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0例观察

杨亚洲

关键词:外科支架, 椎板间隙, 黄韧带, 出血
摘要:目的:总结经椎板间隙切除髓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经验.方法:2004~2009年收治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手术方式:全部经椎板间隙黄韧带潜行减压后摘除髓核.结果:手术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术后随访0.5~4年,平均2年.本组60例术后都获得满意疗效,神经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未见腰椎不稳等后遗症状.结论:经椎板间隙切除髓核可以减少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术后腰椎稳定,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较为先进和理想的手术方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心肌酶谱及心电图变化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心肌受损的程度.方法:选用子痫前期/子痫共75例孕产妇与同期75例正常孕产妇查心肌酶谱、心电图并做比较.结果:子痫前期和子痫组心肌酶均较正常妊娠组增高(P<0.01),心电图异常占62.67%.结论:子痫前期及子痫孕产妇有心肌损害,临床应尽早应用保护心肌药物.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耻骨后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84例

    目的:为了在前列腺摘除术中保留尿道的完整性,减少术中、术后出血及术后其他并发症.方法:耻骨后直视下保留尿道前列腺摘除术84例.结果:术中出血均<150 mL,平均手术时间70 min,术后膀胱冲洗时间1~2 d,术后随访平均18个月,均收到满意疗效.结论:该手术方法具保留了前列腺部尿道的完整性,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安全、并发症少等优点.

    作者:赵正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三通管输血在抢救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三通管输血在失血性休克急救中的应用.方法:中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常规输血组、三通管输血组,对比观察两组复苏后2 h内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尿量达到早期复苏目标的例数,统计分析达标情况.结果:三通管输血组的达标例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三通管输血大大提高了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早期复苏成功率.

    作者:张光发;林丽妍;董文琴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舒血宁注射液辅助治疗细菌性肺炎86例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治疗细菌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54例细菌性肺炎患者随机份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给予相同的基础疗法,如吸氧、止咳药物等治疗,治疗组采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注射剂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头孢尼西注射剂治疗,疗程为5~7 d.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症状,肺部啰音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细菌性肺炎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头孢尼西治疗细菌性肺炎可显著缩短患者病程.

    作者:罗秀菊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综合治疗肺尘埃沉着病合并肺心病肾损害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加深对老年肺尘埃沉着病合并慢性肺心病并发肾损害的了解和重视.方法:经吸氧,消炎,止咳,化痰,活血化瘀,养阴益气,抗肺纤维化,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结果:17例经治疗后好转,尿量>400 mL/d,尿蛋白转阴,尿素氮、肌酐下降达正常水平.3例持续3~5 d无尿,拒绝透析死亡.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肺部感染,呼吸支持,改善通气,纠正缺氧、二氧化碳潴留,积极控制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恢复有效循环血量,消除血凝状态等综合治疗,防止肾损害的发生.

    作者:陈东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坠床跌倒等意外事故的防范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病情复杂,年龄较大,住院期间周围环境的突然改变,以及疾病原因引起意识,精神,视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容易发生坠床,跌倒等意外事件.自2005~2008起,针对患者容易出现的危险因素,对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建立各项安全制度,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措施.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保证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自身安全.

    作者:吴晓蔚;王力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剖宫产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的关系

    目的:探讨周氏剖宫产术是否进行脂肪缝合与切口脂肪液化关系.方法:抽取采用周氏剖宫产术式312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切口脂肪液化等指标.结果:观察组184例,切口脂肪液化8例.对照组128例,切口脂肪液化5例.结论:两组比较腹部横切口脂肪液化与脂肪缝合无关,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建虹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新生儿黄疸79例分析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症状.引起黄疸的病因复杂,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严重者可引起核黄疸,直接威胁小儿生命,造成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为了解新生儿黄疸的常见病因,探讨不同病因的胆红素变化规律,我们把2008-01~2009-01因黄疸入院的新生儿进行了回顾性的调查.报告如下.

    作者:胡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卓乐定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对照分析

    目的:探讨卓乐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并与维思通对照.方法:将64例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卓乐定与维思通治疗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减分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卓乐定组显效率93.9%,维思通组显效率96.8%,卓乐定与维思通治疗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对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阳性及阴性症状均有良好的效果,卓乐定的不良反应小.结论:卓乐定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维思通相当,但不良反应较维思通少.

