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星;刘朝华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控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治本效果.方法:对CVA62例随机分成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分别予中西医结合和西医治疗3个月.对2组的近期疗效,并随访1年,进行对照观察.结果:疗程末2组临床有效率相当,但中西医组复发率12.4%,明显低于西医组46.7%(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组对减少CVA复发有较好的疗效,机制可能与抗过敏、增加机体免疫力有关.
作者:邹超英;孙亦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患者疼痛明显,多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笔者自1999~2004年试用中药加二甲基亚砜外用治疗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求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本组17例均采用顺行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结果:17例平均随访12个月(6~18个月),手术均获得成功,骨折全部愈合,评定优良率100%.结论:顺行法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骨折疗效满意,尤其是对多段、粉碎性肱骨骨折及骨不连和病理性骨折的治疗.
作者:陈镇秋;胡锐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银杏叶注射液是目前治疗心脑血管病有较好疗效的新药,由银杏叶提取物和双嘧达莫组成,临床用于急性脑梗死、脑萎缩、肺心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我院近1年来在临床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收到很好的疗效.现将治疗60例的临床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周薇霞;董桂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鱼腥草5mL+普米克0.5mg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30例,庆大霉素4万U+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2mg超声雾化吸入.观察2组症状改变情况及转归.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
作者:黄通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约10%,治疗较困难,而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较为有效的药物.现在一般外伤后都常规注射TAT,但出现过敏的也不少.笔者现选所遇过敏患者中比较典型的3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勇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呕吐是因横隔膜及腹肌等的强烈共同收缩,使胃内物质经由食道、口腔反射性排出体外的现象,是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防御反射,它可以把胃内的有害物质排出.但长期剧烈的呕吐,会影响进食和正常消化液丢失,伴随水分及电解质紊乱引起的脱水和营养不良;呕吐物不慎吸入造成窒息及吸入性肺炎,同时给病人的心理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我院自2003年5月~2004年5月间,采用甘蔗生姜汁治呕吐,并与西药对照组进行对照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陈晓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长,缠绵难愈.自2001年3月~2003年3月,我们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秋荣;岳伟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临床上已确诊有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同步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PM多项指标:即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脉压增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CG: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ABPM多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相关性.
作者:杨秀明;郭勇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慢性炎症病变,以溃疡糜烂为主,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重者累及整个结肠.临床表现为粘液便,脓血便,腹泻,里急后重,有的伴腹痛,病程多缓慢,反复发作.笔者运用自拟清热利湿汤合云南白药灌肠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早期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应用不同方法治疗SAP 91例的临床资料.对照组为前5年48例,以手术治疗为主,辅以基础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为后5年43例,早期基础治疗加中药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静滴,另用清胰汤自胃管注入,大承气汤灌肠,大黄等中药外敷腹部剧痛处,结合生长抑素善得定、山莨菪碱等西医综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19例,占39.58%,未愈29例(包括并发症17例和死亡1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31例,占72.00%,未愈12例(包括并发症7例和死亡5例):2组在治疗效果上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有显著疗效.
作者:陈龙;牟科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对于终末期肝病,肝移植是有效的治疗手段,目前全世界正以每年8000例的速度开展此项手术,而且累计例数逐年增加.但肝移植术后肝原发性无功能(primary nonfunction,PNF)等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达5%~15%[1],是肝移植术失败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同时还有10%~25%的患者,移植后出现移植肝原发性功能紊乱,致术后恢复的延迟和困难.
作者:任厚伟;唐天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QTC离散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1例接受急诊PTCA治疗AMI患者与26例同期未做PTCA的AMI患者,分别测量入院时和发病24h的QTC.结果:PT℃A组术后QTCD较术前显著缩短,未做PTCA组QTCD保持较高水平.结论:PTCA可使AMI后的QTCD显著降低,对减少心律失常、改善AMI的预后有临床意义.
作者:胡建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一般分为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和结石性胆囊炎2种.急性胆囊炎的表现主要取决于胆囊炎的类型、伴否结石、胆管梗阻程度和并发症情况,女性多于男性.我院自1998年~2003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185例,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翠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根据祖国医学和中西医结合理论,认识瘀阻脑窍、脑失所养是血管性痴呆主要病机.方法:拟定了以活血化瘀、养血补虚、醒脑开窍的通脉益智丹对血管痴呆大鼠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实验研究发现,该方可明显缩短拟血管性痴呆大鼠在穿梭箱法大鼠回避性条件反射潜伏期,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大鼠回避阳性率,显著提高痴呆大鼠Y-迷宫正确次数.结论:提示通脉益智丹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丽波;王鹏琴;蔡虹;付海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目前正在申报三乙医院),它也是我省首批列入高校临床教学基地的教学医院.为了能培养一批对社会有用的优秀护理人才,医院护理部非常重视临床教学带教工作,护理部在2000年开始采用师生定期相互评价方法,来促进临床教学带教工作.下面将我院这一做法与体会予以简述:
作者:朱秋明;李晓光;金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以直、结肠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ⅱ病变为主.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发热、消瘦为主要表现.一般发病缓慢,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临床常规治疗,难以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本病1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娟;庞绍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由于不合理地应用抗感染药及受环境卫生、某些疾病的合并症的影响,以及机体内分泌紊乱,造成身体免疫功能下降,阴道的微生态平衡被破坏,阴道菌群失调能引起多种疾病[1].如霉菌性阴道炎已经成为妇科门诊的常见病,不仅以其临床症状突出令患者难以忍受,而且部分患者呈现出月经前后随阴道PH改变易反复感染,成为顽固性疾病.近年来参考中国<药典>有关硼砂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加以摸索、研究,配伍以冰片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取得良好疗效.现将2003年3月~2004年4月60例患者药物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心萍;王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缺氧缺血性脑病(以下简称HIE)发生在围产儿,尤其发生在窒息的足月儿,脑组织以水肿、软化、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病变,重者常有后遗症.从1999年2月~2004年10月,本人运用补阳还五汤配合治疗HIE取得较好效果.特介绍如下:
作者:吴飒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方法.方法:设对照组26例,常规护肝、利尿、补充白蛋白等;治疗组28例,常规护肝加自拟丑苓汤煎服.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57.14%),总有效率85.71%,随访1年复发率18.77%;对照组显效8例(30.76%),总有效率61.53%,1年复发率37.5%.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0.01).结论:丑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较好,特别是对减少并发症、延缓腹水再发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朱正淮;杨晓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