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都市5652名中小学生近视问卷调查分析

朱晋;莫静;叶庆临;陈林;李晓辉;赵江华;谢艾芮;黄旭;牟章兵;熊建华

关键词:近视, 问卷调查, 流行病学
摘要:目的:了解中小学生近视形成的相关因素及学生时近视、眼镜的知晓程度.方法:初中、小学生采取现场问卷调查,重点中学高三学生自行填写调查问卷.结果:小学生近视率24.57%;初中生近视率67.54%;高三学生近视率97.68%.结论: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用眼卫生、对眼镜的认识误区以及眼保健知识的匮乏是引起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原因.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性鼻出血130例的观察与护理

    高血压性鼻出血出血量大,常行鼻腔填塞后,血液会经鼻腔后段流入咽部,刺激患者从口腔吐出鲜血,致使家属及患者恐惧紧张,从而导致血压升高,出血加剧,影响治疗效果,为使患者得到治愈,治疗与护理相辅相成,因此做好高血压性鼻出血患者的护理意义重大.

    作者:李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会阴侧切术不同缝合方式的效果观察

    目的:对比观察会阴侧切术产妇两种缝合方法切口疼痛情况,住院时间长短,脱线情况.方法:选取足月临产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产妇24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12.0例为对照组采用可吸收外科缝线缝合,120例为传统组采取传统羊肠线与丝线间断缝合,3~4d拆线,观察两种切口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及脱线情况的发生例数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组与对照组产妇切口疼痛,住院时间及脱线情况发生例数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可吸收性外科缝线皮内缝合方法,具有铬制肠线传统合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是值得推广应用的一项技术.

    作者:李素琴;张红卫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软通道技术微创锥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14例

    目的:探讨和提高软通道技术微创锥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我院1996 - 01~2010 -01收治的614例高血压脑出血(本组病例不包括高血压小脑出血)的病人采用软通道技术微创锥颅手术治疗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全组住院时间为17 ~75 d,全组存活者均随访半年以上,以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living,ADL)作为疔效评价指标统计.恢复很好者为Ⅰ级178例(28.99%),生活自理Ⅱ级234倒38.11%,扶拐行走,生活自理困难72例Ⅲ级(11.72%),卧床靠他人护理Ⅳ级24例(3.91%),植物生存Ⅴ级8例(1.3%),死亡Ⅵ级98例(15.96%).结论:应用软通道技术微创锥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创伤小,速度快,省时省力,血肿排出较彻底,死亡率低,合并症少等优点.

    作者:代永庆;陈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药肠宁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2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及评价肠宁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32例IBS患者服用肠宁合剂3周,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并与接受一般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肠宁合剂用于治疗IBS有良好疗效.

    作者:焦德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癫痫发作至左下肢烧伤后曲霉菌感染1例

    侵袭性曲霉病(invasive aspergillosis,IA)是一种条件致病菌,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发病.近年来,IA在烧伤感染中呈上升趋势.流行病学观察表明,在尸解病例中超过了念珠菌感染,是世界上长见的侵袭性曲霉病[1].本病的病死率很高,在56%~88.1%之间.早期诊断后应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2].烧伤科2010治愈烧伤后曲霉菌感染病人1例,现将病例报告如下:患者2010年12月5日7时左右烤火取暖时因癫痫发作,左脚伸入火盆,烧伤左(L)下肢,后被家人发现拖离现场,脱鞋及衣服,送入当地县医院涂抹湿润烧伤膏和抗感染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2010年12月6日来我院烧伤科就诊.诊断1.左(L)下肢火焰烧伤4%;2.癫痫收入院.

    作者:方朝阳;李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两种不同诊断标准的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结局比较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不同诊断标准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7 909例孕妇进行血糖筛查试验,阳性者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按照NDDG和IADPSG两种诊断标准对孕妇进行妊娠期糖尿病诊断并分组,对两组的母儿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5 337例孕妇根据NDDG标准诊断GDM及GIGT患者共66例,为NDDG组,检出率为1.23%,2 572例孕妇根据IADPSG标准诊断GDM患者共86例,为IADPSG组,检出率为3.34%.两组检出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羊水过多、胎膜早破、巨大儿的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IADPSG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平均出生体重儿显著低于NDDG组(P <0.05).结论:采用IADPSG诊断标准,可以使更多的GDM患者被诊断,对其进行膳食及生活方式的干预,可有效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作者:杨隽;武海荣;蔡贞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切复钛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大多系高空坠落伤所致.以往我们多采用经皮撬拨骨圆针内同定术治疗,对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效果较差.自2005 - 06~ 2009 - 08我们针对较严重的跟骨骨折开始采用跟骨解剖钛板切复内固定术,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3例跟骨骨折患者,男35例,女8例.年龄17 ~58岁,平均38岁.高处坠落伤40例,砸伤2例,车祸伤1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双侧跟骨的侧位、轴位摄片,以及行水平面和额状面CT扫描.

    作者:张书清;耿金钟;张文现;郭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医院医保管理部门如何有效发挥监管作用

    实行监督管理是医院医保管理部门依照医疗保险政策和有关规定所履行的职能.十多年的基本医疗保险运行实践证明,监督管理工作是推动医保政策在医院正常贯彻落实的关键.是实现医保患三方受益、和谐共赢目标的重要途径,对维护参保人合法权益、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能、保障医院的经济运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疗保险监督管理中,应重点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强化监督与规范管理的关系、抓难点科室与抓普遍问题的关系.

