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耀振;黄显实;农先胜;林伟芬;梁荣中;黄任贵
目的:探讨高龄卧床患者应用开塞露解除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高龄卧床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传统开塞露纳肛法;B组采用医用灌肠袋,左侧卧位将导管插入肛门深度约15 cm,匀速滴入开塞露4支约80 mL接着滴入温开水37~38℃约100 mL,轻轻按摩腹部,保留5~10 min.观察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通便成功率90%(P<0.05),通便不适率27.5%(P<0.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良后的开塞露使用方法提高了通便效果,并减少了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张洁;熊子宜;何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探讨产后出血防治措施和方法.方法:对2004-01~2009-09分娩的产妇4 4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总人数4 443例,产后出血93例,发生率2.09%,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74/93),发生率79.57%;胎盘因素(9/93),发生率9.68%;软产道损伤(7/93),发生率7.53%;凝血功能障碍(3/93),发生率3.23%.产后出血发生时间:2 h内83例,发生率89.25%;24 h内10例,发生率10.75%.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前10位是:滞产、疤痕子宫、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巨大儿、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延长、双胎妊娠、产间发热.结论:加强产时产后2 h监护,正确测量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正确处理3个产程,加强产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张菊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如何在引产中规范安全的使用缩宫素并保证其临床疗效,并对引产中的护理情况进行了探讨.方法:静点缩宫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全面询问病史,进行阴道检查骨软产道,宫颈评分.结果:通过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静点缩宫素引产,适时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严密观察,可以促进产程的进展,使孕妇顺利分娩.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前常规用阿托品有无必要性.方法:将506例病人分成阿托品(A)组265例和生理盐水(N)组241例.其中胃和胆及胆道手术,A组126例 ,N组93例.下腹部(包括盆腔)手术,A组81例,N组105例.头颈及四肢手术,A组58例,N组63例.A组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N组肌注生理盐水2.0 mL.比较两组病人用药后口渴不适感,术中因心率减慢而静注阿托品0.5 mg的使用率.结果:A组所有病人均有口渴不适感,N组仅有8例,占8.60%,差异非常明显.术中静注阿托品的使用率:胃、胆手术A组共18例占14.28%,N组43例占46.23%,差异较明显.下腹部手术A组3例占3.70%,N组8例占7.61%;头颈及四肢手术,A组仅1例,N组2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没有必要用阿托品来预防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和拮抗唾液和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作者:赵文辉;付洪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2-09~2008-12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Ⅳ型跟骨骨折32例38足,观察临床疗效,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9~48个月,平均20个月,按美国足踝骨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分,优16足,良15足,可7足,优良率81.6%.切口皮缘坏死4足(10.5%).结论:跟骨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但应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李令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肾功能与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 LA)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62例患者,经过磁共振证实101例患诊断为LA;其余61例为健康病例,收集每个病例的尿素、肌酐、胱抑素C、年龄等信息.结果:LA组肌酐、尿素、胱抑素C的水平分别为80(66~97)μmol/L,6.04(4.61~7.16)mmol/L,0.97(0.80~1.12)mg/L;显著高于对照组69(60~85)μmol/L,5.1(3.83~6.85)mmol/L,0.75(0.68~0.87)mg/L;其P值分别为0.0044,0.0222和0.0001;进一步的多因素回归表明胱抑素C对LA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功能与LA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作者:徐运启;佘军红;阳洪;翁保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合并严重心肺疾患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简易手术.方法:对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局麻下进行钻孔引流,不进行冲洗.结果:33例患者,1例术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术后疗效不佳改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治愈,31例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23例硬膜下血肿完全消失;6例少量残留;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不冲洗)较传统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减少麻醉及手术并发症,且疗效好.
作者:杨帮国;周龙;唐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了脂质体阿霉素(楷莱)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楷莱按照20 mg/m2体表面积给药,加到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卡铂选用AUC=5~6,加到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化疗前预防性给予止呕药物,注意观察化疗反应.结果:化疗后4例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1例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经过对症支持治疗缓解,其他3例均为Ⅱ度骨髓抑制,未予特殊处理,严密观察下自行恢复.结论:楷莱在宫颈癌的化疗中有效、安全,可以作为宫颈癌化疗方案的另外一个选择.
