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华
目的:探讨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初步疗效.方法:术前、术后行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监测,根据患者病变的大小估算出125I粒子数,选择合适的覆膜食管支架,于支架外周按一定的规律固定上125I放射粒子,制成食管内照射支架.选择15例临床分级为Ⅲ~Ⅳ期食管癌患者,将食管内照射支架植入到患者食管内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15例患者内照射支架均释放到位,释放过程顺利,释放过程中未出现放射粒子脱落现象.支架置入后患者一般状况明显好转,血液分析指标亦未见明显变化,未出现如食管穿孔、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CT复查12例病灶较术前明显缩小、2例稍缩小、1例无明显变化;15例随访6个月,均未见出现食管再狭窄或食管瘘.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临床使用是安全、可行、有效的;短期临床观察,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携带125I粒子食管内照射支架优于传统支架.
作者:韩祎哲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孕期补钙对血压的影响,降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病率.方法:将402例孕20~26周初孕妇,随机分为补钙组201例(服乐力钙)和对照组201例.两组分别于服药前测血压、查尿蛋白、血清钙.服药后为4周测1次尿蛋白、血清钙.定期测宫高、腹围、体重、血压、以观察补钙的效果及血压的变化.结果:补钙组的血清钙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妊高征和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 0.05).结论:孕期补钙可预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从而降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的发生率,对母婴均非常有利,无副作用.
作者:王显莲;付仕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用中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常规消毒,用25~40 cm长华佗牌1次性针灸针,快速进针,每穴相隔2.0~4.0 cm,针尖均向疱疹中心斜刺,疱疹中心及疱疹疼痛明显点均采用直刺.针刺得气后,于疱疹四周分别连接G8605-1电针仪,每次4组,采用连续波低频刺激20 min,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结果:治愈1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加神阙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简单,疗程短且止痛、止痒比较快,也可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作者:丽莎;聂传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妊娠期糖尿病(GDM)的母婴并发症,探讨GDM对围产结局的影响.方法:2008-01~12我院妊娠分娩的GDM6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1∶ 2比例选择正常的孕妇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母婴并发症、分娩方式差异.结果:观察组羊水过多、子痫前期、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较与对照组高(P<0.05);巨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也较对照组多(P<0.05).结论:GDM对围生期的母儿均有较大影响,应积极普及妊娠期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开展GDM的早期筛查、诊断及规范化治疗、采用适当的分娩方式.
作者:张春妮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缺血的险恶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患者更大的伤痛以及患者病情的加剧,严重患者将引起并发症的发生乃至死亡.因此,对于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我院26例患者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经验,发现,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视、加强康复训练以及贴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和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姚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在医学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影响医疗机构整体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的好坏,他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和医学的水平的提高.因此,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作者:戴传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了脂质体阿霉素(楷莱)联合卡铂化疗治疗宫颈癌的可行性.方法:楷莱按照20 mg/m2体表面积给药,加到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卡铂选用AUC=5~6,加到5%葡萄糖溶液中,静脉点滴.化疗前预防性给予止呕药物,注意观察化疗反应.结果:化疗后4例患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1例患者出现Ⅲ度骨髓抑制,经过对症支持治疗缓解,其他3例均为Ⅱ度骨髓抑制,未予特殊处理,严密观察下自行恢复.结论:楷莱在宫颈癌的化疗中有效、安全,可以作为宫颈癌化疗方案的另外一个选择.
作者:彭来勤;陈洁慧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者,男,75岁,因直肠癌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行直肠癌根治术.术前查体:T36.5℃、HR76次/min、RR14次/min、BP160/90mmHg、EKG正常.
作者:罗建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总结62例肺叶部分切除术后监测及护理体会.认为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基础护理、引流管护理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蔡卫红;黄志勇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服用依巴斯汀、外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和他扎罗汀乳膏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对5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随机临床试验.对照组(依巴斯汀片每次10 mg,1次/d+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1次/d,上午8.00 AM),实验组(依巴斯汀片10 mg,1次/d+0.1%糠酸莫米松乳膏外用,1次/d,8.00 AM+0.1%他扎罗汀乳膏外用,1次/d,下午6.00 PM),于治疗前D0和治疗后第7、14、21、28 d随访并记录D0和D28 PASI评分和VAS积分.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ASI评分和VAS积分均有明显下降,经配对t检验D28与D0之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前、后PASI的差值分别为9.88±6.76和5.32±4.79和VAS积分治疗前、后差值分别为22.77±15.65和21.15±14.36,经组间t检验, PASI评分改善情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1, P<0.01)而VAS积分改善情况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0.41, P>0.05).2.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PASI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和67.85%,经χ2检验,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5.54,P<0.02).SSRI变化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是96.43%和89.29%,经χ2检验,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965,P>0.05);所有患者除了3例出现口干外,未出现其他任何不良反应,特别是局部刺激症状.结论:依巴斯汀片+0.1%糠酸莫米松乳膏+0.1%他扎罗汀乳膏联合应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达到了迅速控制症状、大大降低不良反应和显著提高疗效的目的.
