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的影响

李汇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肌壁间肌瘤, 妊娠
摘要:目的 探讨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自2008-01~2010-12行腹腔镜子宫肌壁间肌瘤摘除术的年轻患者50例,并随机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子宫肌壁间肌瘤摘除患者5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妊娠人数、妊娠时间、孕周、平均子宫大小、并统计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以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对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组患者共50例,术后妊娠人数38例,平均妊娠时间为1.5年,38例妊娠患者中,足月产35例,早产3例,顺产4例,剖宫产34例;开腹手术组患者共50例,术后妊娠人数40例,平均妊娠时间为1.6年,40例妊娠患者中,足月产37例,早产3例,顺产4例,剖宫产36例.2组患者术后妊娠人数、妊娠时间、孕周、平均子宫大小、前置胎盘的发生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对于少量、中等大小肌瘤而无其它不孕原因的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比例气体流量对微量元素测定的影响

    目的 了解不同比例气体流量对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的影响,从而找到一个适检测条件.方法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按照不同比例分别调节乙炔与空气的流量,检测不同浓度的样本和定值质控品;将质控品检测结果与定值比较,选定气体流量为1.2∶8做标准组,其余各组分别与之比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气体流量对钙、铁、铜、镁、锌5种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尽相同;在一定范围内增大乙炔流量时,铜、锌、镁这几类元素测定结果有下降的趋势,而钙、铁元素与之相反.结论 在日常工作中分开测定5种元素既费时又加大了成本投入,故各实验室应通过实验,找到一个佳气体流量比值,尽量兼顾5种元素的检测条件,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作者:任晓兵;王文娟;陈广福;贺瑞峰;张潇潇;庞利群;白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在脊柱结核治疗中的价值,旨在为治疗脊柱结核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08年11月~2013年2月期间骨科收治89例脊柱结核为实验对象,其中45例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另44例采用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脊柱后凸畸形矫形率、复发率、VAS评分及Frankel分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52.69±48.35 mL,手术时间143.87±32.64 min,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灶清除联合脊柱固定术是脊柱结核的有效治疗方法,其中前路手术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凯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飞行学员航空性中耳炎的预防

    目的 分析飞行学员在飞行过程中,由于环境、飞行学员身体等因素而引起的中耳道受损情况,便于提前预防.方法 对学校347名飞行学生进行跟踪,对发生航空性中耳炎的9名飞行学员进行记录、分析.结果 查出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生航空性中耳炎的比率为77.78%(7/9),原发性为22.22%(2/9),继发性航空性中耳炎明显高于原发性中耳炎.结论 飞行学员在飞行时,应该杜绝因上呼吸道感染疾病而参加飞行,终造成航空性中耳炎而影响飞行,提高飞行学员对航空性中耳炎的认识.

    作者:汪娟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骨盆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 探讨临床骨盆骨折患者的急救与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收集2005~2012年期间收治的骨盆骨折病例40例,对临床急诊与治疗的具体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 所有患者在入院半小时内初步完成检查及评估,急诊骨盆外固定均在外完成,1例患者周严重失血性休克,导致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抢救成功.结论 抢救骨盆骨折的患者,通过科学有序的抢救步骤和执行正确护理程序,才能有效杜绝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避免致残及致死率的发生.

    作者:尹军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影响儿童斜视矫正因素的分析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斜视矫正因素.方法 对2~12岁儿童36例,72眼.其中共转性内斜视21例,42眼.共转性外斜视15例,30眼.术前1%阿托品眼膏双眼散瞳,视网膜检影,了解患者屈光状态后手术,行双眼内直肌后徙手术或双眼外直肌后徙手术.结果 36例72只眼斜视儿童,手术矫正后有32例64眼正位,有4例8眼,眼位欠矫在10△以内.术中发现21例42眼内斜视有10例20眼内直肌张力大.测量15例30眼角膜缘到肌止点距离平均4.47 mm.结论 发现眼肌附着点,眼肌的宽度,厚度与斜视矫正有影响.

