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低分子肝素钙并发皮下出血4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刘世玲;赵清华;曾荣华;陈红玲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钙, 皮下出血, 护理
摘要:低分子肝素(LH)是一种由普通肝素通过亚硝酸分解强化而成的低分子肝素钙或钠盐.低分子肝素具有快速和持续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能改善血流动力学,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较普通肝素明显延长,而出血的危险性较低,无须实验室的监测等优点[1].其临床应用广,但亦有并发严重出血的报道[2].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3例安装永久起搏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护理体会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造成心肌性猝死的重要疾病之一,我科于2001年至2002年对三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病人实施了安装永久搏器术并进行整体护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作者:刘磊;王银珠;王秋彩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牙齿正畸前牙开(牙合)原因分析

    牙齿正畸具有使用面形自然协调,牙齿整齐美观等优点,已成为牙列不齐,(牙合)关系异常患者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治疗过程中患者,不良习惯的出现,致矫治过程中出现开(牙合).分析20例牙齿正畸过程中前牙开(牙合)的病历,讨论其预防纠正措施.

    作者:朱现元;杜玉红;王广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脑保护及溶栓药在神经外科中应用(附139例)

    随着临床对疾病认识的深入及现代医药迅猛发展.近年来对脑组织损伤后采用脑保护及溶栓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也取得了很大进步,现就我院诊治139例脑组织损伤患者的临床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汤加斌;麻旭东;李晓光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发热门诊的消毒管理

    由于严重性呼吸综合症(SARS)有向我省蔓延的趋势,遵照省卫生厅的指示,我院于2003.4.28成立了发热门诊,将发热病人与普通门诊病人隔离,对有效地防止SARS的蔓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发热门诊的组织管理及专业化消毒隔离的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李兵;尤丽芹;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以进一步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60例冠心病患者中有33例血尿酸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高尿酸血症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李炜;孟晓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腹腔镜四孔法与三孔法胆囊切除对比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与三孔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与总结腹腔镜胆囊切除1098例的临床资料、对四孔法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普通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法与三孔法各项临床指导差异无显著性(P>0.05);难度大的胆囊切除术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四孔法显著优于三孔法(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优先选用三孔法.

    作者:范长青;亢文;胡荣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老年人用药合理化浅析

    人口日益老龄化的今天,老年人(WHO组织规定年龄大于70岁者)患病率也相应增加,其中约80%的患者需用药物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内环境的变化,使生理功能及解剖结构都有不同程度的衰退,因而对药物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变化、药效学、药物对人体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可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加之老年人多病,应用药物多样化,易造成药物间的相互作用,增加毒副反应的发生率,故老年期用药的特殊性已引起广大医药工作者的重视.

    作者:邹清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变异型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病变关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临床观察88例VA患者,均采用标准18导联心电图或CM5/CMavF导联系统进行Holter监测24小时,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VA发作时ST段抬高导联的分布特点、与冠状动脉病变的有无、病变范围及程度的关系.结果:88例患者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者占39.8%,冠状动脉狭窄在50%~100%者占61.2%.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VA患者发作时痉挛部位在右冠状动脉(RCA)的占82.9%,与在左前降支(LAD)的占11.4%,在左回旋支(LCX)的占5.7%比(P<0.001);存在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VA患者发作时痉挛部位在LAD的占54.7%,与痉挛部位在RCA的占22.6%,在LCX的占22.6%比(P<0.01).结论:在冠状动脉无明显病变的VA患者中,RCA痉挛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AD;而对于存在冠状动脉固定性狭窄的VA患者,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率以LAD高.

    作者:孟晓峰;王芮;祁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体会

    由于长期以来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模式的制约,护理工作多以疾病为中心,护理局限于执行医嘱,对实施整体护理缺乏感性,理性的认识和内在动力.

