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喜元;尹吉东;丛洪良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0.5%氟康唑滴眼液每2 h 1次滴眼,0.2%氟康唑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用药5~7 d,0.5 mL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阿托品散瞳,角膜营养滴眼液滴眼,隔日1次,并刮除病变区坏死组织、分泌物及角膜上皮,用10%碘酊烧灼创面,隔日1次.结果:治愈25只眼(44.64%),好转19只眼(33.92%),无效12只眼(21.43).结论: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经济、方便、疗效较好的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丁磊;陈为花;赵恩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了解我院中成药在门诊的使用情况.方法:随极抽取我院门诊处方,每月5 d(除外星期六、星期日2 d)进行统计,按金额排序法并结合DDDS对中成药使用情况全面分析.结果:总体上品种、金额分布较为合理.结论:通过正确的统计分析,掌握中成药的使用的频度和金额,为科室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马少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介入性检查和操作的增多以及抗生素的大量应用导致耐药菌群日益增加,医院感染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公共卫生难题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医务人员的双手是致病菌传播的主要媒介.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黄湘予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对策.方法:对68例住院的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左心衰竭在老年人中多见,在急性左心衰竭的诱因中感染多见,其次为急性血压升高、排便用力及快速心律失常,病因以冠心病多见,高血压心脏病次之.结论:及时发现、诊断、治疗并针对病因、消除诱因,可减少病死率.另外,提示对高血压患者平时应尽量控制血压,冠心病应控制心绞痛,及早发现急性左心衰竭的先兆,可减少病死率.
作者:席朝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病人死亡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住院肺癌患者死亡病例临床资料.结果:肺部感染已成为晚期肺癌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进行抗肿瘤治疗、3个部位以下转移及无胸水患者的生存期较未抗肿瘤治疗、3个部位以上转移及有胸水患者的生存期明显延长.结论:控制晚期肺癌患者的肺内感染、早期发现多器官转移及胸腔积液的有效治疗可提高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相对延长生存期.
作者:刘寅;陈慧莉;沈吉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血常规在临床诊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监测疾病的发生、发展.对炎症、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的诊断都有重要的作用.在检查血常规时发现特殊1例:EDTA-K2抗凝血红细胞快速凝集,仪器难以检测,查阅病人病例如下.
作者:陈众;张小方;崔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分析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52例皮脂腺囊肿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皮脂腺囊肿声像图均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回声肿物,质软,探头加压可变形,边界清晰光滑,有完整的包膜回声,肿物后方回声有增强,内部回声不均匀,呈密集点状或粗颗粒状,大体病理呈豆腐渣样.彩色多普勒血流(CDFI)显示:肿物周边及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皮脂腺囊肿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
作者:马强;崔瑾;单诗山;李洪霞;吴邦骐;许丽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创始于1968年,1973年引入我国,经过近年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其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迪氏括约肌切开术(EST),胆、胰管取石,内支架置入,鼻胆引流等技术使ERCP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少、可重复使用的诊疗技术.但是ERCP的广泛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防治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潘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拟方药:党参10 g、黄芪10 g、白术10 g、茯苓10 g、炙甘草3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0 g、制首乌10 g、仙茅10 g、仙灵脾10 g、陈皮5 g、牛膝10 g、制香附10 g.结合临床证加减.结果:28例患者中,排卵正常,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的20例,症状改善有月经来潮,无排卵现象的6例,服药后无月经来潮的2例,均为大年龄的.治愈率71.4%.结论:中药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疗效显著.
作者:黄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90%以上为病毒感染,在儿科门诊就诊患儿中占很大比例,至今尚无特效药物.2008-01~2009-02,采用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30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李智敏;张冬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总结鼓膜穿孔的形成原因与治疗措施,探讨治疗鼓膜穿孔的临床经验,减少给人带来的听力损害.方法:选择312鼓膜穿孔,根据患者的耳部病症进行观察鉴定,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鼓膜穿孔.结果:共确定254例患者鼓膜出现穿孔,经过观察,鼓膜孔形状多数为呈裂隙状、三角形、不规则形和圆形等,254例患者耳膜穿孔全部是由于外伤原因所致.结论:鼓膜穿孔对使人的听力下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我们需要做好与预防工作,避免因外界原因导致鼓膜穿孔.
作者:黄辉;杜宝文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分析KD胸部CR片,以提高对其胸部CR表现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2例KD患儿胸部CR.结果:12例KD胸部CR有异常改变者10例:肺纹理增多、增重,边缘紊乱模糊6例;中下肺野沿肺纹理散在分布多发斑片状浸润小病灶阴影3例;右肺门结节影1例;心影增大4例.结论:KD的胸部CR可以显示肺纹理增多,斑片状浸润,肺门淋巴结的肿大以及心影增大.胸部CR有改变者,提示全身血管炎广泛,冠状动脉的受累可能性亦较大,故胸部CR可有助于早期估计冠状动脉受累和指导治疗.
