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志坚;王在国;林志强;胡夏荣;何广宁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降低再次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结果:选择再次剖宫产81例,选择阴道试产39例,阴道分娩28例,试产成功率71.79%.结论:对于前次剖宫产,只要无明显的剖宫产指征,给予充分的阴道试产是比较安全合理的方法.
作者:蔡秀杰 刊期: 2009年第11期
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的各种剂型,供临床辨证治疗和预防保健使用的一类药物.中成药的应用,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临床上常用的制剂,有丸剂、散剂(粉剂)、片剂、口服液、糖浆、胶囊、膏剂(膏糍)、冲剂(颗粒)、酊剂、注射剂以及外用的栓剂、帖剂、气雾剂等剂型.中成药具有速效、长效或高效的特点,不仅适用于慢性病和轻症,亦可用于危重急症.因其药效肯定,服用、携带、贮运方便,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接受.而有了非处方药(OTC)后, 自行购买中成药服用的患者或消费者也越来越多.但有一部分人服由于不重合理选用中成药后觉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甚至造成不良后果,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颜红梅;于锡岭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简要综述了当归的化学成分,并对其中有机酸和多糖类成分的生物活性进行总结.有机酸的活性作用主要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保护心肌、抗脂质过氧化和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多糖类的活性作用主要有:促进造血功能、对急性放射病有防护作用.
作者:柳永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地尔硫卓治疗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2例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患者首先使用10 mg地尔硫卓5 min内静脉推注,观察20 min后若心室率仍>100次/min,再以7.5~10 mg/h静脉滴注维持4 h,观察心室率下降情况及症状、体征.结果:静脉推注20 min后有效率达61.5%(32/52),静脉滴注维持有效率达96.2%(50/52),无心力衰竭加重表现,血压多在正常范围.结论:静脉应用地尔硫卓能迅速安全有效的控制快速心房颤动的心室率.
作者:张景华;赵国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口腔病患者的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对口腔医师治疗方案制定的影响,以及不同方案对疗效的影响.方法:通过730例口腔病患者按照文化层次和经济条件分别制定统一调查表,记录患者客观选择或接受的治疗方案,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与所选择的治疗方案以及患者的经济条件与所选择的治疗方案具有明显相关性.结论:文化层次、经济水平的差异明显影响医生的治疗方案,由于患者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差或因经济条件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结果导致治疗失败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待多方努力才能得以完善.
作者:钱成霞;陶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的临床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对92例肺炎支原体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2例MP发病年龄4个月~1岁占7.6%,1~3岁占22.8%,3~6岁占31.5%,6~13岁占38.04%;临床表现中主要以呼吸道受累,以持续性发热和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早期缺乏阳性体征,胸部X线改变不典型;除呼吸道病变外,患儿常合并肺外多系统的损害;MP-IgM血清学检测阳性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应用阿奇霉素治疗均有效.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好发于学龄儿童,婴幼儿肺炎应高度重视肺炎支原体的感染;血清学MP-IgM检测可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诊断指标;选用阿奇霉素静滴或口服治疗可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韦彦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老年合并严重心肺疾患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的简易手术.方法:对33例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在局麻下进行钻孔引流,不进行冲洗.结果:33例患者,1例术后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1例因术后疗效不佳改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治愈,31例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CT,23例硬膜下血肿完全消失;6例少量残留;2例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局麻下行慢性硬膜下血肿钻孔引流手术(不冲洗)较传统手术可缩短手术时间,简化手术操作,减少麻醉及手术并发症,且疗效好.
作者:杨帮国;周龙;唐骁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探讨产后出血防治措施和方法.方法:对2004-01~2009-09分娩的产妇4 4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总人数4 443例,产后出血93例,发生率2.09%,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74/93),发生率79.57%;胎盘因素(9/93),发生率9.68%;软产道损伤(7/93),发生率7.53%;凝血功能障碍(3/93),发生率3.23%.产后出血发生时间:2 h内83例,发生率89.25%;24 h内10例,发生率10.75%.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前10位是:滞产、疤痕子宫、妊高征、前置胎盘、胎盘粘连、巨大儿、软产道损伤、第三产程延长、双胎妊娠、产间发热.结论:加强产时产后2 h监护,正确测量出血量,降低剖宫产率,正确处理3个产程,加强产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是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的关键.
作者:张菊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根据脓毒血的症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诊断,研究脓毒血的发病原因与预防措施.方法:随机抽取126例出现症状的患者资料,根据脓毒血临床症状对患者进行科学的诊断,并对结果进行详细记录.结果:根据临床表现进行诊断,共有104例患者被确诊为脓毒血,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结论:脓毒血症死亡率与宿主反应有关,多种细胞、炎性介质和凝血因子参与反应过程.为了能在脓毒血症治疗中取得更大的进展,应当深入了解参与宿主反应的个体成分的主要机制.
作者:刘延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和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我院121例窒息新生儿的抢救和护理措施.结果:窒息患儿预后均较好.结论:通过及时有效的抢救和全面的护理可有效降低病死率.
作者:范兆志 刊期: 2009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 5例均为女性病人,年龄31~49岁.因面红、眼红、皮肤大面积红色丘疹伴头晕、恶心、胸闷、腹痛陆续急诊就诊.查体:5例体温均正常.除1例血压12.2/9.5 kPa、脉搏102次/min外,余4例均正常.呼吸18~24次/min .意识均清楚.