    作者:傅全威;车兆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改良分段剥扎法治疗环形混合痔158例临床报告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分段剥扎法治疗环形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采用痔间粘膜翼形切扎悬吊法,对照组采用普通外剥内扎术.结果:两组病例,各有1例因瘢痕体质造成术后狭窄行二次手术松解外,均一期愈合,无术后感染.术后排尿困难,需要行导尿术者观察组5例,对照组29例;术后大出血,观察组0例,对照组10例.结论:改良分段剥扎法治疗环形混合痔疗效显著.

    作者:雷建云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肾上腺髓质素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ADM在正常妊娠妇女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浆和胎盘组织中的改变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对正常孕妇30例和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50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0例,子痫前期轻度20例,子痫前期重度20例的胎盘绒毛组织中ADM的蛋白质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测定非妊娠妇女20例及以上各组妇女外周静脉血ADM浓度.结果:妊娠高血压疾病组血浆ADM浓度(356.23±85.77 ρ/ng·L-1)均高于正常妊娠组(234.51±27.35ρ/ng· L-1)及非孕组(178.56±20.32 p/ng·L-1)(P<0.01);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绒毛组织中ADM蛋白表达,且随病情加重,ADM阳性表达增强.结论:在正常妊娠过程中,肾上腺髓质素参与母体血压稳定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肾上腺髓质素的改变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机制,影响母体血压稳定.

    作者:耿迎春;陈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76例报告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骨折,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生,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多见.相关资料显示该部位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1],而占肩部骨折的26%左右[2].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近年来较为多见的治疗方式[3].笔者对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作者:王昌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高危个体发病风险干预效果的评价

    目的:分析健康管理对2型糖尿病高危个体发病风险控制的影响,探讨针对2型糖尿病高危个体不良生活方式切实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方法:274例糖尿病高危个体经知情同意为观察对象,对对照组200例进行健康教育和一般饮食与运动指导,对健康管理组74例进行系统的、针对2型糖尿病高危个体的健康管理.为期2年的随机对照自身对比研究,健康管理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改善与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强化的饮食与运动指导管理,观察健康管理组和对照组的糖尿病发病率、发病风险.结果:经过2年的干预随访糖尿病的发病率降低46%;体重、体重指数、腰围、血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均下降(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近70.0%的人发病风险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活方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高危个体的发病风险的控制效果显著,健康管理能够培养高危个体良好的生活方式,方便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曹莉;曹丽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比喻教学法在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药物学是一门理论性、知识性、抽象性强,难于理解的医学基础学科.针对药物学知识枯燥、乏味,学生素质较差,接受能力有限的情况,有的放矢的采用了比喻教学法.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李延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应用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护理

    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是指在平时无遗尿现象,而当咳嗽、喷嚏、大笑或作重体力劳动等腹压突然增高时发生遗尿.压力性尿失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阴道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 tension -free vaginal tape,TVT)只有3个小切口,经腹膜外路径下完成穿针操作,仅在患者下腹部切2个1 cm的切口,将一种特制的人造纤维悬吊带无张力式地置放在尿道中下方,从而改善控尿的情况.该手术简便易行,损伤小,恢复快,适合治疗各种类型的压力性尿失禁.当患者咳嗽或用力时,人造纤维悬吊带就会起支撑尿道及阴道肌肉的作用,从而防止尿失禁.

    作者:万志敏;代立菊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莫沙必利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20例)口服兰索拉唑30 mg,1次/d,B组20例,口服莫沙必利5mg,1次/d,C组30例,口服兰索拉唑30 mg1次/d,和莫沙必利5 mg1次/d,疗程均为2周.结果:C组总有效率为83.3%,治愈率为60.0%,均明显优于A组和B组,且有显著性差异(P <0.05,P<0.01).结论:兰索拉唑与莫沙必利联合治疗能有效缓解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症状,疗效明显,安全可靠.

    作者:韩然;曾祥梅;杨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慢性重型肝炎重症指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探讨慢性重型肝炎重症指标及分析其预后意义.方法:采用SPSS及STAT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将自2004-01 ~2009-01收治的500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重症指标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慢性重型肝炎患者随着HGF、AST/ALT比值、TBil的不断增加,患者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随着PTA及TC的不断下降患者存活率不断下降,酶胆分离现象的有无存活率分别为17.9%和53.1%,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中干细胞生长因(HGF)、血清AST/ALT比值、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及血清总胆固醇等是早期慢性重型肝炎重要指标.动态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可及时掌握病情,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康惠忠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高血压脑出血70例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死亡原因,及时找出高血压脑出血佳治疗方案.方法:对70例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分析.结论:对出血量较大,血肿破入脑室,脑干受压,有明显脑积水征象及脑疝形成者宜尽早手术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作者:袁以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

    目的:总结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提高对术后乳糜胸的诊治和防治认识.方法:回顾10例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手术过程和胸引量等相关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5例行隔上低位胸导管大块结扎,5里例保守治疗,10例均治愈.结论:乳糜胸的引流量大于1 000/d,无减少趋势,应行隔上低位胸导管大块结扎,引流量小于800/d,有减少趋势,可选保守治疗.

    作者:王朋;周云飞;蒋进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9 -03~2010 -03间治疗的10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分别加用神经节苷脂和胞二磷胆碱,共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神经节苷脂能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疗效显著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国正 刊期: 2011年第09期

  • 幼儿中心静脉穿刺导丝完全断裂1例

    1 临床资料患儿男,3岁,体重11 kg.因反复感冒,听诊发现心脏杂音.心脏彩超: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左向右分流,无肺动脉高压.ASAⅡ级,患儿发育差,消瘦.术前30 min肌注东莨菪碱0.05 mg.入室开放静脉通道,ECG,,spO2监测.吸氧去氮,静注芬太尼0.2mg.维库溴铵1.5 mg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潮气量110 mL,呼吸频率22次/min.静脉泵注舒芬太尼、维库溴铵维持麻醉.

    作者:向登国;田华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