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楷莱联合卡铂辅助化疗治疗宫颈癌(附4例临床分析)

彭来勤;陈洁慧

关键词:宫颈癌, 楷莱联合卡铂, 化疗
摘要:目的:探讨了脂质体阿霉素(楷莱)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楷莱按照20 mg/m2体表面积给药,加到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卡铂选用AUC=5~6,加到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化疗前预防性给予止呕药物,注意观察化疗反应.结果:化疗后4例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1例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经过对症支持治疗缓解,其他3例均为Ⅱ度骨髓抑制,未予特殊处理,严密观察下自行恢复.结论:楷莱在宫颈癌的化疗中有效、安全,可以作为宫颈癌化疗方案的另外一个选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手术标本管理失误的防范措施(附2例分析)

    活体组织病理诊断是外科疾病的第一诊断,是金指标.正确处理手术标本不仅能给病理诊断及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保证,而且也维护病人身心免受伤害的权利,杜绝了因标本处理不当带来的医疗纠纷.因此,手术标本的管理越来越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作者:石凤鸣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助拉带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助拉带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随机将100例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助拉带辅助及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对照组则仅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对两组病例的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时间,床上活动,下床活动,有效咳嗽咳痰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助拉带辅助下术后第1 d便能刷牙洗脸吃饭,床上活动多,下床活动早,更能有效地咳嗽咳痰,对护士的满意度增加.结论:助拉带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胡勤秀;钟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他扎罗汀乳膏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研究

    目的:探讨服用依巴斯汀、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和他扎罗汀乳膏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5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随机临床试验.对照组(依巴斯汀片每次10 mg,1次/d+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1次/d,上午8.00 AM),实验组(依巴斯汀片10 mg,1次/d+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1次/d,8.00 AM+0.1%他扎罗汀乳膏外用,1次/d,下午6.00 PM),于治疗前D0和治疗后第7、14、21、28 d随访并记录D0和D28 PASI评分和VAS积分.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ASI评分和VAS积分均有明显下降,经配对t检验D28与D0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前、后PASI的差值分别为9.88±6.76和5.32±4.79和VAS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2.77±15.65和21.15±14.36,经组间t检验, PASI评分改善情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 P<0.01)而VAS积分改善情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1, 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ASI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67.85%,经χ2检验,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2).SSRI变化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43%和89.29%,经χ2检验,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P>0.05);所有患者除了3例出现口干外,未出现其他任何不良反应,特别是局部刺激症状.结论:依巴斯汀片+0.1%糠酸莫米松乳膏+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达到了迅速控制症状、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和显著提高疗效的目的.

    作者:穆亚宏;王莉莉;陈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缩宫素引产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观察如何在引产中规范安全的使用缩宫素并保证其临床疗效,并对引产中的护理情况进行了探讨.方法:静点缩宫素时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全面询问病史,进行阴道检查骨软产道,宫颈评分.结果:通过严密观察与精心护理,降低了剖宫产率.结论:静点缩宫素引产,适时严格掌握适应症及禁忌症,严密观察,可以促进产程的进展,使孕妇顺利分娩.

    作者:孙建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腹腔镜在急腹症中的应用(附6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用于检查、判断困难的急腹症和闭合性腹部创伤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12,应用腹腔镜技术为68例急腹症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 的临床资料.结果:阳性探查患者,均及时进行了手术处理,无手术死亡病例,住院时间7~20 d,平均11 d.对2例阴性探查患者,避免了开腹手术探查创伤.结论:腹腔镜技术在急腹症中的应用具有独特优点,既可以明确诊断又可同时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刘寒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重力旋转细胞培养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990 年, Kleis 等人首先研制了一种生物反应器, 随后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对此进行改进研制了圆柱形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rotating wall vesselbioreactor, RWVB)并应用到组织培养领域.RWVB 是由2个同心圆柱体构成的旋转装置,将细胞与培养液置入内、外圆柱体之间, 整个装置绕纵轴旋转,根据细胞的种类、性质、数量、培养物的大小调节容器的旋转速度, 使培养物长时间保持悬浮状态.

    作者:孔德胜;胡龙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龄卧床患者行改良式开塞露通便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龄卧床患者应用开塞露解除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高龄卧床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传统开塞露纳肛法;B组采用医用灌肠袋,左侧卧位将导管插入肛门深度约15 cm,匀速滴入开塞露4支约80 mL接着滴入温开水37~38℃约100 mL,轻轻按摩腹部,保留5~10 min.观察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通便成功率90%(P<0.05),通便不适率27.5%(P<0.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良后的开塞露使用方法提高了通便效果,并减少了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张洁;熊子宜;何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跨文化传播的制约因素分析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其独特的文化特质使得中医药在跨文化传播中受到世界各地文化制约,对中医药国际化发展影响重大.本文重点从跨文化传播的角度,分析中医药遇到的价值观、语言和法律三重障碍,并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

    作者:王慧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应用经食管心房临时起搏治疗心动过缓78例报道

    目的:探讨经食管心房临时起搏在心动过缓中的临床应用.方法:经鼻孔插入食道双极电极,导管插入佳深度(即起搏阈值电压低的导管插入深度)为:Z=10.2+0.16×身高(cm)[1],以食管内心电图上获得正负双向的食道P波为导管的佳位置,以起搏脉宽8.0~10 ms,起搏电压22~35 V,起搏频率60~70次/min起搏.结果:29例手术患者术中起搏,手术顺利完成.5例心肌炎和3例急性心肌梗死、1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通过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后完全恢复正常窦性心律,1例反复晕厥者予以安装心内永久起搏器.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是无创性的体外起搏,患者痛苦小,费用低,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易于接受,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杨作富;刘兰;郑朝军;杨福勇;杨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226份住院病历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我院226份住院病历的用药情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查了我院11个临床科室2008-01~02的住院病历226份,对抗生素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病原学检测和药敏实验未达到三级医院评审≥50%的标准,药品比例逐年上升,存在不合理用药的情况.结论:我院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亟待改进.

