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血压基底节区出血手术治疗体会

杜玉柱

关键词:高血压, 脑溢血, 外科手术, 去骨瓣减压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总结高血压基底节区脑溢血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的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分析34例去骨瓣减压手术的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死亡5例,患者出院后随访1~1.5年,完全恢复日常生活(ADLⅠ级)4例,部分生活或可独立生活(ADLⅡ级)8例需人帮助,扶拐可行走(ADLⅢ级)12例,卧文档但有意识(ADLⅣ级)4例.结论:血肿消除去骨瓣减压高血压基底节区脑溢血可提高患者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消化性溃疡并发症4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4-02~2008-11间贵州省肿瘤医院经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合并症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6例消化性溃疡中,消化道出血24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治愈.穿孔19例,1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愈,6例行修补术;行穿孔修补术8例,其中胃溃疡合并穿孔3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5例;7例治愈,死亡1例.幽门梗阻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愈.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外科手术治疗仍为重要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献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各检测1次,取其高值作为统计数据,并动态观测其变化.结果:56例重症肝炎患者,随AFP水平升高,病死率下降.结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重型肝炎临床分型无明显关系,但与AFP水平有关.

    作者:朱永朝;胡洁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290例诊断评价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病理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02~2009-04收治的29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加病理,对其中114例良性、器质性病变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子宫内膜息肉62例、萎缩宫腔58例、炎症54例、宫颈管息肉4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12例、节育器1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B超下子宫内膜<4.0 mm者宫腔内器质性病变33.3%,而≥4.0 mm者器质性病变58.6%,12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内膜均≥4.0 mm,良性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者均宫腔镜下手术1次治愈.结论:宫腔镜检查辅以病理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春红;孟盈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论肝脾不调

    肝脾为患,其病多端,其病理虽皆肝脾不调,但证候却有别.本文就肝气之亢与郁,脾气之虚与实,肝脾为病之主与从,将肝脾不调常见之肝旺乘脾、肝郁脾滞、脾虚肝贼、脾雍肝郁四证,简要论述.

    作者:佟立成;佟秉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体巩膜腔羟基磷灰石植入术临床探讨

    目的:探讨理想自体巩膜腔羟基磷灰石(HA)植入术方式.方法:16眼内容剜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30眼单纯眼球摘除术,其中25眼联合一期羟基磷灰石植入术,5眼二期植入.结果:36眼手术顺利其中眼内容剜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的16眼无早期开裂,义眼座活动度好,凸度适中,单纯眼球摘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中的15眼,羟基磷灰石(HA)暴露,前极组织较薄.结论:自体巩膜腔羟基磷灰石(HA)植入术是一种理想的义眼座成形术.

    作者:顾若姝;于雪冰;熊壮;梁斗立;愈佳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整合素β-1对绒毛膜癌细胞耐药的影响

    目的:探讨耐药绒毛膜癌细胞粘附分子β-1整合素的表达以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寻找逆转耐药的途径.方法:采用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ER及耐足叶乙甙细胞株JEG,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绒癌细胞和耐药细胞β-1整合素的表达;MTT法、TUNEL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敏感细胞JER、耐药细胞JEG中均有β-1整合素的表达,但耐药细胞的β-1整合素表达总体水平高于敏感细胞(P<0.01);在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中加入纤维粘连蛋白FN其凋亡率与未结合FN的细胞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在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中加入抗β-1整合素抗体阻断细胞与β-1整合素的结合,同时加入纤维粘连蛋白FN,其凋亡率与只加入FN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耐药绒癌细胞β-1整合素表达增加,成为耐药表型;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产生耐药;阻断其作用可以逆转肿瘤耐药.

    作者:孟盈盈;李春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于9点至12点角膜缘后作6~8 mm巩膜隧道切口,撕囊或截囊后以晶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注吸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 d视力:12眼<0.05,68眼≥0.05~<0.3,40眼视力≥0.3;术后1mo复查时视力6眼<0.05,71眼≥0.05~<0.3,43眼≥0.3.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结论: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率高,视力恢复良好.

    作者:赵福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议医院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

    期刊文献信息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连续性强、及时反映出各领域新的信息,它是医护人员、科研人员临床实践、科研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源的主体,是所有文献中利用多、信息价值高的一种文献.但由于医院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 影响了期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需要优化期刊管理, 提高期刊利用率, 充分发挥期刊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大效用.

    作者:施玉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与治疗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AM)的临床资料以指导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AM446例临床资料.结果:446例AM患者占同期妇科子宫切除的18.9%;平均年龄为(39.5±2.5)岁.90.6%为经产妇,82.5%有刮宫、人流术史,14.6%有剖宫产史.86.1%患者因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就诊,术前平均血红蛋白为(108.7±5.1)g/L,贫血者33.4%.75.1%有痛经,中、重度痛经占71.9%;性交痛者占15.7%.术前86.6%患者子宫增大.临床诊断符合率为51.2%;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3.1%;血CA125测定阳性率63.1%.病理证实40.4%合并子宫肌瘤,48.2%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发现51.5%患者子宫及双附件与周围肠管或大网膜粘连.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392例开腹手术,43例腔镜下手术,30例行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11例经阴道手术.腺肌瘤剔除术16例(腔镜下手术13例),子宫楔型切除24例(腔镜下手术17例),单纯子宫切除术146例,子宫切除+单侧附件切除228例,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32例.38例AM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曾内美通或米非司酮或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其中28例达3个月以上,24例痛经症状缓解或消失,23例停药2~3个月经周期痛经复发,月经过多者9例停药3个月经周期内月经量未增多.结论:刮宫、人流术、经产妇易患AM;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较痛经常见;病史询问、妇科检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血CA125测定有助诊断.子宫切除仍为主要手术方式,保留子宫及腹腔镜手术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于飞;刘正蓉;张玉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左心衰竭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对策.方法:对68例住院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左心衰竭在老年人中多见,在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中感染多见,其次为急性血压升高、排便用力及快速心律失常,病因以冠心病多见,高血压心脏病次之.结论: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并针对病因、消除诱因,可减少病死率.另外,提示对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尽量控制血压,冠心病应控制心绞痛,及早发现急性左心衰竭的先兆,可减少病死率.

