童36例,72眼.其中共转性内斜视21例,42眼.共转性外斜视15例,30眼.术前1%阿托品眼膏双眼散瞳,视网膜检影,了解患者屈光状态后手术,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手术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手术.结果 36例72只眼斜视儿童,手术矫正后有32例64眼正位,有4例8眼,眼位欠矫在10△以内.术中发现21例42眼内斜视有10例20眼内直肌张力大.测量15例30眼角膜缘到肌止点距离平均4.47 mm.结论 发现眼肌附着点,眼肌的宽度,厚度与斜视矫正有影响.
作者:戴乐;张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模式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将120例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循证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每组各6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较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好,住院时间短,住院费用低,患者满意度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降低住院时间和费用的有力措施.
作者:陈志燕;金桂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钢丝捆绑,增加骨折接触面和稳定性,减少不愈合和迟延愈合.方法 选用钢丝捆绑分离之小粗隆,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选取的45例老年进行转子间固着的治疗,人工股骨头选用标准双骨水泥型.结果 45例患者术后随访3~10个月(平均5.8个月),疗效优35例,良6例,不愈合4例,左髋19例,右髋26例,优良率占91.3﹪,随访期间没有发现髋脱位、松动、感染及内翻者.结论 在应对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上,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加钢丝小粗隆捆绑固定的方法能有效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和卧床时间,对肢体功能的快速恢复和提高生活质量起到良好效果.
作者:周华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总结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提供诊断依据.方法 分析52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观察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治疗过程及预后情况.结果 52例患者中,有43例患者均为非特异性头痛,确诊前发生误诊有34例,误诊率为65.4%;其中24例患者行核磁共振静脉血管显影检查,19例被检测出,阳性检出率为79.2%;32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显影检查,检出率为100%;治疗采用降颅压及抗凝治疗,31例好转,7例无明显变化,14例患者死亡.结论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误诊率较高,采用数字减影血管显影证明确诊率较高,抗凝治疗是目前比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欧阳强;韦英海;吴振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良阴式全切术治疗非脱垂子宫的优点、手术要点、适应证及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实施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与同期30例非脱垂子宫良性病变患者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30例改良阴式全切者,无中转开腹、无盆腔脏器损伤,无1例发生术后尿潴留;两组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阴式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经腹组.结论 改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部无瘢痕、费用低等优点,是在基层医院值得推广的理想术式.
作者:翁同芳;卢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西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肺部改善状况的时间小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胡尕伟;张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