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体会

赵俐;刘永芬

关键词:腹水, 肝硬化, 中西医结合疗法, 利尿剂, 白蛋白, 温阳利水, 益气活血
摘要:肝硬化腹水临床极为常见,治疗却颇为棘手.笔者采用中药口服及外敷结合西药治疗能在短期内消退胸腹水,减少复发,改善患者预后,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近年来,笔者已用此法治疗10余例患者而获得长期稳定的疗效.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医学对继续医学英语教育模式的导向作用

    1 循证医学1.1国际科研水平与发展趋势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作者:曹珏;熊学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1例体会

    我科自2001~2004年之间,共收治31例心功能Ⅲ~Ⅳ级的心衰病人,通过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联合安体舒通辅助治疗,疗效比较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仇冬薇;李云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的机理探讨与应用展望

    组织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器官移植所面临的大难题.现代免疫抑制剂使早期移植器官失败危险性大幅下降[1,2],但长期存活的改善并不乐观,尤其是免疫抑制剂的长期应用造成肝肾毒性及恶性肿瘤等诸多问题[3],给未来免疫抑制剂提出了新的课题和要求.因此,利用有效、低毒、价廉的中药进入抑制器官移植免疫的基础和临床,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

    作者:李涛;魏江波;田鹤;冯铁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糖毒清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VCAM-1表达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毒清治疗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5/6肾切除合中等剂量的STZ腹腔注射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生理盐水2mL/d灌胃)、糖毒清高剂量组[糖毒清6.75g/(kg·d)灌胃];糖毒清中剂量组[糖毒清4.5g/(kg·d)灌胃]、糖毒清低剂量组[糖毒清2.25g/(kg·d)灌胃]、尿毒清组[尿毒清2.25g/(kg·d)灌胃].另外10只正常对照组大鼠予生理盐水2mL/d灌胃;治疗10周后,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的VCAM-1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大鼠肾组织VCAM-1表达明显增多,而糖毒清组大鼠肾组织VCAM-1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糖毒清可以减少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大鼠肾组织VCAM-1的过度表达,从而达到控制或延缓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恶化的进程.

    作者:赵玲;卢富华;黄春林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扶土抑木法治疗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以运动、语言和抽动为特点的行为障碍的综合征,多见于儿童和少年期.病情持续时间长,可自行缓解和加重.我们医院儿科通过多年临床实践,运用抑木扶土法指导辨治42例,收效满意.兹介绍于下:

    作者:张文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医辨证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60例临床总结报告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发的一种以胆酸增高,大多伴有肝生化酶异常,以及瘙瘁和黄疸为主要症状或见消化道症状的疾病.本人现将中医门诊诊治的60例病人总结和分析如下:

    作者:周先利;秦玲珍;高群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口服酮替芬致急性肝损害及胆囊萎缩1例

    患者男,59岁,教师.因在草丛中捡东西,1h后,全身泛发皮疹,高出皮肤面,伴瘙痒.自服酮替芬治疗,每日口服2次,每次1mg,治疗2d,皮疹逐渐消退,全身瘙痒消失.

    作者:马俊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意识障碍29例误诊原因分析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均为2000年8月~2005年4月门诊因意识障碍收入ICU的住院病人,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20~80岁;其中发作性晕厥3例,嗜睡4例,浅昏迷20例,深昏迷2例;意识障碍持续时间5min~2d以上.

    作者:王益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护理体会

    我科自2003年1月~12月,对重型颅脑损伤GCS≤8分的手术治疗36例.现将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燕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护理

    目前根据国际疼痛研究会对疼痛下的定义,认为疼痛是一种实质性或潜在性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1].疼痛可以分为急性、慢性和神经病理性疼痛.近年硬膜外麻醉术后病人自控镇痛方兴未艾,本文对此及自控镇痛护理作了探讨.

    作者:祝晏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15例临床观察

    慢性盆腔炎临床上单用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易于复发,常继发不孕,且难以治愈.我院自2003年3月~2005年2月,对115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何仙芳;马利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痛点阻滞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66例报告

    肩周炎是一种以肩痛及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是骨伤科门诊的常见病、多发病,多与肩部受凉、劳累、损伤、慢性劳损有关.我科自2003年5月~2004年8月采用肩关节周围痛点阻滞配合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1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钱天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医药辨证施治先兆流产60例

    胎漏与胎动不安,现代医学称为先兆流产.我们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同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的60例总结如下:

    作者:张变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对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的治疗作用

    心肌梗死后,预防再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频发心绞痛是心肌再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心绞痛发作,对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左玉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肺心安片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NO和AngⅡ的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肺心安片对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大鼠NO和AngⅡ的影响.方法:以2%野百合碱按60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复制大鼠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模型.观察中药复方肺心安片对大鼠血中一氧化氮(NO)和血管紧张素(AngⅡ)的影响.结果:复方肺心安片能明显提高血中NO浓度,降低血中AngⅡ的含量.结论:复方肺心安片通过提高血中NO,降低AngⅡ浓度,舒张肺动脉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从而降低肺动脉高压,阻断肺心病发展的关键环节.

    作者:徐颖;白庆云;姚珠星;刘树民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胆道残留结石137例临床分析

    胆道残留结石是外科临床常见的一个处理难题.我院1985~2004年收治863例胆道病,术后残留结石137例(15.9%).报告如下:

    作者:林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激光联合血栓通药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血栓通药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55例(62只眼)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简单随机分为激光联合血栓通组18例(20只眼)、激光联合胰激肽释放酶组19例(21只眼)和单纯激光组18例(21只眼).联合治疗组在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口服血栓通片和胰激肽释放酶片.结果:激光联合血栓通组显效和有效13只眼,总有效率65.0%:激光联合胰激肽释放酶组显效和有效13只眼,总有效率61.9%:单纯激光组显效和有效11只眼,总有效率52.4%:组间经Ridit分析,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两联合治疗组间比较,P>0.05;同时激光联合血栓通组在对改善合并有黄斑水肿的病人及对视网膜出血的吸收作用方面较优于激光联合胰激肽释放酶组.结论:激光联合血栓通药片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有较好疗效.

    作者:梁亮;戚凡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8例疗效观察

    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作为冠心病严重状态,发作突然,进展迅速,若处理不当,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UAP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近3年收住院的UAP患者48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桂春;杨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防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艾司洛尔和尼卡地平对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全麻病人8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在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前静注艾司洛尔0.5mg/kg,继以尼卡地平0.02mg/kg静注;B组诱导、插管前静注生理盐水10mL.随后观察术前、插管即刻、插管后10min3个时段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心率(HR).结果:B组在插管即刘及插管后10min的SBP、DBP、H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A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则无明显变化;B组在插管即刻及插管后10min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艾司洛尔与尼卡地平伍用可有效防治气管插管应激反应.

    作者:王智;苏鹏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安肠汤加结肠水疗治疗5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目的:观察水疗加免煎中药安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水疗加免煎中药安肠汤保留灌肠,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2组疗效通过积分比较和疗效指教比较评价.结果:治疗后的积分差值比,治疗组疗效优于时照组,P<0.05.疗效指数比,治疗组52例,痊愈30例,占57.7%;显效10例,占19.2%;有效8例,占15.3%;无效4例,占7.7%:总有效率92.3%.对照组50例,痊愈18例,占36.0%;显效10例,占20.0%例;有效11例,占22.0%;无效11例,占22.0%:总有效率78.0%.2组对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水疗加安肠汤保留灌肠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作者:黄适;林寿宁;朱永萍;张雪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