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俊刚;吴伟;段小刚;李敏;杨鹏;赵克勤
血常规在临床诊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症、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诊断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检查血常规时发现特殊1例:EDTA-K2抗凝血红细胞快速凝集,仪器难以检测,查阅病人病例如下.
作者:陈众;张小方;崔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讨论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对46例重征子痫前期患者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个组别,根据器官受累情况比较分析后结果.结果:早发型组器官受累77.78%;晚发型组发生器官受累53.57%.在伴有器官受累者中,早发型患者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7.14%;在晚发型患者中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6.67%.结论:积极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贝为武;黄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病人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住院肺癌患者死亡病例临床资料.结果:肺部感染已成为晚期肺癌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进行抗肿瘤治疗、3个部位以下转移及无胸水患者的生存期较未抗肿瘤治疗、3个部位以上转移及有胸水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控制晚期肺癌患者的肺内感染、早期发现多器官转移及胸腔积液的有效治疗可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相对延长生存期.
作者:刘寅;陈慧莉;沈吉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单角子宫系一侧副中肾管正常发育形成,约65%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对于这种晚期妊娠畸形子宫,由于宫腔轴向,宫腔形态发生变化,宫腔相对狭小,胎儿在宫腔内活动受限,胎位异常发生律高.畸形子宫由于宫颈,宫体肌肉发育不良,神经分布不均匀引起子宫不协调收缩,易出现胎膜早破,早产,产程停滞子宫破裂,产后出血等产科并发症.现将收治1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媛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基层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与普通药物治疗脑卒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卒中单元治疗组(30例)和普通药物治疗对照组(38例).卒中单元组按标准要求治疗和康复训练;普通病房组按常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人在各阶段的临床疗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NIHSS)、生活能力(BI)、社会功能(OHS)无显著性差别,在治疗1个月后卒中单元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结论:基层卒中单元模式下综合治疗的临床疗效与普通药物治疗脑卒中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基层卒中单元模式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率及减少致残率.
作者:陈映;王文闻;周艳;黄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支气管异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常见.据统计,异物停留于下叶支气管远比上叶支气管多,右侧主支气管远比左侧主支气管多.这是因为右主支气管几乎为器官的直接延伸,管径大而直,气流量也较大,故异物多进入右下叶支气管内.
作者:王伟;李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和分析神经科护士腰背痛相关因素,探讨相应的对策,以促进神经科护士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我院50名神经科护士进行腰背痛的问卷调查.结果:神经科护士腰背痛总发病率为80.0%,其中工作<3年的护士为68.4%,3~6年的护士为80.0%,≥7年的护士为90.5%(P<0.05).结论:神经科护士是患腰背痛的高危人群.通过加强工作技能培训,坚持体育锻炼,合理的组织管理等对策,能够降低神经科护士腰背痛的发病率.
作者:陈燕;沈韵;翁雪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析急性心肌梗死运用速避凝治疗的疗效及临床护理.方法:对3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脐周速避凝注射液注射治疗.结果:治疗后,除了6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淤斑外,其他患者没出现任何不良反应,且所有患者治疗后疼痛明显减轻部分患者疼痛消失,经心电图检查ST-T也逐渐回复等电位线.结论:使用合适的药物和相应的护理,对于治疗急性心机梗死有很大的作用.
作者:张慧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某厂职工高血压患病情况,为高血压的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厂在职职工1 650人体检中高血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各年龄组检出率及血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315人,检出率为18.8%.其中男性高血压检出率为23.77%,女性检出率为5.08%,二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年龄增长男性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呈上升趋势(P<0.05).将调查人群分为高血压组及血压正常两组,调查结果显示两组体重指数有显著差别(24.68±3.07 vs 23.73±3.02,P<0.05);高血压组年龄显著高于血压正常组(44.96±8.92 vs 35.55±6.87,P<0.05),高血压组家族史、吸烟的阳性率高于非高血压组,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加强对职工健康教育及生活习惯的干预,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以提高职工健康水平.
作者:丁伟;王永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经静脉治疗(化疗、胃肠外营养、血液净化),血液动力学检测,标本收集,甚至用于胸腔积液引流,心包穿刺引流,外周静脉置入等领域,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随之而来的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也随之增加,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作者:李喜元;尹吉东;丛洪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并发症的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4-02~2008-11间贵州省肿瘤医院经确诊的消化性溃疡合并症患者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6例消化性溃疡中,消化道出血24例,行胃大部切除术后治愈.穿孔19例,1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愈,6例行修补术;行穿孔修补术8例,其中胃溃疡合并穿孔3例,十二指肠溃疡合并穿孔5例;7例治愈,死亡1例.幽门梗阻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治愈.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穿孔和幽门梗阻,外科手术治疗仍为重要及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陈献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inilaparotomy Cholecystectomy, MC)手术方法和技巧.方法:应用普通器械、小切口胆囊器械和腹腔镜电钩及深部打结推线器完成胆囊切除,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共完成小切口胆囊切除150例.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所用操作器械及方法各异,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出血少、安全高效,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异物残留,利于术后康复.
