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硫酸镁治疗妊高征致镁中毒3例报告

殷爱丽;宋巧红

关键词:妊娠南血压征, 硫酸镁, 镁中毒, 葡萄酸钙
摘要:硫酸镁是治疗重度妊高征,预防和纠正抽搐的首选药物.较大剂量才能达到有效血镁浓度(2~3mmol/L)[1],有效浓度与中毒浓度甚近,不注意控制用药剂量,易致镁中毒.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5年间共收治妊高征502例,应用硫酸镁治疗重度妊高征260例,镁中毒3例.现将本组镁中毒的原因、诊治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运动、语言和抽动为特点的行为障碍的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期.病情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和加重.我们医院儿科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抑木扶土法指导辨治42例,收效满意.兹介绍于下:

    作者:张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金元大家对痹病的贡献

    痹病作为中国医学的一个部分,伴随着传统医学的进步而得以发展.随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一系列医学典籍的出现,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和药物学的基础得以奠定,对于痹病的认识也在此时期初步形成.此后,随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提出,中国医学进入了科学的辨证论治时代,痹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也在此时期开始了它自己治疗上的辨证时代.至金元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动荡不安,疾病流行,痹病的发病率大为增加,新的病理表现也层出不穷,出现了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局面,痹病的治疗方法也相应地在此时期有了突破和发展[1,2].此时的医学文献中,对痹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与经验,为指导医家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作者:李伟;刘中勇;王有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65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胸腺肽α1治疗组与一般护肝组作对照,并评估2组改善肝功能及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方面的疗效.结果:治疗组黄疸消退时间平均为(28.3±6.6)d;治疗组疗程3个月时、结束时及随访6个月HBeAg阴转率分别为33.0%、43.3%、50.0%,HBV-DNA阴转率分别为36.7%、50.0%、53.3%: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肯定了两药结合在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中兼具改善肝功能及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方面疗效,认为在已出现肝功能失代偿而病毒复制仍活跃的病人尤为适用.

    作者:姜宏伟;叶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循证医学对继续医学英语教育模式的导向作用

    1 循证医学1.1国际科研水平与发展趋势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作者:曹珏;熊学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4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护理干预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只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用分级法对2组患者在开始治疗和治疗结束时分别评定.结果:治疗结束时2组患者用Brunnstrom分级比较,患肢上、下功能差别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早期护理干预结合药物治疗对其肢体功能康复有积极意义.

    作者:周菊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食道支架置入术治疗食道狭窄及并发症防治

    目的:探讨食道支架在食道狭窄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与食道支架置入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在X线的导引下,对38例具有适应症的患者施行了食道支架置入术,所有病例一次置入成功.结果:28例吞咽困难由2、3级减为0级,10例减为1级.38例术后1~7d均有不同程度的胸背部疼痛或不适感,但未出现出血、食道破裂、支架移位等并发症.结论:食道支架王入术具有损伤轻微、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技术;准确的定位,选择适当的支架,适当的扩张食道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谭必勇;宋红;姚勇;文咏梅;张兴强;黄爱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3年1月~12月,对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手术治疗36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燕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丹参、赤芍、莪术对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赤芍、莪术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上述3味中药分别水煎浓缩后,分别进行动物实验,实验的方法一致.将Lewis肺癌模型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及中药低、中、高剂量组(丹参剂量分别为12、16、20g/kg,赤芍及莪术剂量均分别为6、8、10g/kg),每组小鼠10只,每天灌胃1次,连续20d.第22天处死小鼠,免疫组织化学计数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及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结果:中高剂量丹参、莪术及高剂量赤芍能提高肿瘤组织MVD及VEGF表达,P<0.05或P<0.01.结论:单味中药煎剂丹参、赤芍、莪术会促进小鼠Lewis肺癌血管生成.

    作者:黄兆明;何小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体会

    肝硬化腹水临床极为常见,治疗却颇为棘手.笔者采用中药口服及外敷结合西药治疗能在短期内消退胸腹水,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近年来,笔者已用此法治疗10余例患者而获得长期稳定的疗效.

