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正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素不合理应用的方面,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素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在我院外科药房2010年各月处方中抽取10天的门诊(儿科)应用抗菌素处方300张及在痛案室随机查找同期各科(外、妇产、儿、五官)应用抗菌素的归档病历30份,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分析.结果:不合理应用抗菌素的门诊处方42张,约占到14%;归档病历25份,占到83.3%.结论:临床医生应用抗菌素尚不甚规范,应加强医务人员在这方面的培训,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合理经济,减少耐药.
作者:王俊玲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肱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常见骨折,在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发生,尤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多见.相关资料显示该部位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4%~5%[1],而占肩部骨折的26%左右[2].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是效果不尽如人意.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的方式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是近年来较为多见的治疗方式[3].笔者对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作者:王昌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经肛拖出式双吻合技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分析其疗效.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70.8%,术后两年局部复发2例(2.1%),吻合口漏(3.1%),无死亡病例.结论:在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前提下,经肛拖出式双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能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罗亮;张永川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提升医院检验治疗管理与采集标本分析.方法:加强检验前质量控制,做好临床实验室管理,调动全体医护人员共同积极参与配合.结果:检验分析中质量管理工作不仅仅涉及技术问题更多涉及管理问题,标本采集是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结论:加强检验前质量控制,做好临床实验室管理,严格执行检验规章制度从可从源头上做好检验治疗管理与采集标本分析.
作者:张勇;刘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必净辅助治疗肺炎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分为两组,35例治疗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加血必净治疗,33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儿经治疗后WBC计数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降低更显著,两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例治疗组患者,17例有效,15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43%,33例对照组患者中,13例有效,9例好转,1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必净通过改善微循环,抑制炎性反应等多个环节可显著改善患儿症状和体征,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万容;李启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误诊的原因和确诊方法,提高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方法:对本院2005~2010年共收治的18例因反流性食管炎误诊为冠心痛诊治情况作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治疗后18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的疗效,胸病症状完全消失者12例,症状明显缓解6例.结论:老反流性食管炎症状不典型,应提高对反流性食管炎的认识,重视基础资料的收集,必要时进行24h食管pH值监测或冠脉造影来确诊.
作者:陈凯 刊期: 2011年第09期
老年患者右下腹痛、腹胀往往是首次就医提供的主要症状,误以阑尾炎診断收住院,我院自2008 - 02~ 2010 -10期间收治右下腹疼痛伴有肿块的老年患者42例,现将诊治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8 - 02 ~ 2010 - 10收治42例右下腹痛的老年患者,年龄63 ~ 82岁,平均年龄(67.4±3.4)岁,其中男性19例女性23例.1.2症状和体征本组42例老年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右下腹疼痛或右下腹痛、腹胀同时存在者32例占76.1%.右下腹疼痛伴白行发现右下腹肿块16例占38.1%,体格检查中与术中发现肿块26例占61.9%.42例中右下腹疼痛为主诉的15例,占35.7%,以右下腹疼痛伴有腹胀的17例,占40%,排便习惯改变7例,占16.6%,伴有腹胀7例,占16.6发病伴有轻度乏力、低热8例(37.1℃~38.5℃之间),高热2例(38.6℃~39℃之间).42例均无明显渐进性贫血及消瘦改变.
作者:周圣军;黄鑫富;孙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性研究炎致错位前牙正畸治疗后牙根吸收情况.方法:将我院2008 - 01~2010 - 10收治的48例患者,将其分为牙周炎组与健康组,应用Nemoceph头影测量软件测量矫治前后前牙的牙冠与牙根比值,采用MBT直丝弓固定矫治,对其作配对t检验.结果:牙周炎组和健康组矫治后前牙的冠根比均略有增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者正畸治疗后牙根均可吸收且效果显著.
作者:蒙龙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通过对护士日常工作中常见危险因素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为提高护士对职业风险的认知和鉴别起到了一定作用.同时,也为今后规避日常工作中的危险因素,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1危险因素心胸外科是一个急、难、险、重病人集中的科室,具有专业性强、风险大的特点.护理职业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护士经常暴露在各种危险因素中,这些危险因素以经血液传播疾病、机械损伤、化学损伤、物理性因素等常见,只有充分认识其这些危险因素并进行有效的防护,才能做好日常防范,从而降低对自身的危害.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但其本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马来西亚Tan将护士的职业危害分为4类: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心理凶素[1].
作者:孙静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CTX)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42例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惠儿,予环磷酰胺10 mg/kg·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100 mL中静滴,连用2d,每隔2周1次,共6~9次,总累积剂量120~180 mg/kg,同时口服强的松.结果:冲击治疗后血浆总蛋白及白蛋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冲击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24 h尿蛋白定量有明显降低;冲击治疗过程中除部分患儿出现胃肠道症状外,几乎无其他副作用.结论: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安全、有效.
作者:陈国华;魏苗苗;陈书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缺血后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SOD、MDA的影响.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44只,随机分成三组:假手术组、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处理组.假手术组只进行假手术;对照组(脑缺血再灌注组)给予90 min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缺血后处理组在大脑中动脉缺血90 min后,给予灌注30 s缺血30 s,反复3次.各组分别再灌注12 h、24h、48 h、72 h后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的改变.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后处理,缺血后处理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OD的表达明显增加,而MDA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脑缺血后处理增加脑缺血再灌注后SOD的表达、减少MDA的表达,进而提高脑组织的抗氧化能力.
