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瑜
肝硬化是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反复作用损害肝脏,引起的一种慢性肝脏疾病.由于慢性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引起机体多脏器发生一系列变化.严重者可出现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难以治愈.给患者生命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尤其是发生自发性腹膜炎、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时有可能危及生命.患者在身心上承受很大痛苦.因此积极治疗的同时,还需有效的护理,以改善病人的不适和缓解病人的压力.我科从2007-01~2007-12共收治肝硬化病人67例,现就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康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环节要点.方法:国内外文献回顾结合16例病例临床分析.结果:16例患者多于戒毒后4 d至2周内起病,临床表现以淡漠、构音障碍、反应迟钝、走路不稳为主,并出现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改变.头颅MRI病灶均累及小脑半球(100%),累及脑叶白质者14例(87.5%),内外囊者7例(43.7%),脑干部4例(25%),胼胝体部3例(18.8%),齿状核等灰质核团被累及者6例(37.5%).病灶不被强化.CSF化验无明显异常.给予脱水及对症治疗之后,14例好转出院,1例无变化,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多于戒毒后亚急性起病,以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受损症状要临床表现,病灶主要累及小脑半球,大脑皮层,胼胝体等部位白质,灰质核团可以受累,病变在MRI上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临床注意与大面积脑梗塞、多发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及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等疾病鉴别,治疗方法无特殊,预后一般尚佳.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伊春市林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伊春市南岔、带岭、朗乡、五营区的35~74岁的常住(5年及以上)居民6 000名为调查对象样本,通过测量血压及由专业培训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8.9%,标化患病率为22.9%(标化采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伊春市人口构成).其中男性为24.6%,女性为21.2%,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结论:伊春市林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与我国其他城市高血压发病率持平,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知晓率及血压控制率.
作者:金鹏;李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常规在临床诊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症、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诊断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检查血常规时发现特殊1例:EDTA-K2抗凝血红细胞快速凝集,仪器难以检测,查阅病人病例如下.
作者:陈众;张小方;崔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自2006~2008年应用川芎嗪加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4例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忠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霉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根据病人经济情况随机分成3组,A组8例,应用斯皮仁诺+碘酊烧灼+达克宁霜点眼;B组8例,应用达克宁霜、制霉菌素混合点眼+碘酊烧灼+斯皮仁诺口服;C组9例,应用大扶康+斯皮仁诺+碘酊烧灼治疗.结果:A组好转3例,无效2例并行眼球摘除,治愈3例.B组治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C组治愈2例,好转5例,无效2例.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药物不能控制真菌感染,则早期行角膜移植.
作者:于雪冰;梁斗立;顾若姝;熊壮;夏凤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肾结石患者彩超引导下定位穿刺,经皮肾镜取石.结果:42例患者超声引导下均1次穿刺成功.41例患者1次性手术取石成功,占97.8%,1例鹿角形结石1次手术残留,占2.2%.没有明显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彩超引导在经皮肾镜取石术中定位准确,术中监测,及时评价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单诗山;吴邦骐;李洪霞;刘银梅;马强;许丽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五重散对阳离子化牛血清蛋白(C-BSA)肾病大鼠肾小球Nephrin mRNA、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多次腹腔注射C-BSA建立C-BSA肾病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成五重散高剂量组(TCM1)、低剂量组(TCM2),雷公藤多甙片组(GTW),模型组,并设空白对照组,每组各7只,观察各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蛋白、血脂、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 mRNA、VEGF mRNA表达.结果:五重散能减少C-BSA肾病大鼠蛋白尿,与模型组相比(P<0.01),能够上调Nephrin mRNA 表达和减少VEGFmRNA表达,降低血脂,升高血浆白蛋白.结论:五重散对C-BSA模型大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表现为减少蛋白尿,改善血脂状况,恢复足细胞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分布,逆转足细胞病变.
作者:郑佳新;张春戬;郭巍;李莹;李喜伟;高恩宇;刘锋;赵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液透析病人需要在肢体上建立2条通路,以便引血和回血用.多数建立在上肢肘部较粗的静脉和同侧动静脉内瘘.这就要求此肢体不能随意活动,必须保持相对不动的位置.但由于透析时间较长,一般4~5 h,病人难免会变换体位或睡觉,如突然弯曲穿刺侧肢体,很容易造成穿刺针刺破血管,形成皮下血肿.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影响透析的正常进行.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发生,自制了简易上肢制动装置.
