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合并冠心病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心肌缺血的预防

贾洪峰

关键词:老年病人, 冠心病病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心肌缺血, 心室壁张力, 腹腔镜技术, 心动过速, 危险性
摘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老年病人的增加,老年合并冠心病病人要求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人数也增加,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史XVP,SVR增高,使心室壁张力增加可加重心肌缺血,一旦出现心动过速加剧其危险性[1].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体会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已广泛用于术中监测中心静脉压(CVP)及建立可靠的静脉通道.我院80年代前在麻醉科就已用于体外循环手术和各种重大手术,近10年来又逐渐用于院内临床各科室及院内各种需要长期补液、某些特殊治疗或外周输液困难的病人,尤其是化疗病人居多.作者仅三个月内于疼痛门诊采用德国贝朗16G单腔穿刺套件行锁骨下中心静脉穿刺,平均每天1~4例,共100轮次.体会如下:

    作者:韦明芬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三种方法联合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评价

    目的:评价手感法、X线法和电测法联合应用测量根管工作长度的准确性.方法:选择离体牙123颗,216个根管按照牙根有无明显吸收分成两组,用三种方法分别测量两组的根管工作长度,将三种方法测量的结果平均得出三种方法联合应用的根管工作长度和准确率,并与电测法的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三联法在正常离体牙组的准确率(93.6%)略高于电测法(90.3%和89.5%).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牙根吸收组三联法的准确率(90.2%)则明显高于电测法(78.3%和73.9%).有显著性差差异(P<0.05).根管预备前后电测法的准确率在两组中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感法、X线法和电测法联合应用能提高牙根有明显吸收的牙齿根管长度测量的准确性.

    作者:王洪鹏;梁书梅;赵秀群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Leber特发性星芒状视神经视网膜炎1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29岁.2007年12月5日因右眼视力下降6d(无其它伴随症状)来我院就诊.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6(矫正不提高)左眼:1.0;右眼前节未见异常,玻璃体尘埃状混浊,眼底视盘色赤肿胀,界不清,静脉迂曲扩张,后极部网膜色灰水肿,黄斑区可见以中心凹为中心的星芒状渗出,中心凹反射消失.左眼未见明显异常.

    作者:周丽霞;柏春伟;陶源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控制性降温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成功应用体会

    控制性降压在颅脑手术中虽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氧耗和氧需,减少脑血流量,降低颅内压,可增强脑组织对缺血、缺氧耐受性,但因需要特殊器材而在中小医院得不到广泛应用,2006年6月在4例颅脑动脉瘤夹闭术中简易方法成功应用控制性降温,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志勇;盛凤莲;罗卿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头孢哌酮局部治疗化脓性切口的临床观察

    外科一般化脓性感染如疖肿、痈、脓肿、大部分是由几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多数有明显局部症状,集中在某个局部感染的组织,常发生损害、化脓和坏死.我科采用头孢哌酮钠治疗感染性化脓局部切口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鲍秀丽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CT引导锥颅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145例

    脑出血发病后1月的死亡率为32.0%~55.0%,CT引导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脑出血优于大骨瓣开颅术[1].2004年至2007年,采用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45例,效果满意.

    作者:代永庆;喇新军;陈容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中药灌肠治疗新生儿黄疸护理体会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病症,其高胆红素血症造成的神经损伤,日益受到重视,现将中药灌肠与西药治疗新生儿黄疸两种方法观察对比介绍如下.

    作者:谷秀梅;李龙芳;刘翠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试论新形势下做好临床带教护生工作

    临床实习是护生由理论知识向实践过渡,由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阶段,是护生走向护理工作岗位的桥梁.护生无论在专业知识,护理技能,还是在工作态度与病人交流能力方面都须教育和培养.临床教师带教质量的高低,可直接影响护生的专业素质及所工作医院的护理质量.现就本科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顺利完成各阶段带教护生工作谈几点体会.

    作者:王雅丽;于红;吕殊;孙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眼表化学烧伤患者的护理

    化学烧伤造成眼表疾病是临床治疗难症之一.如何对其进行快速、有效的抢救及护理是治疗的重点.现将有关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樊春宏;李伟;孙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

    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一骨科常见多发病,合并椎管狭窄时如未加注意,手术时只切除突出的椎间盘而不行椎管或神经根管减压,将导致手术后患者症状改善不全甚至手术失败加手术前能仔细检查病人,并通过影像学特别是CT及MRI检查使患者的症状、体征与影像学检查相符合,才不至于漏诊,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结果:所介绍病例经术前认真检查定位,手术前后定位与影像学检查基本相符,经3-6年随诊,无1例复发.此外,手术所致腰椎不稳定因素也应加以考虑.