    作者:李彩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蛋白、糖、脂代谢平衡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索用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3大物质的占有分额来表示机体的综合代谢平衡状态.方法:将3大物质检测值作为代谢平衡整体,分别算出每一物质的占有分额,用正常体检人群为参考,用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病例进行验证.结果:3 293例正常代谢平衡状态下的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所占份额分别为0.07;0.47;0.46,39例甲亢病例的份额为0.06;0.58;0.36,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低白蛋白,高糖,低胆固醇状况,38例甲减病例的分额为0.05;0.50;0.45,白蛋白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低白蛋白,高糖,低胆固醇状况.结论:甲亢、甲减病例血清3大物质升降移动符合甲状腺激素对蛋白、糖、脂的调节规律.用3大物质分额的特征性移动,可以从代谢平衡的角度反映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状况.

    作者:王宁皎;李珉;刘春燕;张明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TU M2-PK、NSE、CEA和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肿瘤M2型丙酮酸激酶(tumor M2 pyruvate kinase,TU M2-PK)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CYFRA21-1)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分3组,肺癌组、良性肺疾病(BLD)组和正常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浆TU M2-PK,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血清NSE、CEA、CYFRA21-1,所有数据均由SPSS15.0版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① 肺癌患者TU M2-PK、NSE、CEA、CYFRA21-1浓度和敏感度明显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②TU M2-PK、NSE、CYFRA21-1和CEA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单项检测(P<0.05).结论:TU M2-PK联合检测NSE、CEA和CYFRA21-1可提高肺癌检测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是诊断肺癌有价值的组合方法.

    作者:张新;周志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心脏机械瓣替换术(附107例疗效分析)

    目的:通过对2000-01~2009-06 107例机械瓣替换术患者术后3个月~9年心功能测定,评价心脏机械瓣替换术疗效.方法:全组病人均在气静复合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结果:除2例病人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外,其余105例均在术后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机械瓣置换对心脏瓣膜病变起到明显改善心功能作用.

    作者:陈志慷;李晓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口腔病患者的文化、经济条件与接受的医疗措施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口腔病患者的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对口腔医师治疗方案制定的影响,以及不同方案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730例口腔病患者按照文化层次和经济条件分别制定统一调查表,记录患者客观选择或接受的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与所选择的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的经济条件与所选择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文化层次、经济水平的差异明显影响医生的治疗方案,由于患者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差或因经济条件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结果导致治疗失败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待多方努力才能得以完善.

    作者:钱成霞;陶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宫颈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03~2007-05在我院门诊诊断为CIN的部分患者采用LEEP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至少2年.结果:术后6个月治愈率为97.18%,其中CINⅠ组治愈率为97.94%,CINⅡ~Ⅲ组治愈率为96.55%.结论:采用LEEP治疗CIN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需长期随访.

    作者:高素珍;徐晓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综合处理26例术后胆漏分析

    目的:分析综合处理术后胆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组26例术后胆漏的处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除1例经传统治疗6周,胆漏控制后带管出院外,其余病例均在院内治愈,治愈率达96.15%.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可考虑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或联合使用生长激素及生长抑素等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但由于本组病例较少,确切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沛远;谢强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患者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也越来越强,病人在诊疗护理过程中稍有不满即投诉,造成护患纠纷的增加,护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这既增加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增加护理人员的心理负担,且严重挫伤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对医院自身及病人均无益处.因此,临床护理工作中应认真查找原因制订出有效的措施.

    作者:杨兴菊;孙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疗器械维修部门管理分析

    在医学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影响医疗机构整体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的好坏,他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和医学的水平的提高.因此,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作者:戴传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羟丁酸钠对3类药物镇痛作用的影响

    目的:观察羟丁酸钠对3类麻醉药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分为3大组(阿片组、吸入麻醉药组和解热镇痛药组).第1大组共72只小鼠,分为3中组(芬太尼组、瑞芬太尼组、布托啡诺组),每中组各24只小鼠均随机分3小组(n=8);第2、3大组各30只小鼠,每大组均分为3小组(n=10).用热板法观察羟丁酸钠对3类药的热板痛阈(HPPT)影响.结果:在不同实验中,与基础痛阈相比,各羟丁酸钠和生理盐水合用组在不同时间点的HPPT,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与各生理盐水和麻醉药合用组相比,各羟丁酸钠和麻醉药合用组在不同时间点的HPPT均增高(P<0.05或P<0.01).结论:羟丁酸钠有一定镇痛作用,且能够增强3类麻醉药的镇痛作用.

    作者:何珂;张明阳;王平;雍辉;丁黎黎;仇冰梅;陶伟荣;戴体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阑尾周围脓肿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评估阑尾脓肿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03-01~2009-06我院97例阑尾脓肿患者,评价治愈率、平均住院日、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治疗较非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缩短了住院日,但并发症的发生率稍高.结论: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倾向于选择手术治疗为宜.

    作者:邱冬梅;王凤翘;吴华平;张永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