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宽;李红玲;安宇
近年来,将104例急性肛周脓肿患者分为2组,比较采用一期根治术与单纯切开引流术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04例肛周脓肿,男82例,女22例;年龄19~62岁,其中40岁以下占80.8%;104例分为一期根治术组和切开引流术组,其中一期根治术组56例,切开引流术组48例.肛提肌下浅部脓肿86例,占82.7%,肛提肌上深部脓肿18例,占17.5%,见表1.
作者:景彦;余世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腹股沟斜疝是临床常见病之一.自90年代引进聚丙二烯补片取代了传统的修补方法,这项技术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满意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护理经验,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秋洁;蔡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应用美国产508型心电监护仪监测硬膜外麻醉中辅助用药后121例SPO2变化.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21例男性43例;女性蔼例.其中穿刺分为三组:①高位45例,均行胸部隆乳术及巨乳缩小术.注:隆乳手术切口在双侧腋窝部.②中位23例,行胃大部切除术,胆囊摘除术.
作者:周元伦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恶性胸腔积液(恶性胸水)是一种常见的肿瘤并发症,46%-64%的胸腔积液患者为恶性肿瘤所致[1],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局部治疗,自1999年2月至2003年12月,应用一次性单腔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闭式引流胸水后,胸腔内注入白细胞介素-Ⅱ和顺铂,治疗恶性胸水,取得较为理想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周勇志;李林地;黄莉;许整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感染性疾病是新生儿期主要发病及死亡的原因.新生儿期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为多器官侵犯,且病毒在受感染器宫内可持续复制,导致预后不良.既往用于治疗CMV感染的药物,如:阿糖腺苷、阿昔洛韦、干扰素和穿琥宁等的疗效均不满意.于2000~2003年用丽科伟及黄芪治疗CMV感染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颖悟;白亚芝;宋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卫生行业怎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真正地建立起以较低廉的价格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医疗需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所以,医疗单位必须牢牢树立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管理理念,而管理离不开数据的科学分析、指标预测和可行论证等.统计分析是对所取的数据和资料,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由点到面进行深入的、具体的分析,是医院进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统计分析在医疗行业经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尤为重要.
作者:陈玉梅;李凤云;梁艳茹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1998年9月至2004年对243例利用前外侧小切口切入式全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的病人,术后并发症早期脱位的发生率及处理,其中3人早期髋关节脱位(术后6周)作者为其进行闭式手法复位加皮牵引,这些病人髋关节不需二次手术固定即可回复到稳定程度.
作者:张瑛;孙国民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多年来,产科剖宫产率一直都较高,由于术前用药和手术干扰以及麻醉的关系,术后肠蠕动常常减弱,肛门排气一般需48h至72h.为了使剖宫产术后的产妇肠蠕动早日恢复,减轻痛苦,早进饮食,早期泌乳,促进子宫复旧,使产妇身体早日康复,对60例剖宫产术后予以番泻叶口服(治疗组),另以60例剖宫产术后未给番泻叶口服进行对照(对照组),经临床护理观察效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泄时间明显缩短.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作者:高士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造影剂对心导管术中发生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影响.方法:200例接受心导管手术患者分为二组,一组为使用造影剂组(冠脉造影组),一组为不便用造影剂组(射频消融组).每组患者均为100例,观察并记录每住患者在术中及术后24h内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情况,并随机抽取30例,于术前及术后即刻用荧光法测定每位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含量并观察其变化.结果:冠状动脉造影组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率远大于不使用造影剂的射频消融术组(11%vs%,P<0.05),冠状动脉造影组血浆儿茶酚胺含量的增高较射频消融术组明显(0.2424±0.0843vs0.1771±0.1480,P<0.05;0.0761±0.0606vs0.0324±0.1375,P<0.05).结论:①造影剂的确对心导管手术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有影响.②血浆中儿茶酚胺的浓度过度增高在造影剂所致的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生机制中占重要作用.③心导管手术中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发作多以血压下降为主,伴有窦性心动过缓,属于血管抑制型晕厥.
