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先
目的:提高治愈性手术切除率.方法:术前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加手术联合治疗大肠癌.结果:术前介入治疗后术中发现肿瘤病灶周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纤维化、浸润粘连少、局部组织疏松、水肿、肿瘤易于剥离.结论:术前介入明显提高了大肠癌的手术切除率.
作者:李秋波;韩智;胡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老年人甲亢临床症状不典型,易致误诊,本文分析对比了四川大学华西附院及我院98~2000年收治的住院病例130例甲亢20例老年甲亢与110例非老年甲亢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如下:
作者:肖前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脑室引流是经颅骨钻孔穿刺侧脑室,放置引流管将脑脊液引流至体外,其主要目的有:①抢救因脑脊液循环受阻所致的颅内高压危急状态,如:枕骨大孔疝;②进行脑室系统的检查,以明确诊断和方位;③脑室内手术后安放引流管,引流血性脊液,减轻脑膜刺激症状及蛛网膜粘连,术后早期还可以起到控制颅内压的作用[1];④颅内感染经脑室注药冲洗,消除颅内炎症.
作者:胡丽琼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SV)临床报道较少,且临床症状较严重.现将我院儿科于1998年3月至1999年6月收治的10例新生儿合胞病毒肺炎浅析如下:
作者:林耘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分析半开放缝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后蹄铁型肛瘘的优越性与临床应用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们自2002年8月至2003年2月应用该术式治疗的高位后蹄铁型肛瘘46例资料,其中粘膜型3例,复杂型5例,单纯型38例.结果:临床治愈42例,占91%;2例有粘液沾污,占4%;1例复发,占2%.结论:该术式显著缩短了疗程,有效地防止了肛门变形和大面积瘢痕的形成,为保护肛门机能结构完整,减少复发率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作者:朱建平;杨明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心内科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CHF),取得了满意疗效.以下是自1997.1月~1999.12月共32例应用硝酸甘油治疗CHF的临床疗效观察报告.
作者:范小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我国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直接威胁着孕产妇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如何预防和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一直是产科工作者努力研究的问题.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了86例产后出血的产妇,在工作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改进处理方法,产后出血率逐年下降,2002年与1999年的产后出血率比较,有现显著差异.本文对其出血原因、分娩方式、出血量及孕产妇结局等进行了分析、讨论,旨在进一步探讨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乔晓林;蔡贞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1999年1月至2000年10月,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婴幼儿腹泻44例,并与单纯西药治疗38例作比较,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朱开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体外反搏对冠心病白细胞CD11b/CD18受体表达及循环内皮细胞(CEC)的影响.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40例冠心病体外反搏前后,及12例正常对照组血白细胞CD11b/CD18受体表达,同时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CEC的变化.结果:冠心病各组白细胞CD11b/CD18表达,CEC较对照组均显著增加.冠心病各组在体外反搏后各指标均有非常显著降低.结论:血管内皮损伤及白细胞激活,CD11b/CD18受体表达增加可能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体外反搏可能通过减轻内皮损伤,抑制白细胞活化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作用.
作者:张进虎;王聪霞;孙济川;田清海 刊期: 2003年第04期
中草药一向被人们认为具有毒副作用少、使用安全的特点.我国作为一个中西医并重的国家,中药的使用相当广泛,早在我国第一本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将药物按有无毒性,分为上、中、下三品.
作者:孙圆媛;高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随着2型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病率也随之增加,糖尿病的慢性神经病变以周围神经为常见,通常为对称性,病变的下肢较上肢严重,病程较长,长期高血糖的病人,在足部受压或长期外伤等情况下,双下肢出现水泡、溃疡后,形成糖尿病足.并发严重感染,更严重者出现坏疽甚至截肢,影响其生存质量.减少其发生和发展,对于极大的减轻病痛,促进愈合在护理上尤为重要.现就今年收治的8例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颖;王力红;王晓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男性,45岁,右上腹痛7天,进行加重性黄疸3天入院.7天前,患者出现剑下阵发性绞痛,伴呕吐胃内容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胃炎,对症治疗,3天前,出现皮肤、巩膜进行加重性黄染,伴有畏寒、发热,转入本院就治.查体:T39℃,P110次/分,R20次/分,Bp110/70mmHg,急性病容.
作者:王俊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患者女性,44岁,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腰酸胀等症状.曾在外院就诊,经止血、抗炎治疗未见好转.近日出血量增多时感头昏、乏力、腹痛而收入我院.妇科检查:外阴发育正常,宫颈欠光滑、肥大.无举痛及摇摆痛,宫体平位增大,质硬、压痛、双附件未扪及,其它一般情况尚可.
作者:龙甲凤;孙春平;施晓兰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结核(TB)仍是患病率较高的常见病.近年来由于临床症状多不典型或合并有其它疾病,常被误诊.收集28例曾被误诊的结核病列.
作者:付伟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大量不保留灌肠是临床用于手术前、分娩前或X线前清洁肠道的护理工作,我们在为患者进行灌肠的工作中发现使用传统的灌肠用具较复杂,且在灌肠过程中失误较多,易造成灌肠失败.为此,我们对患者应用一次性输液器进行灌肠,经过临床观察,简便、安全、有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茹华;赫文清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医疗仪器设备是医院特别是大中型综合医院进行医疗、教学、科研的重要手段;也是办好一所医院所必备的物质基础,它是资金的实物形态.改革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充分发挥设备在医院建设中的作用已成为医院刻不容缓的事情.
作者:孙明严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老年肺结核患者因体弱、免疫功能减退、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等因素,临床症状、体征常不典型,易误诊.我院1990~2000年收治老年肺结核127例,其中误诊18例,现分析探讨其误诊原因.
作者:蔺咏梅;黄志鹏;周凤琴 刊期: 2003年第04期
胆结石是常见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均不明确.胆石症与血型关系调查中曾发现A血型个别家庭中有父女、母子胆结石,怀疑与遗传有关.因此对有胆结石的父母、父亲经B超确诊的胆结石家族四个共22人,进行血型调查,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黎税川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变异型心绞痛(VA)患者,心绞痛发作时伴发各种类型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机制.方法:临床观察88例VA患者,均采用18导联心电图或CM5和CMavF导联系统进行24小时监测(Holter),记录VA患者心肌缺血时间的长短、伴发心律失常的有无、类型及发作时相,并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有无以及病变部位.结果:88例VA患者心肌缺血发作时有48例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4.5%.快速性和缓慢性心律失常均有发生;在前壁心肌缺血发作时,室性心律失常多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的患者(9例),室性期前收缩21例,心室颤动2例.下壁心肌缺血发作时常见缓慢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及房室传导阻滞.48例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9.24分钟,而在40例未发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缺血持续时间平均为4分钟;42例患者(875%)的心律失常发生在缺血闭塞期,6例患者(12.5%)的心律失常发生在缺血再灌注期.结论:①VA可并发闭塞期和再灌注期心律失常,但以前者为多;②右冠状动脉痉挛引起下壁心肌缺血时,易造成缓慢性心律失常;而左前降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前壁心肌缺血时,则易发生快速性心律失常和或严重室性心律失常;③VA发作时心肌缺血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具有相关性,且直接影响其预后.
作者:孟晓峰;王芮;祁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祖国医学认为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风邪乘人体御邪能力不足之时,侵袭肺卫皮毛所致,依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我科研制牛黄双口服液,临床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孟庆红;王丽萍 刊期: 2003年第04期