    作者:席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鼓膜穿孔的致病原因与治疗措施(附254例分析)

    目的:总结鼓膜穿孔的形成原因与治疗措施,探讨治疗鼓膜穿孔的临床经验,减少给人带来的听力损害.方法:选择312鼓膜穿孔,根据患者的耳部病症进行观察鉴定,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鼓膜穿孔.结果:共确定254例患者鼓膜出现穿孔,经过观察,鼓膜孔形状多数为呈裂隙状、三角形、不规则形和圆形等,254例患者耳膜穿孔全部是由于外伤原因所致.结论:鼓膜穿孔对使人的听力下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我们需要做好与预防工作,避免因外界原因导致鼓膜穿孔.

    作者:黄辉;杜宝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气管导管气囊适当压力持续充气方法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探讨

    目的:探讨气管导管气囊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充气方法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ICU 60例机械通气(48 h以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气管导管气囊以适当压力持续充盈充气方法;对照组对气管气囊定时(充气-放气-再充气)循环充放气方法观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差异.结果:实验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3例;对照组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13例.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管导管气囊持续保持适当的压力充盈的充气方法可有效减少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

    作者:罗华;赵雪颜;林丛花;徐小彭;陈志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开颅术后吸收热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手术后吸收热的退热疗效.方法:按我院神经外科自然病区随机分为两组,对颅脑手术后患者分别用醒脑静注射液(醒脑静组,8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9例)治疗,比较2组退热幅度和退热疗效.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组退热幅度、退热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手术后吸收热有确切的退热作用,退热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其临床主要症状.

    作者:张泽舜;沈有碧;谭齐家;黄涛;隋立森;罗小川;韩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ERCP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创始于1968年,1973年引入我国,经过近年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其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迪氏括约肌切开术(EST),胆、胰管取石,内支架置入,鼻胆引流等技术使ERCP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少、可重复使用的诊疗技术.但是ERCP的广泛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防治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潘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提高护士素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护患矛盾的增加是人们维权意识增强的一个体现,也是医疗机构首先要重视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士素质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作者:董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多药联用治疗霉菌性角膜溃疡2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霉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根据病人经济情况随机分成3组,A组8例,应用斯皮仁诺+碘酊烧灼+达克宁霜点眼;B组8例,应用达克宁霜、制霉菌素混合点眼+碘酊烧灼+斯皮仁诺口服;C组9例,应用大扶康+斯皮仁诺+碘酊烧灼治疗.结果:A组好转3例,无效2例并行眼球摘除,治愈3例.B组治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C组治愈2例,好转5例,无效2例.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药物不能控制真菌感染,则早期行角膜移植.

    作者:于雪冰;梁斗立;顾若姝;熊壮;夏凤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附46例分析)

    目的:讨论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对46例重征子痫前期患者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个组别,根据器官受累情况比较分析后结果.结果:早发型组器官受累77.78%;晚发型组发生器官受累53.57%.在伴有器官受累者中,早发型患者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7.14%;在晚发型患者中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6.67%.结论:积极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贝为武;黄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议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与治疗(附197例临床分析)

    目的:在对脑出血患者进行病情诊断后,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措施,帮助病人尽快恢复健康,减少死亡率.方法:选择197例脑出血病例,根据翻阅患者相关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探讨.结果:在医生和护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153例脑出血患者治愈,恢复了正常生活.结论:与其他脑血管病的鉴别相比,由于脑出血与脑梗死在治疗上有所不同,因此两者鉴别很重要.在进行准确的鉴别后需要对病人实施有效的诊断方法,促进其恢复健康.

    作者:饶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白藜芦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腹腔巨噬细胞(PM)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中的作用,并观察白藜芦醇(Res)对SAP大鼠PM功能的影响.方法:3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SAP组和Res组3组.制模后4、12 h剖杀大鼠.分离PM并培养24 h.RT-PCR法检测PM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和白介素-1β(IL-1β)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的水平.取胰腺组织行HE染色及病理学评分.结果:与SAP组比较,Res组胰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SAP组PM中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均高于SO组(P<0.001);与SAP组比较,Res组PM中TNF-αmRNA和IL-1βmRNA的表达、细胞培养液及血清中TNF-α和IL-1β水平明显下降(P<0.001),但仍高于SO组(P<0.05).结论:PM在SAP发病机制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Res能显著减轻SAP时胰腺组织损伤,其机制与抑制PM功能,从而抑制TNF-α和IL-1β的分泌有关.

    作者:王烜;邓明明;夏国栋;张留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川芎嗪加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自2006~2008年应用川芎嗪加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4例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忠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