    作者:戴乐;张焰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按照入院顺序选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以来收治的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给予维脑路通治疗,观察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15/18)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0.00%(9/18),两组之间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改善微循环,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蒋小安;陈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穴位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穴位隔姜灸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7月~2012年7月西医诊断为慢性溃疡性结肠炎,同时符合中医脾肾阳虚型泄泻诊断的80例患者,根据就诊前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应用穴位隔姜灸治疗法,对照组40例单用西药蒙脱石散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的愈显率达77.5%,对照组的愈显率仅为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隔姜灸有温经散寒、振奋脾肾阳气的作用,从根本上治疗脾肾阳虚型泄泻,疗效满意,操作简单,临床值得进一步应用.

    作者:张福华;张昕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心理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和总结心理护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 将108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4例按照制定的心理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对照组54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结果 临床上应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组对疾病知识的率及患者的满意率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观察组有明显优势,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对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不仅提高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的掌握率和自我护理能力,使治疗结果更满意,而且使治疗过程满意度提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马淑花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桡动脉穿刺介入术在治疗伴有严重腰椎疾病的肾癌患者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在治疗伴有严重腰椎疾病的肾癌患者中,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08年6月~2013年6月,共17例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伴有严重腰椎疾病的肾癌患者的方法及临床资料.结果 17例患者桡动脉穿刺均成功并顺利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均未要求患者24 h内绝对卧床休息.术中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经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肾癌是有效、微创、恢复快,是可以作为手术切除术的很好的补充治疗手段.

    作者:张建民;郑爱花;李华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在预防心房颤动复发中的作用及对心房重构的影响

    目的 探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在心房颤动恢复窦性心律后预防其复发,对窦性心律有效性的维持以及对心房重构的影响.方法 80例持续性房颤患者(持续超过7天),经药物或电复律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胺碘酮0.2 g,每日1次,治疗组40例给予胺碘酮0.2 g,每日1次,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40 mg,1次/日,两组均连续服用6个月.于治疗后第1周、2周、1月、2月、4月及6月分别行心电图或HOLTER以检测是否存在房颤复发;复律次日及6月后做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随访6个月,观察研究前后血浆醛固酮(aldosterone,Ald)浓度.结果 80例均完成治疗,随访6月,心房颤动复发率对照组32.5%,治疗组12.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心房颤动转复6月后患者左心房内径缩小,左房射血分数(LAEF)增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心房颤动复律后,为了维持窦性心律,联合应用胺碘酮、螺内酯较单独应用胺碘酮更加有效,螺内酯的长期服用可缩小扩大的左房,左房压力降低,对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的抑制可改善心房重构,预防房颤反复复发.

    作者:夏立志;张莉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术对妊娠的影响.方法 自2008-01~2010-12行腹腔镜子宫肌壁间肌瘤摘除术的年轻患者50例,并随机选择同期行开腹手术子宫肌壁间肌瘤摘除患者50例,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妊娠人数、妊娠时间、孕周、平均子宫大小、并统计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以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壁间肌瘤剔除对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手术,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开腹手术组,腹腔镜组患者共50例,术后妊娠人数38例,平均妊娠时间为1.5年,38例妊娠患者中,足月产35例,早产3例,顺产4例,剖宫产34例;开腹手术组患者共50例,术后妊娠人数40例,平均妊娠时间为1.6年,40例妊娠患者中,足月产37例,早产3例,顺产4例,剖宫产36例.2组患者术后妊娠人数、妊娠时间、孕周、平均子宫大小、前置胎盘的发生相比较无明显差异,其中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患者恢复快,对于少量、中等大小肌瘤而无其它不孕原因的患者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作者:李汇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缺血性进展性卒中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09-01~2012-12缺血性进展性卒中患者80例为观察组,并随即抽取同期非进展性卒中患者80例为对照组,就两组患者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血压、入院后24 h体温、头部CT、颈部血管超声及经颅多普勒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感染史、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纤维蛋白原、收缩压、入院后24小时体温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舒张压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右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发生是由多种病因、多种病理机制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感染、低血压、高血糖、高纤维蛋白原、高胆固醇、体温升高是缺血性进展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在治疗中应采取个体化治疗,不应盲目降压.