作者:穆亚宏;王莉莉;陈金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痔上黏膜吻合术(PPH术),是1998年由意大利学者longo首创用于痔脱垂的治疗,2000年后开始在我国逐渐推广普及,以安全、疼痛轻、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高龄体弱病人均能耐受等特点,目前已经是治疗各种内痔的首选方法.自2008-03~2009-08,我院共开展PPH术203例,并发症较少,近期效果满意.但在开展过程中仍有许多安全问题值得注意.我们在术前检查吻合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等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及时,防止了一些并发症,甚至是事故的发生,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许耕宇;郑玉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大脑胶质瘤病是一种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临床症状复杂多变,无特异性,主要依据辅助检查明确诊断,治疗多采用手术、放化疗等综合治疗.
作者:胡一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普外科手术病人术后切口感染的临床分析,指导临床进行有效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1999~2008年期间727例普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汇总性分析.结果: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共计31例,感染率4.26%,结论:普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与术前营养状况、电刀的使用、术中创面的保护和清理、缝合技术等有密切关系.及时有效地调整营养状态、电刀的合理使用、关腹前切口的清理、减低切口缝合张力、抗生素的合理使用等措施能有效预防切口感染.
作者:谢强华;张沛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2000-01~2009-06 107例机械瓣替换术患者术后3个月~9年心功能测定,评价心脏机械瓣替换术疗效.方法:全组病人均在气静复合麻、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及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置换术.结果:除2例病人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外,其余105例均在术后心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机械瓣置换对心脏瓣膜病变起到明显改善心功能作用.
作者:陈志慷;李晓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高龄卧床患者应用开塞露解除便秘的有效方法.方法:将80例高龄卧床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40例.A组采用传统开塞露纳肛法;B组采用医用灌肠袋,左侧卧位将导管插入肛门深度约15 cm,匀速滴入开塞露4支约80 mL接着滴入温开水37~38℃约100 mL,轻轻按摩腹部,保留5~10 min.观察通便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组通便成功率90%(P<0.05),通便不适率27.5%(P<0.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改良后的开塞露使用方法提高了通便效果,并减少了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张洁;熊子宜;何晓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简要综述了当归的化学成分,并对其中有机酸和多糖类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有机酸的活性作用主要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保护心肌、抗脂质过氧化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多糖类的活性作用主要有:促进造血功能、对急性放射病有防护作用.
作者:柳永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术前常规用阿托品有无必要性.方法:将506例病人分成阿托品(A)组265例和生理盐水(N)组241例.其中胃和胆及胆道手术,A组126例 ,N组93例.下腹部(包括盆腔)手术,A组81例,N组105例.头颈及四肢手术,A组58例,N组63例.A组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01 mg/kg,N组肌注生理盐水2.0 mL.比较两组病人用药后口渴不适感,术中因心率减慢而静注阿托品0.5 mg的使用率.结果:A组所有病人均有口渴不适感,N组仅有8例,占8.60%,差异非常明显.术中静注阿托品的使用率:胃、胆手术A组共18例占14.28%,N组43例占46.23%,差异较明显.下腹部手术A组3例占3.70%,N组8例占7.61%;头颈及四肢手术,A组仅1例,N组2例,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术前没有必要用阿托品来预防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和拮抗唾液和呼吸道腺体的分泌.
作者:赵文辉;付洪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分析综合处理术后胆漏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本组26例术后胆漏的处理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果:除1例经传统治疗6周,胆漏控制后带管出院外,其余病例均在院内治愈,治愈率达96.15%.结论:在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可考虑早期使用生长抑素或联合使用生长激素及生长抑素等进行综合治疗,疗效显著,但由于本组病例较少,确切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张沛远;谢强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下均简称CDFI)检查在健康人群体检中的作用,为社会个体的健康保健提供参考.方法:从健康体检者中,筛选出1 501名非单位组织的自愿体检者,对其CDFI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 501人中,检出有病变者565例次,检出率是37.64%;脂肪肝、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肾囊肿、颈动脉硬化的检出率较高.数据表明,脂肪肝(χ2=28.214 P=0.000)、胆囊息肉(χ2=10.705 P=0.004)、颈动脉硬化(χ2=50.841 P=0.000)、肾囊肿(χ2=17.644 P=0.000)的患病率在不同年龄组是有差异的.不同疾病在各年龄组之间的检出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的胆囊息肉、颈动脉硬化检出率,也存在统计学差异;脂肪肝的检出率,也有男女统计学差异.结论:CDFI检查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无创伤性,对绝大多数病例可作出初步诊断,对大面积体检尤为适合.
作者:王晓东;王茂玉;赵萍;曾燕静;潘竞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各种剂型,供临床辨证治疗和预防保健使用的一类药物.中成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临床上常用的制剂,有丸剂、散剂(粉剂)、片剂、口服液、糖浆、胶囊、膏剂(膏糍)、冲剂(颗粒)、酊剂、注射剂以及外用的栓剂、帖剂、气雾剂等剂型.中成药具有速效、长效或高效的特点,不仅适用于慢性病和轻症,亦可用于危重急症.因其药效肯定,服用、携带、贮运方便,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接受.而有了非处方药(OTC)后, 自行购买中成药服用的患者或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但有一部分人服由于不重合理选用中成药后觉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颜红梅;于锡岭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