作者:彭来勤;陈洁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121例窒息新生儿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窒息患儿预后均较好.结论: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和全面的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范兆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患者首先使用10 mg地尔硫卓5 min内静脉推注,观察20 min后若心室率仍>100次/min,再以7.5~10 mg/h静脉滴注维持4 h,观察心室率下降情况及症状、体征.结果:静脉推注20 min后有效率达61.5%(32/52),静脉滴注维持有效率达96.2%(50/52),无心力衰竭加重表现,血压多在正常范围.结论:静脉应用地尔硫卓能迅速安全有效的控制快速心房颤动的心室率.
作者:张景华;赵国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下唇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适应证.方法:10例下唇癌患者分别行下唇癌切除术,根据缺损的大小、范围分别用楔形切除拉拢缝合、Abbe-Estlander法、Bernade法和扇形组织瓣法即刻修复缺损.术后1~5年随访观察其形态和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情稳定,组织瓣均成活,应用楔形切除拉拢缝合、Abbe-Estlander法、Bernade法修复者,唇的功能形态恢复较为满意,应用扇形组织瓣修复者,术后口角变圆钝,两侧不对称.结论:根据下唇癌切除后缺损的大小和部位,设计适合个体的修复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王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孕期补钙对血压的影响,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方法:将402例孕20~26周初孕妇,随机分为补钙组201例(服乐力钙)和对照组201例.两组分别于服药前测血压、查尿蛋白、血清钙.服药后为4周测1次尿蛋白、血清钙.定期测宫高、腹围、体重、血压、以观察补钙的效果及血压的变化.结果:补钙组的血清钙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妊高征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 0.05).结论:孕期补钙可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从而降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对母婴均非常有利,无副作用.
作者:王显莲;付仕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术前、术后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监测,根据患者病变的大小估算出125I粒子数,选择合适的覆膜食管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I放射粒子,制成食管内照射支架.选择15例临床分级为Ⅲ~Ⅳ期食管癌患者,将食管内照射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15例患者内照射支架均释放到位,释放过程顺利,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支架置入后患者一般状况明显好转,血液分析指标亦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如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T复查12例病灶较术前明显缩小、2例稍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15例随访6个月,均未见出现食管再狭窄或食管瘘.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短期临床观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作者:韩祎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门诊是医院的窗口,门诊导医护士是病人到医院就诊第1个接触的人,要当好1名导医护士,不仅要有主动与病人沟通的意识,而且还要有娴熟的业务知识和很强的护理工作适应能力,同时语言技巧也很重要.
作者:刘俊辉;刘自强;潘小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比较米索前列醇舌下和阴道不同给药途径在早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扩张宫颈的作用.方法:将210例早早孕要求终止妊娠妇女随机分组,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n=105),阴道塞入米索前列醇组(n=105),两组剂量相同.观察两组对象在早早孕人工流产术中扩宫颈效果、手术时间、阴道出血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术中扩宫颈效果优于阴道塞入米索前列醇组(P﹤0.01); 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阴道塞入米索前列醇组(P﹤0.01.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 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组中出现寒颤的例数比阴道塞人米索前列醇组明显增多(P﹤0.01),其他副反应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较阴道塞入米索前列醇在早早孕人工流产术中具有明显的扩张宫颈、缩短手术时间的作用,且术后副作用小,操作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运用中药方剂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胃脘痛患者依不同证候辨证论治.结果:痊愈20例,占16.15%;显效39例,占31.15%;好转56例,占44.61%;无效11例,占8.74%,总有效率91.26%.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疗效良好.
作者:赵义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用中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常规消毒,用25~40 cm长华佗牌1次性针灸针,快速进针,每穴相隔2.0~4.0 cm,针尖均向疱疹中心斜刺,疱疹中心及疱疹疼痛明显点均采用直刺.针刺得气后,于疱疹四周分别连接G8605-1电针仪,每次4组,采用连续波低频刺激20 min,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结果:治愈1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加神阙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简单,疗程短且止痛、止痒比较快,也可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作者:丽莎;聂传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对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患者综合治疗的影响, 以寻求提高手术治愈率的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80例鼻窦手术后患者,针对康复期综合治疗的情况进行电话回访,与常规出院指导方法进行比较.结果:经资料整理,计数资料统计分析,制定严密的回访制度且实施后,与常规出院指导效果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患者出院后,通过电话回访,能够规范患者康复期的综合治疗.
作者:徐仁花;汤军花;华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09-01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合并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及常规脱水、保护脑细胞、改善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治愈31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常规脑梗死的治疗外,还要做好控制血糖、血压等,有利于提高糖尿病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柳建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伴随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快速增长,只有创建医疗设备科学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才能促进医院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证医疗设备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服务的宗旨.
作者:刘延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