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福;张洁;马丽;张学敏
目的:探讨端粒酶 RNA (TERC) 基因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RT-PCR 法检测 TERC 基因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 TERC 基因的表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结论:TERC 基因在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上调,表明其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作者:蔡日丹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测定RBC、WBC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使用长春迪瑞H-300型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尿10项试纸条对尿液标本按规定进行测定,同时混合尿液离心镜检.结果:两种方法对RBC、WBC检出率一致.两种方法对RBC检测的敏感度略高于对WBC的敏感度.结论:干化学法合并尿沉渣镜检法将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蒋焕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体检,能常简称体检,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体检是健康促进的开始,属于一级预防,是预防医学中的上乘[1].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的健康保障意识的增强,各企业对员工的健康体检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各种形式的体检模式应运而生,外出上门体检服务悄然兴起.
作者:王卫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理想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12收治的髋臼骨折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骨折类型及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6例髋臼骨折患者经过不同术式的手术治疗后,达优者83例(占78.3%),达良者15例(占14.2%),达可者8例(占7.5%),本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2.5%.术后发生关节内感染2例(占1.9%),坐骨神经损伤麻痹1例(占0.9%),治疗效果理想.结论:提高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在于根据骨折类型及其他情况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
作者:吕德学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实施全程护理策略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2-02在我科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病人206例,实施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指导.206例患者术后进行跟踪6~60个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术后综合评价为优良的患者有189例,占91.7%.结论:通过对人工髋关节转换术的患者实施全程护理策略,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雷桂菊;陈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胎盘早剥的预防、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2010年42例胎盘早剥病例,分析其原因、症状、体征、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结果:胎盘早剥发率0.9%,产后出血、DIC、子宫切除等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及围产儿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同期住院分娩的发病率.结论:胎盘早剥对母儿威胁大,应尽早诊断,尽快积极处理,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及减少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张荣吉;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流产、早产的高危因素,探讨宫颈环扎术预防高危人群流产、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01~2012-05收治的多胎妊娠患者97例,经阴道宫颈彩超测量宫颈长度≤ 2cm,宫颈内口宽度>1cm的47例作为高危组,其余50例为低危组,选择高危组47例中自愿行宫颈环扎术的26例作为高危环扎组,其余21例作为高危未环扎组.结果:高危环扎组流产1例(3.85%),高危未环扎组流产7例(33.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高危环扎组早产9例(34.6%),高危未环扎组早产8例(38.1%),两者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利用经阴道宫颈彩超检查宫颈形态可筛查出多胎妊娠自然流产的高危人群,宫颈环扎术可显著降低多胎妊娠高危人群的流产率.
作者:林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DR发生机制尚未明确.近年的研究发现许多炎症因素如白细胞浸润、黏附分子及许多炎症因子的表达与早期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抗炎药物可通过抑制白细胞积聚、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等过程,阻止或减缓DR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宋昊刚;赵君;程笑冬;赫红丹;金奎东;王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伴消化道出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008-02~2010-09在本院确诊的1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析仅有心肌梗塞的113例患者和发生心肌梗塞并发消化道出血的3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发现伴消化道出血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一般都具有消化道疾病史,其比例18.92%(7/37),大于仅患心肌梗死患者的5.31%(6/113).2组患者抗凝治疗、凝血时间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及CK-MB比较情况:χ2=6.52,t=12.34,t=5.17,t=28.74,t=7.59,t=4.22,均有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可能与患者具有胃肠道病史有关,抗凝抗血小板治疗较少.