作者:黄俊刚;吴伟;段小刚;李敏;杨鹏;赵克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环节要点.方法:国内外文献回顾结合16例病例临床分析.结果:16例患者多于戒毒后4 d至2周内起病,临床表现以淡漠、构音障碍、反应迟钝、走路不稳为主,并出现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改变.头颅MRI病灶均累及小脑半球(100%),累及脑叶白质者14例(87.5%),内外囊者7例(43.7%),脑干部4例(25%),胼胝体部3例(18.8%),齿状核等灰质核团被累及者6例(37.5%).病灶不被强化.CSF化验无明显异常.给予脱水及对症治疗之后,14例好转出院,1例无变化,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多于戒毒后亚急性起病,以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受损症状要临床表现,病灶主要累及小脑半球,大脑皮层,胼胝体等部位白质,灰质核团可以受累,病变在MRI上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临床注意与大面积脑梗塞、多发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及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等疾病鉴别,治疗方法无特殊,预后一般尚佳.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症(AM)的临床资料以指导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AM446例临床资料.结果:446例AM患者占同期妇科子宫切除的18.9%;平均年龄为(39.5±2.5)岁.90.6%为经产妇,82.5%有刮宫、人流术史,14.6%有剖宫产史.86.1%患者因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就诊,术前平均血红蛋白为(108.7±5.1)g/L,贫血者33.4%.75.1%有痛经,中、重度痛经占71.9%;性交痛者占15.7%.术前86.6%患者子宫增大.临床诊断符合率为51.2%;经阴道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3.1%;血CA125测定阳性率63.1%.病理证实40.4%合并子宫肌瘤,48.2%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发现51.5%患者子宫及双附件与周围肠管或大网膜粘连.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其中392例开腹手术,43例腔镜下手术,30例行保留子宫的手术方式,11例经阴道手术.腺肌瘤剔除术16例(腔镜下手术13例),子宫楔型切除24例(腔镜下手术17例),单纯子宫切除术146例,子宫切除+单侧附件切除228例,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32例.38例AM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前曾内美通或米非司酮或雌孕激素类药物治疗,其中28例达3个月以上,24例痛经症状缓解或消失,23例停药2~3个月经周期痛经复发,月经过多者9例停药3个月经周期内月经量未增多.结论:刮宫、人流术、经产妇易患AM;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较痛经常见;病史询问、妇科检查、联合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血CA125测定有助诊断.子宫切除仍为主要手术方式,保留子宫及腹腔镜手术有增多的趋势.
作者:于飞;刘正蓉;张玉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性检查和操作的增多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加,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黄湘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期刊文献信息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连续性强、及时反映出各领域新的信息,它是医护人员、科研人员临床实践、科研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源的主体,是所有文献中利用多、信息价值高的一种文献.但由于医院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 影响了期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需要优化期刊管理, 提高期刊利用率, 充分发挥期刊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大效用.
作者:施玉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斜视病因不同、类型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手术治疗是矫正斜视的主要方法,手术目的是改善视功能或改善病人外观,使病人生活得更好.临床上除了完全由远视眼调节过度、辐辏过强引起的调节性内斜,戴镜可以使斜视全部矫正外,其他各类斜视基本都需要手术矫正.
作者:赵瑞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优越性、疗效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57例四肢骨折.结果:57例病例均获8~24个月随访,平均13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3~13个月,平均5.3个月.结论: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骨折愈合快,特别适用于软组织损伤严重、污染重的开放性四肢骨折.
作者:王广宏;魏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总结异维A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在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中的作用.方法:48例中,男39例,女9例,45例通过取疣组织作涂片用帕氏(PaPanicolaou)染色确诊,3例通过免疫组化法确诊,其中1例通过PCR、HPV、DNA扩增进一步证实.患者口服异维A酸胶丸(上海延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 mg,2次/d;同时给予重组α-2b干扰素300万u,每晚睡前肌注1支,口服扑热息痛1片,连注射15次以后改为隔日1次,连用4个月(期间停用扑热息痛片).结果:异维A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总有效率79.2%.结论:异维A酸联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复发性尖锐湿疣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作者:顾德伦;李记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宫腔镜联合病理对绝经后子宫出血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对我院2003-02~2009-04收治的290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加病理,对其中114例良性、器质性病变患者宫腔镜手术治疗.结果:子宫内膜息肉62例、萎缩宫腔58例、炎症54例、宫颈管息肉4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38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及子宫内膜癌12例、节育器14例、子宫黏膜下肌瘤6例.B超下子宫内膜<4.0 mm者宫腔内器质性病变33.3%,而≥4.0 mm者器质性病变58.6%,12例子宫内膜癌及癌前病变患者内膜均≥4.0 mm,良性子宫内膜器质性病变者均宫腔镜下手术1次治愈.结论:宫腔镜检查辅以病理是诊断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李春红;孟盈盈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