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早期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临床观察

杨思游

关键词:脑卒中急性期, 并发症, 抑郁障碍, 氟西汀
摘要:抑郁障碍是脑卒中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脑卒中病人除有肢体功能障碍外,常伴有抑郁,严重的抑郁对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恢复不利.因此,应积极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本文就我院62例脑卒中患者的早期抑郁发病情况以及百忧解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血脑屏障指数及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的影响

    目的:观察颅内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脑屏障(BBB)功能的影响.方法:观察脑出血病人常规治疗组25例和常规治疗+颅内血肿清除术组25例,对照分析其BBB指数和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的变化,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作对比.结果:血肿清除术组BBB指数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而此2组病人BBB指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肿清除术组血清MBP浓度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而此2组病人MB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脑出血增加血脑屏障的通透性,使BBB指数和血清中MBP含量增高,颅内血肿清除术可以减轻细胞毒性对血脑屏障的损伤,从而减轻脑水肿.

    作者:杨艳红;黄秀梅;庞文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重度酒精中毒1例抢救体会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服75%医用酒精约600mL,58℃二锅头酒200mL,伴呼之不应、小便失禁约4h,于2004年10月2日8pm急诊我科.入院体检:体温35.8℃,脉搏80次/min,血压120/80mmHg,深昏迷,全身皮肤冰冷,双瞳孔等圆等大,直径1mm,光反射消失,颈软,气管居中;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率80次/min,律齐,无杂音;肝脾肋下未及,腹部无法详查;神经系统未引出明显病理征;血常规正常;血生化示K+3.12mmol/L,CO2CP 14mm01/L,AST 31U/T,ALT 28U/L,BUN 6.2mm01/L,CREA 57.2mmol/L,血糖4.5mmol/L.

    作者:邱男;曾德珍;张谦;王文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从2例老年病人跳楼自杀浅析预防对策

    病人自杀是在住院部有时遇到的现象,现将我院2例老年人跳楼自杀情况报道,以探讨其原因及预防对策.

    作者:许临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我院恶性肿瘤院内感染年度动态调查

    目的:了解肿瘤患者院内感染特点,尤其病原体分布、药物敏感试验及年度动态变化规律,以指导抗感染治疗.方法:根据2003~2004年我院肿瘤院内感染379例监测资料,逐份查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2003年院内感染率为11.9%,标本送检率65.8%,病原体检出率46.0%;病原以细菌为主占81.6%,真菌18.4%;药敏试验敏感性覆盖率>80%者仅有亚胺培能等4种.2004年感染率15.5%,标本送检率86.7%,病原体检出率66.97%;病原体以细菌为主,占85.2%,真菌14.8%;药物敏感性覆盖率>80%者仅有万古霉素等5种.其他调查项目2年度差异无显著性.结论:2004年肿瘤院内感染率、标本送检率明显提高,大肠埃希氏菌构成比下降,粪肠球菌增加,同一病人存在多个细菌感染的比例升高,细菌谱及其对药物的敏感性可随时间(年代)而变迁.

    作者:陈文俊;周瑞微;郑维锷;王琼;张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生物反馈治疗出口梗阻性便秘的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选择87例出口梗阻性便秘患者,进行1个疗程生物反馈治疗.结果:生物反馈可明显改善排便困难,肌电图评估总有效率为79.31%.结论:生物反馈训练对功能性便秘的疗效确切.

    作者:曾俊;贾克东;徐伟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36例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以直、结肠表浅性非特异性炎症ⅱ病变为主.临床上以腹痛、腹泻、排粘液血便、发热、消瘦为主要表现.一般发病缓慢,病程漫长,病情轻重不一,常反复发作.临床常规治疗,难以奏效.笔者近几年来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本病13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淑娟;庞绍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术治疗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

    目的:总结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术治疗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患者施行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右肺上叶切除术,其中支气管袖状切除11例,单纯肺动脉袖状切除2例,支气管肺动脉联合袖状切除8例.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无支气管吻合口瘘,2例呼吸衰竭.结论:支气管肺动脉袖状成形治疗右肺上叶中央型肺癌能扩大手术适应症,改善生活质量,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章雪林;徐晓文;毛卫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nm23-H1、PCNA、p53蛋白在肺多形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nm23-H1、PCNA、p53蛋白在肺多形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回顾性分析20例肺多形性癌组织中nm23-H1、PCNA、p53基因表达,并结合肺多形性癌的转移、侵袭力、肿块大小及预后等进行分析.结果:nm23-H1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25.0%和87.5%,差异有显著性(P<0.01),有无侵犯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37.5%和10%,差异有显著性(P<0.01);PCNA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66.7%和75.0%,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有无侵犯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68.8%和75.0%,差异无显著性(P>0.05);p53在肺多形性癌有无淋巴结转移中阳性率分别为83.3%和25.0%,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有无周围组织中阳性率各为68.8%和25.0%,差异有显著性(P<0.01).Nm23-H1、p53基因表达与肺多形性癌淋巴结转移、侵袭力及预后有关.结论:m23-H1、P53基因能抑制肺多形性癌的转移及侵袭,而PCNA基因表达与肺多形性癌的转移和侵袭无明确相关性.