    作者:程兆佳;辛福生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手术室无菌质量管理

    无菌质量管理是手术室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预防手术切口创面感染,保证切口愈合良好和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影响切口愈合的因素很多,除了空气污染,更主要是接触污染,包括手术器械、布类敷料、缝线、缝针和手术医生护士与病人皮肤接触等.所有这些都会成为起因,因此,严格执行各项无菌技术操作,严格进行无菌质量控制,十分重要.手术室无菌技术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从进入手术室:更衣、帽、换鞋到术间医生护士的一举一动,从手的消毒到手术台上各个环节的操作,稍有疏忽,都能造成手术切口和体腔内的感染.针对容易发生创口感染的环节,认真做好无菌质量的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确保手术质量.无菌手术室的标准及手术间细菌生长规律.

    作者:王敏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食管癌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探讨及防治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是食管癌术后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总结胸外科食管癌手术896例,其中26例出现术后急性呼吸衰竭,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勇;马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使用微量注射泵静推大剂量阿托品救治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微量注射泵(以下简称微量泵)是一种用少量液体将药物精确,微量,均匀地泵人体内的新型泵力仪器,在临床中广泛应用.我科应用微量泵持续泵入大剂量阿托品成功救治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凤琴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乳腺叶状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PT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时6例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PTs大体上均表现为界限清楚的肿块,且呈分叶状.肿瘤由具有双层排列的上皮成分以及过度生长的间质成分组成.根据间质的过度生长程度、细胞的异型程度、核分裂数、有无异源性成分以及肿瘤性坏死等继发性改变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个级别.结论:乳腺叶状肿瘤发病率低.术前诊断困难,其诊断主要依据组织学观察.

    作者:姜忠彩;任玉嫄;周琦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结核性变态反应关节炎6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结核性变态反应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及诊疗.方法:用回顾总结分析方法对63例结核性变态反应关节炎进行临床诊治分析.结果:该病误诊率为90.5%,主要是以关节和皮肤损害表现较为突出的结核病,多与活动及陈旧性结核病并存,尤其是肺结核;临床表现与结核病出现时间及活动程度并不完全相一致.结论:该病误诊率高,常被误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关节疾病;抗结核治疗后多数患者治愈.

    作者:杨晓纲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病人中的应用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由心脏起搏器发出脉冲电流,通过导管电极应激病变心脏,以维持或控制心脏节律或改善心脏功能.可分为临时性心脏起搏和永久性心脏起搏.永久性心脏起搏是将脉冲发生器(起搏器)埋植体内进行永久起搏的技术.它不仅用于各种缓慢性心律失常而且还在探索应用于某些快速性心律失常.对起搏器患者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和缓解十分必要.

    作者:余雪峰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透析室的消毒隔离及管理

    透析室是慢性肾衰竭(CRF)病人延续生命的场所,它不同于一般的临床科室,是集治疗、护理、贮存及消毒隔离为一体的地方.血液透析(HD)是在透析室中进行的一种侵入性操作,将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进行长时间(4~5h)的体外循环.感染控制在透析室是重中之重.在这个高危的环境中,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有熟练的透析专业技术而且还要掌握消毒隔离知识,预防感染的传播.为此,我们将透析室的消毒隔离及管理作为工作重点,采取一系列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者:李兵;刘丽艳;王舜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高渗糖沙布条对肛裂切口愈合观察

    肛裂是临床常见疾病,自2000年至2006年对40例肛裂术后采用高渗糖沙布条引流换药收到了良好效果.

    作者:郑培臣;张晶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眼袋整形的术式选择和治疗

    目的:探讨根据眼袋的不同类型如何采取相应的术式治疗.方法:78例眼袋依其局部不同的病理解剖变化分为5种类型,各类型采用将下睑复合肌瓣不同术式以提吊固定整复.结果:78例受术者术后效果皆满意,未出现下睑外翻或眶鼻沟凹陷等并发症.结论:在眼袋整复术中应根据其术前术中而判断其不同的局部病理变化而采取不同下睑复合肌瓣悬吊的固定术式,才能取得满意的整复效果.

    作者:沈清俐;杨晓霞;陈美欣 刊期: 2008年第03期

  • 黛力新在焦虑/抑郁治疗中的观察

    焦虑,抑郁性神经症是临床常见心理疾病.文献报导,正常人群焦虑的发生率在5~8%,而在内科疾病的患者中发生率约为20~50%[1].遗憾的是在基层医院,甚至一些三级医院,焦虑/抑郁现象未被我们医生所认识.本文对62例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分别进行传统内科治疗和黛力新治疗,意在提醒广大同仁对神经症的认识,并对其治疗有所了解.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乃浩;弋香萍 刊期: 2008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