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护士素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董婕

关键词:护士素质, 护患关系, 和谐社会, 构建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护患矛盾的增加是人们维权意识增强的一个体现,也是医疗机构首先要重视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士素质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HPLC测定硝本地平胶丸中硝本地平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查并建立测定硝本地平含量的方法.方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ODS3柱(250 mm×4.60 mm,5 μm),甲醇-水-磷酸盐缓冲溶液(取磷酸二氢钾6.8 g,加水1 000 mL溶解后用磷酸调pH=3.0)加辛烷磺酸钠适量,摇匀(65:35:3:0.13 g=V:V:V:W)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进样量为10 μL.结果:硝本地平的线性范围为4-100 μg/mL(r=1.0000);平均回收率为99.51%.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快速,适用于测定硝本地平胶丸的含量.

    作者:李婧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床旁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抢救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将2005-08~2009-05收治的5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液灌流(HP),对照组单纯行常规内科治疗.观察对照两组病例的治愈率、阿托品总用量、昏迷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阿托品总用量减少(t=4.092,P<0.01),患者昏迷时间缩短(t=3.24,P<0.01),住院天数缩短(t=4.505,P<0.01),治愈率提高(χ2=4.073,P<0.05).结论:对于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除内科常规治疗外加用血液灌流.

    作者:李伟荣;江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成分输血在我院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了解成分输血在我院的应用情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我院2002~2008年使用全血及各种成分血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成分血使用率逐年提高,但血浆有滥用现象.结论:我院成分输血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血浆存在滥用现象,血小板,冷沉淀等成分需进一步提高使用有效率.

    作者:梁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附3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固尔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疗效和探讨其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6例生后确诊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患儿使用固尔苏,观察治疗前后患儿临床症状及血气,肺氧合指标和呼吸机参数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儿用药后缺氧症状明显改善,氧合指标均较用药前明显改善.结论:固尔苏能快速、有效地改善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用药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呼吸道管理及体位护理,适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是减少感染及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作者:徐烟莲;梁结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ERCP常见并发症及防治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创始于1968年,1973年引入我国,经过近年来技术及器械的发展,使其在胰胆疾病诊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ERC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奥迪氏括约肌切开术(EST),胆、胰管取石,内支架置入,鼻胆引流等技术使ERCP得到广泛的应用.实践证明ERCP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创伤少、可重复使用的诊疗技术.但是ERCP的广泛开展仍存在一定的风险,特别是并发症的发生率仍较高,所以防治并发症在诊疗过程中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就ERCP的常见并发症及防治措施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潘春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56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给予0.5%氟康唑滴眼液每2 h 1次滴眼,0.2%氟康唑注射液100 mL静滴,1次/d,用药5~7 d,0.5 mL结膜下注射,隔日1次,阿托品散瞳,角膜营养滴眼液滴眼,隔日1次,并刮除病变区坏死组织、分泌物及角膜上皮,用10%碘酊烧灼创面,隔日1次.结果:治愈25只眼(44.64%),好转19只眼(33.92%),无效12只眼(21.43).结论:氟康唑联合局部清创治疗真菌性角膜炎具有经济、方便、疗效较好的特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丁磊;陈为花;赵恩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小剂量奎硫平合并帕罗西汀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63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合用组(奎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和单用组(单用帕罗西汀).疗程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进行评定.结果:合用组临床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用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P<0.01).结论:小剂量奎硫平联合帕罗西汀对难治性抑郁症可增加疗效,安全性好.

    作者:于永达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重度子痫前期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附46例分析)

    目的:讨论重度子痫前期临床特点以及妊娠结局.方法:对46例重征子痫前期患者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个组别,根据器官受累情况比较分析后结果.结果:早发型组器官受累77.78%;晚发型组发生器官受累53.57%.在伴有器官受累者中,早发型患者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7.14%;在晚发型患者中的胎儿及新生儿死亡率为6.67%.结论:积极治疗及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作者:贝为武;黄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支气管阴性异物早期X线诊断分析

    支气管异物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5岁以下儿童常见.据统计,异物停留于下叶支气管远比上叶支气管多,右侧主支气管远比左侧主支气管多.这是因为右主支气管几乎为器官的直接延伸,管径大而直,气流量也较大,故异物多进入右下叶支气管内.

    作者:王伟;李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自拟中药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28例体会

    目的:探讨中医中药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的临床效果.方法:自拟方药:党参10 g、黄芪10 g、白术10 g、茯苓10 g、炙甘草3 g、熟地黄10 g、当归10 g、川芎10 g、赤芍10 g、制首乌10 g、仙茅10 g、仙灵脾10 g、陈皮5 g、牛膝10 g、制香附10 g.结合临床证加减.结果:28例患者中,排卵正常,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的20例,症状改善有月经来潮,无排卵现象的6例,服药后无月经来潮的2例,均为大年龄的.治愈率71.4%.结论:中药方治疗卵巢功能早衰疗效显著.

