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硝酸甘油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6例疗效观察

唐兆杰;王羲宇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生脉注射液, 黄芪注射液, 心功能
摘要:目的:观察硝酸甘油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CHF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治疗组2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联用、黄芪注射液,以15 d为1疗程进行疗效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为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每搏输出量、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心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具有协同强心、改善心功能之功效,且在应用过程中未发现明显副作用,可作为CHF患者的一种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64排螺旋CT检出冠状动脉心肌桥7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心肌桥临床特征及诊断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常见原因.结果:35例不典型胸痛症状患者中26例经口服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12.5 mg,2次/d逐渐加量至25 mg,2次/d,胸痛症状缓解消失;另9例患者口服钙拮抗剂地尔硫卓30 mg,3次/d,胸痛症状消失;17例冠心病合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予以正规冠心病治疗,口服肠溶阿斯匹林、硝酸异山梨酯、美托洛尔或地尔硫卓等治疗,病情均稳定;2例无临床表现但心电图有ST-T改变者口服美托洛尔后复查心电图改变改善;余18例无临床症状亦无心电图改变者未予特殊处理.结论:冠状动脉心肌桥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64排螺旋CT可显著提高检出率.

    作者:王俊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参麦注射液对大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异丙肾上素制备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BL-420记录仪记录大鼠肢体导联心电图,并检测参麦注射液对缺血损伤大鼠血清磷酸肌酸激酶(CP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脂质过氧化物丙醛(MDA)含量.结果:参麦注射液能减轻异丙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心电图ST段异常抬高;使心肌组织MDA的生成减少,SOD的活性增强;抑制CPK和LDH的释放.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大鼠心肌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提高SOD活力、降低心肌酶有关.

    作者:徐涛;王婉婷;卢宁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某部官兵尿石症的分析与对策

    目的:了解近年来尿石症官兵情况的变化.方法:对2006~2008年间92例官司兵尿石症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中单肾结石38例,双肾结石12例,单肾积水并输尿管结石48例,膀胱结石2例,后尿道结石4例.结论:提高基层官兵对尿石症的认识,引起卫生部门的重视,加强预防.

    作者:李雯;李逸鸿;林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痔上黏膜吻合术203例体会

    痔上黏膜吻合术(PPH术),是1998年由意大利学者longo首创用于痔脱垂的治疗,2000年后开始在我国逐渐推广普及,以安全、疼痛轻、创伤小、术后恢复快、高龄体弱病人均能耐受等特点,目前已经是治疗各种内痔的首选方法.自2008-03~2009-08,我院共开展PPH术203例,并发症较少,近期效果满意.但在开展过程中仍有许多安全问题值得注意.我们在术前检查吻合器,手术过程中及术后等方面都遇到了一些问题,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及时,防止了一些并发症,甚至是事故的发生,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许耕宇;郑玉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肝癌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常见问题的应对策略

    目的:通过分析肝癌手术后的常见问题,得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确保手术病人能恢复健康.方法:对147例肝病患者进行广泛地筛查工作,运用肝癌标记甲胎蛋白(AFP)和影像学检查B超、CT肝扫描的筛查方法对病人进行诊断,及早发现肝癌患者,及早手术治疗.结果:根据标准:AFP正常值为20 μg/L以下,当AFP >500 μg/L持续1个月或者AFP >200 μg/L持续2个月且无肝病活动,结合B超、CT检查见肝脏肿块则可能为肝癌患者.147例患者共检查出96例患者的AFP高于正常值且影像学检查异常,被怀疑为肝癌患者.结论:肝癌患者应及早进行手术切除治疗,在手术前后要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使病人能够尽快恢复.

    作者:游志坚;王在国;林志强;胡夏荣;何广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卒中单元一脑卒中管理的新模式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以及它给个人、家庭、社会所带来的一系列沉重的负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近些年来,在国内广泛开展的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为卒中的治疗带来了曙光,循证医学证明卒中单元在治疗卒中方面等同甚至优于溶栓、抗血小板、抗凝治疗,自2001年我国引进卒中单元管理模式以来,临床实践也证实卒中单元确实有效于普通治疗模式.

    作者:王维宝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结果:选择再次剖宫产81例,选择阴道试产39例,阴道分娩28例,试产成功率71.79%.结论:对于前次剖宫产,只要无明显的剖宫产指征,给予充分的阴道试产是比较安全合理的方法.

    作者:蔡秀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目的:回顾性分析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为其处理提供正确的方案,减少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以来102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瓣修复缺损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结果:102例中有15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术后正确有效的处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翁雪玲;叶敏莉;陈少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宫颈环型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7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宫颈环型电切术(LEEP)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治疗效果.方法:2005-03~2007-05在我院门诊诊断为CIN的部分患者采用LEEP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至少2年.结果:术后6个月治愈率为97.18%,其中CINⅠ组治愈率为97.94%,CINⅡ~Ⅲ组治愈率为96.55%.结论:采用LEEP治疗CIN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需长期随访.