作者:邓仁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9-10~2010-10间我科收治的38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 d复查头部CT,血肿清除≥90% 26例,70%~89%10例,≥60% 2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24例(63.1%),中残8例(21.0%),重残4例(10.5%),植物生存1例(2.6%),死亡1例(2.6%).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疗效好、预后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王曙辰;李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化学发光法快速检测HBsAg及患者乙肝两对半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酶联免反应加速仪取代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操作步骤中的恒温箱37℃温育,其余操作步骤均相同,同时检测HBsAg标准品、正常人血清和196例乙肝患者血清两对半标志物.结果:加速仪反应30 min已达佳实验效果,加速仪的特异性为100%,加速仪反应30 min与恒温箱37℃温育60min实验结果一致.结论: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应用于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具有加速反应功能,可缩短一半反应时间,准确度高,可替代常规温育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已确诊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例,分成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组(114例)和单用左甲状腺素组(72例),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以及甲亢发生率、甲减发生率,其它副反应.结果: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总有效?0.35%,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组(68.05%),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组甲亢、甲减发生率以及副反应方面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明显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能缩小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重量,提高美感,且用药安全,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陈正福;张洁;马丽;张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老年心血管患者疾病的变化特点,及生理、心理特点,采用相关护理措施,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心血管疾病采用了一般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方法.结果:对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取得良好的效果,较好的配合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工作.结论:对心血管疾病治疗的同时,加强对患者的护理非常重要.
作者:杨丽梅;陈小银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消毒隔离在静脉输液中的护理安全管理,提高输液安全性.方法:通过对三年来住院病人10 750次静脉输液观察,对观察结果做综合分析.结果:消毒隔离在不同方法输液中,在操作流程等方面要求不同,通过科室系统管理,对避免输液反应及控制医院感染有一定作用.结论:通过对操作环节、制度执行、日常监督等进行管理,确保病人输液顺利无反应,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保证病人用药及护理工作安全.
作者:李淑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掌握头皮针在腰穿中的应用.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将7号头皮针代替常规腰椎穿刺针进行腰椎穿刺.结果:穿刺成功154例(占98.7%),无一例穿刺点出血及感染.结论:采用7号头皮针行腰椎穿刺,此方法操作简单,成功率高,避免反复使用,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耗材少,造价低,适合在社区医院和乡镇医院应用.
作者:王凤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口服替吉奥40 mg/m2 Bid,连用14 d,21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后评价疗效.结果:2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0%),PR 5例(20.0%),SD 9例(36.0%),PD11例(44.0%),总反应率为20.0%.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5.9月.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贫血、纳差、乏力、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无Ⅳ级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
作者:李俊;熊海林;何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普通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今后工作中更好地防治HP感染.方法:自2011-01~12在我体检中心体检的普通人群进行调查,累计调查人群1 029例,男性676例(65.7%),女性353例(34.3%),年龄11~80岁,平均(39±11)岁.所有受检者进行(14)/()C呼气试验评价目前感染状态,结合问卷调查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南通地区普通人群HP感染率较高达56.9%,男58.4%,女54.1%.结论:南通地区普通人群HP感染较高,与性别没有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和年龄是HP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朱晓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提高微创穿刺的成功率及抢救成功率.方法:对102例血肿进行微创穿刺.结果:降低了死亡率及致残率.结论:不需进手术室,局麻即可手术,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痛苦小,且容易接受,费用低,疗效好,术后无手术痕迹.
作者:赵敬河;迟美秋;杨秋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使用情况,为合理使用抗高血压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WHO以限定日剂量(DDD)为指标的方法对我院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抗高血压药用量呈上升趋势;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为一线用药;ARB用量及比例逐年上升,而ACEI用量及比例呈下降趋势.钙离子拮抗剂的销售金额和DDDs在2年中排名第一.结论:抗高血压药的应用状况与国内其他城市的医院总体用药基本相同,其临床使用的总体水平正朝着趋于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者:秦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宫内节育环(IUD)更有效的取出方法.方法:将绝经后要求取IUD的妇女120例随机分为3组:甲组口服尼尔雌醇联合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乙组单纯术前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丙组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可因.比较三组取IUD时,宫颈松弛程度及取IUD难易和成功与否.结果:甲组宫颈软化程度好;乙组次之,丙组差.取IUD时甲组均顺利取出,无操作困难;乙组部分取出困难,无取IUD失败.两组和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绝经后取IUD口服尼尔雌醇联合米索前列醇效果好.
作者:邹广玲;常晓春;吴艳君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