作者:陈凤丽;韩涛;王东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7-01~2009-01糖尿病合并脑梗死55例,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合并症,给予控制血糖、血压及常规脱水、保护脑细胞、改善脑细胞代谢、抗血小板等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其临床效果.结果:本组病例治疗2个疗程后,根据疗效评定标准,基本治愈31例,显著进步14例,进步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7%.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常规脑梗死的治疗外,还要做好控制血糖、血压等,有利于提高糖尿病脑梗死的治疗效果.
作者:柳建章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观察用中医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常规消毒,用25~40 cm长华佗牌1次性针灸针,快速进针,每穴相隔2.0~4.0 cm,针尖均向疱疹中心斜刺,疱疹中心及疱疹疼痛明显点均采用直刺.针刺得气后,于疱疹四周分别连接G8605-1电针仪,每次4组,采用连续波低频刺激20 min,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结果:治愈15例,显效5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围刺配合电针加神阙照射治疗带状疱疹方法简单,疗程短且止痛、止痒比较快,也可明显降低后遗神经痛的发病率.
作者:丽莎;聂传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回顾性分析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术后并发症的原因,为其处理提供正确的方案,减少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2006年以来102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组织瓣修复缺损并发症的种类及原因.结果:102例中有15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组织瓣修复颌面部缺损术后正确有效的处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翁雪玲;叶敏莉;陈少青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心脏缺血的险恶疾病,在护理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引发患者更大的伤痛以及患者病情的加剧,严重患者将引起并发症的发生乃至死亡.因此,对于急性冠脉患者的护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我院26例患者进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治疗以及护理经验,发现,对患者病情进行严密监视、加强康复训练以及贴心护理,能减少并发症的产生和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
作者:姚鸿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索用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3大物质的占有分额来表示机体的综合代谢平衡状态.方法:将3大物质检测值作为代谢平衡整体,分别算出每一物质的占有分额,用正常体检人群为参考,用甲状腺激素代谢异常病例进行验证.结果:3 293例正常代谢平衡状态下的血清白蛋白、葡萄糖、胆固醇所占份额分别为0.07;0.47;0.46,39例甲亢病例的份额为0.06;0.58;0.36,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低白蛋白,高糖,低胆固醇状况,38例甲减病例的分额为0.05;0.50;0.45,白蛋白与正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低白蛋白,高糖,低胆固醇状况.结论:甲亢、甲减病例血清3大物质升降移动符合甲状腺激素对蛋白、糖、脂的调节规律.用3大物质分额的特征性移动,可以从代谢平衡的角度反映甲状腺激素的功能状况.
作者:王宁皎;李珉;刘春燕;张明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酒依赖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126例男性酒依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酒依赖者已婚者居多,且与患者自身职业、工作环境等有一定关系,复发率很高,它不仅损伤人们躯体和精神健康,还影响家庭婚姻和社会稳定.结论:控制过度饮酒刻不容缓,社会各界应加强青少年教育,防止向低龄化发展,重视康复护理,减少复发.
作者:文姝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N3期鼻咽癌临床疗效.方法:60例N3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组(LCAF组)30例,常规分割放射治疗组(CF组)30例.其中LCAF组先用常规分割照射,2.0 Gy/次,5 次/周,放量达36~40 Gy后改用LCAF照射,1.5 Gy/次,2次/d,中间间隔6~8 h,每周放疗5 d ,休息2 d,鼻咽癌放疗总量约68~76 Gy/6~6.5周,颈部放疗量为60~70 Gy/5.5~6周.CF组全部按常规分割放射治疗,鼻咽部放疗量为72~76 Gy/7~7.5 w,颈部放疗量为60~70 Gy/6~7 w.结果:鼻咽部肿瘤完全缓解率(CR)LCAF组和CF组分别为86.7%(26/30)、60%(18/30);颈部淋巴结完全缓解率(CR)LCAF组和CF组分别为90%(27/30)、56.6%(17/30),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1、3、5年生存率LCAF组分别为86.7%、73.3%、23.3%,CF组分别为80%、66.7%、20%,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鼻咽部5年局部控制率LCAF组为93.3%,CF组为80%;颈部淋巴结5年局部控制率LCAF组为86.7%,CF组为73.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放疗毒副反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后速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N3期鼻咽癌较常规分割放射治疗具有更好近期疗效,但未能提高5年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有必要扩大病例并作长期随访研究.
作者:卢耀振;黄显实;农先胜;林伟芬;梁荣中;黄任贵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治疗中光疗的佳时间.方法:收集新生儿黄疸住院病例204例.蓝光治疗108例,光疗时日龄2~28 d.所有病例入时及治疗后均作血清胆红素测定,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原因不明的黄疸136例,病理性黄疸24例,母乳性黄疸32例.结论: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副作用少,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助拉带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随机将100例胸心外科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助拉带辅助及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对照组则仅由医护人员或家属协助,对两组病例的术后自理能力的恢复时间,床上活动,下床活动,有效咳嗽咳痰及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助拉带辅助下术后第1 d便能刷牙洗脸吃饭,床上活动多,下床活动早,更能有效地咳嗽咳痰,对护士的满意度增加.结论:助拉带在胸心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胡勤秀;钟灵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