作者:查滨;周殷;张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胆囊炎、胆石症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腹腔镜胆囊切除(LC)已成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替代了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其损伤小、愈合快,开展胆囊切除203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杨雪艳;王敏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胰岛素泵作为糖尿病强化治疗的先进手段,逐渐被临床广为应用.自2004年5月引进胰岛素泵为2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强化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丁洪梅;文艳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1990年1月~2002年12月,行乙状结肠人工成形术23例,临床疗效满意,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3例,均为女性,年龄18~46岁,其中13例先天性无阴道,无子宫,6例先天性无阴道,子宫发育不良,4例先天性无阴道,子宫发育可.
作者:谷秀梅;孙秀娟;王凤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人们上网查找信息的时间越来越多,对于象医院这样的服务行业,根据信息不对称原理,人们对医院的信息了解得越多,对医院的信任程度就越高,特别是一些特色的医疗服务.所以,网络就是一个更好的传播信息和宣传医院的平台.
作者:蒋英姿;温晓慧;宋燕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支架术,已经成为冠心病的一种治疗手段,以前进行预扩张是支架术必不可少的步骤,随着医疗器材的改进,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在部分病人可以不用球囊预扩张,直接置入冠状动脉内支架,这样降低了手术的费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自2003年6月至2004年8月共直接植入28例冠状动脉内支架,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殷;张莉;孙久滨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病例介绍患者女34岁,因左眼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变暗二个月,而来我院诊治.眼科检查:视力右眼1.0、左眼0.6,矫正无提高.右眼正常,左眼前节未见异常,眼底检查见:视盘颞侧见一灰色小窝,约1/10PD大,黄斑部网膜浅脱离,约7PD大,与小窝相连,黄斑呈暗红色.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A):早期视盘小窝呈低荧光,晚期视盘颞侧缘与黄斑间有小点状荧光斑,视盘小窝逐渐呈强荧光,小窝边缘的荧光斑逐渐向黄斑区延伸扩散,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的黄斑区呈强荧光.眼B超示:左眼网膜局限性浅脱离.诊断为左眼先天性视盘小窝,合并黄斑区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给予葛根黄芪口服液治疗三个月,无明显效果.
作者:马新立;周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自1999年3月以来,采用经颅入路视神经减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10例,多发眶额部外伤数小时后逐渐出现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来院后急诊行开颅视神经减压开放术,外伤至手术时间数小时至两周不等,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国辉;王曙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拴塞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股动脉插管,将导管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后,注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术后6~12个月随访CT观察肿瘤直径大小变化及碘化油充填情况.结果:21例患者肿瘤体积均明显缩小.5例直径超过8CM血管瘤一次栓塞后缩小的肿瘤内仍有血管瘤结构,经再次栓塞后显示瘤体内碘化油充填良好,随访6个月肿瘤无增大趋势.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平阳霉素碘油乳剂动脉栓塞肝血管瘤疗效良好,微创、安全、副作用小,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作者:马勇;陶智慧;宁志方;陈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近二十年来,国际上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方法已有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传统方法有缝线张力,缝合的解剖层次不同,而当前人们普遍采用了无张力疝修补术,缝合的解剖层次不变.由于手术原理的改进,因此术后护理也有了新的变化.自2002年开始至今共收治腹股沟疝病人98例,其中运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56例,应用巴德网塞进行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治疗42例,现介绍术后护理体会如下.
作者:黄莹;孙宝良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急性中毒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死亡率高.血液灌流(HP)是抢救急性中毒有效措施之一.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HP+HI)可增加疗效,提高生存率.兹报道用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抢救急性中毒259例如下:
作者:张家宽;李红玲;安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3种物理疗法对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疗效果.方法:186例患者均内服伊曲康唑200mg/d,连用7d.同时分3组采用冷冻、窄频中波紫外线(UVB)照射和特定电磁波(TDP)照射法,隔日一次的治疗,7次为一疗程.结果:冷冻组有效率92.2%,UVB组83.1,TDP组84.1%.结论:3种物理疗法均提高了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的治愈率,而且安全有效,以冷冻治疗更佳,值得使用推广.
作者:殷筱玲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