    作者:吴丽凤;孙语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与药物溶栓治疗比较

    目的:比较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与药物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住院期间的临床效果.方法:在4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中,27例接受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治疗,21例接受药物溶栓治疗.结果: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组血管开通率为92.6%,LVEF为57.59±5.96,溶栓组血管再通率为61.9%,左室射血分数(LVEF)为51.76±6.28;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住院期间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组再发心肌缺血、再发心肌梗死率和死亡率较溶栓组有减小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MI介入治疗(尤其是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较溶栓治疗可使梗塞相关血管(IRA)充分开通,更好改善心功能.

    作者:杨群智;任凤学;于汶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小儿急性喉炎处理附95例报告

    小儿急性喉炎是一种常见病,大多由于呼吸道感染引起,起病急剧,发展迅速,常伴呼吸困难,如处理不当,可造成严重后果,笔者于1994年1月~2000年2月救治9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立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浅谈门诊口腔科患者心态、治疗和护理

    当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食物的选择日渐精细与考究,而与之相对的却是口腔疾病的日益增加,尤其是龋病已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因此口腔科门诊病人就诊量随之增多.然而,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就诊时心态却各不相同,因此要求医务人员针对各种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与心理护理,以便较好地完成诊断与治疗的全过程.

    作者:金英淑;郭保慧;陈璐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肾损害药物及其合理使用

    药源性肾损害是临床常见病症,并且有日益增多的趋势,肾损害可能逐渐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CRF),这种情况一旦发生,病情的进展将不可逆转直至终末期的肾衰.鉴于此,为安全合理地使用这类药物,减少药源性肾损害的发生,笔者对目前常用的易致肾损害的药物进行了分析总结.

    作者:李朝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结果偏高原因分析

    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被各大、中医院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快捷、工作效率高等优点,而对于那些由于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而导致仪器法计数的血小板值偏高的标本就需用手工法来复查.Hanseler认为,在血小板偏差很大时,仪器法CV值较手工法高,因此,手工法较为准确[1].

    作者:吴凤丽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5例医源性胆管损伤临床分析

    医源性胆管损伤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介入,胆管损伤的病例近年有上升趋势.一旦出现损伤如处理方法选择时机不当,不仅使病情复杂化,给病人带来多次手术的痛苦,甚至还可危及病人的生命,应引起特别注视.

    作者:樊林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碳酸利多卡因与盐酸利多卡因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中的效果比较

    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下腹部手术如阑尾切除,剖宫产,子宫切除,卵巢肿瘤切除,骨科手术如下肢骨折内固定等.自1998~2001年符合条件的病例320例,术前作了随机分组,分AB两组.A组用碳酸利多卡因注射液,B组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作者:张逸晨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Ⅱ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36例临床分析

    糖尿病(DM)为全身代谢性疾病,并发症多.DM是冠心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子,DM患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AMI)是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为严重的世界问题,也是DM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现就36例2型糖尿病(T2DM)合并AMI的临床特点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刘贤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喉环上切除颈阔肌皮瓣喉重建术

    目的:使中、晚期喉癌患者术后保留良好的发音功能.方法:自2000年做喉环上切除喉重建术6例,临床分期Ⅱ期2例,Ⅲ期3例,Ⅳ期1例.手术特点为保留环状软骨,以颈阔肌皮瓣修复喉腔.结果:全部病例术后发音良好,误咽不重,2例拔除套管经喉呼吸,随访至今无一例局部复发或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结论:该术式在恢复喉功能方面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王洪娇;单晓刚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甘露醇和速尿联合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7例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病情复杂,诱因较多,治疗棘手,通常利尿效果不佳,常常需要大剂量白蛋白扩容治疗,费用昂贵.中国西部的陕西汉中经济不发达,大部分患者难以承担昂贵的医疗费用,经常放弃治疗.

    作者:周庆元;陈深远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影响手术护士身心健康潜在因素及防范措施

    手术室是一个相对的密室环境,手术护士工作时间长,精力高度集中,工作时多需持续性的颈椎前屈位站立;巡回护士往返快速行走;推、搬重物;抬举病人及肢体;饮食不规律;化学药物,高浓度消毒气体的接触;患者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的接触;都使手术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的损害.如何作好日常的职业防范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铁芹萍;龙北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主办:中航工业哈尔滨二四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