    作者:尹满香;林雪平;方铣华;陶正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84例

    我院根据慢性胃炎多寒热错杂、虚实并存的病理特点,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84例,并与西医治疗52例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罗红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各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对45例临床上已确诊有左心室肥大、心肌缺血的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观察组)和36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对照组)进行动态血压(ABPM)和动态心电图(DCG)同步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BPM多项指标:即24h、白昼、夜间平均收缩压,血压负荷值,脉压增高,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DCG: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ABPM多项指标与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有相关性.

    作者:杨秀明;郭勇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阴式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式探讨(附5例病例报道)

    阴式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如同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腹腔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无疤痕、医疗费用低等诸多优点,且更符合微创手术的原则,会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1].和腹式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相比,各有适宜的病例.阴式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特别是在行宫颈锥切术后施行阴式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目前国内尚未见报道.结合我院开展阴式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手术的5例情况,对阴式扩大性全子宫切除术的适应症及术式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胡小青;李诚信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清热利湿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33例临床观察

    溃疡性结肠炎属非特异性炎性肠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主要发生在结肠粘膜层的慢性炎症病变,以溃疡糜烂为主,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重者累及整个结肠.临床表现为粘液便,脓血便,腹泻,里急后重,有的伴腹痛,病程多缓慢,反复发作.笔者运用自拟清热利湿汤合云南白药灌肠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葵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乳腺癌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乳腺癌是指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在各种内外致癌因素的作用下,细胞失去正常特性而异常增生,以致超过自我修复的限度而发生癌变的疾病.乳腺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作用:(1)放化疗对乳腺癌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毒副作用往往影响完成率,并且可带来痛苦,应用中西医结合可以增加疗效,减轻毒副反应,顺利完成各项治疗计划.

    作者:白淑红;殷东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六味地黄合苓桂术甘汤防治儿童哮喘65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地黄合苓桂术甘汤防治儿童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哮喘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非急性发作期以六味地黄合苓桂术甘汤治疗,对照组非急性发作期以三拗汤为基础方治疗.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合苓桂术甘汤能控制部分儿童哮喘症状,减少儿童哮喘发作次数,改善哮喘儿童的肺功能.

    作者:刘浩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甘露消毒丹加味配合西药治疗伤寒35例疗效观察

    2003年3月~2004年3月,笔者运用甘露消毒丹加味治疗伤寒35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维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腿痛109例分析

    腰椎间盘脱出症所致腰腿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从2001年9月~2004年10月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此病109例,获得比较满意的疗效.现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文云星;刘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医药治疗排尿性晕厥研究进展

    发生于排尿时或排尿结束时的突然发生的短暂意识丧失称为排尿性晕厥.本病常反复发作,发病常常在午夜、午睡、晨起排尿过程中或终了时发生,现代医学对此疾病治疗有一定的报道,但无特殊治疗.中医药在该病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综述如下:

    作者:唐虹;张细凤;秦琬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破伤风抗毒素致过敏反应3例临床分析

    破伤风是一种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约10%,治疗较困难,而破伤风抗毒素(T.A.T)是预防破伤风较为有效的药物.现在一般外伤后都常规注射TAT,但出现过敏的也不少.笔者现选所遇过敏患者中比较典型的3例分析如下:

    作者:王勇刚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心内科病人抑郁情绪与情志护理效果研究

    目的:了解心内科住院病人的抑郁情绪、主要症状表现,评价情志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袁对200例心内科住院病人进行测评;然后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测评结果进行情志护理,1周后再次测评,比较抑郁分值变化.结果:200例心内科病人的抑郁评定均分为(50.80±13.12),高于正常人标准,差异具显著性,P<0.05.有抑郁情绪者为43.75%,其中轻度抑郁为18 75%,中度抑郁为17.50%,重度抑郁占7.50%.1周后,2组病人的抑郁分值均有下降,但情志护理组的抑郁分值下降幅度更大,症状改善明显,尤其是抑郁总均分、晨重晚轻和空虚感均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显著性,P<0.05.结论:心内科病人存在较为明显的抑郁情绪,情志护理有助于缓解病人的抑郁情绪,满足病人需要,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薛筷明;冯怡;孙理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中药配合二甲基亚砜外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80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临床常见病,西医治疗疗效欠佳,患者疼痛明显,多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笔者自1999~2004年试用中药加二甲基亚砜外用治疗患者60例,取得满意疗效,值得临床推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求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