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晶利;陈春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DR发生机制尚未明确.近年的研究发现许多炎症因素如白细胞浸润、黏附分子及许多炎症因子的表达与早期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抗炎药物可通过抑制白细胞积聚、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等过程,阻止或减缓DR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宋昊刚;赵君;程笑冬;赫红丹;金奎东;王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脑动静脉畸形(AVM)是胎儿期脑血管形成异常的先天疾患,是由一团动脉、静脉及动脉化的静脉(动静脉瘘)样血管组成,动脉直接与静脉相通,其间无毛细血管[1].临床上多以出血、癫痫、头痛、局限性神经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我院于2009-01~2011-06共收治22例脑动静脉畸形颅内出血行开颅手术的患者,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作者:李颖;蒲尚俭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已确诊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例,分成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组(114例)和单用左甲状腺素组(72例),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以及甲亢发生率、甲减发生率,其它副反应.结果: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总有效?0.35%,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组(68.05%),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组甲亢、甲减发生率以及副反应方面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明显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能缩小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重量,提高美感,且用药安全,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陈正福;张洁;马丽;张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以规范护士交接班,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制定交接班的交班要求,落实交接内容,实施交接程序,进行成效对比.结果:规范交接班达到了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满意度;加强护士责任心,保证护理安全;增强护士自觉学习能力,提升护士业务水平.结论:护士交接班的规范,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陈敏;杨晓丽;田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在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输液安全性.方法:通过对三年来住院病人10 750次静脉输液观察,对观察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消毒隔离在不同方法输液中,在操作流程等方面要求不同,通过科室系统管理,对避免输液反应及控制医院感染有一定作用.结论:通过对操作环节、制度执行、日常监督等进行管理,确保病人输液顺利无反应,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病人用药及护理工作安全.
作者:李淑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前患儿的焦虑紧张情绪给予心理矫正结合家长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及体会;方法:选择266例2岁~14岁需要手术的患儿,根据不同情况给子相应健康指导.结果:所有患儿及家长经过适当的健康指导后可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其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针对家长的护理教育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密切护患关系,也提高了家长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结论:介绍心理矫正的护理对策,有助于护理工作者采取或借鉴有效护理手段,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吴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微创穿刺的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2例血肿进行微创穿刺.结果: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结论:不需进手术室,局麻即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容易接受,费用低,疗效好,术后无手术痕迹.
作者:赵敬河;迟美秋;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方法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之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同时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韦氏记忆量表(WMS)来评定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联合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患者的PANSS 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而TESS评分无显著变化,另外WMS在治疗第1 d后与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迹象,但是治疗2周与治疗前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临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TRS,通过定量电流来刺激患者大脑,进而来起到临床疗效,由于治疗后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显著,因而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光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探讨丙型肝炎患者的有效检验方法.方法:2009-01~2009-12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1 00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酶联免疫及胶体金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进行检测,观察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有效性.结果:经过研究比较分析,酶联免疫法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38%,胶体金法检测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为3.48%,两种方法比较,检验阳性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临床采用胶体金法和酶联免疫法对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测均有较好的效果,都能够直观、准确的将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出来,为临床的诊断、预防、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徐德全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偏心指数(EI)与脑梗死的关系,为临床对于脑梗死的防治提供重要依据.方法:对本院2005-01~2011-12就诊的脑梗死患者84例,对照组88例,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偏心指数(EI)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脑梗死组的IMT、EI明显比对照组的高(P<0.01).结论: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偏心指数(EI)与脑梗死的关系密切.
