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常规查出冷凝集综合征1例

陈众;张小方;崔尧

关键词:血常规, 冷凝集, 血液系统疾病, 血红细胞, 临床诊疗, 恶性肿瘤, 诊断, 仪器, 炎症, 抗凝, 检查, 检测, 监测, 病人, 病例
摘要:血常规在临床诊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症、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诊断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检查血常规时发现特殊1例:EDTA-K2抗凝血红细胞快速凝集,仪器难以检测,查阅病人病例如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测定硝本地平胶丸中硝本地平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查并建立测定硝本地平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ODS3柱(250 mm×4.60 mm,5 μm),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 g,加水1 000 mL溶解后用磷酸调pH=3.0)加辛烷磺酸钠适量,摇匀(65:35:3:0.13 g=V:V:V:W)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硝本地平的线性范围为4-100 μg/mL(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51%.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测定硝本地平胶丸的含量.

    作者:李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重症肝炎患者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AFP:入院时、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各检测1次,取其高值作为统计数据,并动态观测其变化.结果:56例重症肝炎患者,随AFP水平升高,病死率下降.结论:急性、亚急性与慢性重型肝炎临床分型无明显关系,但与AFP水平有关.

    作者:朱永朝;胡洁丽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伊春市林区高血压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伊春市林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伊春市南岔、带岭、朗乡、五营区的35~74岁的常住(5年及以上)居民6 000名为调查对象样本,通过测量血压及由专业培训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岁以上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为28.9%,标化患病率为22.9%(标化采用2000年全国第5次人口普查伊春市人口构成).其中男性为24.6%,女性为21.2%,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结论:伊春市林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与我国其他城市高血压发病率持平,应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来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知晓率及血压控制率.

    作者:金鹏;李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天麻素胶囊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分析

    本研究应用天麻素胶囊治疗偏头痛患者50例,取得很好的疗效.现在将其疗效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郭枫;段文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手术室感染管理

    手术室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其感染的控制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患者手术的成败.若手术感染后轻者病人费用增加,住院时间延长,重者可危及生命.而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与管理不仅取决与医院设计的硬件程度也能体现出这个医院的管理水平,现在结合医院控制感染管理的一些措施,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冯晓玲;张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0例疗效观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90%以上为病毒感染,在儿科门诊就诊患儿中占很大比例,至今尚无特效药物.2008-01~2009-02,采用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0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智敏;张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运用速避凝治疗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脐周速避凝注射液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除了6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淤斑外,其他患者没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且所有患者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部分患者疼痛消失,经心电图检查ST-T也逐渐回复等电位线.结论:使用合适的药物和相应的护理,对于治疗急性心机梗死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张慧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长效止痛剂复方亚甲蓝在肛门疾病术后镇痛的疗效

    由于肛门局部的血管神经非常丰富及敏感性很高,所以肛门疾病术后及换药均能引起剧烈疼痛,为减轻疼痛临床采用复方亚甲蓝长效止痛剂应用肛门痛术后镇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郑培臣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ERCP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创始于1968年,1973年引入我国,经过近年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其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迪氏括约肌切开术(EST),胆、胰管取石,内支架置入,鼻胆引流等技术使ERCP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少、可重复使用的诊疗技术.但是ERCP的广泛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防治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潘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120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疗效及并发症.方法:白内障患者120例(120眼)于9点至12点角膜缘后作6~8 mm巩膜隧道切口,撕囊或截囊后以晶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注吸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 d视力:12眼<0.05,68眼≥0.05~<0.3,40眼视力≥0.3;术后1mo复查时视力6眼<0.05,71眼≥0.05~<0.3,43眼≥0.3.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结论:白内障患者施行小切口无缝线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成功率高,视力恢复良好.

    作者:赵福增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骨创伤治疗仪在创伤性骨折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骨创伤治疗仪在创伤性骨折中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创伤性骨折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治疗组加用骨创伤治疗仪治疗,治疗时间每次40 min,1次/d,10 d为1疗程,共4个疗程.结果:骨折愈合时间:治疗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骨创伤治疗仪能明显加快骨的愈合速度,缩短骨折的愈合时间.

    作者:唐传中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新时期斜视发病现状与与临床治疗

    斜视病因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手术治疗是矫正斜视的主要方法,手术目的是改善视功能或改善病人外观,使病人生活得更好.临床上除了完全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戴镜可以使斜视全部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基本都需要手术矫正.

    作者:赵瑞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72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孕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次之是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以PAT多见,当PLT≤50×109/L有出血倾向,尤其是血小板降到20×109/L 以下即使无出血倾向,应到血液科进行检查和治疗.

    作者:冉利梅;宋鸿碧;容晓婷;莫慧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肝癌患者经化疗后的治疗探讨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经化疗后促进康复的有效方法,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措施,帮助其恢复健康.方法:对212例肝癌疑似病例进行身体检查,采用甲胎蛋白(AFP)、影像学检查B超和CT肝扫描诊断方式对病例进行诊断.结果:经过诊断后由于患者AFP高于正常值且影像学检查异常,共有174被确诊为肝癌患者,需要进行肿瘤化疗手术.结论:肝癌是死亡率极高的癌症病种之一,患者被确诊为癌症之后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医生在治疗期间应与患者多沟通,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避免造成患者病情加重而导致死亡.

    作者:林燕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改良式小切口胆囊切除术150例分析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 MC)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应用普通器械、小切口胆囊器械和腹腔镜电钩及深部打结推线器完成胆囊切除,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共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150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所用操作器械及方法各异,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出血少、安全高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异物残留,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黄俊刚;吴伟;段小刚;李敏;杨鹏;赵克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川崎病胸部CR诊断

    目的:分析KD胸部CR片,以提高对其胸部CR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2例KD患儿胸部CR.结果:12例KD胸部CR有异常改变者10例:肺纹理增多、增重,边缘紊乱模糊6例;中下肺野沿肺纹理散在分布多发斑片状浸润小病灶阴影3例;右肺门结节影1例;心影增大4例.结论:KD的胸部CR可以显示肺纹理增多,斑片状浸润,肺门淋巴结的肿大以及心影增大.胸部CR有改变者,提示全身血管炎广泛,冠状动脉的受累可能性亦较大,故胸部CR可有助于早期估计冠状动脉受累和指导治疗.

    作者:尚敏;李锦霞;张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皮脂腺囊肿的超声特征(附52例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肿物,质软,探头加压可变形,边界清晰光滑,有完整的包膜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有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密集点状或粗颗粒状,大体病理呈豆腐渣样.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皮脂腺囊肿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马强;崔瑾;单诗山;李洪霞;吴邦骐;许丽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概括了近十五年针灸在恶性肿瘤治疗过程中的应用,着重从针灸的止痛、治疗和改善放化疗后的毒副反应方面作了总结.

    作者:张俊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体位对无痛人流后苏醒时间的影响

    目的:观察不同体位对人工流产后麻醉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18~35周岁门诊预约人流手术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观察组(Ⅱ组),Ⅰ组于手术结束后摇动手术台使病人呈半卧截石位姿势,Ⅱ组于术后仍保持术中的截石位,记录手术结束至病人可呼之睁眼的时间.结果: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0.05).结论:术后半卧截石位有助于缩短病人苏醒时间,加快手术台的周转.

    作者:刘丽英;王景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超声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的超声探查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经超声直接或间接提示为急性阑尾炎的病例数为121例,诊断准确率为80.67%;漏诊29例,漏诊率为19.33%.结论:超声为一种安全可靠、实用快捷、无创性的检查,在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作为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殷林亮;邓学东;徐兆臻;乐林山;刘会秀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