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景梅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在治疗老年人移位性股骨颈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对2006-06~2010-05收治的70例65岁以上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研究.结果:随访12~30个月,无假体松动及关节疼痛,髋关节功能满意.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手术方法.
作者:李百成;张晶 刊期: 2011年第02期
通过对在仪器设备及试剂方面容易引起的误差及排除;在检验标本采取和处理上不规范化而引起的误差及排除;由于检验人员的自身原因可能出现的差错及排除.同时认真做好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祁宏英;周宏利;魏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对COULTER 750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比对,以达到结果间的一致性.方法:按照NCCLS的EP9-A2文件的要求,以COULTER 750血细胞分析仪为对比方法,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为试验方法,用新鲜全血对WBC、RBC、PLJT、HCB和HCT五个项目进行检测,计算相关系数和直线回归,对两种血细胞分析仪之间的预期偏差、系统误差进行评估.结果:在所检测的5个项目中,所有测定结果的预期偏差均可以接受.结论:根据比对结果显示,COUTER 750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XS-800i血细胞分析仪结果一致.
作者:梁芳;葛亮;张宪波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讨论对气管镜检室,气管插管时,运用临床护理路径(CPN)对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40例行气管镜间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的护理方法,实验组患者采用CPN护理方法,即对行需气管镜检查的患者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图,由经过统一培训的护理人员对病人插管过程全程负责,有计划、有组织底地对患者实施健康指导和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评分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建立完善的CPN,有助于气管镜检查的顺序进行,可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付康;卢和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功抢救创伤外科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8-07~2010-07的125例创伤外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护士应迅速给以予有效的护理配合,提高了重伤救治效率和抢救成功率.结论:及时、准确、高效的抢救、治疗、护理措施,是降低致死率的关键.
作者:汪蔓萍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介绍了近年来脑靶向给药的研究进展,为研制可透过血-脑屏障的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内给药系统提供参考.
作者:吴继东;刘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金属烤瓷修复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8例共825件金属烤瓷修复体进行分类,对31件失败的修复体的失败原因及改进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出现问题主要为:崩瓷;烤瓷冠、桩冠脱落;烤瓷桥松脱;牙髓病变;龈缘变色;色泽不协调.总失败率为3.76%.结论:提高备牙技术和制作工艺水平,积极保护牙髓,丰富比色经验,才能获得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刘福来;赵明莉;陈南燕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体会.方法:针对2006~2009年在本院治疗的32例胫骨平台骨折治疗资料分析.结果:本组32例随访6~24个月,综合评价优21例,良8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5%.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经解剖复位,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牢固内固定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是获得满意效果的关键.
作者:张伟东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胎儿单侧肾积水的超声表现并时其预后进行评估.方法:应用超声检查筛选并随访67例单侧积水胎肾,随访时间长为2年.根据产前肾盂分离程度分为两组,1组:肾盂前后径分离10~15mm;Ⅱ组:肾盂前后径分离>15mm.结果:I组中2年内44例单侧肾积水消失,3例单侧积水明显减轻,1例单侧积水无改变;Ⅱ组10例单侧肾积水消失,2例程度加重.结论:产前胎儿单侧肾积水大部分为生理性的,可随个体发育自行消退;对出生后仍存在单侧肾积水的患儿,应定期随访观察;肾盂前后径分离>15mm的胎儿单侧肾积水往往存在病理性梗阻,应高度重视.
作者:王莺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应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收集2005-01~2009-06股骨干骨折患者65例,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结果:65例骨折临床愈合时间4~12周,未发生骨延迟愈合或骨不连.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在有效可靠固定的前提下,大限度减少剥离骨膜,保护局部骨折块的血运,加速骨折愈合,保护膝关节功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冯程昱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下肢静脉血栓,分析和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前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分析156例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四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形成前期的图像特点及临床治疗经过与疗效复查情况.结果:彩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管可了解血管的形态结构、管腔血栓形成的程度及彩色血流动力学等改变.及早发现血液高凝状态即血栓前期,并在血栓形成之前及时采用药物治疗,达到临床治愈.结论:彩超检查对四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可靠的诊断依据,对临床治疗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作者:岳巍;鲁增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通过观察对飞行人员实施饮食及运动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变化,寻找控制飞行人员血脂的方法.方法:对62名飞行人员实施饮食及运动干预,比较其干预前后的血脂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该组飞行人员在干预后TG、TC明显降低,HDL-C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饮食及运动干预是飞行人员控制血脂水平切实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乐丁;王宇 刊期: 2011年第02期
为了促进人性化工作的开展,本文分析了新时期优质服务不仅要提供良好的医疗技术服务,还应在服务过程中处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尊重患者,关爱患者,方便患者和服务患者的人文精神贯穿在医疗服务的全过程中.经过1年时间的努力,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现了主动服务,真情服务,人性化服务.