    作者:张文雁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品管圈活动对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的探讨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对2013年6月起护理部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对6~10月入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潜在诱因及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行实施对策(观察组).并比较2013年1~5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结果 对2013年6月起护理部进行品管圈活动的推行,对6~10月入院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评估发生肝性脑病存在、潜在诱因及健康教育质量较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拟行实施对策(观察组).并比较2013年1~5月未实施品管圈活动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健康教育效果(对照组).结论 品管圈活动提高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减少肝性脑病的诱发因素及发病率,提高健康教育质量.

    作者:陈婷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空勤人员高尿酸血症人员的分析

    目的 了解空勤人员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相关性.方法 选取东航上海公司的空勤人员795人,收集每人的血尿酸,空腹血糖,血脂等,分成高尿酸组和非高尿酸组,统计高尿酸组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 高尿酸组的年龄,TC,TG,及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均高于非高尿酸组.结论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刘志宏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建立院前急救风险管理体系的实践探讨

    目的 为了降低或杜绝院前急救工作风险,尽大可能减少或避免由此带来的损失,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院前急救风险管理系统,保证院前急救工作快速、高效、安全、有序的运行,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方法 以2006年元月~2011年12月前后整整6年时间院前急救抢救病人作为样本,实施风险管理前后的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果,后形成结论.结果 A组共发生投诉52起,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仅57.5%.B组共发生投诉2起,群众满意度调查满意率达98.9%.结论 在高风险的紧急救援中心的院前急救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风险管理工作.

    作者:江小青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小剂量肝素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小剂量肝素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患儿血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方法 重症监护病房(PICU)符合诊断SIRS的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 h,72 h分别检查血白介素6并记录终转归.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白介素6均明显高于正常,且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72 h实验组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小剂量肝素用于治疗SIRS患儿,可显著降低血白介素6水平,并明显改善预后.

    作者:林树弟;许沛佳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无创辅助通气抢救肺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无创辅助通气抢救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1-01~2012-12收治的COPD合并肺性脑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三组患者均给予抗炎、平喘、祛痰、扩张支气管等基础治疗,无创通气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有创通气组除基础治疗外应用有创辅助通气,三组患者于治疗前后进行血气分析,心率及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变,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治疗后,3组患者血气分析结果均有所改变,但有创通气组与无创通气组改善较基础治疗组明显,PH、PaO2、SaO2均明显升高,PaCO2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住院时间比较,无创通气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P<0.05,而基础治疗组与有创通气组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无创辅助通气用于COPD合并肺性脑病的患者可显著提高患者PH、PaO2、SaO2,有效,降低PaCO2,住院时间短,是临床切实可行的方法.

    作者:李润萍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飞行人员常见疾病发生率与普通人群对比

    目的 为提高飞行员健康,通过研究飞行人员疾病发生率与普通人群对比,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方法 收集飞行人员1893人次体检结果与普通人群体检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对飞行影响较大常见病为高血压、高血脂、老视、近视和身体超重.结论 这些常见多发疾病会影响飞行人员健康,应引起重视、注意预防.

    作者:敬鹏飞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治疗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从2011年2月~2013年2月间收治的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共62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手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入选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84.7%,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其中患者的分流手术时期选择对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有显著性影响,发病到采取分流手术治疗少于3个月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为90.3%,明显要高于超过3个月患者的79.1%,两组患者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用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患者能够取得满意临床效果,并且患者在发病后的3个月内进行手术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手术效果.

    作者:陈平;周志涛 刊期: 2013年第12期

  • 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电图及预后分析

    目的 对一氧化碳中毒的脑电图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07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一氧化碳中毒患者45例,依据患者年龄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2例,患者年龄均<60岁;乙组患者23例,患者年龄均≥60岁,对两组患者的脑电和预后情况.结果 甲组患者的急性期昏迷时间、脑电图情况和异常情况、迟发性脑病发生率、预后情况明显优于乙组患者,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死亡病例.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年龄越大急性期昏迷时间越长、脑电图情况相对较差和异常发生率较高,迟发性脑病发生率较高,预后情况不理想,因此针对于年龄较高的中毒患者应提高重视程度.

    作者:崔虹 刊期: 2013年第12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