    作者:黄九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川芎嗪加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

    自2006~2008年应用川芎嗪加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4例收到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尹忠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2008年我院传染病报告评估

    1 临床资料2008年度各科室共上报传染病136例,其中57例为门诊病例,76例为住院部临床科室病例,无漏报病例,报告率为100%.在报告的全部传染病病例中,结核病所占的比例大,占61.76%;

    作者:陈志伟;李骊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浅议医院图书馆期刊管理工作

    期刊文献信息出版周期短,信息量大、连续性强、及时反映出各领域新的信息,它是医护人员、科研人员临床实践、科研和教学活动的主要信息源.是文献信息源的主体,是所有文献中利用多、信息价值高的一种文献.但由于医院图书馆期刊管理模式、服务方式、人员素质等多方面存在的不足, 影响了期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们需要优化期刊管理, 提高期刊利用率, 充分发挥期刊在临床和科研中的大效用.

    作者:施玉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头孢噻肟纳速发性过敏性休克抢救成功1例

    1 病例介绍患儿,男,3岁,于2009-03-05以肺炎在门诊治疗,T:37.9℃,P:108次/min,遵医嘱做头孢唑啉钠皮试.皮试前询问有无过敏史,家长否认.按要求配制试敏液并做皮试,观察20 min,结果为阴性,并肌注头孢唑啉钠0.2 g.按医嘱顺序先输入其他药物,2 h后续点5%葡萄糖100 mL,头孢噻肟纳1.5 g,10~15滴/min严密观察,2~3 min患儿主诉咽部不适,舌根发硬.

    作者:陈洪霞;郑晨晨;李玉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临床研究(附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诊治环节要点.方法:国内外文献回顾结合16例病例临床分析.结果:16例患者多于戒毒后4 d至2周内起病,临床表现以淡漠、构音障碍、反应迟钝、走路不稳为主,并出现肌力、肌张力、腱反射改变.头颅MRI病灶均累及小脑半球(100%),累及脑叶白质者14例(87.5%),内外囊者7例(43.7%),脑干部4例(25%),胼胝体部3例(18.8%),齿状核等灰质核团被累及者6例(37.5%).病灶不被强化.CSF化验无明显异常.给予脱水及对症治疗之后,14例好转出院,1例无变化,1例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海洛因海绵状白质脑病多于戒毒后亚急性起病,以共济失调及锥体束受损症状要临床表现,病灶主要累及小脑半球,大脑皮层,胼胝体等部位白质,灰质核团可以受累,病变在MRI上显示为长T1、长T2信号.临床注意与大面积脑梗塞、多发性硬化、脑白质营养不良及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等疾病鉴别,治疗方法无特殊,预后一般尚佳.

    作者:吴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提高护士素质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护患矛盾的增加是人们维权意识增强的一个体现,也是医疗机构首先要重视的问题.随着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提高护士素质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

    作者:董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三联疗法对飞行员十二指肠溃疡疗效及随访

    幽门螺杆菌(Hp)是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致病因素,研究证实,根除Hp可使十二指肠溃疡愈合,并降低溃疡病的复发率[1,2].Hp与飞行人员十二指肠溃疡同样密切相关[3],但根除Hp后,溃疡复发和Hp阳转的长期随访研究甚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根除Hp后对十二指肠溃疡复发及Hp阳转的长期影响.

    作者:钟学军;吴桂云;高燕;潘伟恩;孟宪志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老年急腹症病人围手术期的处理

    目的:总结老年急腹症病人(≥60岁)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提高老年急腹症病人的治疗水平.方法:对1995~2008年的97例老年急腹症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97例手术中,93例(95.9%)治愈和好转.术前合并有不同疾病和功能异常者73例(73.2%),术后发生各种并发症18例(18.6%).死亡4例(4.1%).死亡原因与术前合并疾病有关.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积极治疗并存疾病,把握的手术时机,老年急腹症病人治疗同样能达到满意效果.

    作者:李国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症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72例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资料.结果:72例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孕期血小板减少的主要原因,次之是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结论:妊娠期血小板减少以PAT多见,当PLT≤50×109/L有出血倾向,尤其是血小板降到20×109/L 以下即使无出血倾向,应到血液科进行检查和治疗.

    作者:冉利梅;宋鸿碧;容晓婷;莫慧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危险因素和病原学研究现状

    中心静脉导管(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于经静脉治疗(化疗、胃肠外营养、血液净化),血液动力学检测,标本收集,甚至用于胸腔积液引流,心包穿刺引流,外周静脉置入等领域,给临床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随之而来的相关并发症-导管相关血源性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CRBSI)也随之增加,引起临床上的广泛关注.

    作者:李喜元;尹吉东;丛洪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