作者:李兵;刘丽燕;关荣华;李国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方法:采用沙利度胺联合不同的化疗方案治疗4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对这两种治疗方案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发现,虽然VAD组得总有效率高于MP组,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D组的部分缓解率(69.57%)明显高于MP组的部分缓解率(39.1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沙利度胺联合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具有副作用少、耐受性好,方便迅速、价格低廉、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雪莲;张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手术后吸收热的退热疗效.方法:按我院神经外科自然病区随机分为两组,对颅脑手术后患者分别用醒脑静注射液(醒脑静组,85例)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89例)治疗,比较2组退热幅度和退热疗效.结果:醒脑静注射液组退热幅度、退热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对颅脑手术后吸收热有确切的退热作用,退热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其临床主要症状.
作者:张泽舜;沈有碧;谭齐家;黄涛;隋立森;罗小川;韩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基层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与普通药物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30例)和普通药物治疗对照组(38例).卒中单元组按标准要求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病房组按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在各阶段的临床疗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NIHSS)、生活能力(BI)、社会功能(OHS)无显著性差别,在治疗1个月后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基层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普通药物治疗脑卒中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层卒中单元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率及减少致残率.
作者:陈映;王文闻;周艳;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鼓膜穿孔的形成原因与治疗措施,探讨治疗鼓膜穿孔的临床经验,减少给人带来的听力损害.方法:选择312鼓膜穿孔,根据患者的耳部病症进行观察鉴定,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鼓膜穿孔.结果:共确定254例患者鼓膜出现穿孔,经过观察,鼓膜孔形状多数为呈裂隙状、三角形、不规则形和圆形等,254例患者耳膜穿孔全部是由于外伤原因所致.结论:鼓膜穿孔对使人的听力下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我们需要做好与预防工作,避免因外界原因导致鼓膜穿孔.
作者:黄辉;杜宝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骨折内固定是指采用手术开放复位后用一定的材料将骨折端维持对位的一种技术,是创伤骨科中常用的手术之一[1].内固定术可使手法不能整复的骨折移位和关竹脱位达到解剖眨位,有效的内固定可以防止骨断端的再移位,避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的功能得以良好的恢复.由于骨折切开内固定技术能使骨折复位,恢复血供,符合生物力学要求并可使骨折附近主动无痛活动,从而使受伤肢体迅速恢复.对椎体骨折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来说,选择良好的器材进行骨折内固定术也将有利于病人的康复[2].由于对骨折治疗观念上的改变,骨折内固定术已广泛应用于四肢及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
作者:郎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讨论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对46例重征子痫前期患者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个组别,根据器官受累情况比较分析后结果.结果:早发型组器官受累77.78%;晚发型组发生器官受累53.57%.在伴有器官受累者中,早发型患者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7.14%;在晚发型患者中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6.67%.结论:积极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贝为武;黄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幽门螺杆菌(Hp)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证实,根除Hp可使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并降低溃疡病的复发率[1,2].Hp与飞行人员十二指肠溃疡同样密切相关[3],但根除Hp后,溃疡复发和Hp阳转的长期随访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根除Hp后对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及Hp阳转的长期影响.
作者:钟学军;吴桂云;高燕;潘伟恩;孟宪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理想自体巩膜腔羟基磷灰石(HA)植入术方式.方法:16眼内容剜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30眼单纯眼球摘除术,其中25眼联合一期羟基磷灰石植入术,5眼二期植入.结果:36眼手术顺利其中眼内容剜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的16眼无早期开裂,义眼座活动度好,凸度适中,单纯眼球摘除术联合羟基磷灰石植入术中的15眼,羟基磷灰石(HA)暴露,前极组织较薄.结论:自体巩膜腔羟基磷灰石(HA)植入术是一种理想的义眼座成形术.
作者:顾若姝;于雪冰;熊壮;梁斗立;愈佳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创始于1968年,1973年引入我国,经过近年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其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迪氏括约肌切开术(EST),胆、胰管取石,内支架置入,鼻胆引流等技术使ERCP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少、可重复使用的诊疗技术.但是ERCP的广泛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防治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潘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概括了近十五年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着重从针灸的止痛、治疗和改善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方面作了总结.
作者:张俊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脾为患,其病多端,其病理虽皆肝脾不调,但证候却有别.本文就肝气之亢与郁,脾气之虚与实,肝脾为病之主与从,将肝脾不调常见之肝旺乘脾、肝郁脾滞、脾虚肝贼、脾雍肝郁四证,简要论述.
作者:佟立成;佟秉权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