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

任雪萍

关键词:老年患者, 股骨颈骨折,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护理
摘要:股骨颈骨折常见于老年人,老年患者因骨质疏松,轻微的扭转暴力传导至股骨颈,就能引起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一种适合老年人的治疗方法,我科于2009-01~06共收治股骨颈骨折病人8例,无1例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观察治疗效果以期总结佳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早期临床及影像表现作回顾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病情重,合并症多,死亡率较同期脑梗死病人明显增多.本组病人死亡率32.5%.结论:依靠早期临床及影像表现及时发现并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立安;陈晓俊;孔双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22例体会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6-03~2009-05我科在鼻内镜辅助下在颈前胸骨切迹上横形2.0 cm处作3.0 cm长横切口对22例患者行甲状腺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8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4例.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0.3 min,出血10~30 mL,平均20.7 mL.无1例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对颈部美容效果满意.结论: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微创、美容的优点.

    作者:郭军;朱美林;谢启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Muller细胞在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

    目的:评价Muller细胞在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视网膜无灌注区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181例(362眼)非增殖期、增殖前期DR病人进行了闪光视网膜电图(ERG)、局部ERG、12、32、40赫兹闪烁光ERG检查,计算纤维指数:闪光ERG的b波幅值/12赫兹闪烁光ERG幅值.结果:非增殖期DR的32、40赫兹闪烁光ERG b波幅值位于正常低限,闪光ERG的a波幅值中度降低,为(54±9.6)μv,b波幅值正常,12赫兹闪烁光ERG幅值明显降低, 为(25.8 ± 9.4)μv,纤维指数平均为9.3±1.4,增殖前期DR的所有视网膜电反应均中度下降,闪光ERG的b波幅值为(179±19)μv, 12赫兹闪烁光ERG幅值等于(13.0±6.4)μv,纤维指数为10~16单位,平均:13.8±1.3,也就是说,有极显著增高(P<0.001).结论:纤维指数增高是视网膜缺血的共同特点,表明Muller细胞的代谢活性代偿性增高,证实其在视网膜无灌注区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刘红;高璐;谷万章;陶源;周丽霞;Zueva M. V.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肾损害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深对老年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肺心病并发肾损害的了解和重视.方法:经吸氧,消炎,止咳,化痰,活血化瘀,养阴益气,抗肺纤维化,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结果:17例经治疗后好转,尿量>400 mL/d,尿蛋白转阴,尿素氮、肌酐下降达正常水平.3例持续3~5 d无尿,拒绝透析死亡.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呼吸支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控制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消除血凝状态等综合治疗,防止肾损害的发生.

    作者:陈东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喘乐宁雾化吸入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42例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雾化吸入喘乐宁在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COPD急性发作的住院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采用吸氧、静脉滴注抗生素抗感染、茶碱类平喘、化痰、营养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每次2 mL加4 mL生理盐水,吸氧流量3 L/min,2次/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咳嗽、喘憋症状肺部干湿啰音改善(或消失)时间及疗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雾化吸入喘乐宁溶液无明显不良反应及临床禁忌证,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老年COPD急性发作常规用药之一.

    作者:孟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外伤性前房积血的护理干预

    目的:实施护理干预,预防外伤性前房积血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对83例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及时争取有效护理措施,如防止再出血,促进积血吸收,预防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等.结果:本组病例未发生并发症,视力恢复满意.结论:及时正确的护理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外伤性前房积血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石磊;伯峰;陈晨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眼挫伤黄斑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眼挫伤所致黄斑损害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图像特征.方法:对34眼眼外伤患者进行FD-OCT扫描检查.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结果:外伤眼急性期黄斑区OCT图像主要表现为: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内出血及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回复期黄斑区OCT图像主要表现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黄斑区增生膜形成、黄斑裂孔.结论:眼挫伤黄斑损害的OCT图像可以提供黄斑区解剖结构改变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对病变进行诊断及全面评估.

    作者:孙丹宇;刘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死40例护理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临床表现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和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可发生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严重类型.现将我院2002-09~2008-01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魏夫英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34例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12 h的疗效.方法:予国产尿激酶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 mL,30 min内静脉滴入.结果:34例AMI患者总再通率为70.58%,其中发病≤2 h、>2~4 h、>4~6 h、>6~12 h溶栓再通率分别为87.5%、81.8%、62.5%、42.85%;再通时间依次为(78±4)min、(98±3.0)min、(128±3.0)min、(190±4.0)min.比较≤2 h与>2~4 h溶栓再通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2~4 h、>4~6 h、>6~12 h溶栓再通时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死亡6例,占17.64%.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时间越早,冠脉再通率越高,是一种治疗AMI安全、有效,积极的抢救措施.

