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勇慧;刘宇红;宋建斌
在飞速发展的社会及医学模式的今天,沟通互换关系,只要掌握与病人沟通的技巧善待病人,才能竞争医疗市场.1注重第一印象1.1要注意外在形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互换关系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要以愉快积极的情绪减轻对注射的恐惧心理.微笑是解除人际交往,紧张关系的第一要素.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护患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视.
作者:傅娆;朱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和心电图改变对母亲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间9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为0.74%,孕产妇病死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0.48‰,剖宫产率70.0%,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09%.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的发生率高(35例,38.04%),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19例,20.65%).心功能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妊娠孕周、新生儿平均体重、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而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已较80年代下降;妊娠合并心脏病易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劳损;同时也影响孕周、新生儿体重,增加剖宫产机率.
作者:温景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突触可塑性的诱导,神经发生、神经退行性变中起重要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谷氨酸是神经细胞间信息传导的重要媒介,但在病理条件下,谷氨酸通过兴奋谷氨酸受体介导神经毒性作用,产生兴奋性毒性,是神经系统缺血、外伤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神经紊乱、神经退行性变的主要原因[1].谷氨酸受体属于膜受体,按其配体、下游信号转导机制以及分子同源性的不同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一类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通过信号转导机制改变细胞内生化进程,介导多种细胞功能.另一类为亲离子型谷氨酸受体,能引起细胞膜对特定离子通透性的改变进而改变膜电位.这两大类按分子结构上的不同,还可分为不同的亚型和亚单位[2].谷氨酸受体中的NMDA受体在兴奋性毒性损伤中发挥关键作用,因为它导致细胞膜对Ca2+通透性增高并能激发氧自由基生成.在早期对线粒体呼吸链的抑制能间接引起NMDA受体的兴奋,被称为继发性兴奋性毒性[3].
作者:李刚;金蓓;肖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知识、新技术、新仪器的不断更新,检验项目越来越多,工作量越来越大,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如何准确、合理、高效地应用这些医疗资源,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因检验结果误差对诊断和治疗的影响,这是检验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提高医院整体质量,避免医疗事故的一个重要因素.几年来,逐步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的质量管理制度,初步构建了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作者:苏丹;胡志愿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38例慢性肝病合并外观血性腹水的病因诊断与预后.方法:选择慢性肝病并有外观血性腹水病例38例,总结临床资料,以临床症状、腹水常规、肝功能、肝脏病理、B超诊断结果分别对38例病人进行分析.结果:该组病人全部有乏力,腹胀、腹水及不同程序纳差、肝痛;总胆红素异常升高率94.7%,AFP阳性率78.9%,ALT异常升高率为84.2%;活动进展期各型肝炎18例,肝癌20例;治疗好转4例,无变化8例,死亡26例.结论:慢性肝病并有自发性血性腹水的病人预后不良.
作者:汪贵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水)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46%-64%的胸腔积液患者为恶性肿瘤所致[1],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局部治疗,自1999年2月至2003年12月,应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Ⅱ和顺铂,治疗恶性胸水,取得较为理想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勇志;李林地;黄莉;许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统计信息社会化的不断推进,统计信息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伴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康问题更加关注,卫生信息的统计分析尤显重要.卫生统计是应用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和社会卫生事业的一门学科.建立在统计理论基础上的卫生统计分析是任何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这是由卫生统计特有的专业性决定的.卫生统计分析,就其手段而言是一种分析方法.就其过程来讲,是运用卫生统计方法及分析对象的相关数据或信息,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由于这种分析研究的终成果都需要通过分析报告来体现,所以,卫生统计分析报告的写作就更加重要.
作者:陈玉梅;梁艳茹;李凤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肛门疾病手术期间镇痛治疗效果.方法:对84例肛门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治疗组采用综合镇痛治疗,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术后镇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76%有效24%,对照组有效25%,无效75%对2组病人术中、术后疼痛评估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镇痛疗法对肛门疾病手术镇痛有良好疗效.
作者:郑培臣;林传尧;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钾是人体内维持细胞生理活动的主要阳离子,是保持机体的正常渗透压及酸碱平衡[1],参与糖及蛋白质代谢,保证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所必需.钾离子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内,少量存在于细胞外液,且浓度较衡定.其浓度的高低对细胞的反应性,特别是对心肌细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采用两种不同真空采血管采集标本,观察真空采血对血钾的影响.
作者:于晓明;高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2002年1月至2004年1月,应用前列腺素E1(勃乐斯)治疗记性脑梗塞60例,并设立维脑路通对照组60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红雯;任会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文明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人口持续增长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为了适应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战略目标的要求,医疗和预防工作职能必须不断拓展,其服务必须走出医院,迈向社区,走入家庭,走向每个人.
作者:柴丽敏;车颖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年来,将104例急性肛周脓肿患者分为2组,比较采用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4例肛周脓肿,男82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其中40岁以下占80.8%;104例分为一期根治术组和切开引流术组,其中一期根治术组56例,切开引流术组48例.肛提肌下浅部脓肿86例,占82.7%,肛提肌上深部脓肿18例,占17.5%,见表1.
作者:景彦;余世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宫腔镜技术是近年来日益广泛应用的一项妇科技术,兼有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共进行宫腔镜检查29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纪秀娟;赵宏辉;韩秋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自90年代引进聚丙二烯补片取代了传统的修补方法,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护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秋洁;蔡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1990年1月~2002年12月,行乙状结肠人工成形术23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均为女性,年龄18~46岁,其中13例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6例先天性无阴道,子宫发育不良,4例先天性无阴道,子宫发育可.
作者:谷秀梅;孙秀娟;王凤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罗哌卡因是新型的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纯度>99%),化学性质介于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之间,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脏毒性低于布比卡因.比较0.5%罗哌卡因与等效的布比卡因用于高位硬膜外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侯晓辉;张锐;袁隽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各种严重疾病引起的应激状态下产生的应激性溃疡与由药物、乙醇、应激引起的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统称为急性胃粘膜病变(AGML).近年来AGML的发病有所增高,对2001年5月至2004年5月收住院的136例AGML等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AGML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
作者:贾勇慧;刘宇红;宋建斌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佩带官内节育器(IUD)避孕法,已有90余年历史.据报道,全世界约5亿多育龄妇女使用IUD避孕法,我国每百个育龄妇女中有51个带有IUD[1].而超声检查IUD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信;李艳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变暗二个月,而来我院诊治.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6,矫正无提高.右眼正常,左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见:视盘颞侧见一灰色小窝,约1/10PD大,黄斑部网膜浅脱离,约7PD大,与小窝相连,黄斑呈暗红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A):早期视盘小窝呈低荧光,晚期视盘颞侧缘与黄斑间有小点状荧光斑,视盘小窝逐渐呈强荧光,小窝边缘的荧光斑逐渐向黄斑区延伸扩散,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黄斑区呈强荧光.眼B超示:左眼网膜局限性浅脱离.诊断为左眼先天性视盘小窝,合并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给予葛根黄芪口服液治疗三个月,无明显效果.
作者:马新立;周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2003年1月以来,用促肝细胞生长素(威佳)治疗慢性重度肝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符合2000年西安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制定的标准.并设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8例,肝炎病程1~25年,平均5.8年,年龄25~65岁,平均36.8岁.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病程1~22年,平均4.2年,年龄26~66岁,平均37.2岁.对照组与治疗组在性别、病程、年龄、主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等方面均有可比性.
作者:李先慧;赵波;那琳琳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