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儿急性喉炎处理附95例报告

杨立新

关键词:急性喉炎
摘要:小儿急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病,大多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起病急剧,发展迅速,常伴呼吸困难,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笔者于1994年1月~2000年2月救治95例,现报告如下: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恢复期精神病人心理障碍及护理

    精神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休养后,逐步进入恢复期,此期病人的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自理能力开始恢复,并对自己的现实状况及周围环境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此时病人的心情往往极为复杂,变化多端,相互矛盾.他们为病愈而高兴,同时又会产生各种顾虑,甚至会出现意外.

    作者:周红;王秋彩;王天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左侧双肾及双输尿管先天变异误诊泌尿系结石1例

    患男,59岁,干部.因左上腹阵发性绞痛2小时来诊.诊时见左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向左腰、下腹部及腹股沟处放射,痛势剧烈难忍,呻吟不止,大汗淋离,面色苍白,排便困难.

    作者:黄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用药合理化浅析

    人口日益老龄化的今天,老年人(WHO组织规定年龄大于70岁者)患病率也相应增加,其中约80%的患者需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环境的变化,使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因而对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药效学、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可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加之老年人多病,应用药物多样化,易造成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故老年期用药的特殊性已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邹清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病血清胆汁酸测定临床价值

    胆汁酸(TBA)是近年应用于临床肝损伤指标,与转氨酶(ALT)、胆红素、蛋白等一同反映肝功能变化.本文检测各种肝病患者血清胆酸浓度,探讨其变化意义及与转氨酶及胆红素相关性.

    作者:谷廷富;周洁;王立新;于晓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损害药物及其合理使用

    药源性肾损害是临床常见病症,并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肾损害可能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病情的进展将不可逆转直至终末期的肾衰.鉴于此,为安全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减少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笔者对目前常用的易致肾损害的药物进行了分析总结.

    作者:李朝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肥厚性心肌病误诊冠心病2例

    肥厚性心肌病与冠心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其发病原因、治疗原则及预防有各自的特点,然而因其临床表现及心电图检查有相似之处,因而有引起误诊之可能.现就其临床特点、心电图表现及误诊原因加以探讨,以提高对肥厚性心肌病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作者:曹海霞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心脏肿瘤伴血性胸腔积液1例

    小儿心脏肿瘤临床上少见,本文报告了心脏肿瘤伴血性胸腔积液1例.

    作者:张洁;金旭亮;丁琼;张铁英;厚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与药物溶栓治疗比较

    目的:比较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在4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27例接受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21例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组血管开通率为92.6%,LVEF为57.59±5.96,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61.9%,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76±6.2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间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组再发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率和死亡率较溶栓组有减小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MI介入治疗(尤其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较溶栓治疗可使梗塞相关血管(IRA)充分开通,更好改善心功能.

    作者:杨群智;任凤学;于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275例

    目的:观察折叠人工晶体植入的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散光发生.方法:对275例白内障采用经透明角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折叠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第一天视力≥0.5者占92.9%,≥75.0%.术后三个月视力≥0.5者占97.0%,≥1.0为81.3%.术后前房炎症反应发生率低且程度很轻,只有2例,占0.72%.术后散光小.结论:折叠人工晶体植入后前房反应轻微,术后效果好,视力佳.术后散光小.

    作者:孙兢;王月春;何萍;吴培兰;刘丽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从医院药学发展趋势--药师职责的探讨

    医院药学是药学分支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深为广泛,现就医院自配制剂和处方调剂的发展趋势谈谈药师的职责.

    作者:杨文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二种断脐方法对比分析

    脐部对新生儿而言,是一个重要部位,是其接触外界的伤口,处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新生儿的健康,如何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处理,在国内外报道不一,为了预防断脐后脐部的并发症发生,促进脐部的有效愈合,我们对我院前后二个时期不同的二种断脐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试图找出更佳的断脐方法.

    作者:张妮;姚岳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低分子肝素钙并发皮下出血4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低分子肝素(LH)是一种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强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盐.低分子肝素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须实验室的监测等优点[1].其临床应用广,但亦有并发严重出血的报道[2].

    作者:刘世玲;赵清华;曾荣华;陈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发热门诊的消毒管理

    由于严重性呼吸综合症(SARS)有向我省蔓延的趋势,遵照省卫生厅的指示,我院于2003.4.28成立了发热门诊,将发热病人与普通门诊病人隔离,对有效地防止SARS的蔓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发热门诊的组织管理及专业化消毒隔离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兵;尤丽芹;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对青霉素皮试阳性患儿进行盐水皮试对照100例观察

    在临床工作中,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判断的青霉素皮试结果,特别是婴幼儿.为了提高结果判断的准确率,为临床用药提供一个更准确的依据,近年来,我们采用对青霉素皮试阳性的患儿进行盐水皮试的方法,鉴别真假青霉素皮试阳性,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季毓华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门诊口腔科患者心态、治疗和护理

    当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的选择日渐精细与考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口腔疾病的日益增加,尤其是龋病已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口腔科门诊病人就诊量随之增多.然而,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就诊时心态却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医务人员针对各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与心理护理,以便较好地完成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

    作者:金英淑;郭保慧;陈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抢救羊水栓塞1例

    羊水栓塞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物质进入母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症,是一种比较少有的严重威胁母婴安全的产科并发症,母体死亡率高达80%,是孕产如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者:雷爱联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胃癌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加手术联合治疗的疗效观察(附24例)

    目的: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方法: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加手术联合治疗胃癌.结果:术前介入后术中发现肿瘤病灶周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浸润粘连少,局部组织疏松水肿,肿瘤易于剥离.结论:术前介入明显提高了胃癌的手术切除率.

    作者:李秋波;陶智慧;胡奎;韩智;马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甘露醇和速尿联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7例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病情复杂,诱因较多,治疗棘手,通常利尿效果不佳,常常需要大剂量白蛋白扩容治疗,费用昂贵.中国西部的陕西汉中经济不发达,大部分患者难以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经常放弃治疗.

    作者:周庆元;陈深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喉炎处理附95例报告

    小儿急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病,大多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起病急剧,发展迅速,常伴呼吸困难,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笔者于1994年1月~2000年2月救治9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Ⅱ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3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DM)为全身代谢性疾病,并发症多.DM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DM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为严重的世界问题,也是DM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现就36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刘贤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