    作者:王欣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腹腔内出血的护理体会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aticoduodenectomy,PD)的术后并发症一直影响着手术的效果和术后病人的恢复及预后.有些并发症甚至是致命性的,如胰漏、出血等.还有些并发症很难治愈.

    作者:孙艳美;张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细菌性肺炎8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54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份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基础疗法,如吸氧、止咳药物等治疗,治疗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注射剂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头孢尼西注射剂治疗,疗程为5~7 d.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细菌性肺炎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治疗细菌性肺炎可显著缩短患者病程.

    作者:罗秀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GLU)、血清果糖胺(GSP)及糖化血红蛋白(GHb)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氧化酶法、还原法和免疫胶乳法检测了96例经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的GLU、GSP、GHb,并以健康人45例作对照.结果:DM患者空腹GLU与GSP及GH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M组空腹GLU与GHb及GSP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 0.59及0.75,DM患者GLU、GSP及GHb3者关系密切,血清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结论:若3者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作者:于晓明;胡雪峰;梁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267例急性酒精中毒的急救与护理

    目的:总结急性酒精中毒的护理心得.方法:对26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治疗观察和护理作总结分析.结果:267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均痊愈出院.

    作者:马秀红;曹国伟;王方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整体护理与护士素质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以疾病为中心思想指导下,在医生支配下执行医属,完成治疗计划,是从属型医护关系.护士对病人态度是不善交流,不听取意见,让病人绝对服从医护人员,是服从型护患关系,这样发展下去,只有被社会淘汰,适应不了21世纪的社会的需要.

    作者:张朝霞;申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近红外激光热疗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近红外激光热疗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的体内体外实验研究,评估该项技术的可行性.方法:首先对人宫颈癌Caski细胞进行近红外激光照射;再对裸鼠肿瘤模型进行近红外激光诱导照射.通过针对宫颈癌细胞的体内体外试验,观察肿瘤细胞的形态变化,肿瘤模型的病理变化以及肿瘤体积质量的变化等,从而分析该疗法的可行性和效果.结果:体内体外实验表明,宫颈癌Caski细胞及裸鼠成瘤模型经近红外激光热疗作用后,细胞明显变形、坏死,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其中4w功率组的细胞抑制率达77.04%.裸鼠种植的肿瘤出现明显坏死,其质量体积明显减小.结论:近红外激光热疗可以明显抑制人宫颈癌Caski细胞的增值,可使宫颈癌肿瘤模型体积减小,可作为宫颈癌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张阳德;曲华伟;何剪太;陈玉祥;赵劲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灯盏细辛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肾脏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肾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使用多巴胺10 mg/d静脉滴注,治疗组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40 mL/d静脉滴注.分别于用药前和用药后14 d观察病人血脂、肾功、尿蛋白等指标及病人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病人血脂、肾功、尿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除治疗组1例中途放弃治疗外,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对糖尿病肾病病人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马直勉;张卉;石越;菅丽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廊坊农村中小学结核菌感染者实行药物预防的评估

    目的:探讨化学药物预防对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结核菌感染者的效果.方法:对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学生给予预防性服药,并与未服药组的强阳性学生进行1年内结核病发病情况对照.结果:服药组1年内未发生结核病例;而对照组半年内发病率为0.8 %,1年内发病率为1.9%.结论:化学药物预防对学生结核病的发生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作者:罗丽颖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小梁切除术是减轻眼损害,促使视力恢复的佳治疗方法.闭角型青光眼以其术后并发症多,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加强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对建立友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现仅就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徐亚波;王丽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子宫肌瘤经腹肌瘤切除术与子宫切除术手术方法比较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经腹肌瘤切除术与子宫切除术两种手术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我院自2008-05~2009-12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腹手术方法,对比肌瘤切除术与子宫切除术的差异.结果:子宫切除术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术中失血量均多于肌瘤切除术,但肌瘤切除术有复发的可能.结论:针对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病例施行不同的术式收到的效果各异.

    作者:臧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咪唑安定联合芬太尼辅助高位硬膜外麻醉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辅助的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择期行乳腺手术的女性病人50例分为两组:A组单纯硬膜外麻醉组,B组硬膜外麻醉复合咪唑安定-芬太尼组,每组25例,两组均选择T3-4间隙硬膜外麻醉;B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入咪唑安定0.05 mg/kg,芬太尼1 μg/kg,于注药后1、5、10、15 min观察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变化.记录两组病人术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术中遗忘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脉搏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变化;B组有17例未记起术中情况,遗忘率为68%,与A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咪唑安定-芬太尼复合可安全用于高位硬膜外麻醉的辅助,提高病人术中舒适度,消除病人恐惧感,减轻病人应激反应,有利于病人安全平稳度过手术期,但应注意用药速度及用药剂量,防止部分病人镇静过深,出现的短暂的呼吸抑制.

    作者:刘智勇;刘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