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光华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联用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6例急性进展性脑梗塞患者应用依达拉奉、奥扎格雷钠联合治疗,并设44例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64%,对照组有效率75.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以上两药联合具有协同作用,能够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促进前列环素的合成,抑制脑血管痉挛,改善缺血半暗带血液循环,促进脑功能恢复.
作者:周萍萍;杨青兰;高晓艳;夏彩秋;谷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随着公众认知度和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提升,如何合理用药、已成为当今社会有识之士关注的热点.笔者通过采取加强宣传教育、举办专题讲座、加强药事管理、健康教育与指导内容,进季了探索,引导医生和患者走出用药误区,建立合理用药观,权衡利弊安全合理用药,提高用药疗效.
作者:胡家兴;祝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误诊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4例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前者以妇科疾病为主;后者误诊病种分布较分散.结论:病史采集不全面,查体不准确,临床思维局限,对特殊群体(小儿、妇女、老年人)医学综合知识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根本原因.
作者:王成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检查方法.方法:应用美国GE-VV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受检人员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检查脏器为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受检人员均采用经腹超声检查(仰卧位或俯卧位),要求充盈膀胱,看到肾盂扩张时,沿输尿管走形向下追踪.结果:223例受检者,经腹超声多普勒诊断为单侧输尿管结石220例,占94%,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占1.3%,中段输尿管结石 122例,约占55%,下段输尿管结石34例,约占15%,轻度积水218例,中度积水3例,重度积水1例,无积水1例,结石大小大于1.0 cm者19例,0.5 cm~1.0 cm者45例,小于0.5 cm者 159例.结论:掌握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操作方法,很容易检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赵莹;周利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测定RBC、WBC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使用长春迪瑞H-300型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尿10项试纸条对尿液标本按规定进行测定,同时混合尿液离心镜检.结果:两种方法对RBC、WBC检出率一致.两种方法对RBC检测的敏感度略高于对WBC的敏感度.结论:干化学法合并尿沉渣镜检法将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蒋焕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微创穿刺的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2例血肿进行微创穿刺.结果: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结论:不需进手术室,局麻即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容易接受,费用低,疗效好,术后无手术痕迹.
作者:赵敬河;迟美秋;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12收治的髋臼骨折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6例髋臼骨折患者经过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后,达优者83例(占78.3%),达良者15例(占14.2%),达可者8例(占7.5%),本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5%.术后发生关节内感染2例(占1.9%),坐骨神经损伤麻痹1例(占0.9%),治疗效果理想.结论:提高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根据骨折类型及其他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
作者:吕德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检验方法.方法:2009-01~2009-12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 0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及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有效性.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分析,酶联免疫法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38%,胶体金法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48%,两种方法比较,检验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临床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效果,都能够直观、准确的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出来,为临床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德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总结肛门疾病手术后止痛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2009~2011年收治的280例肛门疾病手术患者.通过术后局部注射亚甲兰长效止痛剂.肛门内应用复方角菜的酸脂栓剂,创面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及肛门局部应用硝矾洗剂熏洗坐浴治疗,取得的疗效加以分析总结.结果:280例患者中仅23例患者术后曾经服用过止痛药,15例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结论:肛门手术后产生的疼痛的因素有多方面,针对每方面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治疗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柳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为了解我区校内外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态度,是否有差异、校内外青年艾滋病教育需求情况,对青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校内外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校内青年知晓率明显高于校外青年,有显著差异.结论:开展对青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校外青年艾滋病的感染率.
作者:李顺花;邸跃华;陈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手术室是陌生、复杂、严肃的环境,大多数病人虽然在术前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在进入手术间后还是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等心理反应,从而影响手术的进程.如果进入手术间后进行有效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减轻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
作者:肖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12~2012-02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增高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通过查房随访和健康讲座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心衰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与别嘌呤醇(0.25 g),1次/d.随访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和随访期心功能(NYHA)分级及超声心动图中心功能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3个月治疗后血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血清中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对照组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总有效率为85.3%,治疗组为60.8%,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别嘌呤醇治疗伴有血尿酸增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血尿酸水平,同时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查滨;张莉;隋振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化学发光法快速检测HBsAg及患者乙肝两对半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酶联免反应加速仪取代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操作步骤中的恒温箱37℃温育,其余操作步骤均相同,同时检测HBsAg标准品、正常人血清和196例乙肝患者血清两对半标志物.结果:加速仪反应30 min已达佳实验效果,加速仪的特异性为100%,加速仪反应30 min与恒温箱37℃温育60min实验结果一致.结论: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应用于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具有加速反应功能,可缩短一半反应时间,准确度高,可替代常规温育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方法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之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同时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韦氏记忆量表(WMS)来评定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联合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患者的PANSS 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而TESS评分无显著变化,另外WMS在治疗第1 d后与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迹象,但是治疗2周与治疗前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临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TRS,通过定量电流来刺激患者大脑,进而来起到临床疗效,由于治疗后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显著,因而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光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肠梗阻的手术时机,降低肠梗阻的病死率,提高外科治疗肠梗阻的质量和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2011年我科共收治的113例不同类型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113例病例中,9例为动力性肠梗阻,104例为机械性肠梗阻(92%),保守治疗成功47例(42%),手术治疗66例(58%),其中63例临床治愈,3例死亡(4.5%).结论:及时判断肠梗阻的严重程度和准确的选择恰当的手术治疗时机,对肠梗阻病人的愈后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陆咏江;黄贵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和理想的护理方法.方法:注重惊厥时的护理、高热护理、止惊止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惊厥后的护理.结果:本组患儿体温在30 min内降至正常19例,降至38.5℃以下94例;60 min以内降至正常78例,降至38.5℃以下35例,有效率达100%;原有惊厥症状消失;未见虚脱、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还没成熟有关;物理降温或加用药物治疗是控制惊厥的有效手段.
作者:滕高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患儿的焦虑紧张情绪给予心理矫正结合家长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体会;方法:选择266例2岁~14岁需要手术的患儿,根据不同情况给子相应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儿及家长经过适当的健康指导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针对家长的护理教育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也提高了家长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介绍心理矫正的护理对策,有助于护理工作者采取或借鉴有效护理手段,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吴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78例老年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医院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①本组资料67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中,医院感染者203例,感染率29.49%;②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系统感染31.53%,自发性腹膜炎26.11%,胆道系统感染12.81%,肠道感染12.32%,泌尿系感染7.8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5.91%,其他3.45%;③老年乙肝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染与性别无关,与年龄、病情、合并肝性脑病、患有基础疾病、接受侵入性操作、使用广谱抗生素及住院时间有关.结论:老年乙肝肝硬化患者医院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了解相关因素对于其预防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韩晶利;陈春梅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巩膜外垫压术治疗复杂性难治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方法:对55例55眼经诊断为复杂性难治性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行巩膜外垫压术,观察手术成功率和治疗前后患者视力恢复状况.结果:38例患者(38眼,69.0%)于第一次术后视网膜全复位,其中复发17眼(30.9%);17眼患者行二次手术后14眼成功(82.3%),二次术后视网膜全复位52眼,手术总成功率为94.5%.18眼(32.7%)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结论:巩膜外垫压术是治疗难治性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较好方法.
作者:赵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技巧改进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7例住院分娩会阴侧切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术,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会阴侧切缝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8%,观察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12±0.88)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18±2.27)d,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6,P<0.01).结论:临床采用改进后的会阴侧切术缝合技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缝合技术,能够促进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机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轻产妇的痛苦,并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产妇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念梅;熊玉梅;周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