作者:贾丽娜;宋友;程洪斌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诊断和治疗的经验,提高对术后乳糜胸的诊治和防治认识.方法:回顾10例中上段食管癌根治术后并发乳糜胸的手术过程和胸引量等相关指标,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5例行隔上低位胸导管大块结扎,5里例保守治疗,10例均治愈.结论:乳糜胸的引流量大于1 000/d,无减少趋势,应行隔上低位胸导管大块结扎,引流量小于800/d,有减少趋势,可选保守治疗.
作者:王朋;周云飞;蒋进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无机钙离子检测系统的溯源性,提高终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依据《GB/T 21415 - 2008/ISO 17511:2003》中的国际标准溯源链式图自建本院溯源流程图;购买参考物质NISTSRM 909b,首先将厂商提供的工作校准品溯源至参考物质,然后将产品校准品溯源至厂商工作校准品,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完成医院无机钙离子产品校准品的量值溯源.结果:通过测定临床新鲜血清标本进行临床比对确保参考物质具有互通性,同时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以97%的预测区间和检测项目1/4CL IA88总允许误差[3]为标准,达到量值传递验证要求,进一步确定不确定度,完成量值溯源工作.结论: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自建溯源流程成功对产品校准品进行了赋值修正,提高了试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郭茂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为防止医务人员之间,医惠之间的传播,生物安全在护理工作中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重点强调了3点:强化生物安全意识;重视标本采集的生物安全;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作者:徐巧玲;陈劲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不同气压CO2气腹对腹腔感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胆囊炎病例随机分为低气压气腹组(8~10 mmHg)和高气压气腹组(12~14 mmHg),分别于术前、术后3h、24h、3d采血化验白细胞数,检测其血清CRP、IL -6、TNF -α水平,评价不同气压CO2气腹对腹腔感染炎症反应的影响.结果:高气压气腹组在多个时间段CRP、1L -6、TNF -α水平显著高于低气压气腹组.结论:低气压气腹较高气压气腹对腹腔内感染影响较轻.
作者:亢文;刘锐;范长青;任志国;苗俊革;王砚彬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床旁紧急临时起搏器安置术的小技巧.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科、心内科、ICU的危重患者9例,均采用六步法(确定途径,穿刺,判断,送导丝,置入电极,定位)紧急床旁安置临时起搏器.结果:均顺利在床旁置入临时起搏器,均顺利起搏,及时在高危期干预,对高危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作者:刘泽银;杨宽;吴建罡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及评价肠宁合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疗效.方法:对治疗组32例IBS患者服用肠宁合剂3周,治疗前后进行自身对照并与接受一般西药(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72.22%,治疗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肠宁合剂用于治疗IBS有良好疗效.
作者:焦德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对甲状腺吸碘率的影响.方法:选择门诊初次就诊的Graves甲亢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普萘洛尔和甲巯咪唑治疗,剂量均为10 mg,3次/d,疗程2周,治疗结束后对其治疗前后和2组间的甲状腺吸碘率进行对比,判断2种药物对甲状腺吸碘率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前后以及2组间的吸碘率差别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短期治疗对甲状腺吸碘率无明显影响.
作者:赵晓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如何撑握静脉穿刺时的进钍角度,减轻病人穿刺时疼痛.方法:对260例病人采用两种静脉穿刺方法进行自身对照.结果:观察组:无痛或微痛2 369次,占91%,剧痛189次,占7.3%,穿刺失败42次,占1.7%.对照组:无痛或微痛2 056次,占79.1%,剧痛9次占0.3%,穿刺成功390次,占15%,皮下2次进针穿刺成功93次,占3.6%,穿刺失败52次,占2%.两组数据统计,P<0.01,差异有显著性,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穿刺时,以45度角或接近45度角进针,具有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西来;新巴义尔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回顾新开重症监护病房(ICU)死亡病例的年龄、性别构成、死亡原因构成及病死率等情况,为今后提高我院ICU的收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死亡原因、治疗以及转归等情况,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年来总体死亡病例83例,中位年龄71.0[62.0 ~81.0]岁,主要分布于60 ~ 79岁年龄组.男:女=1.96:1.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中位数32.0[27.0,38.0].死亡原因排前三位的是心脑血管病32例(38.6%),呼吸系统疾病17例(20.5%),多器官功能不全16例(19.3%).总的住院病死率为22.4%.老年前期组、老年组、高龄组住院病死率分别为15.0%,23.9%,31.1%,随年龄有逐渐增加的趋势(x2=7.14,P<0.01).急诊转入组、会诊转入组、术后转入组病死率分别为48.1%,33.1%,5.3%,急诊转入组病例病死率高(x2=58.04,P<0.01).结论:我院新开综合ICU死亡病例以老年组人群分布多,以男性多见,死亡原因以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多器官功能不全为主.加强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感染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的防治是我院ICU未来降低病死率应该重点主抓的环节.
作者:李喜元;尹吉东;王景民;李灯凯;王曦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