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芳华;谢建祥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81例,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48例,Ⅳ级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组41例.治疗3个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2.7%,对照组有效率62.5%.LVEF、LVEDD、LVESD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卡维地洛可显著改善心功能,是治疗心衰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卢晋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方法:对132例肺癌住院死亡患者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内感染率高达45.5%,感染部位以下呼吸系统为主.病原学检查中革兰氏阴性杆菌为60.5%,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直接和间接因感染而加速死亡者占58.3%,长期住院、晚期患者、老年人、白细胞下降、化疗及各种介入性操作是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肺癌患者医院感染率显著高于普通患者,并直接或间接地加速患者死亡.对白细胞减少的肺癌患者进行保护性隔离,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格无菌操作及缩短住院时间,可以降低肺癌患者的医院感染率及病死率.
作者:夏莺;唐晓玲;曾海涛;蔡金连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0例.2组常规应用硝酸异山梨酯、肠溶阿司匹林,根据病情选用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及灯盏花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67.5%,2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0.05);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降低(P<0.01);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降低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用灯盏花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谭碧峰;向丽玲;俞群军;黄友良;俞家贤;陆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严重并发症,往往起病急,进展快,如处理不及时其母婴死亡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如能在产前及时诊断处理,母婴预后将得到很大改善.由于胎盘早剥的临床表现受胎盘位置、剥离面积大小等影响,有时缺乏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使诊断难度增加,而胎儿预后与胎盘早剥的程度、发展速度、早剥区距脐带根部的距离等因素相关.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产前诊断及处理水平,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病死率.本文就我院62例胎盘早剥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
作者:马麟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胎漏与胎动不安,现代医学称为先兆流产.我们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同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进行辨证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临床观察的60例总结如下:
作者:张变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消瘀降脂胶囊对原发性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40例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分为消瘀降脂胶囊治疗组和血脂康对照组各20例,分别给予消瘀降脂胶囊和血脂康口服,8周后复查血脂水平.结果:消瘀降脂胶囊治疗组,8周末TC下降33.78%,TG下降30.74%,LDL-C下降35.67%,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血脂康组相比2组无差异(P>0.05),2组对TC、TG总有效率均达到95.0%和90.0%.结论:消瘀降脂胶囊是治疗原发性高脂血症有效、安全的药物.
作者:孙康云;陈亚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自1999年1月~2004年11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8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立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心肌梗死后,预防再梗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频发心绞痛是心肌再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心绞痛发作,对延长患者生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绞痛发作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左玉潭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和血细胞与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尪痹)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符合要求的病例30例,测定免疫球蛋白和血细胞的值,并时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尪痹的免疫球蛋白中IgG、IgM、IgA显著升高(P<0.01),血细胞中HGB、PLT显著下降(P<0.01),WBC、C3无改变(P>0.05).结论:IgG、IgM、IgA升高,HGB、PLT降低对肝肾不足、风湿阻络型旭痹有诊断意义,RBC对其诊断有参考意义,WBC、C3无诊断学意义.
作者:喻建平;张艳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冠心病是常见病、多发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作为冠心病严重状态,发作突然,进展迅速,若处理不当,极易恶化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而及时有效地治疗UAP具有重要意义.我院对近3年收住院的UAP患者48例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桂春;杨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2004年9月~2005年5月采用鱼金针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邹小卫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我科自2001年11月~2004年12月收住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96例,其中49例在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作者:王敬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9例均为2000年8月~2005年4月门诊因意识障碍收入ICU的住院病人,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20~80岁;其中发作性晕厥3例,嗜睡4例,浅昏迷20例,深昏迷2例;意识障碍持续时间5min~2d以上.
作者:王益群 刊期: 2006年第01期
1 循证医学1.1国际科研水平与发展趋势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近年来国际上临床医学领域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学科,已成为当前国际上医学研究中的热点之一.
作者:曹珏;熊学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鼻腔、鼻窦手术后鼻腔填塞主要以凡士林纱条为主,但填塞后鼻黏膜反应重,患者常伴有鼻胀痛或头痛、眼部胀痛流泪、耳闷塞感等症状,抽纱条时鼻腔易出血,痛苦较大.近2年来,我科选用膨胀海绵用于鼻腔、鼻窦内窥镜手术后的填塞,并与凡士林填塞病例的填塞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金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心包积液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5例中、重度心包积液患者分别于剑突下,左第5、6肋间隙心浊音界内1.5~2.0cm处,心尖部,以Seldinger法穿刺心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观察心包积液引流以及临床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一次性安全成功心包穿刺置管,后引流或间歇抽液,均取得满意效果.发生不良反应5例,其中1例死亡.结论:Seldinger法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心包积液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方便,引流比较彻底,副反应少,安全性比较大,但操作时仍须大胆、细心,术中、术后注意观察.
作者:朱玲军;彭万军;林文辉;王审;张济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痹病作为中国医学的一个部分,伴随着传统医学的进步而得以发展.随着<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一系列医学典籍的出现,中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和药物学的基础得以奠定,对于痹病的认识也在此时期初步形成.此后,随着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六经辨证论治体系的提出,中国医学进入了科学的辨证论治时代,痹病的辨证论治体系也在此时期开始了它自己治疗上的辨证时代.至金元时期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动荡不安,疾病流行,痹病的发病率大为增加,新的病理表现也层出不穷,出现了金元四大家的学术争鸣局面,痹病的治疗方法也相应地在此时期有了突破和发展[1,2].此时的医学文献中,对痹病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方面提出了新的理论与经验,为指导医家治疗提供了宝贵的财富.
作者:李伟;刘中勇;王有洪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腺肤联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的疗效.方法:5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单纯TACE组和TACE+胸腺肽组,每组25例,2组均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其中1组术后联合胸腺肽治疗1个月后,观察患者肿瘤大小、血AFP、肝功能和血常规变化.结果:TACE联合胸腺肽治疗后肿瘤体积缩小率>30%者可达56%,较单纯TACE组明显,且AFP下降更明显,而肝功能损害和血细胞减少较单纯TACE组轻.结论:胸腺肽联合TACE治疗能明显减轻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TACE术后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且肿瘤体积缩小更明显.
作者:付云南;刘斌;朱理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中医清热化痰法对痰热动风型小儿多动症的疗效.方法:时34例痰热动风型小儿多动症患者以中医清热化痰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2例,服用利他林治疗.每组除上述治疗外,均同时辅以心理诱导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为73.5%,有效率为91.2%;时照组分别为36.4%、77.3%: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31例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22.6%;对照组有效17例中,复发7例,复发率为41.2%:2组复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清热化痰法治疗痰热动风型小儿多动症疗效可靠稳定,无毒副作用,适宜长期服用,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龚少逸;冯莉雅;邸英如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炎性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口服中药丹元散,同时于经净后3d行宫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治疗患者74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总观察时间为6个周期并评定疗效.结果:74例中痊愈26例,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炙性阻塞性不孕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弥补了单纯中、西医治疗的不足.
作者:徐晓宇;卢燕;马宝璋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