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翔
目的:为了解我区校内外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状况及态度,是否有差异、校内外青年艾滋病教育需求情况,对青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方法:对校内外青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校内青年知晓率明显高于校外青年,有显著差异.结论:开展对青年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校外青年艾滋病的感染率.
作者:李顺花;邸跃华;陈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南通地区普通人群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便今后工作中更好地防治HP感染.方法:自2011-01~12在我体检中心体检的普通人群进行调查,累计调查人群1 029例,男性676例(65.7%),女性353例(34.3%),年龄11~80岁,平均(39±11)岁.所有受检者进行(14)/()C呼气试验评价目前感染状态,结合问卷调查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南通地区普通人群HP感染率较高达56.9%,男58.4%,女54.1%.结论:南通地区普通人群HP感染较高,与性别没有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和年龄是HP感染的重要影响因素.
作者:朱晓翔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采用现代无抽搐电休克方法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方法:本文主要选取我院收治的38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并在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基础之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同时利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量表(TESS)以及韦氏记忆量表(WMS)来评定患者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临床联合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患者的PANSS 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而TESS评分无显著变化,另外WMS在治疗第1 d后与治疗前有显著下降迹象,但是治疗2周与治疗前差异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临床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TRS,通过定量电流来刺激患者大脑,进而来起到临床疗效,由于治疗后不良反应率较低,疗效显著,因而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光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以规范护士交接班,提升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方法:制定交接班的交班要求,落实交接内容,实施交接程序,进行成效对比.结果:规范交接班达到了和谐护患关系,提升满意度;加强护士责任心,保证护理安全;增强护士自觉学习能力,提升护士业务水平.结论:护士交接班的规范,有利于护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作者:陈敏;杨晓丽;田爱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患者体温过低的原因,指导医护人员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预防或减少体温过低给患者带来的不利影响.方法:选择2010-03~2011-03就诊的手术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全麻完全清醒时间、寒颤及低体温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全麻完全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寒颤、低体温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比较,均(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调好手术室温度、注意保温、加热液体及术中严密监测患者体温等护理措施,能降低低体温的发生率,利于手术的顺利完成.
作者:罗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在化学发光法快速检测HBsAg及患者乙肝两对半的应用效果.方法:用酶联免反应加速仪取代乙型肝炎病毒检测操作步骤中的恒温箱37℃温育,其余操作步骤均相同,同时检测HBsAg标准品、正常人血清和196例乙肝患者血清两对半标志物.结果:加速仪反应30 min已达佳实验效果,加速仪的特异性为100%,加速仪反应30 min与恒温箱37℃温育60min实验结果一致.结论:酶联免疫反应加速仪应用于化学发光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具有加速反应功能,可缩短一半反应时间,准确度高,可替代常规温育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阑尾炎误诊原因,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4例其他疾病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误诊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前者以妇科疾病为主;后者误诊病种分布较分散.结论:病史采集不全面,查体不准确,临床思维局限,对特殊群体(小儿、妇女、老年人)医学综合知识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的根本原因.
作者:王成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评价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疗效.方法:186例已确诊的单纯性甲状腺肿病例,分成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组(114例)和单用左甲状腺素组(72例),分别治疗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治疗疗效、以及甲亢发生率、甲减发生率,其它副反应.结果: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总有效?0.35%,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组(68.05%),两者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组甲亢、甲减发生率以及副反应方面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联合小金丸治疗单纯性甲状腺肿明显优于单用左甲状腺素治疗,能缩小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重量,提高美感,且用药安全,副反应少,易被患者接受.
作者:陈正福;张洁;马丽;张学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技巧改进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37例住院分娩会阴侧切术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缝合术,观察组采用改进后的会阴侧切缝合术,观察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会阴侧切伤口愈合总有效率为9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78%,观察组伤口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3.12±0.88)d,对照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5.18±2.27)d,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4.16,P<0.01).结论:临床采用改进后的会阴侧切术缝合技术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缝合技术,能够促进会阴侧切伤口的愈合,减少感染机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大大减轻产妇的痛苦,并能够有效的缩短住院时间,产妇术后恢复快,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孙念梅;熊玉梅;周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替吉奥单药一线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口服替吉奥40 mg/m2 Bid,连用14 d,21 d为1周期,连用2周期以后评价疗效.结果:25例晚期胃癌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其中CR 0例(0%),PR 5例(20.0%),SD 9例(36.0%),PD11例(44.0%),总反应率为20.0%.中位疾病无进展时间为5.9月.不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贫血、纳差、乏力、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无Ⅳ级不良反应.结论:替吉奥单药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高.
