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莹;谢琪
目的 对循证护理在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随机选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进行治疗的68例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6.5%,对照组为38.2%,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1%,对照组为85.3%,其差异显著,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鞍区肿瘤视功能障碍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视力进行改善,同时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段佳;王秀容;蒋永明;石海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并分析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编问卷收集2010年3月~2013年3月就诊的6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观察组)和60例同期健康体检儿童(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早产(OR=7.69,P=0.000)、不合理使用抗生素(OR=8.60,P=0.000)和偏食(OR=3.90,P=0.000)是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受多种因素影响,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减少对患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改善患儿的预后.
作者:皮贵荣;段胜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其临床处理中的难点及相关因素,探讨再手术方式及并发症的防治措施,以期降低再手术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 2010年3月~2012年6月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再手术患者43例,分析微创介入治疗失败的原因,再手术的手术方式,并发症及效果.结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再手术的主要原因有:①椎间盘突出,钙化.②椎间隙变窄,腰椎不稳.③椎管、神经根管狭窄.④椎管内黏连瘢痕形成.再手术方式:包括摘除髓核组织;扩大狭窄的椎管或神经根管;腰椎不稳者,同时予以固定.再手术并发症:脑脊液漏,硬膜外血肿,神经根损伤,椎间隙感染等.43例均获随访,时间3~18个月,腰椎术后临床疗效评定参考侯树勋等制定的评价标准:优27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治疗后,腰腿痛复发或症状无缓解甚至加重,原因大部分为微创介入治疗指征过于放宽.针对不同病因的患者制定个性化再手术方案可取得良好效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介入后再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高,处理较棘手,临床预防此类再手术后并发症尤为重要,应引起临床医师足够重视.
作者:魏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降低或杜绝院前急救工作风险,尽大可能减少或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院前急救风险管理系统,保证院前急救工作快速、高效、安全、有序的运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方法 以2006年元月~2011年12月前后整整6年时间院前急救抢救病人作为样本,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果,后形成结论.结果 A组共发生投诉52起,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仅57.5%.B组共发生投诉2起,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8.9%.结论 在高风险的紧急救援中心的院前急救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作者:江小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在治疗伴有严重腰椎疾病的肾癌患者中,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6月~2013年6月,共17例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伴有严重腰椎疾病的肾癌患者的方法及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桡动脉穿刺均成功并顺利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均未要求患者24 h内绝对卧床休息.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肾癌是有效、微创、恢复快,是可以作为手术切除术的很好的补充治疗手段.
作者:张建民;郑爱花;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孕11~14+6周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扫查的可行性.方法 经腹扫查322例11~14+6周正常单胎胎儿心脏,尽量取得四腔心切面、左右室流出道切面及三血管切面、主动脉长轴切面,分析不同孕周各切面的显示情况.结果 相同孕周心脏各主要切面显示率不同,不同孕周同一切面显示率亦不同.随孕周增大,各切面显示率逐渐提高.孕11~11+6周、12~12+6周及13~13+6周各切面显示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3~13+6周与14~14+6周四腔心切面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孕周,四腔心切面显示率高,三血管切面显示率低.13周后,心脏各个切面显示率可达80~90%.结论 于早孕晚期和中孕早期行胎儿超声心动图扫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胎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作者:李蕊;王琦;张红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低温等离子射频处理中、下鼻甲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高反应鼻病的价值.方法 随机按入院先后顺序将伴鼻中隔偏曲的高反应性鼻病的住院患者80例,分为A、B两组,A组围手术期口服抗组胺药2周,同时行常规鼻中隔矫正术.B组行鼻中隔矫正术同时,低温等离子射频处理中、下鼻甲.术后半年随访,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了解两组间疗效有无差异.结果 A组有效率50.00%,B组有效率78.57%,经χ2检验,χ2=6.21,P<0.05,两组间疗效有显著差异.结论 低温等离子射频在治疗伴鼻中隔偏曲的高反应鼻病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作者:卢庆虹;柴小花;张镭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比较解决产后乳胀的有效方法和效果,促进母乳喂养的顺利进行.方法 选择60例阴式分娩产后乳胀的初产妇,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用传统的热敷及手法按摩乳房,实验组采用热敷及木梳按摩梳理乳房及牵拉乳头的方法,观察操作中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情况与硬结的消散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组产妇在操作过程中对疼痛的耐受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操作后1 h、2 h、4 h内硬结消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木梳按摩梳理消除产后乳胀是一种安全、经济、方便、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使产后乳胀产妇硬结消散时间明显提前,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吴秀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与参附注射液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西医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和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肺部改善状况的时间小于对照组,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丹参注射液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胡尕伟;张继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临床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5~2012年期间收治的骨盆骨折病例40例,对临床急诊与治疗的具体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在入院半小时内初步完成检查及评估,急诊骨盆外固定均在外完成,1例患者周严重失血性休克,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抢救骨盆骨折的患者,通过科学有序的抢救步骤和执行正确护理程序,才能有效杜绝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致残及致死率的发生.