    作者:高素珍;徐晓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先天性心脏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4-07~2008-06确诊的36例先心病并IE的临床特点.结果:①13例(36.1%)动脉导管未闭,8例(22.2%)主动脉瓣二叶瓣畸形,7例(19.4%)室间隔缺损;其次为法乐氏四联症4例(11.1%),肺动脉口狭窄2例,马方综合征、房间隔缺损各1例;②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心脏杂音(100%),主要为原有心脏杂音.栓塞15例(41.7%)及贫血、晕厥、脾大等;③20例(55.6%)细菌培养阳性,14例致病菌为链球菌;④20例经内科抗感染及抗凝等治疗IE痊愈,5例转外科或转院手术治疗,11例(30.6%)死亡.结论:先心病合并IE治疗难度大、死亡率高,对先心病患者主张早期手术根治,防止并发IE.

    作者:杨廷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头孢匹胺致婴儿维生素k缺乏2例

    1 临床资料病例1: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伴轻咳3 d入院.查体:T 38.8℃ P 135次/min,R36次/min,体重7 ㎏发育营养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皮肤无黄染瘀点,头颅五官异常,颈软,咽红,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35次/min,律齐,心音有力,腹软,肝脾不大,NS(-).血常规:WBC12.3×109/L, L 0.307,G 0.623 ,RBC 4.31×1012/L,Hb113 g/L,PLT228×109/L.

    作者:汤东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医疗器械维修部门管理分析

    在医学技术日渐发展的今天,影响医疗机构整体水平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医疗器械设备维修机构的好坏,他直接关系到临床的治疗和医学的水平的提高.因此,医疗器械的维修和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过程.

    作者:戴传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108例新生儿黄疸蓝光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治疗中光疗的佳时间.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204例.蓝光治疗108例,光疗时日龄2~28 d.所有病例入时及治疗后均作血清胆红素测定,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不明的黄疸136例,病理性黄疸24例,母乳性黄疸32例.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副作用少,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助拉带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

    目的:探讨助拉带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随机将100例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助拉带辅助及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对照组则仅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对两组病例的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时间,床上活动,下床活动,有效咳嗽咳痰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助拉带辅助下术后第1 d便能刷牙洗脸吃饭,床上活动多,下床活动早,更能有效地咳嗽咳痰,对护士的满意度增加.结论:助拉带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胡勤秀;钟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重力旋转细胞培养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1990 年, Kleis 等人首先研制了一种生物反应器, 随后美国国家航空与宇宙航行局(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对此进行改进研制了圆柱形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 rotating wall vesselbioreactor, RWVB)并应用到组织培养领域.RWVB 是由2个同心圆柱体构成的旋转装置,将细胞与培养液置入内、外圆柱体之间, 整个装置绕纵轴旋转,根据细胞的种类、性质、数量、培养物的大小调节容器的旋转速度, 使培养物长时间保持悬浮状态.

    作者:孔德胜;胡龙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入选的脑梗死患者被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european stroke score,ES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观察两组患者发病第1、2、4周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结果:依达拉奉治疗组治疗后1、2、4周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是一种有效、安全的神经保护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健全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围刺配合电针加神阙照射治疗带状疱疹2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用中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常规消毒,用25~40 cm长华佗牌1次性针灸针,快速进针,每穴相隔2.0~4.0 cm,针尖均向疱疹中心斜刺,疱疹中心及疱疹疼痛明显点均采用直刺.针刺得气后,于疱疹四周分别连接G8605-1电针仪,每次4组,采用连续波低频刺激20 min,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结果:治愈1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加神阙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简单,疗程短且止痛、止痒比较快,也可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作者:丽莎;聂传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对放疗设备科学管理模式的初探

    伴随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医院对医疗设备的投入快速增长,只有创建医疗设备科学管理模式,才能促进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才能促进医院的管理水平的提升;才能保证医疗设备更好地为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服务的宗旨.

    作者:刘延祥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下唇癌切除后缺损的不同修复的探讨

    目的:探讨下唇癌切除术后缺损的修复适应证.方法:10例下唇癌患者分别行下唇癌切除术,根据缺损的大小、范围分别用楔形切除拉拢缝合、Abbe-Estlander法、Bernade法和扇形组织瓣法即刻修复缺损.术后1~5年随访观察其形态和功能恢复状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病情稳定,组织瓣均成活,应用楔形切除拉拢缝合、Abbe-Estlander法、Bernade法修复者,唇的功能形态恢复较为满意,应用扇形组织瓣修复者,术后口角变圆钝,两侧不对称.结论:根据下唇癌切除后缺损的大小和部位,设计适合个体的修复方法,能够获得较好的修复效果.

    作者:王禹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5例临床诊治体会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09-01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合并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及常规脱水、保护脑细胞、改善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治愈31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常规脑梗死的治疗外,还要做好控制血糖、血压等,有利于提高糖尿病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柳建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