作者:尚敏;李锦霞;张海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耐药绒毛膜癌细胞粘附分子β-1整合素的表达以及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寻找逆转耐药的途径.方法:采用人绒毛膜癌细胞株JER及耐足叶乙甙细胞株JEG,免疫组化方法检测绒癌细胞和耐药细胞β-1整合素的表达;MTT法、TUNEL法检测其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敏感细胞JER、耐药细胞JEG中均有β-1整合素的表达,但耐药细胞的β-1整合素表达总体水平高于敏感细胞(P<0.01);在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中加入纤维粘连蛋白FN其凋亡率与未结合FN的细胞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在敏感细胞及耐药细胞中加入抗β-1整合素抗体阻断细胞与β-1整合素的结合,同时加入纤维粘连蛋白FN,其凋亡率与只加入FN时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耐药绒癌细胞β-1整合素表达增加,成为耐药表型;其机制主要通过抑制细胞凋亡产生耐药;阻断其作用可以逆转肿瘤耐药.
作者:孟盈盈;李春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评价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下鼻甲肥大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6~2008年选择下鼻甲肥大致鼻塞经临床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不愿接受长期药物治疗的537例患者,应用双极射频行下鼻甲黏膜下消融术,术后3 d、1周、1月、3月、6月、1年分别复查.结果:532例患者治疗效果满意,鼻腔呼吸通畅,3例在此治疗后鼻腔通畅,2例下鼻甲骨肥大患者效果欠佳,后经下鼻甲黏膜下骨折外移术或部分切除术后获满意效果.结论:射频消融术具有治疗方便、手术操作简便、患者痛苦小出血少、术后不需鼻腔填塞、并发症少、恢复快、解除鼻塞效果明显的优点,是治疗下鼻甲肥大引起鼻塞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作者:王福娟;李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6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奎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和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合用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1).结论:小剂量奎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可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于永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经静脉治疗(化疗、胃肠外营养、血液净化),血液动力学检测,标本收集,甚至用于胸腔积液引流,心包穿刺引流,外周静脉置入等领域,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随之而来的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也随之增加,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作者:李喜元;尹吉东;丛洪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霉菌性角膜溃疡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方法:根据病人经济情况随机分成3组,A组8例,应用斯皮仁诺+碘酊烧灼+达克宁霜点眼;B组8例,应用达克宁霜、制霉菌素混合点眼+碘酊烧灼+斯皮仁诺口服;C组9例,应用大扶康+斯皮仁诺+碘酊烧灼治疗.结果:A组好转3例,无效2例并行眼球摘除,治愈3例.B组治愈4例,好转3例,无效1例.C组治愈2例,好转5例,无效2例.结论:对真菌性角膜溃疡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一旦药物不能控制真菌感染,则早期行角膜移植.
作者:于雪冰;梁斗立;顾若姝;熊壮;夏凤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环节要点.方法:国内外文献回顾结合16例病例临床分析.结果:16例患者多于戒毒后4 d至2周内起病,临床表现以淡漠、构音障碍、反应迟钝、走路不稳为主,并出现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改变.头颅MRI病灶均累及小脑半球(100%),累及脑叶白质者14例(87.5%),内外囊者7例(43.7%),脑干部4例(25%),胼胝体部3例(18.8%),齿状核等灰质核团被累及者6例(37.5%).病灶不被强化.CSF化验无明显异常.给予脱水及对症治疗之后,14例好转出院,1例无变化,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多于戒毒后亚急性起病,以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受损症状要临床表现,病灶主要累及小脑半球,大脑皮层,胼胝体等部位白质,灰质核团可以受累,病变在MRI上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临床注意与大面积脑梗塞、多发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及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等疾病鉴别,治疗方法无特殊,预后一般尚佳.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肝脾为患,其病多端,其病理虽皆肝脾不调,但证候却有别.本文就肝气之亢与郁,脾气之虚与实,肝脾为病之主与从,将肝脾不调常见之肝旺乘脾、肝郁脾滞、脾虚肝贼、脾雍肝郁四证,简要论述.
作者:佟立成;佟秉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讨论腹腔镜在不明原因腹水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7例不明原因的腹水的检查结果.结果:明确诊断27例,诊断率100%,其中18例腹腔结核,7例腹腔转移癌,2例妇科肿瘤.结论:腹腔镜检查是一种安全、有效,确诊率高的诊断方法.
作者:马竹芳;陈保银;庞林元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