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谷氨酸受体系统与药物作用的靶点

李刚;金蓓;肖艳

关键词:谷氨酸, 谷氨酸受体, 兴奋性毒性, 谷氨酸受体拮抗剂, 神经保护
摘要: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突触可塑性的诱导,神经发生、神经退行性变中起重要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谷氨酸是神经细胞间信息传导的重要媒介,但在病理条件下,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介导神经毒性作用,产生兴奋性毒性,是神经系统缺血、外伤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紊乱、神经退行性变的主要原因[1].谷氨酸受体属于膜受体,按其配体、下游信号转导机制以及分子同源性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通过信号转导机制改变细胞内生化进程,介导多种细胞功能.另一类为亲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能引起细胞膜对特定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膜电位.这两大类按分子结构上的不同,还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和亚单位[2].谷氨酸受体中的NMDA受体在兴奋性毒性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它导致细胞膜对Ca2+通透性增高并能激发氧自由基生成.在早期对线粒体呼吸链的抑制能间接引起NMDA受体的兴奋,被称为继发性兴奋性毒性[3].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前列腺素E1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观察

    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前列腺素E1(勃乐斯)治疗记性脑梗塞60例,并设立维脑路通对照组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雯;任会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肺心病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酸碱失衡判断方法探讨(附80例次血气分析)

    目的:对42例肺心病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患者的80例次血气测定结果.方法:用不同的酸碱图(卡)及代偿公式进行酸碱类型的初步差别分析.结果:结合临床表现、各种影响因素与治疗反应等作出综合判定.结论:比较二种判定的差异,并提出较为实用、可靠的判断建议,以助于复合型呼吸性酸碱失衡的临床诊断与处理.

    作者:刘德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宫腔镜检查296例临床分析

    宫腔镜技术是近年来日益广泛应用的一项妇科技术,兼有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共进行宫腔镜检查29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纪秀娟;赵宏辉;韩秋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腹部手术切口无感染946例临床分析

    总结近5年来腹部手术946例,均无切口感染,所有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分类术前、术中、术后处理和切口感染的关系,总结经验,供大家参考.

    作者:龙泰山;杨永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电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的手术配合

    胆囊炎、胆石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LC)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替代了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其损伤小、愈合快,开展胆囊切除203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艳;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茶多酚水溶液稳定性实验

    茶多酚系由绿茶提取的纯天然中药成份,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和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可降血脂,降血糖.作为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化合物,其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日趋广泛.报道以水作为茶多酚的溶媒,采用经典恒温法作稳定性加速实验,化学动力学参数则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一元线性回归处理测得的数据,推算出室温和夏季高温下的有效期,供生产和临床使用参考.

    作者:王立清;刘炜;肖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丽科伟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疗效观察

    病毒性脑炎是儿科常见的颅内感染性疾病,自2004年1月至12月,应用抗病毒药丽科伟(注射用更昔洛韦)治疗病毒性脑炎40倒,现将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骆萍;陈松柏;王艳坤;杨晶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静脉穿刺探讨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作为一名护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的失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就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分析探讨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

    作者:陈洪霞;付娆;朱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血流动力学改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它的发生主要是围产期各种因素使大脑缺氧缺血,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是引起小儿智能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脑部彩色多普勒检查便于早期诊断、治疗,降低伤残率.现对2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值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于芳;关云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术,已经成为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手段,以前进行预扩张是支架术必不可少的步骤,随着医疗器材的改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部分病人可以不用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这样降低了手术的费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自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共直接植入2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殷;张莉;孙久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对前外侧小切口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243例早期脱位讨论

    自1998年9月至2004年对243例利用前外侧小切口切入式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病人,术后并发症早期脱位的发生率及处理,其中3人早期髋关节脱位(术后6周)作者为其进行闭式手法复位加皮牵引,这些病人髋关节不需二次手术固定即可回复到稳定程度.

    作者:张瑛;孙国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生物蛋白胶止血用于前列腺切除术50例疗效分析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至今为止,手术仍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有效的方法.防治术中、术后出血是前列腺切除术关键步骤之一.自1999~2002年对50例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切除术,其中治疗组26例缝合前列腺A结合腺窝喷洒生物蛋白胶止血;对照组24例缝合前列腺A加缩窄膀胱颈方法,两者比较,加用蛋白胶方法止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光爱;梅松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谷氨酸受体系统与药物作用的靶点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突触可塑性的诱导,神经发生、神经退行性变中起重要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谷氨酸是神经细胞间信息传导的重要媒介,但在病理条件下,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介导神经毒性作用,产生兴奋性毒性,是神经系统缺血、外伤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紊乱、神经退行性变的主要原因[1].谷氨酸受体属于膜受体,按其配体、下游信号转导机制以及分子同源性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通过信号转导机制改变细胞内生化进程,介导多种细胞功能.另一类为亲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能引起细胞膜对特定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膜电位.这两大类按分子结构上的不同,还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和亚单位[2].谷氨酸受体中的NMDA受体在兴奋性毒性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它导致细胞膜对Ca2+通透性增高并能激发氧自由基生成.在早期对线粒体呼吸链的抑制能间接引起NMDA受体的兴奋,被称为继发性兴奋性毒性[3].

    作者:李刚;金蓓;肖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急性胃粘膜病变136例临床分析

    各种严重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下产生的应激性溃疡与由药物、乙醇、应激引起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统称为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近年来AGML的发病有所增高,对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收住院的136例AGML等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AGML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作者:贾勇慧;刘宇红;宋建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健康指导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常见的临床综合症,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基础上,缓慢的出现肾功能减退而至衰竭,常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及各系统症状,针对此类病人的一般护理,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作者:王舜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月小婴儿,合胞病毒为常见病原,有明显的发作性喘憋,临床治疗有一定困难.在抗病毒、镇静、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清;任海涛;齐铁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医院建立网站的可行性分析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上网查找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多,对于象医院这样的服务行业,根据信息不对称原理,人们对医院的信息了解得越多,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就越高,特别是一些特色的医疗服务.所以,网络就是一个更好的传播信息和宣传医院的平台.

    作者:蒋英姿;温晓慧;宋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先天性视盘小窝1例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变暗二个月,而来我院诊治.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6,矫正无提高.右眼正常,左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见:视盘颞侧见一灰色小窝,约1/10PD大,黄斑部网膜浅脱离,约7PD大,与小窝相连,黄斑呈暗红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A):早期视盘小窝呈低荧光,晚期视盘颞侧缘与黄斑间有小点状荧光斑,视盘小窝逐渐呈强荧光,小窝边缘的荧光斑逐渐向黄斑区延伸扩散,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黄斑区呈强荧光.眼B超示:左眼网膜局限性浅脱离.诊断为左眼先天性视盘小窝,合并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给予葛根黄芪口服液治疗三个月,无明显效果.

    作者:马新立;周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性中毒259例临床分析

    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死亡率高.血液灌流(HP)是抢救急性中毒有效措施之一.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I)可增加疗效,提高生存率.兹报道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性中毒259例如下:

    作者:张家宽;李红玲;安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 丽科伟、黄芪治疗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

    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主要发病及死亡的原因.新生儿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为多器官侵犯,且病毒在受感染器宫内可持续复制,导致预后不良.既往用于治疗CMV感染的药物,如: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和穿琥宁等的疗效均不满意.于2000~2003年用丽科伟及黄芪治疗CMV感染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颖悟;白亚芝;宋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