    作者:赵俐;刘永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苦碟子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加重期血液流变学和高凝状态的影响

    我科自2001年11月~2004年12月收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其中49例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敬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防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全麻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前静注艾司洛尔0.5mg/kg,继以尼卡地平0.02mg/kg静注;B组诱导、插管前静注生理盐水10mL.随后观察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0min3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B组在插管即刘及插管后10min的SBP、DBP、H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A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则无明显变化;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与尼卡地平伍用可有效防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作者:王智;苏鹏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免疫球蛋白及血细胞在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尪痹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和血细胞与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符合要求的病例30例,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血细胞的值,并时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尪痹的免疫球蛋白中IgG、IgM、IgA显著升高(P<0.01),血细胞中HGB、PLT显著下降(P<0.01),WBC、C3无改变(P>0.05).结论:IgG、IgM、IgA升高,HGB、PLT降低对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旭痹有诊断意义,RBC对其诊断有参考意义,WBC、C3无诊断学意义.

    作者:喻建平;张艳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消瘀降脂胶囊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瘀降脂胶囊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消瘀降脂胶囊治疗组和血脂康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消瘀降脂胶囊和血脂康口服,8周后复查血脂水平.结果:消瘀降脂胶囊治疗组,8周末TC下降33.78%,TG下降30.74%,LDL-C下降35.67%,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血脂康组相比2组无差异(P>0.05),2组对TC、TG总有效率均达到95.0%和90.0%.结论:消瘀降脂胶囊是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孙康云;陈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安肠汤加结肠水疗治疗5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观察水疗加免煎中药安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水疗加免煎中药安肠汤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2组疗效通过积分比较和疗效指教比较评价.结果:治疗后的积分差值比,治疗组疗效优于时照组,P<0.05.疗效指数比,治疗组52例,痊愈30例,占57.7%;显效10例,占19.2%;有效8例,占15.3%;无效4例,占7.7%:总有效率92.3%.对照组50例,痊愈18例,占36.0%;显效10例,占20.0%例;有效11例,占22.0%;无效11例,占22.0%:总有效率78.0%.2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水疗加安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作者:黄适;林寿宁;朱永萍;张雪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酒精性肝病的中医药研究概况

    酒精性肝病(ALD)是指过量摄入酒精而导致肝脏损害的一系列病变,其病理分型包括轻型ALD、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是中青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我国一般人群饮酒率为59.5%,酒精性肝病发病率约占饮酒者20%,且有逐年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对ALD的防治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作者:武正权;林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预防术后肠粘连

    及早恢复腹部手术后消化道功能及有效地防治术后并发症,以提高手术疗效,是临床医生为重视的问题.在70年代后报道腹部手术后发生肠粘连高达67%,其中发生肠梗阻者45%.近年来我们应用自拟肠功能恢复汤对腹部手术后78例进行临床观察,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适应证及时机选择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在我国已经历了10年的发展,手术技术日趋成熟,因其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已得到广泛认可并迅速推广应用.但对急性胆囊炎的LC治疗仍存在争议[1].我院在1999年4月~2005年8月,共有271例急性胆囊炎行LC术.通过回顾对急性胆囊炎LC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的选择并加以探讨.

    作者:蔡民;徐小平;叶文达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胸腺肽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腺肤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TACE组和TACE+胸腺肽组,每组25例,2组均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其中1组术后联合胸腺肽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肿瘤大小、血AFP、肝功能和血常规变化.结果:TACE联合胸腺肽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30%者可达56%,较单纯TACE组明显,且AFP下降更明显,而肝功能损害和血细胞减少较单纯TACE组轻.结论:胸腺肽联合TACE治疗能明显减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且肿瘤体积缩小更明显.

    作者:付云南;刘斌;朱理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尖锐湿疣

    尖锐湿疣又称性病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所引起的性传播疾病,是目前国内发病率仅次于淋病的常见性病.

    作者:马敏宁;黄秀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意识障碍29例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均为2000年8月~2005年4月门诊因意识障碍收入ICU的住院病人,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20~80岁;其中发作性晕厥3例,嗜睡4例,浅昏迷20例,深昏迷2例;意识障碍持续时间5min~2d以上.

    作者:王益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