作者:尹军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价值,旨在为治疗脊柱结核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2月期间骨科收治89例脊柱结核为实验对象,其中45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另44例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脊柱后凸畸形矫形率、复发率、VAS评分及Franke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52.69±48.35 mL,手术时间143.87±32.64 min,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是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前路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影响.方法 将280例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功能恢复情况、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可提高断指再植患者术后功能锻炼的主动性,提高了功能恢复,提高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作者:黄慧;龚进红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甲亢合并低钾性周期性麻痹(或低钾周瘫)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 分析患者发病特点及护理对策.结果 35例患者经过补钾治疗和精心的护理,血钾均恢复正常,四肢活动自如,痊愈出院.结论 重视该病的评估,补钾及原发病治疗,积极预防,减少发病率,提高患者工作生活质量.
作者:周筱琴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98例脑外伤后患者在初查与复查CT诊断中所见的不同点.方法 回顾98例脑外伤患者入院时CT诊断与复查时CT诊断结果的差异分析.结果 入院时CT诊断与复查时CT诊断基本一致的68例,显著恶化的30例.结论 通过对初次CT诊断的前瞻性分析,及早推测出脑外伤患者迟发血肿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可能的病情变化,从而针对性应对.
作者:赵立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医院感染管理措施.方法 分析检验科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感染原因、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给予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医院检验科的感染原因作出分析,医院环境、设施、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对医患双方的健康和安全得到保障.结论 医院检验科有效的对医院感染问题作出解决措施,加强对医院感染的管理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
作者:谭绍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对呼吸内科病房中常见护理风险进行分析,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规避护理风险的发生,减少医患纠纷.方法 分析呼吸内科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常见的护理风险.结果 呼吸内科常见护理风险有坠床或跌倒、压疮、氧中毒等.结论 在护理呼吸内科患者过程中,通过进行护理风险有效管理,可以保证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陈心容;向航辰;何剑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预防相关性肺炎的发生.方法 通过保持手卫生、适宜的环境、对呼吸道和呼吸机管道的管理、合理的饮食等护理措施来预防相关性肺炎,从而达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住院病例在机械通气期间着重对呼吸性相关肺炎实施了有计划、有重点的预防和护理,使全部病例成功脱机.结论 这种方法可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减轻病人的负担,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冀雅杰;李英芝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为提高飞行员健康,通过研究飞行人员疾病发生率与普通人群对比,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飞行人员1893人次体检结果与普通人群体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飞行影响较大常见病为高血压、高血脂、老视、近视和身体超重.结论 这些常见多发疾病会影响飞行人员健康,应引起重视、注意预防.
作者:敬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飞行学员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环境、飞行学员身体等因素而引起的中耳道受损情况,便于提前预防.方法 对学校347名飞行学生进行跟踪,对发生航空性中耳炎的9名飞行学员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查出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生航空性中耳炎的比率为77.78%(7/9),原发性为22.22%(2/9),继发性航空性中耳炎明显高于原发性中耳炎.结论 飞行学员在飞行时,应该杜绝因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而参加飞行,终造成航空性中耳炎而影响飞行,提高飞行学员对航空性中耳炎的认识.
作者:汪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自2008-01~2010-12行腹腔镜子宫肌壁间肌瘤摘除术的年轻患者50例,并随机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子宫肌壁间肌瘤摘除患者5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妊娠人数、妊娠时间、孕周、平均子宫大小、并统计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以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对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组患者共50例,术后妊娠人数38例,平均妊娠时间为1.5年,38例妊娠患者中,足月产35例,早产3例,顺产4例,剖宫产34例;开腹手术组患者共50例,术后妊娠人数40例,平均妊娠时间为1.6年,40例妊娠患者中,足月产37例,早产3例,顺产4例,剖宫产36例.2组患者术后妊娠人数、妊娠时间、孕周、平均子宫大小、前置胎盘的发生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对于少量、中等大小肌瘤而无其它不孕原因的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作者:李汇 刊期: 201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