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梅;梁艳茹;李凤云
胆囊炎、胆石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LC)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替代了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其损伤小、愈合快,开展胆囊切除203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艳;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死亡率高.血液灌流(HP)是抢救急性中毒有效措施之一.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I)可增加疗效,提高生存率.兹报道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性中毒259例如下:
作者:张家宽;李红玲;安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肛门疾病手术期间镇痛治疗效果.方法:对84例肛门病手术患者随机分治疗组采用综合镇痛治疗,对照组按一般常规术后镇痛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76%有效24%,对照组有效25%,无效75%对2组病人术中、术后疼痛评估表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综合镇痛疗法对肛门疾病手术镇痛有良好疗效.
作者:郑培臣;林传尧;王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术,已经成为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手段,以前进行预扩张是支架术必不可少的步骤,随着医疗器材的改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部分病人可以不用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这样降低了手术的费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自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共直接植入2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殷;张莉;孙久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不同心功能状态和心电图改变对母亲和围产儿的影响.方法:对1990年1月~2004年12月间92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生率为0.74%,孕产妇病死率为0,围产儿死亡率为0.48‰,剖宫产率70.0%,心律失常发生率为76.09%.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以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的发生率高(35例,38.04%),其次为先天性心脏病(19例,20.65%).心功能Ⅰ~Ⅱ级与Ⅲ~Ⅳ级比较,妊娠孕周、新生儿平均体重、围产儿患病率及死亡率差异显著(P<0.01或P<0.05).结论:妊娠合并心肌炎、心肌炎后遗症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而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生率已较80年代下降;妊娠合并心脏病易导致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肌劳损;同时也影响孕周、新生儿体重,增加剖宫产机率.
作者:温景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宫腔镜技术是近年来日益广泛应用的一项妇科技术,兼有诊断治疗的双重作用.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4月共进行宫腔镜检查296例,现回顾分析如下:
作者:纪秀娟;赵宏辉;韩秋丽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1986年开展激光治疗皮肤病以来,已经累计治疗各种皮肤病8000余人次,收到较好的效果.根据近20年的激光治疗经验,总结治疗中常见问题如下:
作者:李永科;王晓铭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多年来,产科剖宫产率一直都较高,由于术前用药和手术干扰以及麻醉的关系,术后肠蠕动常常减弱,肛门排气一般需48h至72h.为了使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肠蠕动早日恢复,减轻痛苦,早进饮食,早期泌乳,促进子宫复旧,使产妇身体早日康复,对60例剖宫产术后予以番泻叶口服(治疗组),另以60例剖宫产术后未给番泻叶口服进行对照(对照组),经临床护理观察效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泄时间明显缩短.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3种物理疗法对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86例患者均内服伊曲康唑200mg/d,连用7d.同时分3组采用冷冻、窄频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和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法,隔日一次的治疗,7次为一疗程.结果:冷冻组有效率92.2%,UVB组83.1,TDP组84.1%.结论:3种物理疗法均提高了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愈率,而且安全有效,以冷冻治疗更佳,值得使用推广.
作者:殷筱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1月至5月妊娠10周以内,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健康妇女200例进行临床观察.利宁胶(西安制药厂、利君精华药业)内含有1%盐酸丁卡因0.05g和适量的杀菌剂、润滑剂).利宁胶起麻迅速(2min),润滑性能好,手术器械能顺利通过宫颈并活动良好,避免刺激宫颈薪膜引起疼痛.
作者:张丽;范佳颖;季英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较常见的下呼吸道感染,仅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多数是1-6月小婴儿,合胞病毒为常见病原,有明显的发作性喘憋,临床治疗有一定困难.在抗病毒、镇静、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普米克令舒、万托林雾化吸人,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慧清;任海涛;齐铁雄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期常见病,它的发生主要是围产期各种因素使大脑缺氧缺血,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是引起小儿智能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脑部彩色多普勒检查便于早期诊断、治疗,降低伤残率.现对2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和20例正常新生儿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及阻力指数(RI)值进行了对比观察.
作者:于芳;关云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佩带官内节育器(IUD)避孕法,已有90余年历史.据报道,全世界约5亿多育龄妇女使用IUD避孕法,我国每百个育龄妇女中有51个带有IUD[1].而超声检查IUD有重要应用价值.
作者:王信;李艳秋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静脉穿刺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作为一名护士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做到一次穿刺成功,减少或避免静脉穿刺的失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就静脉穿刺成功与否分析探讨以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
作者:陈洪霞;付娆;朱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1病例资料患者,男,70岁.以持续性上腹疼痛伴阵发性加重4h,伴恶心、呕吐6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黄疸.高血压5年,胆囊炎1月.否认糖尿病及冠心病史.入院查体:T36℃2,P84次/分,R20次/分,BP140/100mmHg,急性痛苦病容,神志清,被迫倦曲位,心肺听诊未见明显异常.腹平坦,全腹腹肌紧张,上腹部压痛明显,以右上腹及脐上中腹部为甚,无反跳痛,肠鸣音减弱.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4.7×109几,NO.912,L0.088,血清淀粉酶3362μdL,尿淀粉酶6139μ/L,B超示:胆囊9.0×4.0×3.9cm3,胆囊壁厚0.3cm,胰头厚3.6cm,入院诊断: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
作者:龙泰山;杨永勤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常见病、多发病.至今为止,手术仍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有效的方法.防治术中、术后出血是前列腺切除术关键步骤之一.自1999~2002年对50例前列腺增生症行耻骨上膀胱内前列腺切除术,其中治疗组26例缝合前列腺A结合腺窝喷洒生物蛋白胶止血;对照组24例缝合前列腺A加缩窄膀胱颈方法,两者比较,加用蛋白胶方法止血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董光爱;梅松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二十年来,国际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已有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传统方法有缝线张力,缝合的解剖层次不同,而当前人们普遍采用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缝合的解剖层次不变.由于手术原理的改进,因此术后护理也有了新的变化.自2002年开始至今共收治腹股沟疝病人98例,其中运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56例,应用巴德网塞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治疗42例,现介绍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莹;孙宝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造影剂对心导管术中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心导管手术患者分为二组,一组为使用造影剂组(冠脉造影组),一组为不便用造影剂组(射频消融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观察并记录每住患者在术中及术后24h内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情况,并随机抽取30例,于术前及术后即刻用荧光法测定每位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并观察其变化.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组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率远大于不使用造影剂的射频消融术组(11%vs%,P<0.05),冠状动脉造影组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的增高较射频消融术组明显(0.2424±0.0843vs0.1771±0.1480,P<0.05;0.0761±0.0606vs0.0324±0.1375,P<0.05).结论:①造影剂的确对心导管手术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有影响.②血浆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过度增高在造影剂所致的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机制中占重要作用.③心导管手术中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多以血压下降为主,伴有窦性心动过缓,属于血管抑制型晕厥.
作者:查滨;周殷;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水)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46%-64%的胸腔积液患者为恶性肿瘤所致[1],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局部治疗,自1999年2月至2003年12月,应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Ⅱ和顺铂,治疗恶性胸水,取得较为理想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勇志;李林地;黄莉;许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钢丝内固定的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2例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行切开,喙突与锁骨间环形结扎钢丝复位与固定.结果:参照Karlsson的术后疗效评定标准,优19例,良3例.结论:喙突与锁骨间环扎钢丝固定是治疗新鲜肩锁关节Ⅲ度脱位的有效方法.
作者:段志山;佟志刚;赵洋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