    作者:孙爱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后子宫检查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后子宫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频率3~5 MHz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68例药物流产子宫和附件做常规检查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有89.3%一次性药物成功,而对10.7%一次性药物不成功者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分析,从而指导治疗,均可提供重要依据.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药物子宫检查为理想的方法,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作者:吴艳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CT与MRI特点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CT与MRI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例CVST患者的头颅CT、MRI表现.结果:8例血栓位于上矢状窦,2例位于下矢状窦和直窦,2例累及横窦和乙状窦,2例为多窦受累,1例患者伴有皮质引流静脉及脑深部大静脉受累;9例急性病例,CT见直接和/或间接征象;MRI示5例典型病例表现为脑静脉窦内正常留空效应消失,代之以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结论:对急性CVST,头颅CT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而对于亚急性和慢性者,常规MRI的表现具有特征性,其是诊断CVST可靠的手段.

    作者:陈建廷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眼挫伤黄斑损害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眼挫伤所致黄斑损害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Frequency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图像特征.方法:对34眼眼外伤患者进行FD-OCT扫描检查.两组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结果:外伤眼急性期黄斑区OCT图像主要表现为: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色素上皮脱离、视网膜内出血及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回复期黄斑区OCT图像主要表现为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变薄、黄斑区增生膜形成、黄斑裂孔.结论:眼挫伤黄斑损害的OCT图像可以提供黄斑区解剖结构改变的重要信息,有助于对病变进行诊断及全面评估.

    作者:孙丹宇;刘红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与治疗(附8例分析)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观察治疗效果以期总结佳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早期临床及影像表现作回顾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病情重,合并症多,死亡率较同期脑梗死病人明显增多.本组病人死亡率32.5%.结论:依靠早期临床及影像表现及时发现并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作者:徐立安;陈晓俊;孔双艳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鼻内镜辅助微创甲状腺手术22例体会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2006-03~2009-05我科在鼻内镜辅助下在颈前胸骨切迹上横形2.0 cm处作3.0 cm长横切口对22例患者行甲状腺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甲状腺部分切除术8例、甲状腺腺叶切除术14例.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80.3 min,出血10~30 mL,平均20.7 mL.无1例手术并发症,所有患者对颈部美容效果满意.结论:鼻内镜辅助下颈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安全可靠,具有微创、美容的优点.

    作者:郭军;朱美林;谢启龙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联合检测血糖、血清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的意义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空腹血糖(GLU)、血清果糖胺(GSP)及糖化血红蛋白(GHb)3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以氧化酶法、还原法和免疫胶乳法检测了96例经临床确诊糖尿病患者的GLU、GSP、GHb,并以健康人45例作对照.结果:DM患者空腹GLU与GSP及GH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DM组空腹GLU与GHb及GSP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γ)分别为 0.59及0.75,DM患者GLU、GSP及GHb3者关系密切,血清GSP测定简单、实用、稳定.结论:若3者联合检测,将更有助于DM的诊断及疗效监测.

    作者:于晓明;胡雪峰;梁春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体会

    目的:提高眼科病人的健康素质,改善病人的健康,促进早日康复.方法:实行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对眼科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增长了眼睛健康的知识,消除了不良的心理状态,加速眼科手术病人的痊愈达到佳的治疗效果.结论:健康教育对眼睛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对于增强人们的爱眼意识、预防眼部疾病和配合其治疗与护理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护理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影像学技术的更新,CT、MRI的出现,证实大量腰腿痛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引起.典型病史是腰腿痛伴下肢麻木感.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因而患者在症状较重难以忍受的情况下,要求做手术,以尽快解决痛苦.

    作者:张秀珍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原发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小梁切除术是减轻眼损害,促使视力恢复的佳治疗方法.闭角型青光眼以其术后并发症多,发病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尤其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视.加强闭角型青光眼围手术期的护理,特别是心理护理对建立友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术后恢复至关重要.现仅就闭角型青光眼手术前后的护理体会进行总结.

    作者:徐亚波;王丽忠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小柴胡加黄连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效果分析

    小柴胡汤始载于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由柴胡、黄芩、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所组成.半夏、人参、甘草、大枣、生姜补中和胃,以杜内传太阴之路.此方遣药精当,配伍有度,虽治在肝胆,但又旁顾脾胃,可使枢机畅利,脾胃安和,三焦疏达,内外宣通,则半表半里之邪得解,诚为少阳枢机之剂,和解表里之良方.笔者将其加味用于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经62例患者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刘卫华;张慧 刊期: 2010年第03期

  •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128例的护理

    通过对128例肺心病临床护理的回顾,深感对其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护理的重要性.结合病例,复习文献,对肺心病患者观察护理基本内容和重点问题,尤其对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衰、肺性脑病3大并发证的观察护理及处理等进行了分析.

    作者:伊文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