作者:李俊;熊海林;何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口腔癌患者术后护理中的积极意义.方法:通过从环境、患者心理状态、患者身体状态等多方面考虑,采取针对性的整体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照顾.结果:患者能以更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结论:整体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协助患者调整心理状态,改变精神面貌,积极面对治疗,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马玲宁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致盲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DR发生机制尚未明确.近年的研究发现许多炎症因素如白细胞浸润、黏附分子及许多炎症因子的表达与早期DR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许多抗炎药物可通过抑制白细胞积聚、降低炎症因子表达等过程,阻止或减缓DR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宋昊刚;赵君;程笑冬;赫红丹;金奎东;王力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009-10~2010-10间我科收治的38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采取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清除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 d复查头部CT,血肿清除≥90% 26例,70%~89%10例,≥60% 2例.术后随访6个月根据GOS评分,恢复良好24例(63.1%),中残8例(21.0%),重残4例(10.5%),植物生存1例(2.6%),死亡1例(2.6%).结论:经外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是一种损伤小、疗效好、预后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作者:王曙辰;李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多胎妊娠流产、早产的高危因素,探讨宫颈环扎术预防高危人群流产、早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1-01~2012-05收治的多胎妊娠患者97例,经阴道宫颈彩超测量宫颈长度≤ 2cm,宫颈内口宽度>1cm的47例作为高危组,其余50例为低危组,选择高危组47例中自愿行宫颈环扎术的26例作为高危环扎组,其余21例作为高危未环扎组.结果:高危环扎组流产1例(3.85%),高危未环扎组流产7例(33.3%),两者比较差异显著,高危环扎组早产9例(34.6%),高危未环扎组早产8例(38.1%),两者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利用经阴道宫颈彩超检查宫颈形态可筛查出多胎妊娠自然流产的高危人群,宫颈环扎术可显著降低多胎妊娠高危人群的流产率.
作者:林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护理.方法:对3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以1%利多卡因在A点行局部麻醉后在C型臂X线引导下取22G10 cm射频针进针,采用射频热凝治疗,并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包括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手术护理结果及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临床手术护理效果优22例,占61.11%,良10例,占27.78%,差4例,占11.11%,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并且无1例并发症出现.结论:对三叉神经痛行射频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采用综合、精心、全面的优质服务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手术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促进患者疾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应用.
作者:孙丽华;胡丽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心脏病患者的Holter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分析,研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10~2011-09收治的心脏病患者80例,受检者详细记录生活日志和相关症状记录,以Holter系统监测受检者心电数据24 h,使用计算机和人工分析结合的判断办法.结果:Holter监测80例心脏病患者,71例患者检测出有缺血性ST-T改变.心率的快慢对于有症状的心脏病患者相比无症状心脏病患者有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有症状的心脏病与无症状的相比,患者在日常活动和运动中有显著的差异(P<0.05),而在静态休息时有极为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本次研究证明,Holter动态心电图监测对于心脏病患者临床预后的评价和日常生活指导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程家靖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测定RBC、WBC结果是否有差异.方法:使用长春迪瑞H-300型自动尿液分析仪及配套尿10项试纸条对尿液标本按规定进行测定,同时混合尿液离心镜检.结果:两种方法对RBC、WBC检出率一致.两种方法对RBC检测的敏感度略高于对WBC的敏感度.结论:干化学法合并尿沉渣镜检法将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作者:蒋焕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健康体检,能常简称体检,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体检是健康促进的开始,属于一级预防,是预防医学中的上乘[1].随着经济的发展,公众的健康保障意识的增强,各企业对员工的健康体检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各种形式的体检模式应运而生,外出上门体检服务悄然兴起.
作者:王卫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别嘌呤醇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12~2012-02在我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增高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通过查房随访和健康讲座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心衰规范化药物治疗.治疗组给与别嘌呤醇(0.25 g),1次/d.随访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和随访期心功能(NYHA)分级及超声心动图中心功能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3个月治疗后血清血尿酸水平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血清中血尿酸水平无明显变化.随访期间对照组心功能NYHA分级变化总有效率为85.3%,治疗组为60.8%,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增高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降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别嘌呤醇治疗伴有血尿酸增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显著降低患者血清中血尿酸水平,同时有效改善心功能.
作者:查滨;张莉;隋振龙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和理想的护理方法.方法:注重惊厥时的护理、高热护理、止惊止痉、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惊厥后的护理.结果:本组患儿体温在30 min内降至正常19例,降至38.5℃以下94例;60 min以内降至正常78例,降至38.5℃以下35例,有效率达100%;原有惊厥症状消失;未见虚脱、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出现.结论: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病机制与小儿神经系统发育还没成熟有关;物理降温或加用药物治疗是控制惊厥的有效手段.
作者:滕高箐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