作者:卢金芳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物对小鼠生长性能、抗氧化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健康小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20只.A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B、C组为试验组,过对小鼠连续14d灌胃黄芪提取物,称量小鼠的体重变化,测定肝脏SOD、CAT、GSH-Px活性和MDA浓度,计算小鼠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并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小鼠体重,肝脏组织中SOD、CAT、GSH-Px的含量,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均有显著提高(P<0.05);肝脏中MDA水平显著降低;MTT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OD值)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以活性成分黄芪多糖为主的黄芪提取物能显著增加小鼠体重和免疫器官的总质量,能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机能,并且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作者:高德富;刘晓蕙;樊剑鸣;张小莉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序贯治疗.方法:对126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成人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肺炎支原体感染剧增与气候因素有关且有家庭集聚现象.阿奇霉素序贯治疗疗效肯定.结论:流行季节注意家庭成员之间交又感染的防护及进行有效的序贯治疗.
作者:程晓宏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48例确诊为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声像图特征,观察到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的部位、大小、形态、内部回声、纵横比值(S/L)及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结果:148例患儿腹腔内均可见两枚以上不同程度的肿大淋巴结,多分布于脐周及右侧腹;其大切面长轴径(L):10~25 mm,短轴径(S):5~12mm,纵横比值(S/L)<2,彩色多普勒显示其内可探及血流信号.结论:超声是临床诊断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首选检查方法,为肠系膜肿大淋巴结的病因分析及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葛凤芹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北航女大学生对便秘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分析导致北航女大学生便秘的相关因素,为进行健康教育提供资料.方法:随机抽取我校女大学生96名.使用自编的便秘相关知识认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的150例女大学中便秘67例,便秘发生率44.67%.其中便秘的发生与不定时排使、经常抑制便意、运动量少、焦虑、情绪改变等有关,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女大学生对便秘的认知不足,便秘发生率高.引起便秘的主要相关因素是饮水量少、不定时进餐、运动少、抑制便意、节食、睡眠差、熬夜、既往胃肠道史、焦虑等.因此,有必要在女大学生中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防止便秘的发生,以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岳秀云 刊期: 2011年第02期
早产儿是指孕周满28足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8d),体1000~2 500g,身长<45cm,身体各器官发育尚未成熟着,定义为早产儿[1].国内于近年来,早产儿发生率有上升趋势,NICU中收治的早产儿也是逐渐增多,国内早产儿总病死率为12.7%~20.8%[1],感染是严重威胁早产儿生命的危险因素.现就我科早产儿护理工作中的感染控制总结如下.
作者:李慧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直接修复或正畸达不到满意效果的前牙散在间隙患者,采用正畸+集中修复治疗方法,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20例前牙散在性间隙患者,正畸利用方丝弓矫治疗器或片段弓技术,排齐关键小间隙,将散在间隙集中为大间隙,矫治时间3个月,保持3个月.正畸后恢复义齿修复主要是烤瓷冠桥.结果:前牙散在间隙通过正畸后修复治疗,前牙形态正常,左右基本对称美观,上下前牙中线与面中线协调一致,覆合覆盖关系正常,外形恢复自然美观,符合生理要求,特别对轻度牙周病患者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正畸修复联合治疗的有效结合更利于患者功能和美观的恢复,而在前牙区其美容效果更加突出.
作者:赵志才;马冰冰 刊期: 2011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胆总管探查术后行胆总管Ⅰ期缝合的手术经验.方法:回顾我院自2008-01~2009-12行胆总管探查术后Ⅰ期缝合胆总管治疗胆总管结石的27例患者资料.结果:27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8个月无胆漏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胆总管探查Ⅰ期缝合胆总管在严格掌握手术指证的前提下,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赵辉 刊期: 201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