作者:陈宝龙;吕志强;王运平;杜学文;刘亚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实施全程护理策略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2-02在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206例,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206例患者术后进行跟踪6~60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术后综合评价为优良的患者有189例,占91.7%.结论:通过对人工髋关节转换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策略,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雷桂菊;陈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端粒酶 RNA (TERC) 基因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RT-PCR 法检测 TERC 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TERC 基因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TERC 基因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表明其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蔡日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检查方法.方法:应用美国GE-VV3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受检人员均为门诊及住院病人,检查脏器为双肾、双侧输尿管、膀胱,受检人员均采用经腹超声检查(仰卧位或俯卧位),要求充盈膀胱,看到肾盂扩张时,沿输尿管走形向下追踪.结果:223例受检者,经腹超声多普勒诊断为单侧输尿管结石220例,占94%,双侧输尿管结石3例,占1.3%,中段输尿管结石 122例,约占55%,下段输尿管结石34例,约占15%,轻度积水218例,中度积水3例,重度积水1例,无积水1例,结石大小大于1.0 cm者19例,0.5 cm~1.0 cm者45例,小于0.5 cm者 159例.结论:掌握经腹彩色多普勒检查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操作方法,很容易检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能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赵莹;周利侠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头痛宁胶囊对各种类型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住院和门诊头痛患者共98例,均予头痛宁胶囊口服治疗28 d,观察治疗前后头痛程度、持续时间,发作频度的差异和不良反应.结果:经口服头痛宁胶囊后头痛均明显改善.结论:头痛宁胶囊对各类头痛治疗疗效明显,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朱福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的风险因素管理的效果.方法:对医院门诊护理工作存在的风险因素及缺陷进行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干预措施,比较实施管理措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及投诉率.结果:观察组总满意率99.54%,对照组总满意率为90.0%,观察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未出现投诉案例,对照组出现8例投诉,观察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4,P<0.05).结论:将风险因素管理应用于医院门诊护理工作中,能够大大的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和有效的预防、控制护理风险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赢得医疗市场.
作者:陈永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流产、早产的高危因素,探讨宫颈环扎术预防高危人群流产、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01~2012-05收治的多胎妊娠患者97例,经阴道宫颈彩超测量宫颈长度≤ 2cm,宫颈内口宽度>1cm的47例作为高危组,其余50例为低危组,选择高危组47例中自愿行宫颈环扎术的26例作为高危环扎组,其余21例作为高危未环扎组.结果:高危环扎组流产1例(3.85%),高危未环扎组流产7例(33.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高危环扎组早产9例(34.6%),高危未环扎组早产8例(38.1%),两者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利用经阴道宫颈彩超检查宫颈形态可筛查出多胎妊娠自然流产的高危人群,宫颈环扎术可显著降低多胎妊娠高危人群的流产率.
作者:林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心脏病患者的Holter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研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10~2011-09收治的心脏病患者80例,受检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记录,以Holter系统监测受检者心电数据24 h,使用计算机和人工分析结合的判断办法.结果:Holter监测80例心脏病患者,71例患者检测出有缺血性ST-T改变.心率的快慢对于有症状的心脏病患者相比无症状心脏病患者有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有症状的心脏病与无症状的相比,患者在日常活动和运动中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在静态休息时有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本次研究证明,Holter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心脏病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价和日常生活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程家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于2010-08收治1例小儿腹股沟斜疝行高位疝囊结扎术后8 h发生抽搐,经抢救等对症处理恢复正常,现将治疗体会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儿男14个月,体重9 kg,以左侧腹股沟可复性包块1年余之主诉入院,入院查体: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左侧腹股沟可见大小6×5 cm包块进入阴囊,包块处皮肤不红,无压痛,可还纳,包块处可听到肠鸣音,外环松弛可进2指,压迫内环包块不再出现.双侧睾丸附睾正常,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作者:刘景龙;申荔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方法对我院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用量呈上升趋势;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为一线用药;ARB用量及比例逐年上升,而ACEI用量及比例呈下降趋势.钙离子拮抗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在2年中排名第一.结论: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医院总体用药基本相同,其临床使用的总体水平正朝着趋于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秦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方法:对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以1%利多卡因在A点行局部麻醉后在C型臂X线引导下取22G10 cm射频针进针,采用射频热凝治疗,并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手术护理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临床手术护理效果优22例,占61.11%,良10例,占27.78%,差4例,占11.11%,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并且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三叉神经痛行射频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采用综合、精心、全面的优质服务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应用.
作者:孙丽华;胡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